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瓷业中心的确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景德镇》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0725
颗粒名称: 三、瓷业中心的确立
分类号: K876.3
页数: 5
页码: 11—15
摘要: 瓷业中心的确立主要描述了景德镇瓷局与御器厂;民窑兴,瓷业中心形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西方因瓷而识中国等相关方面的介绍。
关键词: 瓷业发展史 景德镇

内容

(一)瓷局与御器厂 北宋初景德镇设窑丞,督造瓷器。清唐英《陶政示谕稿》载:景德镇“御窑自宋景德中”。婺源《嵩峡齐氏宗谱》说:“护公字咸英,……仁宗景祐三年丙子,以春秋明经请浙江举入仕。初任景德镇窑丞,九载无失。” 元时,景德镇又创烧了卵白釉瓷(又称枢府瓷),尤其是青花瓷制造的逐步趋于成熟和釉里红初步创烧成功,以及在铜红釉和钴蓝釉制作方面的成就,技术上领先于全国其他窑系,全国制瓷业逐渐向景德镇集中,景德镇城市因瓷业而迅速发展。 “浮梁瓷局”隶属将作院,是元代全国唯一设立的瓷局,促进了景德镇的瓷业发展。《元史·百官志》载:“浮梁瓷局,秩正九品,至元十五年立。掌烧造瓷器,并漆造马尾棕、藤笠帽等事。大使、副使各一员。” 明洪武二年(1369年)朝廷“设厂制陶以供尚方之用”。洪武三十五年改陶厂为御器厂,专烧宫廷用瓷,“钦命中官一员,特董烧造”。厂内施行轮班进役制度。永乐、宣德、成化时期,御器厂“拘获高匠”,把手工业者编入匠籍,并垄断了优质的原料。至宣德时(1426~1432年)官窑增至58座,各有专用,制品有极高成就。 高岭土的发现和制瓷原料二元配方的应用,使景德镇制瓷业在技术上得到革命性突破,在全国各窑系中脱颖而出。加上北方战乱不止,经济中心南移,大量的工匠聚至远离战乱的山区景德镇,景德镇人口激增,瓷业生产在全国各窑场中脱颖而出。
   (二)民窑兴,瓷业中心形成 明隆庆时期民窑兴起,当时的“崔公窑”、万历时期的“壶公窑”,都是民窑中的著名者。嘉靖、万历期间朝廷逐步改匠役制为雇佣制,极大地提高了制瓷工人的积极性,瓷业大兴,形成了官民竞市、官搭民烧的局面,民窑生产发展很快,产品质量快速提高。永乐至万历诸朝,景德镇的白瓷、青花瓷、彩瓷、单色釉瓷等品种都取得卓越的成就,发展为“天下窑器所聚”的全国制瓷中心。清初御窑厂在瓷业制造中处资金、技术支配地位,事实上对民窑具有指导、管理职能,但是,御窑厂和民窑之间逐步向单纯经济关系转化,自主经营的民窑又作为御厂补充和延伸的部分,同时作为御窑的竞争对手,民窑有较大的灵活性、独立性。 清顺治二年(1645年)定饶州(饶州府在今鄱阳,辖景德镇)。当年颁布了废除匠籍的诏令。十一年,在明代御器厂的基础上扩建御窑厂,奉旨烧造龙缸,没有成功。十九年九月,奉旨烧造御器。二十二年二月,工部郎中臧应选驻御窑厂督造。“立厂之初,一应派累,当官旧弊全行革除”,开始实施雇役工匠制度。“其时,凡工价物料均以本地惯例办理,按工给值、按价支偿,久成定规”,工匠铺户数相对稳定。官搭民烧成为定制,民窑迅速发展。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郎廷极巡抚江西,专烧窑制,器皆精美,世称郎窑。雍正六年(1728年)朝廷内务府员外郎唐英驻景德镇督陶,景德镇御窑厂到达最兴隆时期,全面稳定地实施了雇佣制度,建立了瓷务清册制度、窑工银的专项保证、次色御器的变价、官搭民烧等项稳定的政策,御窑厂和民窑蓬勃发展。景德镇已是“民窑二三百区”,“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余万,靡不籍瓷资生”。乾隆元年(1736年),唐英以淮安关使兼总理窑务,“赏勤儆怠,矜老恤孤”,注重窑户、商铺之间公平买卖,不以当官科派扰民,调动工匠和窑主的积极性,刺激了官民窑烧造的工艺技术发展。景德镇瓷业达到历史鼎盛时期。
   (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1)匠户制度。元朝注重发展手工业,建立了规模空前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官营手工业实行匠户制度,工匠户口编入另册,按生产部门分属各官匠府、局管理,匠人一旦被括入匠籍,就只能呆在手工作坊,待遇从优,但不能自由离开,这就是所谓“匠不离局”。到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朝廷逐步放松匠役制,工匠开始有了人身自由。 (2)民窑兴起。官府禁止民窑烧造御窑品种,明正统三年(1438年),“禁江西瓷器窑场烧造官样青花白地瓷器于各处货卖,违者正法处死,全家谪戍关外”。十一年,又渐渐禁私造白地青花瓷等,其结果导致官窑极精而民窑多粗糙。成化年间,民窑突破了官府烧造青花的禁令。弘治后官窑渐衰,而民营窑场突破官府的种种禁限后,快速发展起来,数量激增,产品逐渐精细,形成了“官民竞市”、“官民青花并精”的局面。官窑瓷器不足,民窑逐渐做大,便有了官窑瓷搭民窑烧的现象,但官瓷占据民窑最好的火位。官搭民烧制度客观上促进了民窑烧造技艺的改进与创新。
   ▲窑工抱着装有瓷坯的匣钵入窑 (3)雇佣制度形成。坯坊中大多数是家庭户或雇佣少量帮工的小业主,也有少数较大规模、佣工(带徒)较多的大坯坊,这种大坯坊分工较细,分十几道工序,每道工序2—3人,虽然作坊主还是技术骨干,或没有完全脱离生产,但通过慢慢积累着资本,实际已经成为小资本家。 这个时期,景德镇瓷业佣工基本属于自由劳动力,虽然有的还有师徒名义下的人身依附,但出师以后就能自由择主。“工兴则挟佣以争,工毕则鸟兽散。”业瓷者可以辞工另找工资更高的老板,有的工种(装坯工、做头工)还可以转让岗位,窑主不得干涉。即行话说:“窑户不可卖工人,工人可以卖窑户。” (4)商业资本对瓷业生产的控制。明末清初,景德镇的制瓷作坊大部分还是家庭户的规模,坯件交窑户搭烧方可成器,然后卖给瓷商,没有能力直接对外销售。还有的小作坊接受了瓷商的订金和样品,只能卖给订货商,挣取差价。瓷商和作坊之间通过买卖关系,使商业资本转化为工业资本。这就是所谓“货制于家,不能自运,贩卖之权,全操诸外商之手”。有的瓷商还能够控制着相当数量的手工作坊、窑场的生产过程,并对产品规格提出较高要求。明代汪道昆著钛函集·五十一卷》载:“昌江巧贩者率以下齐杂良金。次君(潘仕,大瓷商)至,则治牛酒会诸贤豪,与之约,自今以往,毋杂下齐,以厉陶。众服盟言,乃黜下齐。” (5)早期的工人运动。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业佣工获得人身自由后,就不断为争取生活待遇而抗争。清道光版《浮梁县志·景德镇风俗》载:“五方杂聚之籔,一哄群沸,难以辑治。”嘉靖十六年(1537年),发生乐平籍佣工反对浮梁民(雇主)“负其佣直” (即拖欠工资)的斗争;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御器厂的积弊始终得不到解决,巡按方河监委厂事,督陶期间,引起民愤,陶工和镇民火焚了御厂门场;二十七年,太监潘相兼理窑务,迫使窑工童宾投火而死,引起全镇民变;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饶州七县制陶工发动对“窑户都昌叟”的斗争。 在历史记载中,对工人就有“一有所拂,则哄然停工”,“稍有不周,则群起罢工”这样的描述。对东家没有人身依附关系的工人,经常为争取改善生活待遇而进行罢工抗争,没有政治纲领,但表现出空前的团结性和有限的目的性。这种矛盾的特点,已经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特征完全一致了。 景德镇是浮梁县辖的一个市镇,居于偏僻的大山一隅,远离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不便,但却依靠本地瓷土资源,通过不断创新,以单一的陶瓷手工业繁荣一千多年,终在明清时期跻身全国四大名镇之列。景德镇瓷器成为对外贸易、出口创汇的大宗商品,“其民繁富,甲于一省”,经济处于全国发达水平。景德镇以国内、国际贸易为目的的瓷器生产,打破了长期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和江浙的织造业一样,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中国的诞生提供了社会基础。
   四、西方因瓷而识中国 景德镇的发展史就是瓷器生产和贸易的历史,景德镇瓷器从走进皇宫、遍销全国到走向海外,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兴旺的瓷器生产,数以万计的瓷业工人的生活需求,推动了商品贸易,带动了流通业的形成和发展,景德镇瓷器窑厂从绕南、湖田、湘湖向水运便利的昌江边聚集,景德镇因瓷而迅速发展。与瓷器贸易一起发展的还有茶叶贸易,都是先国内再海外,先从陆路后从水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繁荣的贸易促进了景德古镇的兴旺发展。
   (一)陶瓷之路
   中国的瓷器,曾被西方学者称为“世界文化的窗口”。而中国陶瓷贸易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景德镇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景德镇》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景德镇》的编辑出版,是景德镇地方史志的又一重要资料,景德镇是举世闻名的瓷都,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一座山水、生态、文化特色鲜明的现代宜居之城。景德镇在西方工业革命之前就把陶瓷做成了世界性的大产业,被英国的李约瑟博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工业城市”。《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以我国现有各类建制市为单位设卷,既记述每座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又从城市功能定位、经济发展,以及城市规划、管理、公共设施、建筑、交通、服务、教育、文化、环境、历史遗产保护等角度总结经验教训,展望发展远景。每卷书的内容大致由这座城市的历史尤其是当代历史的回顾、城市建设中的问题研究,以及城市未来发展的展望等三大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