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城市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景德镇》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0727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城市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
分类号: F299.21
页数: 40
页码: 22—49
摘要: 城市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主要描述景德镇单一的陶瓷手工业时期、陶瓷生产变革与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的瓷业新兴 、多门类工业共同发展、陶瓷及其他工业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 “六五”期间,陶瓷技术改等多个方面的相关介绍。
关键词: 城市产业发展 城市建设 景德镇

内容

景德镇发展源于瓷。自汉以来有2000多年历史。景德镇的工业随着陶瓷业的发展而兴起,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漫长的单一陶瓷手工业时期;二是新中国成立后,以陶瓷业为主体,多门类工业同时发展时期;三是改革开放后,产业转型的发展时期。
   一、单一的陶瓷手工业时期
   (一)制瓷手工业形成 宋代瓷器产地主要在东河流域、南河流域及镇区。至宋代晚期,瓷器产地则以湖田和镇区为主,瓷窑最盛时约三百余座。元、明时期,景德镇瓷器内、外贸易扩大,瓷器外运以水路为主,全国各大瓷器商行都聚在昌江边的景德镇,窑场也向景德镇镇区聚集,业瓷人员也不断向镇区集中。当地瓷工远离了土地,至少是季节性从农业中分离,在景德镇窑场做工,大量外来的瓷工更是早已脱离了农业生产,与土地没有依附关系。瓷业生产内部分工也更趋细致,专业制瓷的手工业者不断增加,原来作为农村副业的瓷业生产开始了与农业生产分离的进程。 宋、金时期,南北各地主要瓷窑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汝窑、定窑、钧嘉靖年间景德镇地图民国时期的景德镇城区地图20世纪不同年代的景德镇街巷图上图浮梁古城内的浮梁县衙(国内仅存的五品县衙)示意图
   下图浮梁古城今貌景德镇古城上图2000年的景德镇全景
   下图1955年的景德镇全景上图宋代影青刻水禽纹渣斗
   中图元代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
   下图明代宣德青花折枝花纹斗笠葵瓣碗上图清代雍正冬青釉绳纹尊
   中图清代乾隆粉彩百鹿双耳斛桶瓶 下图清代乾隆珐翠釉狮雕水注清代乾隆釉里红云龙蝙蝠纹扁肚瓶清代乾隆金地粉彩缠枝纹葫芦瓶宋代红塔窑,就因在战乱中遭到破坏而凋落;北宋官窑因宋室南迁而停烧;龙泉窑则因主客观原因,不敌其他窑竞争而渐被冷落,还有些窑或因原料、燃料耗尽,或因规模太小缺乏竞争力而一蹶不振。但景德镇却得天独厚,原、燃料充足,未受到战争的严重破坏,还能不断创新,确立优势。宋室南迁时,南北窑场的工匠云集于景德镇,形成“工匠来八方”的情势。康熙版《浮梁县志》载:景德镇南宋咸淳五年(1269年)有38835户、130753人;而在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有50786户、192148人,元代增加了11951户、61395人。 宋元时期,朝廷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宋开宝四年(971年)广州设市舶司,后又在明州、杭州置司。“每岁招集舶商,于番邦博易珠翠香货等物。及次年回帆,依例抽解,然后听其货卖”。对外贸易的发展带动了商品生产,给了景德镇陶瓷手工业发展的良好机遇。 各地瓷商帮会的涌现也推动了景德镇的瓷业发展。“景德镇的制瓷者,既无调查以为制造标准,又无发行所以昭信用。货制于家,不能自运,贩卖之权,全操诸外埠商人之手。”这些销售瓷器的外埠商人,有全国各地经营瓷器的店商,有批发商,有水客行商,还有肩扛担挑的小贩、小商。元代蒋祈陶记>中写有“窑火既歇,商争取售”。明代亦有“四方商贾,咸聚于斯”的介绍。明末清初,全国各省(除西藏外)都有常驻景德镇采购瓷器的商人,他们按籍贯、按销地划分为八帮。其中以宁、绍、关、广四帮实力最大。民国十年前后,以广东帮销数为最大,主销广东、广西、南洋、美国等地。 各帮瓷商采购瓷器时,通常是先行落行,然后直接到制瓷厂家(包括红店——彩绘厂)购买或定制。按约定时间由瓷行把庄工人到制瓷厂家(窑户)将瓷器挑至瓷行,由瓷行看色工人按所购瓷器等级验收,不够等级的退换,合格的瓷器以纸张包裹,再由茭草工人按规定捆扎,由专门搬运瓷器的工人挑运上车或上船启运。此种方式,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夕。 有众多的瓷商帮会驻扎景德镇,有发达的贸易运输网络,景德镇成为全国的瓷器采购中心。景德镇的业瓷者,凭借原料、技术优势,专注生产,不营外销,这种延续一千多年的单一陶瓷手工业生产特征,一直保持到新中国建立。(二)近代以来瓷业发展的曲折历程 清嘉庆以后,瓷业生产日渐衰落,民窑也一蹶不振。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筹办瓷业公司,可惜未能成功。 民国十八年(1923年),设陶务局,亦因“经费有限,设备未周,事业所及,速效难期。”算是中途夭折。加上内战频繁,景德镇瓷业生产受到很大的打击。加上国力衰竭,政府也无法挽回瓷业生产的衰颓之势。
  1934年7月中旬,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邀请奉天省总商会会长、日本仙台高等工业学校窑业科留学生、创办国内最大的年产600万件陶瓷的沈阳民族企业家杜重远来江西协助改革瓷业,振兴瓷业。杜重远到景德镇调查后,在《景德镇瓷业调查记》中写道:“在极盛时代,(景德镇)每年营业至一千四五百万元,窑户有四千余户,工人二十万人。”而现在“窑户只有千余户,工人不到三万人。”感叹说:“已见其衰落景象,盖烟囱百余座,出烟者不过十之一二耳。”他还写道:“景德镇为我国第一产瓷名区,亦全世界瓷业之发源地,其景况之隆替,非特系乎民生之荣枯,抑且关乎文化之兴衰,国人对此当甚关心。”并指出景德镇的瓷业衰落有“内部之病伤”,“外部如交通不便,兵匪迭兴,全世界之不景气的狂潮又卷入中国景德镇,前途益觉暗淡”等原因。 熊式辉同意杜氏提出的“救济景德镇”主张和改良景德镇瓷业的措施。1934年11月下旬,全国经委会江西办事处制定了在景德镇成立陶业管理局的组织大要及通过了杜重远所拟的《整理景德镇陶瓷业计划》,并委任杜重远为陶业管理局局长。杜重远在景德镇采取了创办陶业人员养成所,培养训练陶瓷 ▲杜重远像专业管理、技术人才,使之达到“成熟有用”的程度,以期“将近代的思想和陶业初步技术灌输于诸同学,毕业后共负改良景德镇瓷业的使命”;取缔“禁春窑” (春节后停烧2个月左右),并以局名义颁布《取消窑禁布告》;禁止“买位置”,即烧窑工不向窑主交钱买岗位,也不向坯户索取费用;取缔宾主固定制,规定各行各业买卖自由,可以货随客便,以及设原料精制厂、成立陶瓷研究所和实验所、实验柴窑改煤窑、设立陶瓷推销处等十二条改革措施。杜重远先后培训了1600多名瓷业工人,创办了进步刊物《新生周刊》,后获罪入狱离开景德镇,改革未能最终成功,但他的所作所为打破了景德镇陶瓷业界的陈规陋习,使得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保守势力受到猛烈冲击。 抗日战争期间,景德镇多次遭日机轰炸,陶瓷生产、贸易损失巨大。抗战胜利内战又起,瓷业进一步受到挫伤。至解放前夕,全镇只剩下百来个处于停业状态的作坊和1000名左右实际上处于失业状态的工人。景德镇的陶瓷工业已是奄奄一息。
  1949年以后,陶瓷工业在曲折中恢复发展。
  1.恢复生产与社会主义改造阶段(1949~1957年)
  1949年4月,景德镇解放后设市,中共景德镇市委和市人民政府采取了有效措施,回收流故的技术工人,对失业工人进行救济,并组织生产自救,逐步恢复瓷业生产。对私营工商业则给予低息贷款,帮助疏通供销环节,调动他们复工开业的积极性。1949年底,全镇瓷业有1375户复业,9551人复工,能进行生产的松、杂柴窑101座。1949年8月,市政府着手筹建地方国营景德镇市建国瓷业公司。1950年正式开工生产,同年5月成立景德镇市瓷业公司。1952年,成立了景德镇市陶瓷生产管理局,管理全市公、私营陶瓷生产企业。同年开始“建国瓷”的试制,恢复和发展了传统制瓷技艺,并于同一年先后成立了3个加工合作社和5个生产合作社,将172个私营小厂合并成18个私营联厂。于1946年兴办的铁工厂和华电瓷厂也先后成为公私合营企业。1954年,全市已有陶瓷生产合作社54个,职工逾万人。1953年到1957年底,陶瓷年产量平均递增31.62%。1957年日用瓷年产量2.76亿件、电瓷2976吨,产值5938万元,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同年全市工业产值达到9119万元,是1952年的3.25倍。在这个时期,国家十分重视陶瓷工业的发展,景德镇市被列为江西省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1958年全市又合并成立了12个地方国营瓷厂,使企业结构发生了变化。这些瓷厂的成型、烧造、彩绘、包装等工序逐步配套,生产速度加快,经济效益也较好。除日用瓷外,卫生洁具瓷、建筑面砖也有一定规模的生产。
  2.陶瓷生产变革与发展阶段(1958~1965年) 在全国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中,陶瓷战线也积极开展了生产技术革新,开始实现半机械化和机械化生产,成功之处,首推窑炉的改革。一是在1951年开始的中小型瓷窑以煤烧瓷的基础上,1957年试制、试烧大型倒焰窑成功。二是在1965年试制、试烧连续烧成的隧道窑成功,这种窑炉具有生产连续化、周期短、产量多、质量高、降低燃料消耗50%、减轻劳动强度的特点。窑炉改革结束了千年以来以柴烧窑的历史,每年能节约近30万立方米木材。同时它开拓了瓷器烧炼的新路,也促进了陶瓷工业多门类的发展,如建筑瓷及电瓷、耐酸瓷、纺织瓷、砂蕊、瓷手模、瓷球磨坛和球磨子等工业用瓷的生产。陶瓷工业发生了大的变革和发展。 这期间的失误,是“反右扩大化”挫伤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过急地把一些企业转化为全民所有制,在生产上片面追求高速度,造成比例失调。三年困难时期,日用瓷产量一再下降,到1961年只有7304万件,其中出口瓷 ▲建国瓷厂窑炉车间为2529万件,再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陶瓷工业曾一度处于困境。从1962年8月起,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陶瓷工业生产也逐步回升,当年日用瓷产量达到1.06亿件,其中出口瓷3137万件。到1965年,日用瓷产量达到1.74亿件,其中出口瓷增至8002万件。与1957年比较,日用瓷产量虽未赶上当年水平,但出口瓷产量却有了增加。 这期间在瓷业工人中实行了计件工资制度,在生产技术中实现了成型流水作业线、双刀压坯机、循环双管施釉机等1460个新技术、新工艺项目,陶瓷工业又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为了与瓷业生产配套发展,国家从上海迁来了生产颜料、花纸的瓷用化工厂,在原铁工厂的基础上改建了陶瓷机械厂,改建了耐火材料厂、匣钵厂,建设了采用雷蒙粉碎机的市瓷土厂、浮南瓷土矿、大洲瓷土矿。至1964年全市煤窑129座,柴窑仅剩122座,逐步实现了瓷器烧炼煤窑化,瓷厂进行了瓷器成型从手工到机械,从自然干燥到人工干燥的一系列技术改造,陶瓷工业机动轱辘车达700多辆。以提高生产力为特征进行变革和建设,使全市陶瓷工业生产基本摆脱了历史上长期遗留下来的“瓷土粉碎靠水碓、炼泥靠脚踩、成型靠手工、干燥靠太阳、烧炼靠松柴”等的落后状况,从过去的季节性生产过渡到常年性正常生产。
   ▲燃煤隧道窑3.“文化大革命”阶段(1966—1976年) “文化大革命”期间瓷器生产遭受破坏而跌落。从1966年开始到1976年10年时间,各级领导“靠边站”,陶瓷工艺美术家被列为反动学术权威,各项规章制度遭到废弃,许多传统产品视为“四旧”被砸烂、被禁止生产。后又以“瓷器不能打仗,不能当手榴弹甩”为由,对陶瓷单位大砍、大拆、大转产。远东第一流的现代化景德镇瓷厂建设中途被废,陶瓷研究所、陶瓷学院和陶瓷学校等教育研究单位被拆掉,13个大瓷厂被强令转产汽车、拖拉机、电池、螺丝等产品,大批厂房、机械设备、科研仪器、检测工具被拨作他用,工程技术人员被下放到农村劳动,4个瓷石矿被划走。 到1976年,陶瓷品种由1000多种减少到400多种,质量下降到一级品率只有20%多,全系统企业亏损达1300多万元,景德镇的陶瓷工业受到严重的破坏。
   (三)改革开放后的瓷业新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市政府贯彻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方针,到1985年,日用瓷产量达2.89亿件,比1976年增长48%,日用瓷品种发展到1000多种器型、2500多种花面,旅游瓷、仿古瓷、民族用瓷有很大发展,并且有一批名优产品获得国际和国内金奖。陶瓷工业系统的利税总额由1976年的-461万元上升到1985年的3589万元。建筑卫生瓷和工业用瓷得到快速发展。1985年全市釉面砖总产量达386.2万平方米,为1956年的10倍。特种陶瓷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光学、航空、航天等领域。全市生产高技术陶瓷的企业有7家,技术力量强,设备条件好,检测手段齐全,许多产品在全国居领先地位,有的还属国内首创。 这一时期,景德镇陶瓷工业已经起了根本的变化。历史上鼎盛时期的2000多个家庭小作坊已经发展成机械化、自动化、现代化的大瓷厂;过去以日用、陈设瓷为主的陶瓷生产,已发展为日用瓷、建筑瓷、卫生瓷、工业瓷、高级技术类陶瓷;过去分散的瓷器生产,已建设成为一个包括原料勘探、矿山开采、陶瓷机械、耐火材料、石膏模具、陶瓷匣钵、瓷用化工、窑炉安装、瓷器包装等协作配套的系列生产;陶瓷的生产经营,也发展成为包括生产、流通、科研、设计、文化、教育、考古、旅游在内的完整的陶瓷产业体系。陶瓷产品不但遍销国内市场,而且行销世界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多门类工业共同发展
  1949年,景德镇全市只有2台破烂不堪的皮带车床,发电设备装机容量仅有160千瓦,年发电量20万千瓦时。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至1964年全市除陶瓷工业外,机械、建材和街道工业也有了发展,工业企业总数达282个。工业动力机械总功率达1.6万千瓦,金属切割机床达296台。“一五”期间(1953~1957年)全市新增工业固定资产666万元,仅1964年就新增754万元,这些变革与发展,为景德镇市建成江西省重点工业城市奠定了初步基础。
   (一)小三线建设与其他新兴工业发展 按照国家战略布局,南京、上海等地的一批中央部属、省属电子和制药工厂作为小三线建设,迁来景德镇市,一批新的机械、建材、化工、食品、包装、电力、煤炭等工业企业,也相继建成,逐步形成了以陶瓷工业为主体,电子、机械、医化、食品、建材及采矿业等多门类工业结构。
  1965~1970年电子工业有原四机部所属南京七一四厂的部分车间先后迁至景德镇市,创建了九九九厂、七一三厂、八五九厂、八九七厂、六O二厂,并由七一四厂在景德镇包建七四O厂,由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在景德镇兴办江西无线电学校,后改为四三二一厂,原四机部驻沪物资供应办事处在景德镇包建八OO库(站库合一的闽赣物资供应管理站)01969年邮电部景德镇电信瓷厂调整产品结构,改名为电信总局五二三厂。遵照华东局新兴工业布点精神,景德镇市还先后创建半导体厂、无线电厂、三六无线电厂、元件一厂、元件五厂,及后来创建的无线电二厂。电子企业共有15个,固定资产原值1.88亿元,职工12922人,其中技术人员1498人。主要产品有广播通信设备、电子测量仪器仪表、电子钟表、通讯设备、袖珍计算器、收录机、电子琴、电真空器件、陶瓷元器件、可变电容器、电位器、继电器、铝钽电解电容、半导体器件(锗管、硅管)、软磁铁氧气磁芯磁棒等60余大类1500个品种。 机械工业先后有1969年航空工业部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分迁来的昌河飞机制造厂,1970年东北东安机械厂分迁来的乐河机械厂,1970年始建的景波机械厂。1966年省机械厅在乐平筹建的为民机械厂。地方机械企业先后新建了印刷机械厂、气门厂、第一机床厂(后改制冷设备厂、华意电器总公司)、农机厂和螺丝厂(后两厂合并为高压紧固件厂)、减速机厂、电机厂、陶机厂、仪表厂、变压器厂、包装容器厂、五金厂、南湖机械厂等,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达20多家。主要产品有直升机、微型汽车、摩托车发动机、操舟机、印刷机械、制冷设备、高低压电瓷电器、氧化锌避雷针、工具磨床、木工电机和普通电机、减速机、汽摩配件和各种陶瓷机械设备。 医药化工工业先后有上海包建的黎明制药厂和东风制药厂,主要生产磺胺药、抗菌素及化工原料药,两厂都是江西省医药行业骨干企业。此外还有中成药厂和生化药厂。景德镇市、乐平县还分别新建了两个小化肥厂。
   瓷用化工厂是国内唯一的陶瓷装饰材料——花纸、金水、颜料三大产品齐全的生产厂家。1970年开始,江西省还在乐平筹建大型企业——江西维尼纶厂和江西电化厂。 建材工业发展很快,主要产品有建筑陶瓷、水泥、大理石、涂料、石灰、机制砖瓦、石棉瓦、内外墙和地面装饰材料、轻质石膏装饰等多种产品,成为景德镇具有资源优势和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 能源工业适应社会需求,变化巨大。1973年,组建了乐平矿务局,隶属省煤炭厅,统一管理沿沟煤矿、仙槎煤矿、涌山煤矿、鸣山煤矿、钟家山煤矿、桥头丘煤矿和小铁路管理处等10多个单位,年产煤达100多万吨。电力工业包括扩建了乐平电厂,装机容量7400千瓦;新建了景德镇发电厂,合并里村电厂,设计能力35万千瓦,1976年两台5万千瓦的机组建成投产。 其他工业如食品、包装、服装、造纸、塑料、皮革、小五金、木竹加工等工业都有一定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末,乡镇企业也加快了发展步伐。这期间,遭遇“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全市工业一方面新建了一批企业,另一方面也遭遇了严重破坏,特别是陶瓷行业被大砍、大拆、大转产。有的新建企业受“内乱”干扰,迟迟不能建成投产。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新建的企业加快投产,停产企业迅速恢复生产,开发新产品,企业积极扭亏。197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达61526万元,企业利税达7342万元。
   (二)陶瓷及其他工业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 “六五”期间,陶瓷技术改造在以煤代柴和窑炉隧道化改造的基础上,投资8683万元,进行了以新工艺、新技术推广应用为中心的技术改造。“七五”期间又投资2.06亿元用于陶瓷工业全面系统的配套改造。1987年,为民瓷厂以901万元中标国家项目,以4369万元引进德国全套的新技术、新设备、新窑炉,建设高档日用瓷生产线。采用三元配方、喷雾干燥、等静压成型、二次烧成等新工艺,于1991年建成投产。此项目定名为景德镇瓷厂。该厂生产的高档日用成套瓷是景德镇陶瓷史上的大突破,轰动全国,轻工业部把这个项目作为样板厂,于1992年11月在景德镇举行了全国陶瓷行业的改组改造现场会。“八五”期间,国家又投资2.5亿元,对景德镇陶 ▲20世纪80年代,景德镇瓷业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时建设的链式烘房。瓷进行第二期改造。 为了改变景德镇烧制陶瓷导致的环境污染落后状况,“六五”期间,国家投资近亿元,在景建设焦化煤气厂项目。投产后,景德镇逐步实现以气代替煤、油烧制陶瓷,烧煤的圆窑和隧道窑逐步淘汰,多年来的空气污染得到改善。 其他工业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大规模展开。电子工业仅“六五”就投资1200万美元,从国外引进11项先进技术和设备。1979年华意电器公司从生产小台钻转产为生产制冷设备,1986年年投资1950万元引进意大利20万台家用冰箱生产线,仅用一年时间建成投产,1987年年利润就达2000万元,1988年利润达8000万元,只用一年半时间就收回投资的5倍。“八五”期间又投资4亿多元,引进美国技术,澳大利亚设备,建成全国最先进的无氟压缩机生产线。之后扩大家用冰箱生产能力到60万台,压缩机到500万台。昌河飞机公司经过十多年发展,已成为我国直升机、微型车生产基地,汽车产量从几万辆发展到20万辆,直升机10多架。
  1990~1995年,企业更新改造资金达262107万元,其中用于购置设备达153282万元。截至1995年,景德镇市工业企业达846个,工业总产值达到110亿元,其中机电产品达29亿元、化工产品达12亿元、非金属矿产制品达近10亿元、陶瓷制品达8亿元、纺织等轻工业产品达7.6亿元、食品加工达3.4亿元、采矿达3.8亿元、电力达2亿元。至此,景德镇市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建成。
   (三)以陶瓷企业为重点深化改革
  1995年,随着企业的改革深化,原来的个人经营承包等改革方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陶瓷企业在计划经济年代贡献大,有的企业实现利润的96%交给了国家(包括所得税、调节税),企业无力更新设备,只能靠贷款,贷不到款就破旧设备勉强运行。加之退休工人比例大,年年有一大批新人就业,而一些乡镇企业的发展,又挤占了国营瓷厂的市场份额,陶瓷企业发不出工资,影响社会稳定。要瓷厂恢复生产保稳定,政府财政拿不出钱支持,到银行贷不到款,产品卖不出去,企业招商引资招不进,严峻的经济形势迫使企业进一步改革。1995年9月下旬,国营东风瓷厂率先派人去外地学习,回来后即实行“两权分离,租赁承包经营”方式。把瓷厂生产车间划分成43个租赁承包组,租赁者从企业租厂房和设备,交纳租金,自己聘请工人支付工资,组织经营生产的产品自己销售。随着东风瓷厂试点的展开,艺术瓷厂、曙光瓷厂、建国瓷厂、为民瓷厂、景兴瓷厂、红旗瓷厂、人民瓷厂等七大国营瓷厂学习改革经验,这些企业共划分成452个租赁承包实体,实行租赁承包经营。1997年在8户陶瓷企业改革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部陶瓷企业中推行以中长期租赁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对这种租赁承包经营,多年来一直看法不一致,但有一点应肯定,那就是在当年陶瓷企业处于全面停产或半停产的困难时期,同时又找不到其他办法的情况下,这是一项行之有效的经营举措。 这些改革措施让租赁承包经营者直接与市场见面,比较彻底地解决了企业长期跳不出吃大锅饭的怪圈。它的直接意义是充分利用了企业的资产,安排了大多数工人上岗,初步稳定了陶瓷企业,也稳定了社会;同时,通过改革转变了职工的思想观念,实践中培养锻炼了一大批生产经营骨干,产品的质量与创新也更适应市场需求,更重要的是为后来企业实现全面的产权改制打下了基础。
  1999年,江西省组织企业干部到浙江学习发展民营经济的经验,就发展民营经济展开了大讨论,市民营经济步入快步发展轨道。2000年,市委市政府组织企业干部到四川绵阳学习产权改制的经验,并于5月举办“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理论研讨,学习“经济重镇,旅游城市,特色瓷者$”的战略构想。之后,进行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采取了股份制改造、整体出让、政策性破产、企业兼并及实施“退城进园”等措施,加快了企业的改制与体制创新。通过发展民营经济和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推动了景德镇市经济发展。
  200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增加值)140.6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9304元,以上年末汇率换算达1123.7美元,首次突破1000美元,标志着景德镇市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市工业产值达170.58亿元,其中地方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达103.1亿元,陶瓷工业产值达17.5亿元。工业经济的增长促进全市经济总量迈上新的台阶。改革开放后城市产业转型 改革开放以后,景德镇城市化进程彻底摆脱了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城市化发展开始步入快车道,1978~2002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24.3%上升为46%。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1990年底全市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44.83万人,城市化水平为33.4%,比1977年上升了9个百分点;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测算,景德镇市城市化水平为45.59%,比1990年上升了12.2个百分点,这10年是景德镇市城市化进程发展最快的时期。进入新世纪,城市化水平继续上升,2002年达到46%,景德镇已由工业生产型城市向居住生活型城市转变。
   (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 景德镇市的城市化经过了1949~1957年的起步、1958~1978年的徘徊、1979~1990年的稳定,1991~2000年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从2001年开始进入一个加速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景德镇市把城市化作为促进工业化的重要措施,不断扩大城镇规模,大力发展城镇经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非农化进程,一大批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进入城镇生活、就业。 工业园区建设加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进入21世纪,景德镇市注重把经济结构、人口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园区建设、城市建设结合起来,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人口向城市集中。通过工业的发展,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为城市发展提供产业支撑和发展动力。又通过城市的发展,优化投资环境,为工业的发展提供载体和依托。各园区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积极引导当地工业企业相对集中、连续发展,明确规定老城区企业“退城进园”,培育企业集群,增强企业实力,极大地推动了全市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2004年,全市乡镇38个,其中建制镇25个,全市总人口152.83万人,城镇人口72.55万人,城市化率已达48.6%,比新中国成立初期提高17.1个百分点。 景德镇市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再就业的“造血”功能。2003年景德镇市工业园区从业人员16651人,比上年新增从业人员6401人,其中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增从业人员2148人,占全部新增就业人数的33.6%。乐安江工业园新增就业人员2298人,占全部新增就业人数的35.9%。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在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规模,安排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景德镇是江西省的老工业基地,工业源于瓷而不囿于瓷。在继承和发展陶瓷这一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与瓷业配套的基础工业和原材料工业,积极发展飞机、汽车、电冰箱、无氟压缩机等新兴产业。从产业结构调整入手,通过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和发展了一批接续产业,初步实现了从单一陶瓷产业向多元产业转变的格局。 重点支柱产品发展势头较好,市场竞争能力有所提高。景德镇市的景德镇陶瓷股份公司红叶牌高档日用瓷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江西省玉风瓷厂、景德镇市鹏飞建陶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电化精细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电化高科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的4个产品进入江西名牌产品榜。继华意无氟压缩机成为中国名牌产品之后,景德镇市已有2个中国名牌产品,在全省9个中国名牌产品中所占比例为22.2%;15个江西名牌产品在全省195个江西名牌产品中所占比例为7.6%0华意电器集团公司成为中国首家成功将高效无氟压缩机打入欧洲市场的企业,居全国同行业首位。德宇集团公司是全国首批农业产业化龙头示范企业,该公司的绿茶生物保鲜技术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公司+农户”的产业链带动了江西、安徽、山东10万茶农增收,公司主打产品“得雨活茶”成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特供茶,卖到日本的茶叶连续三年达到干元人民币一斤。
   (二)产业布局、结构调整
  1.产业布局调整 景德镇陶瓷工业和传统产业大多集中在城区内,这不仅影响城市环境,污染城市空气,也制约了城市发展。从2002年开始,为配合市区大规模城市改造和“以退为进”的改革思路,景德镇市区工业实施退城进郊、退城进园,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2006年,景德镇提出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方向是:工业向南聚集,城市向西扩展。这是景德镇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趋势与要求。 瓷都之“南”是片工业热土。从区位上看,是昌江下游,南河与昌江在此汇聚,水源充沛,企业聚集不会造成城市污染和影响居民用水安全,还可以保护老城区的文物和环境;从地形上看,有大片未开发的荒山荒地,这就为工业发展和企业落户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配套条件看,有包括焦化、新都民营陶瓷科技园等在内的一批能源供应和使用的企业;从交通位置上看,景德镇机场、九景高速、206国道和济广(景鹰)、南环高速等将为这里提供便捷的交通。
  2.产业构成变化 (1)支柱产业变化。景德镇是江西老工业基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形成了以陶瓷为“主体”,机械、电子和建材、食品为“两翼”的产业格局。经过多年发展,景德镇逐步形成了机械家电、航空汽车、化工医药、电子信息、新型陶瓷和特色食品六大支柱产业。2006年,景德镇明确指出要构筑第七大支柱产业,即在原有六大支柱产业基础上增加电力能源产业。2008年,景德镇又迎来光伏产业落户,形成了先进制造业、基础工业业、农产品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的产业格局。 (2)轻工业与重工业比重变化。2000年景德镇轻重工业产值比重为30.2:69.8;2007年为30.84:69.16,重工业比重维持在70070左右,呈现重工业比重大、轻工业比重轻的“重重轻轻”态势。(图2-1) (3)企业规模变化。2000年景德镇大中小型企业数量比重为3%、7%、图2-1轻重工业比重变化90%;2007年为1.65%、9.93%、88.42%(图2-2)。2000年大中小型企业产值比重分别为75.8%、8.5%、15.7%;2007年为41.62%、25.36%、33.02%(图2-3)02003年开始大型企业产值比重下降比较明显(这主要是由于统计口径由“独立核算企业”改为“规模以上企业”造成的),但大型企业数量不到2%而产值所占比重接近50%,中型企业数量、产值所占比重从2003年开始同步上升,显示优势企业支撑作用明显。 (4)三次产业比重变化。从景德镇市地区生产总值构成看,2000年三次产业结构是11.1:51.1:37.8,2007年为9.3:56.2:34.5,二次产业比重
   图2-2大中小型企业数量比重变化
   图2-3大中小型企业产值比重变化呈整体上升态势,结构进一步优化。(图2-4)
   图2-4三次产业比重变化
  3.推进科技创新 进入21世纪以来,景德镇形成了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省级以上技术中心达到12户(其中国家级1户),占江西省的18.75%。拥有六O二所、华意电器总公司、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昌飞集团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1)传统产业升级加速。景德镇围绕陶瓷、机械等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重点抓了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强化了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等为主的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陶瓷、机械等传统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市场竞争能力增强。 景德镇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釉中彩瓷生产技术不仅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还第一个取得了制作2008年北京奥运专用瓷的生产权。公司生产的“红叶”牌高档釉中彩日用瓷被选为中南海用瓷和上海APEC会议用瓷,2004年还进入雅典奥运会场,成为享有“国际绿色产品”称号的知名品牌,2005年“红叶”高档日用陶瓷再次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 景德镇华意电器总公司依托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公司自主开发的专用R600a高效压缩机,其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华意无氟压缩机获联合国环保奖,在全国家用冰箱无氟压缩机市场占有率居第一位。公司先后被列入全国500家“中流砥柱企业”和“中国机械百强企业”。2004年“华意”牌压缩机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江西中景集团自主研发的P24740和P22660系列四开胶印机屡获江西省优秀新产品一等奖,每年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总额的90%以上,2006年企业获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称号;江西电化年产3万吨AC发泡剂装置及3万吨氯化亚砜装置为国内最大的生产装置;江西东风药业试产成功国内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艾滋病病毒和乙肝病毒的创新药物“IBE5”。
  (2)组织实施新产品开发。“十五”期间,景德镇组织实施新产品开发和试产项目326项,有48项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先进水平,有80项填补了江西省空白,涌现了高档日用瓷、陈设瓷、高性能工业陶瓷、北斗星轿车、炭黑、变频胶印机、高效无氟压缩机、有机食品等名优产品。2007年,景德镇组织实施了新产品开发和项目试产230个,有32个省级新产品计划立项。
  (3)加快新产品推广应用。“纳米技术在陶瓷上的推广应用”项目,被科技部列为2004~2005年重点新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向全国陶瓷行业推广;“陶瓷窑炉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列为2005年国家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支持项目;“陶瓷行业ASP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被列为2005年国家电子信息示范工程项目,上述3项新技术已经在佛山、潮州、德化、宜兴、唐山等产瓷区推广应用。 (4)开展产学研联合。华意电器总公司先后与西安交大、国家软件实验室等单位合作开发压缩机新产品,与日本三洋公司合作研究“冰箱系统产品设计”等项目,德宇集团与上海农科院、南京农大合作开发“有机生物肥”、“野生猕猴桃晶”等新产品,万平电子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华中科大合作研制开发“水冷式真空器件”,江西电化公司与江西科学院、南昌大学合作开发“化学法超微细AC发泡剂”新产品,江西化纤化工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微晶玻璃”,这些合作项目均取得重要成果。
   (三)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
  景德镇及时把握中国经济正由东向西梯次推进,世界性产业转移也由沿海向内地延伸的良好机遇,按照“城市向西扩展、工业向南聚集”的发展布局,把发展开放型经济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号工程”来抓,探索支柱产业聚集联动、客商项目配套跟进、经济总量做大、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路子,使优势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特色产业得到进一步强化,经济发展的后劲进一步集聚和壮大。
  1.大力建设园区 景德镇围绕基础设施、招商引资、产业聚集、高效服务四个重点,突出园区特色,构建产业配套体系,以园区主导产业选资,提高产业聚集度和园区投入产出比。
  2001年9月18日景德镇高新技术开发区奠基,2002年开始大规模开发和招商引资。为了让工业退城进郊、退城进园,提升产业集约能力,景德镇将昌江区吕蒙乡成建制划给景德镇高新区,赋予其完整职能。在原浮梁县工业园的基础上,组建了景德镇陶瓷工业园区,完成8.12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和2.2平方公里的起步区控制性详规,在两年的时间里一跃成为以高新陶瓷为核心的省级工业园区,吸引了海畅、神飞等一批大型陶瓷企业进驻,为部省共建陶瓷科技城提供了产业化基地。同时,把乐安江工业园、童家工业园合并成乐平工业园区,成为以精细化工产品为核心的省级化工产业基地,进入了江西省工业园区18强。
  2002年以后,景德镇三大园区工业总产值从8亿元逐年递增,到2007年达到了90亿元,年均增长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2亿元,占景德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l/30 不仅如此,工业园区还形成了产业集群。嘉和工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汽摩配件产业基地,带动了超过100家汽车零配件相关企业;长虹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的长虹机电产业基地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无氟压缩机生产基地,并形成年产800万台绿色环保高效冰箱压缩机的生产与配套能力;南京中电公司投资的光伏产业项目也将形成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产业规模。 佛山大型建筑陶瓷企业集团投资的陶瓷工业企业产业集群项目,带动了一批优势品牌项目和企业进入陶瓷工业园,园区现有企业60多家,形成了重振瓷都雄风的陶瓷产业基地。 在浙江龙盛投资项目带动下,乐平工业园精细化工产业不断集聚,仅2007年下半年,园区就引进29家精细化工企业,签约资金30.5亿元,超亿元的项目5家,其中投资5亿元年产6.2万吨草甘膦项目和投资3亿元年产2万吨H酸的玛德化工项目等已开工建设,这些带动力强的项目使园区经济集聚效应不断扩大。2007年乐平工业园拥有精细化工企业102家,完成工业产值54亿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省级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和重点工业园区。这些大项目落户景德镇,将使园区产业更加聚集,支柱作用更加突出。
  2.高位推动招商引资 景德镇党政主要领导亲力亲为,高位推动,重要客商亲自接见,重大项目亲自洽谈,重大问题亲自协调解决,招商工作形成了领导带头招、基层踊跃招、全民服务招的新格局。 (1)以项目为龙头推进招商。景德镇积极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主动出击,以项目论成败,市主要领导定期对项目进行调度分析,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的“3199工程”。截至2007年底,景德镇“3199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50.9亿元,其中经济重镇类项目完成投资38.9亿元,旅游都市类项目完成投资3.02亿元,特色瓷都类项目完成投资8.96亿元。49个项目均已开工建设,44个项目完成情况良好,28个项目完成投资和超额完成投资计划,其中景鹰高速、紫晶宾馆等11个项目已经建成,实现了项目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为景德镇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创新招商方式。围绕机械、电子、陶瓷、汽车、医药化工等主导产业,景德镇有选择地引进了一批配套项目、上下游项目、追随型项目,“引大带小”、“配强促全”,使引进项目、产业迅速集聚,达到了引进一个产业,带动一批企业的效应。如:景德镇嘉和工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机械工业城项目,原计划3年时间引进100家企业,由于产业招商的优势,短短3个月就有50多家企业签约,26家企业入驻。 以商招商是利用已经投资的商人网络渠道来吸引新的投资商投资的方式,是巩固老项目、开辟新领域、延伸产业链的最有效途径,是实现集群化、链式化、低成本招商的最有效形式。起初,景德镇嘉和工业城项目是从浙江省玉环县引进的一个小项目,投资商实地考察后对景德镇发展前景信心越来越足,盘子越做越大,投资商越聚越多,最后形成了景德镇招商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3.外贸出口增长 景德镇加强海关建设,改善通关条件,推行退税账户托管贷款。推进国有外贸企业改革改制,形成外贸企业、生产企业和外资企业“三路大军并进”的大经贸格局。开拓出口市场,发展会展经济,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区域交易会和博览会,培植出口创汇新的增长点,不断改善出口创汇软硬环境。外贸出口额由2000年的3642万美元提升到2009年的48133万美元,机电、陶瓷和医药化工三大类产品出口均创历史新高,占出口总额比重的97.6%(表2-1)。
   表2—1外贸出口情况
   单位:万美元
   (四)城市功能日趋完善 新中国建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新瓷都不仅制瓷,而且发展成为一座具有工业产销、内外贸易、交通运输、度假旅游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中等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1)赣东北的重要工业基地。经过50年的建设,景德镇已建立了一个包括陶瓷、机械、电子、化工、建材、煤炭等35个大类的工业体系。陶瓷工业已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全面配套,成为全国最大、最完整的陶瓷产业中心和多种陶瓷产品的生产与出口基地。机械、电子工业拥有12个大、中型部省属企业及市属企业,设备、技术力量雄厚,产品中的汽车、无氟压缩机、空调器、电子元器件、电动机等在全国、全省均具一定优势,是全国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之一,江西省重要机械工业基地。 (2)沿鄱阳湖经济带的商贸重镇。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捷带动了市场的繁荣,景德镇已成为沿鄱阳湖经济带的商贸重镇。瓷都各类市场不断发育成长,建立了以国贸市场、中国陶瓷城为代表的陶瓷大市场,以赣东北大市场为代表的蔬菜批发市场和工业品贸易中心,豪德建材交易市场等各类专项及综合性市场,农村集贸市场更是如雨后春笋,发展迅速。景德镇已经成为沿鄱阳湖经济带尤其是鄱阳、都昌、祁门、婺源等县的货物集散地和物资中转站,并向全省全国辐射。 (3)通向皖、浙、闽的重要交通枢纽。景德镇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处,古时水运便利,有“昌江通衢”之称。新中国成立以后,景德镇积极改善交通运输环境,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六五”期间纵贯南北的运输大动脉——皖赣铁路正式通车,使景德镇成为闽、赣两省与广大北方地区铁路运输的途经之地。公路网络基本形成,206国道纵贯南北,瑶里国防战备公路的建成开辟了一条新的对外通道,九景高速公路的建成结束景德镇无高速公路的历史。昌江渠化工程全面竣工后水运条件明显改善,客货轮可常年经鄱阳湖直抵长江。投资1亿元的4C级景德镇罗家机场的建成通航,缩短了瓷都与北京、上海、深圳的距离。 (4)旅游业发展迅速。景德镇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拥有居五山(黄山、九华山、庐山、龙虎山、三清山)、两湖(鄱阳湖、干岛湖)中心的优越地理位置,使南昌一庐山一景德镇三角游成为全国十四条重点旅游路线之一。20世纪80年代中期,景德镇旅游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国线产品。1997年的中国旅游年,“瓷都景德镇”是国家旅游局对外推销的王牌景点之一。
   四、城市现代化建设 景德镇既是一座千年历史古镇,又是一座近代新兴的工业城市,其现代化建设的缘起、脉络和阶段,既与时代同步,又极具典型性。20世纪80年代这个阶段大的背景,是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以市场化、现代化为基本取向推行渐进式改革,较为平稳地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轨、结构转型和发展模式转换。在这个大背景下,景德镇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轨迹发生了大的转折,发展的环境、理念、取向、方式、动力、战略和操作等一系列方面,也逐步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从总体上看,景德镇在这个阶段的发展方向、方式与全国基本一致。但是,在一些特定的主、客观因素的作用、制约下,也呈现出显著的自身特征,具有特定的发展经验,面临特定的现代化建设问题,走过了一个景德镇特有的艰难曲折的转型发展历程。▲20世纪70年代景德镇汽车站 景德镇的实质性改革大致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表现在景德镇延续20多年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工业主导型发展模式自此开始转变。这个阶段景德镇的体制改革和城市转型,是在经济总量的持续快速增长中进行的。
   (一)编制跨世纪城市总体规划 这个阶段景德镇的城市现代化建设,包含着一系列变化,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持续变化,不断冲刷历史积淀,改变着各类系统要素和各种关系架构、重组、嬗变和流动。一些1日的特征已不复存在,而代之出现的新的特征在快速变动中尚难以显著确立。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这个阶段是景德镇城市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处于不断变化转型之中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变化是多方面的,城市的系统结构,由单一刻板趋向于多元化;城市的社会心理,由封闭保守向开放求新复归;城市的功能系列,由计划导向的简单供给型向市场导向的全方位服务型拓展;城市建设,从低水平维护走向大力度更新;城市经济,由公有制占绝对主体的工业主导型向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竞争均衡型嬗变。 改革开放给景德镇市城市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景德镇市的城市建设以现代化建设规划为龙头,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治理市容环境为突破口,使城市总体功能明显增强,城市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1978年7月,景德镇市城市规划委员会成立,随后编制1980~2000年城市总体规划。1984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实施,该次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为:陶瓷历史文化名城、陶瓷工业基地、著名瓷都。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控制改造老城区、配套完善东市区、开发建设西市区。该规划对景德镇市城市建设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此后,景德镇市在总体规划确立的基础上,开展详细规划工作。到1995年,编制了20多个小区建设、旧城改建详细规划设计方案和若干专项规划,同时县(市)、乡镇也全部编制了小城镇建设规划,城市建设从总体布局到具体建设实施都有了科学规划和发展蓝图。
  1994年8月,市委、市政府决定修编景德镇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期限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修编到2000年的近期规划,二是编制到2010年的远期规划,三是提出到2010年以后的远景设想。新编城市总体规划1996年10月通过省级评审。1998年1月由市政府呈报省政府待批。 新编城市总体规划突破传统封闭型的城市观念,以动态发展的观点,以更为广阔的地域空间确定城市规划布局。规划确定景德镇市的城市性质为:中外著名瓷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赣皖浙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城市规划区人口规划定为近期42万人,远期49万人,远景规划为80万人。在城市规划区问题上,突破行政区划的束缚,提出市县共建“大瓷都”,将浮梁县城纳入城市规划区,确定城市规划区面积为160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规模2000年为42平方公里,2010年为49平方公里,远景规划为80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相应调整为:保护改造中市区,配套完善东市区,加速建设西南区,重点开发西北区,稳定发展城北区。
   (二)改造老城区开发新市区 在老城区建设改造中,景德镇注重改善居住环境,完善基础设施,保护名城风貌。一是控制工业污染,结合陶瓷工业技术改造,将2/3以上的陶瓷企业控制在戴家弄以南的下风向区域。二是治理昌江和改造沿江东路,疏通南北交通。新建沿江东岸护坡,并建设了昌江绿化带,沿江修建排污截流管道,将沿岸74个排污口截流至城市下游。三是开辟新村西路居住小区,扩建和改造工人新村生活居住区。四是改建珠山中路临街建筑,拓宽南门头的“瓶颈”路段,完善人民广场的绿化、照明、排水设施及周边公共建筑。经过上述建设和改造,老城区的落后面貌有了明显的改观,增强了老城区作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功能。 (1)配套完善东市区。20世纪50年代开发的东市区,改革开放以后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一是建设道路交通网。二是配套完善东市区中心新厂地段的市政公共设施,兴建了全市最大的集贸市场——景东招商场,建成了新厂、昌河、宇宙、黄泥头居住小区。三是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为改造传统产业提供了平台。 (2)开发建设西市区0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建设的重点开始转向西市区。1981~1983年投资894万元,建成了市中心的跨江大桥——珠山大桥,进一步便捷了老城区与西市区的交通,拉开了西市区开发建设的序幕。供水、燃气、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也迅速向西市区发展。1986~1989年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纵贯西市区南北全长10.2公里,宽40米的瓷都大道,为更大规模的开发建设西市区发挥了重要作用,瓷都大道沿线成为投资建设的热点。
   ▲老城区里弄(三)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景德镇市区横跨昌江东西两岸,群山环抱,山清水秀。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多年的改造和建设,瓷都面貌焕然一新,山水、生态、园林城市形态已现雏形。 (1)市政工程建设。改革开放以来,道路、桥梁是市政设施中投入最多的建设工程。一是新建了珠山大桥、珠山西路、瓷都大桥,打通了城市东西向的交通干道;二是在老城区改造和新建了沿江东路、广场北路、曙光路、马鞍山路、通站路、新村西路、新村北路,初步形成了老城区的环形路网;三是在东市区新建和改造了朝阳路、林荫路、翠云路、陶阳路,基本形成了东市区的环形路网;四是西市区以新建瓷都大道为重点,新建和改造了沿江西路、新风路、公园路和机场路,奠定了开发西市区的基础。通过上述道路桥梁建设,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的路网结构。截至1997年,城市道路(宽3.5米以上)总长143公里,总面积130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道路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4公里,城市桥梁26座。 (2)城市排水。遵循城市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在新建道路中同步建设排水设施,同时加强对低洼地段排水设施的改造。据统计,1979~1997年,共新建和改造下水道83.9公里。至1998年,城市累计下水道总长107.7公里,建成区排水设施普遍达到83.57%。但市中心广场、里村两低洼处,暴雨时仍积水严重。 (3)道路照明。路灯建设从提高社会效益出发,不断扩大道路照明覆盖率,方便市民出行。1979年以后,共新增和更新路灯3972盏。到1997年,全市共有路灯8622盏,比1978年增加3853盏,线路总长194公里。主要交通路口新建6座40米高的高杆伞灯。积极推广新型高效节能光源,城市主次干道和桥梁全部安装了汞灯和钠灯。采用日照光导管自控设备,实现了路灯开关自动控制。 (4)公共设施建设。1978年城市日供水能力仅有3万吨,人均日生活用水量44升。为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1978年10月开始投资782.4万元,建设生产日供水能力为5万吨的洋湖水厂,1983年9月竣工投产。1986~1991年,自来水公司投资700万元,改造观音阁水厂,将日供水能力由2万吨提高到6万吨。同时,黄泥头水厂也经过技术改造,日供水能力由1万吨提高到2万吨。随后又投资1870万元对洋湖水厂进行二期扩建工程建设,1996年完成主体工程,在完成电力增容、管网改造等配套工程后,洋湖水厂日供水能力达12万吨。至1997年,城市实际日供水量为16万吨,供水管网总长92.3公里,居民用水普及率为96%,人均生活用水量181升。 重点发展煤制气,积极发展液化石油气和其他气源,提高城市民用燃气普及率。1987年,景德镇市结合陶瓷工业的燃气改革,利用炼焦所产生的余气发展民用煤气,铺设民用煤气管网。到1997年,城市日供气为22万立方米,管网总长115公里,居民管道煤气普及率为33%,用户23500户,人均生活日用燃气量0.36立方米。加之罐装液化石油气的推广,城市民用燃气普及率已达54.4%。
  1978年市区仅有2条公交车线路。到1997年,市区公交线路增加到10条,其中大公交车线路3条,小公交车线路7条。公共汽车保有量为78标台,营运线路总长里程68.5公里,全年完成营运班次20万个,年营运里程316万公里。公交线路、站点布局基本形成网络。在发展公交为主体的城市客运交通的同时,以昌河微型“面的”为主的出租车业也迅速发展,584辆出租车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方便。 为了塑造与瓷都相称的城市园林绿化面貌,1979年景德镇市率先在全国城市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在市区大搞城市绿化责任山、责任园、责任路的活动,采取“责任到区局,任务下企业,一包几年,包干成园”的办法,走一条点、线、面相结合,山、水、路和园、景、林融为一体的城市绿化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后,绿化了市区所有的荒山,建设了昌江西岸绿化带,绿化和美化了市区的主次干道,新建了云门公园、梅苑、昌河公园和滨江三园,重建和丰富了森林公园、人民公园和莲花塘风景区的园林景观,创建了一大批园林社区和省市绿化先进单位,保护和发展了城市周围的以森林为主的生态环境,开发建设了诸仙洞风景区、玉田水库风景区、高岭古矿风景区、1日城红塔风景点等一批风景名胜区。截至1997年,城市园林绿地面积达到1067.58公顷,绿地率为32.4%,其中公共绿化覆盖面积1143.4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34.7%。1982年、1986年和1994年三次荣获“全国绿化先进城市”称号。 (5)生态环境继续改善。至1997年,建成区面积达64.41平方公里,城市道路面积481.9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264.1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15%。全市新增绿化面积255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6.28平方米,照明路灯44631盏,老市区95座旱厕全面改造,建成冲水公厕168座。41条次干道、69条里弄巷道进行全面改造。环境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功能趋向完备,空气环境质量好转,地面水质改善,城市噪声减弱,并达到国家二级控制标准。 (6)市容环境卫生。改革开放以后,城市环境卫生投资有较大幅度的增加,1997年与1978年相比,投资增加近10倍。新建垃圾中转站7座,垃圾无害化处理场1座,无害化粪库4座。环卫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配有各种专业车18辆,其中垃圾装卸车11辆,洒水车4辆,真空吸粪车3辆,垃圾清运全部实现机械化,粪便清运机械化程度也达到70%,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促进了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的改观。 (7)名城保护和城市现代化建设。景德镇是驰名中外的瓷都,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改革开放以后,紧紧围绕陶瓷文化特点,进行城市的风貌建设。一是围绕名城、瓷都做文章,保护和建设了一批文物古迹和历史名胜,重建了具有瓷都标志性质的龙珠阁,保护开发了品陶斋、湖田古窑风景区,重建了肠府寺风景点,建设了陶瓷历史博览区、明清园。二是在保护老城风貌的基础上,建设了御窑长廊古街和一批具有民族风格的建筑。三是在东市区建设机械、电子、飞机制造为重点的新技术开发区,在西市区建设了中焦、金融、供电、邮局等一批高层建筑,使西市区成为瓷都现代化风貌较强的一个新市区。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景德镇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景德镇》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景德镇》的编辑出版,是景德镇地方史志的又一重要资料,景德镇是举世闻名的瓷都,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一座山水、生态、文化特色鲜明的现代宜居之城。景德镇在西方工业革命之前就把陶瓷做成了世界性的大产业,被英国的李约瑟博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工业城市”。《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以我国现有各类建制市为单位设卷,既记述每座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又从城市功能定位、经济发展,以及城市规划、管理、公共设施、建筑、交通、服务、教育、文化、环境、历史遗产保护等角度总结经验教训,展望发展远景。每卷书的内容大致由这座城市的历史尤其是当代历史的回顾、城市建设中的问题研究,以及城市未来发展的展望等三大部分组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