一、单一的陶瓷手工业时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景德镇》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0728
颗粒名称: 一、单一的陶瓷手工业时期
分类号: F407.71
页数: 20
页码: 22—29
摘要: 单一的陶瓷手工业时期主要描述景德镇制瓷手工业形成;近代以来瓷业发展的曲折历程;改革开放后的瓷业新兴等方面的想关介绍,
关键词: 陶瓷手工业 景德镇

内容

(一)制瓷手工业形成 宋代瓷器产地主要在东河流域、南河流域及镇区。至宋代晚期,瓷器产地则以湖田和镇区为主,瓷窑最盛时约三百余座。元、明时期,景德镇瓷器内、外贸易扩大,瓷器外运以水路为主,全国各大瓷器商行都聚在昌江边的景德镇,窑场也向景德镇镇区聚集,业瓷人员也不断向镇区集中。当地瓷工远离了土地,至少是季节性从农业中分离,在景德镇窑场做工,大量外来的瓷工更是早已脱离了农业生产,与土地没有依附关系。瓷业生产内部分工也更趋细致,专业制瓷的手工业者不断增加,原来作为农村副业的瓷业生产开始了与农业生产分离的进程。
  宋、金时期,南北各地主要瓷窑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汝窑、定窑、钧嘉靖年间景德镇地图民国时期的景德镇城区地图20世纪不同年代的景德镇街巷图上图浮梁古城内的浮梁县衙(国内仅存的五品县衙)示意图
   下图浮梁古城今貌景德镇古城上图2000年的景德镇全景
   下图1955年的景德镇全景上图宋代影青刻水禽纹渣斗
   中图元代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
   下图明代宣德青花折枝花纹斗笠葵瓣碗上图清代雍正冬青釉绳纹尊
   中图清代乾隆粉彩百鹿双耳斛桶瓶 下图清代乾隆珐翠釉狮雕水注清代乾隆釉里红云龙蝙蝠纹扁肚瓶清代乾隆金地粉彩缠枝纹葫芦瓶宋代红塔窑,就因在战乱中遭到破坏而凋落;北宋官窑因宋室南迁而停烧;龙泉窑则因主客观原因,不敌其他窑竞争而渐被冷落,还有些窑或因原料、燃料耗尽,或因规模太小缺乏竞争力而一蹶不振。但景德镇却得天独厚,原、燃料充足,未受到战争的严重破坏,还能不断创新,确立优势。宋室南迁时,南北窑场的工匠云集于景德镇,形成“工匠来八方”的情势。康熙版《浮梁县志》载:景德镇南宋咸淳五年(1269年)有38835户、130753人;而在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有50786户、192148人,元代增加了11951户、61395人。 宋元时期,朝廷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宋开宝四年(971年)广州设市舶司,后又在明州、杭州置司。“每岁招集舶商,于番邦博易珠翠香货等物。及次年回帆,依例抽解,然后听其货卖”。对外贸易的发展带动了商品生产,给了景德镇陶瓷手工业发展的良好机遇。 各地瓷商帮会的涌现也推动了景德镇的瓷业发展。“景德镇的制瓷者,既无调查以为制造标准,又无发行所以昭信用。货制于家,不能自运,贩卖之权,全操诸外埠商人之手。”这些销售瓷器的外埠商人,有全国各地经营瓷器的店商,有批发商,有水客行商,还有肩扛担挑的小贩、小商。元代蒋祈陶记>中写有“窑火既歇,商争取售”。明代亦有“四方商贾,咸聚于斯”的介绍。明末清初,全国各省(除西藏外)都有常驻景德镇采购瓷器的商人,他们按籍贯、按销地划分为八帮。其中以宁、绍、关、广四帮实力最大。民国十年前后,以广东帮销数为最大,主销广东、广西、南洋、美国等地。 各帮瓷商采购瓷器时,通常是先行落行,然后直接到制瓷厂家(包括红店——彩绘厂)购买或定制。按约定时间由瓷行把庄工人到制瓷厂家(窑户)将瓷器挑至瓷行,由瓷行看色工人按所购瓷器等级验收,不够等级的退换,合格的瓷器以纸张包裹,再由茭草工人按规定捆扎,由专门搬运瓷器的工人挑运上车或上船启运。此种方式,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夕。 有众多的瓷商帮会驻扎景德镇,有发达的贸易运输网络,景德镇成为全国的瓷器采购中心。景德镇的业瓷者,凭借原料、技术优势,专注生产,不营外销,这种延续一千多年的单一陶瓷手工业生产特征,一直保持到新中国建立。(二)近代以来瓷业发展的曲折历程 清嘉庆以后,瓷业生产日渐衰落,民窑也一蹶不振。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筹办瓷业公司,可惜未能成功。 民国十八年(1923年),设陶务局,亦因“经费有限,设备未周,事业所及,速效难期。”算是中途夭折。加上内战频繁,景德镇瓷业生产受到很大的打击。加上国力衰竭,政府也无法挽回瓷业生产的衰颓之势。
  1934年7月中旬,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邀请奉天省总商会会长、日本仙台高等工业学校窑业科留学生、创办国内最大的年产600万件陶瓷的沈阳民族企业家杜重远来江西协助改革瓷业,振兴瓷业。杜重远到景德镇调查后,在《景德镇瓷业调查记》中写道:“在极盛时代,(景德镇)每年营业至一千四五百万元,窑户有四千余户,工人二十万人。”而现在“窑户只有千余户,工人不到三万人。”感叹说:“已见其衰落景象,盖烟囱百余座,出烟者不过十之一二耳。”他还写道:“景德镇为我国第一产瓷名区,亦全世界瓷业之发源地,其景况之隆替,非特系乎民生之荣枯,抑且关乎文化之兴衰,国人对此当甚关心。”并指出景德镇的瓷业衰落有“内部之病伤”,“外部如交通不便,兵匪迭兴,全世界之不景气的狂潮又卷入中国景德镇,前途益觉暗淡”等原因。 熊式辉同意杜氏提出的“救济景德镇”主张和改良景德镇瓷业的措施。1934年11月下旬,全国经委会江西办事处制定了在景德镇成立陶业管理局的组织大要及通过了杜重远所拟的《整理景德镇陶瓷业计划》,并委任杜重远为陶业管理局局长。杜重远在景德镇采取了创办陶业人员养成所,培养训练陶瓷 ▲杜重远像专业管理、技术人才,使之达到“成熟有用”的程度,以期“将近代的思想和陶业初步技术灌输于诸同学,毕业后共负改良景德镇瓷业的使命”;取缔“禁春窑” (春节后停烧2个月左右),并以局名义颁布《取消窑禁布告》;禁止“买位置”,即烧窑工不向窑主交钱买岗位,也不向坯户索取费用;取缔宾主固定制,规定各行各业买卖自由,可以货随客便,以及设原料精制厂、成立陶瓷研究所和实验所、实验柴窑改煤窑、设立陶瓷推销处等十二条改革措施。杜重远先后培训了1600多名瓷业工人,创办了进步刊物《新生周刊》,后获罪入狱离开景德镇,改革未能最终成功,但他的所作所为打破了景德镇陶瓷业界的陈规陋习,使得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保守势力受到猛烈冲击。 抗日战争期间,景德镇多次遭日机轰炸,陶瓷生产、贸易损失巨大。抗战胜利内战又起,瓷业进一步受到挫伤。至解放前夕,全镇只剩下百来个处于停业状态的作坊和1000名左右实际上处于失业状态的工人。景德镇的陶瓷工业已是奄奄一息。
  1949年以后,陶瓷工业在曲折中恢复发展。
  1.恢复生产与社会主义改造阶段(1949~1957年)
  1949年4月,景德镇解放后设市,中共景德镇市委和市人民政府采取了有效措施,回收流故的技术工人,对失业工人进行救济,并组织生产自救,逐步恢复瓷业生产。对私营工商业则给予低息贷款,帮助疏通供销环节,调动他们复工开业的积极性。1949年底,全镇瓷业有1375户复业,9551人复工,能进行生产的松、杂柴窑101座。1949年8月,市政府着手筹建地方国营景德镇市建国瓷业公司。1950年正式开工生产,同年5月成立景德镇市瓷业公司。1952年,成立了景德镇市陶瓷生产管理局,管理全市公、私营陶瓷生产企业。同年开始“建国瓷”的试制,恢复和发展了传统制瓷技艺,并于同一年先后成立了3个加工合作社和5个生产合作社,将172个私营小厂合并成18个私营联厂。于1946年兴办的铁工厂和华电瓷厂也先后成为公私合营企业。1954年,全市已有陶瓷生产合作社54个,职工逾万人。1953年到1957年底,陶瓷年产量平均递增31.62%。1957年日用瓷年产量2.76亿件、电瓷2976吨,产值5938万元,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同年全市工业产值达到9119万元,是1952年的3.25倍。在这个时期,国家十分重视陶瓷工业的发展,景德镇市被列为江西省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1958年全市又合并成立了12个地方国营瓷厂,使企业结构发生了变化。这些瓷厂的成型、烧造、彩绘、包装等工序逐步配套,生产速度加快,经济效益也较好。除日用瓷外,卫生洁具瓷、建筑面砖也有一定规模的生产。
  2.陶瓷生产变革与发展阶段(1958~1965年) 在全国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中,陶瓷战线也积极开展了生产技术革新,开始实现半机械化和机械化生产,成功之处,首推窑炉的改革。一是在1951年开始的中小型瓷窑以煤烧瓷的基础上,1957年试制、试烧大型倒焰窑成功。二是在1965年试制、试烧连续烧成的隧道窑成功,这种窑炉具有生产连续化、周期短、产量多、质量高、降低燃料消耗50%、减轻劳动强度的特点。窑炉改革结束了千年以来以柴烧窑的历史,每年能节约近30万立方米木材。同时它开拓了瓷器烧炼的新路,也促进了陶瓷工业多门类的发展,如建筑瓷及电瓷、耐酸瓷、纺织瓷、砂蕊、瓷手模、瓷球磨坛和球磨子等工业用瓷的生产。陶瓷工业发生了大的变革和发展。 这期间的失误,是“反右扩大化”挫伤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过急地把一些企业转化为全民所有制,在生产上片面追求高速度,造成比例失调。三年困难时期,日用瓷产量一再下降,到1961年只有7304万件,其中出口瓷
   ▲建国瓷厂窑炉车间为2529万件,再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陶瓷工业曾一度处于困境。从1962年8月起,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陶瓷工业生产也逐步回升,当年日用瓷产量达到1.06亿件,其中出口瓷3137万件。到1965年,日用瓷产量达到1.74亿件,其中出口瓷增至8002万件。与1957年比较,日用瓷产量虽未赶上当年水平,但出口瓷产量却有了增加。 这期间在瓷业工人中实行了计件工资制度,在生产技术中实现了成型流水作业线、双刀压坯机、循环双管施釉机等1460个新技术、新工艺项目,陶瓷工业又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为了与瓷业生产配套发展,国家从上海迁来了生产颜料、花纸的瓷用化工厂,在原铁工厂的基础上改建了陶瓷机械厂,改建了耐火材料厂、匣钵厂,建设了采用雷蒙粉碎机的市瓷土厂、浮南瓷土矿、大洲瓷土矿。至1964年全市煤窑129座,柴窑仅剩122座,逐步实现了瓷器烧炼煤窑化,瓷厂进行了瓷器成型从手工到机械,从自然干燥到人工干燥的一系列技术改造,陶瓷工业机动轱辘车达700多辆。以提高生产力为特征进行变革和建设,使全市陶瓷工业生产基本摆脱了历史上长期遗留下来的“瓷土粉碎靠水碓、炼泥靠脚踩、成型靠手工、干燥靠太阳、烧炼靠松柴”等的落后状况,从过去的季节性生产过渡到常年性正常生产。
   ▲燃煤隧道窑3.“文化大革命”阶段(1966—1976年) “文化大革命”期间瓷器生产遭受破坏而跌落。从1966年开始到1976年10年时间,各级领导“靠边站”,陶瓷工艺美术家被列为反动学术权威,各项规章制度遭到废弃,许多传统产品视为“四旧”被砸烂、被禁止生产。后又以“瓷器不能打仗,不能当手榴弹甩”为由,对陶瓷单位大砍、大拆、大转产。远东第一流的现代化景德镇瓷厂建设中途被废,陶瓷研究所、陶瓷学院和陶瓷学校等教育研究单位被拆掉,13个大瓷厂被强令转产汽车、拖拉机、电池、螺丝等产品,大批厂房、机械设备、科研仪器、检测工具被拨作他用,工程技术人员被下放到农村劳动,4个瓷石矿被划走。 到1976年,陶瓷品种由1000多种减少到400多种,质量下降到一级品率只有20%多,全系统企业亏损达1300多万元,景德镇的陶瓷工业受到严重的破坏。
   (三)改革开放后的瓷业新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市政府贯彻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方针,到1985年,日用瓷产量达2.89亿件,比1976年增长48%,日用瓷品种发展到1000多种器型、2500多种花面,旅游瓷、仿古瓷、民族用瓷有很大发展,并且有一批名优产品获得国际和国内金奖。陶瓷工业系统的利税总额由1976年的-461万元上升到1985年的3589万元。建筑卫生瓷和工业用瓷得到快速发展。1985年全市釉面砖总产量达386.2万平方米,为1956年的10倍。特种陶瓷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光学、航空、航天等领域。全市生产高技术陶瓷的企业有7家,技术力量强,设备条件好,检测手段齐全,许多产品在全国居领先地位,有的还属国内首创。 这一时期,景德镇陶瓷工业已经起了根本的变化。历史上鼎盛时期的2000多个家庭小作坊已经发展成机械化、自动化、现代化的大瓷厂;过去以日用、陈设瓷为主的陶瓷生产,已发展为日用瓷、建筑瓷、卫生瓷、工业瓷、高级技术类陶瓷;过去分散的瓷器生产,已建设成为一个包括原料勘探、矿山开采、陶瓷机械、耐火材料、石膏模具、陶瓷匣钵、瓷用化工、窑炉安装、瓷器包装等协作配套的系列生产;陶瓷的生产经营,也发展成为包括生产、流通、科研、设计、文化、教育、考古、旅游在内的完整的陶瓷产业体系。陶瓷产品不但遍销国内市场,而且行销世界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景德镇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景德镇》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景德镇》的编辑出版,是景德镇地方史志的又一重要资料,景德镇是举世闻名的瓷都,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一座山水、生态、文化特色鲜明的现代宜居之城。景德镇在西方工业革命之前就把陶瓷做成了世界性的大产业,被英国的李约瑟博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工业城市”。《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以我国现有各类建制市为单位设卷,既记述每座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又从城市功能定位、经济发展,以及城市规划、管理、公共设施、建筑、交通、服务、教育、文化、环境、历史遗产保护等角度总结经验教训,展望发展远景。每卷书的内容大致由这座城市的历史尤其是当代历史的回顾、城市建设中的问题研究,以及城市未来发展的展望等三大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