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沿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西40年·景德镇市卷》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0658
颗粒名称: 一、历史沿革
分类号: K901.9
页数: 4
页码: 1-4
摘要: 景德镇原称新平镇,始于东晋末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所产瓷器闻名天下,成为我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1949年4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本地,析置景德镇市。1953年景德镇市为省直辖市,1960年浮梁县制撤销,浮梁区域划属景德镇市。1988年11月2’日又恢复浮梁县制,仍属景德镇市管辖。
关键词: 景德镇 历史沿革

内容

景德镇原称新平镇,始于东晋末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所产瓷器闻名天下,成为我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1949年4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本地,析置景德镇市。1953年景德镇市为省直辖市,1960年浮梁县制撤销,浮梁区域划属景德镇市。1988年11月2’日又恢复浮梁县制,仍属景德镇市管辖。
  景德镇建市时间虽短,但经济发展较快,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日用瓷生产和出口基地,是发展中的多种陶瓷工业基地,也是江西重要的工业城市,是全国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现在全市行政区域共有两县两区,即乐平县、浮梁县,珠山区和昌江区。
  景德镇市境内很早就有人类活动。1962年11月,j距市城区29.25公里的乐平涌山岩(洞)附近出土了多种动物化石和几件有石英质的石片,其中一件有明显的人工打击痕迹,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鉴定,均属于华南中更新时期的“大熊猫——剑齿象一等动物化石和1日石器时代的石片。
   到有文字记载之后,‘商时地属扬州,为古番之地。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本地位于楚国的东南面,与吴国的西部边界相接。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阊联合蔡、唐攻楚,在柏举(湖北麻城)大败楚军,并乘胜攻人楚国的郢都。次年取番地,本地遂属吴国.
   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地归越国。至周显王四十六年(公元前323年),楚威王兴兵伐越,尽取吴,故地复属楚。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废分封诸侯之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番县,本地遂属九江郡番县。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项梁求楚怀王孙心立为王,地复属楚。
  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英布为淮南王,改九江郡为淮南国。五年(前202年),分淮南国置豫章郡,番县始称番阳县,本地随属番阳县。
   汉献帝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孙权分豫章郡置鄱阳郡,本地属鄱阳郡鄱阳县。
  惠帝元康元年(公元291年),割扬荆十郡置江州,鄱阳郡隶之。旧志载“陶侃后擒江东寇于昌水之南,遂改昌南为新平镇,隶江南。一’这是景德镇的源起。
   宋、齐(公元420年—公元502年),仍沿袭旧制,隶江州鄱阳郡。
   梁承圣二年(公元553年),改鄱阳郡为吴州。
   陈光大元年(公元567年),罢吴州,复为鄱阳郡,属江州。
  隋开皇元年、陈太建十三年(公元581年)冬十月,复改鄱阳郡为吴州,本地仍属鄱阳、。隋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鄱阳操师乞、林士宏拥兵反隋,后操战死,林据饶、抚二州称帝,国号“楚刀,年号太平,直至唐初,本地属楚。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析鄱阳东界为新平乡。四年(公元621年)经安抚使李大亮奏请析鄱阳东界置新平县,县治设在新定、化鹏二乡之间(今江村乡一带)。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县又撤并人鄱阳县,仅存在五年。
   玄宗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刺史韦玢以本地土地沃广,请复置县,县治设在新昌江口(今东河与昌江交汇处),故改名为新昌县。
  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以“溪水时泛,民多伐木为梁一,或传“洪水泛,梁木横新昌江口,人因以济,一遂更新昌县名为浮梁县,为上县,属鄱阳郡。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饶州。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属江南西道。
   代宗永泰二年(公元766年),析浮梁北境给歙州,合黟南置祁门县。
   代宗元和中(公元806--820年),因浮梁发大水,新昌江口县治遭淹没,便把县治迁至西北高阜,即今浮梁县衙旧址处(今旧城乡境内)。
   南唐(公元937-975年),设永平军,改鄱阳为饶卅永平军,浮梁县属之。宋太祖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南唐降,江南平,复饶州,浮梁县属饶州,为望县,隶江东路。
   北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因昌南镇烧制官瓷,闻名全国,得到朝廷的重视,遂命名为景德镇。从此,景德镇名一直延续至现在。
  元代,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饶州升饶州路总管府,隶江东道,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又隶江东道提刑按察司江浙行中书省。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景德镇设立“浮梁瓷局一,专掌瓷器烧造。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浮梁县升为中州,隶饶州路总府。
  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农民义军首领徐寿辉于蕲水称帝,国号天完,年号治平,其部将于光镇守浮梁州。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于光取饶州归明。二十一年八月(公元1361年),吴宏以饶州路归附朱元璋,改为鄱阳府,隶江浙行省,本地属之。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改鄱阳府为饶州府,浮梁由州改为县,仍属饶州府辖。九年(公元1376年),改江西行省为江西承宣布政司,分五道,浮梁县属九江道饶州府。
   清初仍沿袭明制。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裁并各道,浮梁县仍属饶州府辖。
   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以后,全省设四道,饶州属分巡广饶南九兵备道,县属饶州。
  中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冬,废府及州。三年,划全省为四道,浮梁属浔阳道。在此期间,所有州、厅一律改县,浮梁县沿袭旧名,县治在旧城。五年(公元1916年),县知事陈安呈准省长公署将浮梁县治由旧城迁到景德镇,从此,景德镇就成了浮梁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十五年(公元1926年),国民政府奠都南京,乃废除道尹,改为二级制,各县均直隶于省,浮梁县属江西省。
  十六年(公元1927年)春,景德镇建市,成立行政公署,设市政委员会,七月,市行政公署撤销。十七年初,成立市政府,市政府设在莲花塘逸兴公园内。十八年,撤销市的建制,仍为镇。
   二十一年六月,全省划为十三个行政区,浮粱县属第四行政区,区行署设在鄱阳。
  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四月,按全国统一规定,撤销行政长官,将十三个行政区归并为八个行政区,改名称为行政督察区,区下为县,浮梁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治所设在景德镇。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二月,将十三个行政区并为十_个区,浮梁仍属第五行政区,专署驻浮梁景德镇。
   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八月,省政府将全省并为九个行政区,浮梁县仍属于第五行政区,区治仍驻景德镇,直到1949年4月。
  公元1949年4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十七军四十九师,解放了景德镇和浮梁县,并就镇置市,直属赣东北行政公署。6月6日以民赣字第三号通令,决定成立浮梁专区,设行政督察专员专署,专署设在乐平,同时决定景德镇设景德市政府,与地区同属行署直辖。9月3日,二野大军南下,析鄱阳专区合浮梁专区为乐平专区,辖七县一市,景德镇市改为县级市,属乐平地区管辖。9月10日,赣东北地区划归江西省领导,行署同时宣布撤销。11月1日,乐平地区机关移驻景德镇并改为浮梁地区,党政机关改称中共浮梁地委、’浮梁专署。12月,景德市仍称景德镇市。
  1950年7月31日,因“景德市一、“浮梁市”、“景德镇市一名称不一,专署批文,明确定为“景德镇市一。
  1952年9月,浮梁地区合并为上饶地区,地区党政机关移设上饶,辖一市十六县。
  1953,年6月15日,经政务院批准,景德镇市由原属上饶专署领导改归省直属领导,为地区一级单位,自此,景德镇市成为省辖市。
  1958年10月6日,中共江西省委决定将浮梁县划归景德镇市领导(建置不变),1960年9月30日,经国务院全体会议决定,撤销浮梁县,将原浮梁县的行政区域划归景德镇市。
  1983年7月27日,国务院批复,将上饶地区的乐平县划归景德镇市管辖,并将鄱阳县的鱼山公社、荷塘垦殖场的行政区域划人市境内。从10月16日起,正式移交。1988一年11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浮梁县建置。撤销市蛟潭区、鹅湖区,其行政区域为浮梁县的行政区域,浮梁县城设建在旧城乡内。
   陈金春

知识出处

江西40年·景德镇市卷

《江西40年·景德镇市卷》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江西40年·景德镇市卷》讲述了40年的发展,使景德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景德镇人民并不满足现状,而是决心以更大的成就来实现振兴瓷都、繁荣瓷都的理想,决心用不太长的时间,达到三个目标:一是振兴景瓷,恢复和提高景德镇在国内外应有的地位;二是扩大出口,把景德镇建成为江西的主要出口创汇基地;三是全面发展,使景德镇成为赣、浙、皖三省毗邻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围绕这三个目标,全市上下在“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一的方针指引下,抓住调整经济结构这一关键,力求强化农业基础,突出陶瓷工业主体,壮大机械、电子、建材、轻化、房地产五大行业,形成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阅读

相关人物

陈金春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景德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