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社会事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西40年·景德镇市卷》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0664
颗粒名称: 七、社会事业
分类号: C916
页数: 3
页码: 23-25
摘要: 建国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景德镇市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都有新的发展。
关键词: 景德镇市 社会事业

内容

建国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景德镇市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都有新的发展。
   (一)科研机构形成体系、科技队伍不断壮大,1957年,全市第一个科研机构——陶瓷研究所成立。随和三十多年来,科研事业经50年代的“跃进热情”,60年代的“调整冷静刀,十年文革的“动乱疲惫一,前进的步子十分缓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今后发展战略的重点,改革十年以来科研事业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科研机构得到加强,科研事业有较大发展。1988年底,有自然科学研究机构9所,社会科学研究从无到有,方兴未艾。全市已形成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包括陶瓷、.机械、建材、电子、化工、农林水、食品、医药、环保等的综合科研体系。1988年底,全市全民所有制单位已有科技人员2.59万人,是1957年的646倍,比1978年增加了6倍。其中:自然科学技术人员1.47万人,社会科学人员1.12万人。1988年经鉴定的科技成果56项,1981--1988年八年共获得科技成果432项,对促进全市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教育结构合理调整,教育体系已具规模。1949年,全市(不包括乐平县)仅有小学96所,.普通中学3所、中专学校2所,在校学生为11109人。60年代初相继成立了陶瓷学院、共大景德镇分校,我市初、中、高三级教育结构才初步形成。后经十年文革动乱,学校被卷入“政治运动力,教育事业遭受了严重摧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事业开始复苏。1978年,全市(不包括乐平县)有小学754所、普通中学’79所、中专学校2所、大学1所。在校学生12.39万人,比1949年增加310倍多,比1976年增加了10%。改革十年来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中等教育结构逐步趋向合理、成人教育发展较快,全市已形成了以三级阶段教育为主,包括技工、职业技术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函授、夜大、职大、自学等各种类型多种形式的教育体系。1988年底,全市(包括乐平县)有高等学校2所,中等专业学校3所,技工学校1所,普通中学108所,城乡职业中学23所,小学1263所。在校学生(包括乐平县,、24.72万人。其中:高等学校1999人,比1978年增加了3.2倍;各类中等学校7.056万人,比1978年(包括乐平县)增加了3.6%;职业学校从无到有,1985年职校生人数为普通高中生人数的26.67%,1988年上升.为近50%,使现有职校生与普通高中生比例接近一比一,提前达到国家1990年的要求。在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中,我市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有二所职业中学被定为全省示范,其中一所被作为全省唯一的职业技术教育学校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小学有在校生17.47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在98%;幼儿园有204所,人园儿童1.61万人,各类成人教育蓬勃发展,参加函大、电大、夜大、职大及中等、初等教育的人数约2万人。
  (三)文化事业健康繁荣,精神生活丰富多采。建国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极大地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容,带来了文化事业的繁荣。1952年,全市(不包括乐平县)有电影院1个,全年放映电影519场,观众35.7万人次;剧团4个,全市演出1669场,观众88.6万人次;有文化馆1个,广播站1个,有线广播喇叭2个;1957年有图书馆1座,藏书三万册。文化事业在“二。五一、“调整刀时期得到了健康正常发展。后经十年文革浩劫,又被“样板文艺一禁锢,弄得百花凋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迎来了文化生活的春天,改革十年以来,文化事业万紫千红、蓬勃发展,虽然文艺及电影事业方面,专业放映与表演场次在十年中逐年减少,但群众性的文化艺术活动日益活跃,内容更为丰富。1988年底,全市(包括乐平县)有6座县级以上的群众艺术馆,民办公助的文化站有61个,农村集镇文化中心10个,文化俱乐部、文化室344个,文化户21个,民间职业剧团1个,群众业余演出团(队)23个,在丰富我市人民精神生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1988年底,有公共图书馆4座,藏书54.21万册,藏书量逐年增加,为人民的文化生活提供了精神食粮;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较快,现有广播电视台2个,电视台1个,广播电视事业由.1952年的1个有线广播站发展到现在的有线广播、无线广播、电视广播三种广播形式,在无线广播中由单一的调幅广播发展到调频、调幅两种方式,在电视广播中由只能播放一个频道的节目发展到可播放五个频道的节目,电视覆盖率约90%。
  (四)医疗条件日益改善,卫生事业发展较快。建国以来,医疗机构迅速增加,医疗技术队伍不断扩大,医防质量不断提高。1952年全市(不包括乐平县)有卫生医疗机构15个,其中医院1个;拥有病床80张;卫生技术人员80人,其中中医16人。到1978年全市(不包括乐平县)有医疗卫生机构163个,比1952年增加39.8倍,其中医院37个,比1952增加了36倍;拥有病床1857张,比1952年增加了22倍;卫生技术人员2171人,比1952年增加了26倍,其中中医975人,比1952年增加了60倍。改革十年来全市已逐步建立包括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结核病医院、精神病医院、皮肤病防治所,药品检验所、医药研究所以及医药教育等较齐全的医疗卫生机构,初步形成了市县(区)乡、村的医疗卫生网。1988年底,全市(包括乐平)有医疗机构276个,比1978年(包括乐平县)增加了15.48%,其中医院80个,比1978年增加了15.94%;拥有病床3811张,比1978年增加了37.78%;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989人,比1978年增加了61.72%,其中中医师1408人,比1978年增加了4.16倍;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从1978年的28人增加到40人;每万人拥有病床数从1978年的25张增加到30张。随着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的改善,防病治病工作得到加强,人民健康水平大大提高。1988年,全市(包括乐平县)人口死亡率为5.74‰,比1958年下降了约12‰,比1978年下降了2.2‰。计划生育工作已见成效。现在,全国已进,入第三次生育高峰,1988年底,全市(包括乐平县)人口出生率为16.71‰,但比第二次生育高峰的1963年已下降了约32‰,比1978年下降了8.91‰,说明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狠抓了节育工作,使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人口自然增长得到控制。
  (五)体育条件逐步改善、体育活动广泛活跃、体育水平日益提高。建国以来,我市体育事业有明显发展,运动场所从无到有,体育设施不断增加,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体育事业迅速发展,彻底改变了过去的面貌。1988年底,全市有体育馆1座,游泳场1个,体育中专学校1所,少年儿童业余体校6所,举办各种运动会205次,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3.69万人次。专职体育工作人员150人,专职教练员34人。1988年在国内外一系列重大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超一项世界纪录,破一项、平两项亚洲纪录,破一项全国青少年纪录;获六项全国冠军;获省级以上比赛奖牌173枚,1985-1988年四年共获得奖牌536枚,其中金牌186枚,银牌171枚,铜牌179枚。
   余发

知识出处

江西40年·景德镇市卷

《江西40年·景德镇市卷》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江西40年·景德镇市卷》讲述了40年的发展,使景德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景德镇人民并不满足现状,而是决心以更大的成就来实现振兴瓷都、繁荣瓷都的理想,决心用不太长的时间,达到三个目标:一是振兴景瓷,恢复和提高景德镇在国内外应有的地位;二是扩大出口,把景德镇建成为江西的主要出口创汇基地;三是全面发展,使景德镇成为赣、浙、皖三省毗邻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围绕这三个目标,全市上下在“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一的方针指引下,抓住调整经济结构这一关键,力求强化农业基础,突出陶瓷工业主体,壮大机械、电子、建材、轻化、房地产五大行业,形成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阅读

相关人物

余发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