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瓷都纵横》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0561
颗粒名称:
分类号: K295.63
页数: 18
摘要:
关键词:

内容

中国是瓷的国度,而江西景德镇则是这“瓷国”之“都”。据记载,景德镇富于瓷土资源,南朝陈时已有制瓷业。五代时即能烧制白瓷。宋景德年间以产影青瓷器名闻全国。明代开始成为我国瓷业中心。可见,“瓷都”之美称,渊源有自,历史亦悠而久之。.然而,关于“瓷都”历史的详细绍介之著作,迄今尚属少见,虽有,也多属资料性的读物,未能尽惬人意。 海云君乃报界耆宿,以撰写新闻著作名家,然其多所涉猎,转益多师,尤于陶瓷史学之钻研用功特劬。50年代之季,余执教景德镇陶瓷学院,海云君主持当地人民出版社和陶瓷美术杂志社,每每叩我柴扉,常常纵谈竟日而不离瓷之话题;80年代以来,海云君与余相处瓷都电大,辄见其暇时键户,取古今诸家陶瓷史料与作品研读评订,手抄笔录,纵横索引,苟有心会,遂即命笔成篇,决不隔宿,一似着迷者。经营叠叠,积累穰穰。1986年推出《瓷国及其高峰》一书,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国后,赢得海内外专家学者之佳许,自是当然之事。
   今者海云君有论集新成——《瓷都纵横》实《瓷国及其高峰》之续集。此乃作者甘年来撰写之文400余篇中精选而出者,以昌江为界,江东有东市区和老市区,江西为西市区。老市区即是明、清两代我国的制瓷中心,也是现代景德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市区主要都是新兴的厂矿企业。沿我们左边这条林荫大道向前,是一座景色宜人的昌江西岸人民公园,简称“西园”,它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内有清代建筑五凤阁和望河楼。
  “昌江虽不及长江,但在景德镇的发展史上却占有重要的地位。景德镇位于昌江中游,我们的祖先在这里开创窑业,可以讲是很有先见之明的。在这里无论矗原、燃料的运进,还是瓷器的外运,都比较便利。昌江发源于安徽祁门大洪山,自北向南流贯城市中部,在市区与其支流东河、南河.、西河汇合后,折向四南,逶迤数百里,流经赣东北,注入鄱阳湖。景德镇至鄱阳的水路仅90公里左右。历史上,景瓷的出口90%以上依赖于昌江水运,经鄱阳湖至九江,转运各地。‘舟帆日日蔽江来’,就是当年昌江水上繁忙景象的生动写照。时至今日,虽然景德镇的交通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公路四通八达,列车直达鹰潭与铁路枢纽接轨,但昌江航道,经历年疏竣,运输量仍占很大的比重,不失为一条重要的货运渠道。”
  突然,我们的车子似乎驶上了一条柔软如绵的道路,颠簸起伏,原来我们已在一条浮桥上。这条浮桥,没有桥墩,只有一排整齐的水泥船,船上整齐地架着木板,中间两路木板是特别加固的,可通行汽车,两边可过非机动车和行人,别有风味,这样的桥,现在看来,亦不多见。这确实是一座比较特殊的桥,用船作桥墩,水涨水落,升降自如。有一批日本朋友参观这个桥以后,还把浮桥和过去管辖景德镇的县名——浮梁——联系起来,虽然这种联系,没有什么根据,但却反映了日本朋友对这座桥的浓厚兴趣。 汽车在繁华的街道上行驶。瓷器商店和小卖部,提着瓷器的行人,运输瓷器成品半成品的各种车辆,频繁地出现在眼前。不久,我们来到了景德镇宾馆,看得出这是一座落成不久的楼房,它座落在一个小山坡上,附近是一片葱翠,古木参天。门前宽阔的水泥停车场中,还杂以块块草坪、花圃;紧靠大门边有一个人造喷泉池,池内荷包红鲤潜游,逗人喜爱;整个大楼外面的墙壁上贴满了米黄色瓷砖。
  宾馆的设施尽管俭朴淡雅,但它提供给客人们使用和欣赏的瓷器却是世界第一流的,从服务员那儿了解到,这里所用的餐具、茶具、咖啡具、烟具等日用瓷,是当地有关瓷厂为之特制的,而且每个休息室和客房都陈设有当地著名陶瓷美术家、设计师画的各种风格的瓷板画。全国著名美术家王锡良正在创作一幅大型瓷壁画《翠溢瓷乡》,画面将以莲花塘为主体,采用中国画散点透视法,集中反映了瓷都的主要风景点,悬挂在餐厅。所有这些都令人耳目一新。
  不一会,我们又来到莲花塘畔,两口池塘组成一个“吕”字,群山环抱,岸柳低垂,中有凉亭画阁,两旁曲径通幽。
  这里的香荷,历史很长,传说很多,其中著名的有芙蓉并头莲的故事。相传这种莲花是一对男女青年变的,这对青年相互爱慕,誓结同心,但遭父、母反对,不得从愿,他俩无可奈何,携手跳进莲花塘,化成芙蓉并头莲,双双对对,羞羞答答,亭亭玉立于荷叶中间。芙蓉并头莲终生含苞不放,蕾似人面,若将其外层花瓣轻轻剥松一下,也能开放,可以看到里面两朵花头,并生在一根荷梗上,名实相符。
   唐以前,这里称“莲池”,唐太和后,改称为“沉玉塘”,相传唐太和年间,尚书薛扆之女玉枝死于池中,并葬予池侧。宋代时,著名文人佛印和尚曾到此游览,后人为怀念他,曾一度改名为“佛印湖”,又称“佛印香荷”。他的好友苏东坡为看望他,曾不远千里来过这里,传说他们在“塘畔亭”内下过棋,为纪念此事,后人将“塘畔亭”改为“集贤亭”,并在亭柱上写下了一付对联:“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渠细细香”。不过,莲花塘几经沧桑,许多古迹已不复存在了。宋朝以来,这里成了景德镇的佛教中心。古刹很多,晨钟暮鼓,远震长空;来来往往,尽是和尚,因此,这里叉称“和尚坞”,附近的地名,诸如“木鱼墩”、“罗汉肚”等也都与佛教有关。又因这里清净幽雅,适宜读书,宋以后的各个朝代,大多在这里设有学宫,清道光年间,就有绍文书院创建于此,即现在的市直机关保育院所在地。
  我们漫步在整齐清洁的林荫大道上。走了大约一二百米的路程就到了人们称之为“陶瓷之宫”的陶瓷馆了,该馆建于一九五四年,馆名系由郭沫若亲笔题写,馆内展览厅面积达二千四百平方米,展出内容分“历史之部”和“新中国之部”,前者以朝代为序,展出古瓷五百多件,后者按类别陈列,展出解放后新作1500余件。
  陶瓷馆是一幢别致的楼房,郭老题的“景德镇陶瓷馆”六个大字,苍劲有力。我迫不及待地进入陈列大厅,首先感到的是一.片珠光宝气。满室中外游客,讲解员在热情地为大家讲解。她首先结合陈列大厅门口的景德镇地图,简要地介绍了景德镇的历史。景德镇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城市。这个地区汉代时称为“新平”,自东晋设镇,至今已有1600多年,是中国的四大名镇之一,与广东省之佛山镇,湖北省之汉口镇,河南省之朱仙镇齐名。它还曾一度称为“陶阳镇”、“昌南镇”。那么,它什么时候,又为什么改名为“景德镇”呢?这里还有个历史掌故呢,北宋赵恒景德年间(公元1004-1007年),皇上命当时还称昌南镇的景德镇造御瓷进献,这批瓷器造成,光致茂美,质量空前,器底都书“景德年制”四字,名扬天下,人们都称景德镇瓷器。由此,昌南镇就被易名为“景德镇”沿用至今已有九百多年了。自唐以来景德镇属浮梁县管辖,直至1953年,定为江西省辖市,原浮梁县地区均属它的范围。
  陈列着的历史瓷器表明,几千年来,我们的劳动祖先,世世代代在优秀工艺传统基础上,用自己的智慧,勤劳的双手,独创了闻名世界的瓷器,取得了“世界瓷国”的称誉。全部历史瓷器的陈列,使人看到了中国陶瓷工艺发展的端倪,介绍了景德镇陶瓷发展历史的概貌。 远在新石器时代,就因人类生活的进化,出现了适应生活需要的陶器。黑陶、白陶、彩陶的出现,还表明了原始社会劳动人民的艺术水平。汉代,全国各制陶地所制陶器釉色比较复杂,有青、黄、绿等色釉,器型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在以后的三国、魏、晋和六朝时期,陶器则演进到半陶半瓷的阶段。到唐代,半陶半瓷又演进到纯瓷阶段。这时的艺术繁盛,陶瓷工艺受当时绘画、雕刻美术的影响,比从前大大进了一步,有名的“唐三彩”就是唐时的特色。 跨进明代瓷陈列室,一派更加华丽的景象呈现在你眼前,面对件件珍品,听着讲解员绘声绘色的介绍,明代景德镇的繁华景象似又重现。明代是景德镇瓷业技术上承前启后,生产上繁荣兴旺的时代。由于商品生产的竞争,窑场更向市区集中,规模更加宏大,分工非常细致。正如明人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写到景德镇瓷器生产时所说的:“共计一杯二力,过手七二,方克成器,其中细微节目,尚不能尽也。”细致的分工促进了制瓷技艺的迅速提高。明初,在市区的珠山建立了御器厂,从此,瓷业生产出现了“官民竞市”的局面。明代的景德镇,正是“天下窑器所聚……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的“四时雷电镇”。晚上,它好象是被火焰包围着的一座巨城,也象一座有许多烟囱的大火炉。那时的景德镇已成为“佣工每日不下数万人”的世界最大的手工制瓷中心。正是在那时,开拓了釉上彩瓷的新纪元,创造了完整的釉上五彩,与原来独步一时的青花瓷争奇斗艳,比宝石还要美丽的铜红釉——祭红,也成功地烧造出来了。 谈到铜红釉,讲解员为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传说明代一个皇帝,要景德镇为他烧造一套鲜红的祭祀用的瓷器,而且限期交货,逾期则捉拿瓷工进京问罪。这确实是一个难题,那时的工人连见都没有见过这种瓷器,更不知如何配制。但圣命难违,许多能工巧匠们集聚起来,千方百计,总算烧出了几种稍带红色的瓷器,希望能应付过去。可是送到皇帝那儿,他全不满意,他要求的祭器,颜色要象凝固了的血似的。于是皇上命令继续加紧配制,并派官员坐镇景德镇监造,再违圣命,就捉拿瓷工进京。工人们被逼得又急又气,大家商量下来,干脆通通暂时离开景德镇,躲一躲再说。于是全城就都停工了,监造闻知,恼怒异常,抓了一批来不及离开的瓷工,押送进京,打入监牢,并宣称,烧不成鲜红的祭器,就不放他们回来。瓷工们得知后,无可奈何,只好都回镇继续试制。 说也奇怪,回来后把原先的坯装进窑一烧,竟然烧出了光彩照人的鲜红鲜红的瓷器。工人们很高兴,这下受难的瓷工可以得救了。但想想又觉得很疑惑,搞不清是什么原因,许多人都讲这是感动了窑神,是它保佑的。一个四方做工的铜匠无意中把这个谜揭开了。他说,他在工人们出走后,天天在那里干活,弄了不少的铜屑到坯上。瓷工们想,铜为赤色,沾在坯釉上,入窑一烧,就成红色,经过再次试验,果然如此。于是他们有意在釉内渗入铜粉,于是铜红釉就这样配制成功了。 但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和崩溃,景德镇的制瓷业生产也由盛而衰,到解放前夕,几至火灭烟断的地步。历史之部民国时期寥寥数件瓷器,孤寂寂立在玻璃柜内,仿佛在向游人们诉说其不幸遭遇。 “柳暗花明又一村”,进入新中国之部,我精神为之一振,游兴陡增,这里的瓷器又是一番景象。“姹紫嫣红开遍,花团锦簇如织”。展品千模万样,装饰色色俱全,画面百花齐放。要详细具体地描写其盛况,我这外行实在无能为力。我感到目不暇接,件件展品都是那样精美诱人,人们常说景德镇瓷器具有四大特点,即“白如玉,明柳镜,薄如纸,声如磬”。今天我算真正领悟到这四句话的含义。这不是对眼前的这些展品的极为形象的描绘吗?而这些展品不正是非常典型地体现了这四大特点吗? 在一个皮灯面前,我愣住了。灯光透过灯罩,是那样柔和宜人;灯罩上碧波荡漾,小鱼欢快地潜游,形象逼真,叫人难辨真伪。“这也是瓷器吗?”老妻接着我的话茬说:“怎么不是瓷器!这就是薄胎皮灯,著名的薄胎瓷的一种。”接着她象朗诵似地说:“薄胎瓷‘薄如蝉翼,轻若绸纱,;‘只恐风吹去,又愁日炙消’。一位美国朋友看到这种瓷器,曾赞不绝口地说:‘这种瓷器除了你们这里,只有宇宙空间才有,。”这可以说是景德镇瓷业工人的绝招。大概是我家里有几个青花玲珑小碗的缘故,我站在各式青花玲珑瓷前,左看右看,捉摸着这米状玻璃是如何嵌上去的。讲解员告诉我:“青花玲珑是‘青花’与‘玲珑’二种不同装饰方法巧妙结合的产物。青花是钴土矿作彩料,在坯胎上描绘纹样,再施以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成:玲珑又称‘米通’,是在坯胎上雕镂各种精巧细致的孔眼,然后用透明釉将孔填平,又通体施釉,入窑烧制而成。玲珑是在宋代瓷器镂雕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时在制作镂空器物时,由于施釉过厚,烧成时温度过高,釉在熔融状态流动时粘度较大,因而将孔眼封闭,无意中形成米状透明孔眼,给人以玲珑透剔的美感。后来陶工们化偶然为必然,巧妙地运用它来装饰瓷器。” 临走时,我顺便向讲解员打听:“每年有很多外国朋友来这里参观吗?”讲解员回答说:“当然哕,我们每年都要接待来自许多国家的外国朋友。景德镇是一九七八年正式开放的,仅这一年来参观的外国朋友就比上年增长了十四倍半,这两年又成倍增长。瓷器是我们国家的伟大发明之一,在世界上有深远的影响,可谓‘瓷誉满天下’。” 景德镇瓷器很早就行销世界各地,为世界人民所珍爱。传说15世纪时,欧洲萨克森国王曾用四队近卫军与邻邦君主换取12个中国制的青花瓷花瓶。本世纪40年代时,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支考古队在旧金山附近,发掘出70件明万历年间景德镇的青花瓷器。据考证,这是在300多年前的1595年11月,一艘载有中国瓷器的商船——圣·奥枯斯汀号,从菲律宾马尼拉经北美沿岸驶往墨西哥时遇风暴沉没了,这批瓷器是附近的居民从沉船上捞取的。在美国,伟大的政治家华盛顿和杰弗逊总统,都拥有专用的整套中国瓷餐具。美国独立后,有过一个商人在我国订制一对高36.3厘米的白瓷小屏风,绘饰着签署美国独立宣言的历史场面。 解放后景德镇的陶瓷工业发展很快,对外陶瓷贸易不断增长,现在景瓷已行销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讲解员接着还告诉我:“来这里参观的外国朋友以日本人为最多,近年来不少的日本出版新闻界人士来景德镇参观采访,拍摄照片、电视片,回国后著书立说,出版画册,热情地向日本人民介绍景德镇的历史和现状。为什么日本朋友如此喜爱景德镇呢?因为,陶瓷传友谊,技艺结深情。日本称之为陶祖的加藤四郎就曾在南宋嘉定十六年(J223年)来中国,在中国长达六年之久,含辛茹苦,走遍了当时包括景德镇在内的中国各产瓷地区。回国后,对日本的瓷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日本人民为纪念这位陶瓷祖先,于1867年树立了一个陶祖碑,碑文记载了加藤四郎的光辉业绩。也成为景德镇人民与日本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有意思的是景德镇陶瓷友好访问团访同日本的重要产瓷区濑户时,适遇那里一年一度的隆重节日——“市民祭”。在节日里,他们把景德镇陶瓷友好访问团访问濑户的事件,包括全团人员的名单,与该市50年来经济、文化、教育、科学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一并载入史册,装进一个特别的坛子,埋入地下。按习惯50年后取出。埋缸完毕后,濑户市朋友还意味深长地对我访问团负责人讲:“50年以后的今天再请你,们来开坛”。 瓷器,这个时时见,天天用的物品,真不简单!它不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而且是友谊的种子。我怀着兴奋的心情离开这名符其实的“陶瓷之宫”。
   下午,我们来到东市区,目标是在陶瓷馆已经闻名的湖田古瓷窑遗址。宽阔的东一路两边,高大的厂房鳞次栉比。东市区是一个以制瓷为中心的新兴工业区。解放前这里属市郊,一片荒芜,谈不上有任何工厂。解放后先后建起了为民、宇宙等大型现代化瓷厂,以生产瓷雕为主的雕塑瓷厂,生产建筑用瓷的景陶瓷厂,为陶瓷工业服务的瓷用原料化工厂和陶瓷机械厂,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我国唯一的一所陶瓷工艺、陶瓷美术综合性的高等学府——景德镇陶瓷学院……
  从宾馆乘车到湖田古瓷窑遗址,只需十多分钟。景德镇的古窑场很多,遍及昌江两大支流——东河和南河——流域。湖田古瓷窑遗址就处在东市区的南河南岸。南山山麓。其范围约40万平方米,是景德镇古瓷窑遗址中烧瓷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一处。它兴起于五代时期,历宋、元至明中叶结束,持续产瓷600余年,盛况空前。为什么会如此呢?这与其优越的地理环境是分不开的。烧造瓷器,一要制瓷原料,二要烧瓷燃料,三要交通运输。现在还在开采的离这里不远的三宝蓬瓷土矿,在古代就源源不断地为它提供瓷土,由于它背靠南山,山上木材资源丰富,古代烧瓷用的主要燃料——松柴,可就近采伐,非常方便,在今天看来是一条小小的南河,对古代的湖田则发挥了非凡的作用,它不仅提供了舟楫之便,而且还是重要的动力资源,引南河之水,可带动水碓,粉碎瓷矿石。正是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使湖田在历史上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罕见的规模宏大、持续时间漫长的瓷器产地。 在遗址范围内,各种形状的古窑清晰可辨。保存比较完整的葫芦窑处在一幢新建的房子里,房子周围是围墙;龙窑,依山由下而上砌筑,当年的气势尚存;另外还有琵琶窑、马蹄窑等多处古窑遗址。堆积在这里的各个时期的瓷片都能代表当时景德镇瓷器的高水平,其窑业遗物与遗迹也集中反映了景德镇制瓷业由初级发展到高级的历史进程,所以正如讲解员所说:“这里早就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系统研究我国陶瓷发展史不可缺少和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为国内外所重视。大批中外考古学家、陶瓷专家不断来这里参观和考察。前英国驻华大使,著名学者艾惕思曾三次来这里考察中国的古陶瓷。”
  游览湖田古瓷窑遗址后,我们又来到世界上享有盛名的“珠山”,珠山位于繁华的老市区中心,有石级可登。据文献记载,远在公元前221年的秦朝,相传有番君(即鄱阳县令)吴芮在此登山立马,故最早称‘立马山”这是到现在为止所知道的景德镇最早的一个地名。立马山四面环绕的大小山峰,宛如巨龙盘踞,立马山居中,形似“龙珠”。俯视全景,似有巨龙抢珠之势。古人有诗赞日:
   “山色川光南国天,
   珠峰千仞绿江前;
   萧萧停立秋云上,
   多是龙携出玉渊。” 根据山的气势,到唐代改称为珠山。珠山可以讲是景德镇的发祥地。在明、清两代均设有烧造皇宫用瓷的御窑,并有太监据此坐镇、监造。因此这里是考察明、清两代陶瓷生产的重要场所。如果说湖田古窑遗址是景德镇陶瓷发展史教科书的上册,那末珠山就是下册了。所以为中外陶瓷爱好者和陶瓷考古学家所向往。珠山之巅,自唐代开始,各朝都有亭阁建筑,但屡建屡毁,遗留至今的是清代修建的“龙珠阁”,10年浩劫中亦不得幸免,现正在加速修复重建之中。 人们常说:“瓷器是泥做火烧的器物”,那泥做是如何做的呢?那火烧又是怎么回事呢?我尤其记挂着那蛋壳一样薄的薄胎瓷的制作。于是,我们还参观了坐落在瓷都的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的试验工厂和为民瓷厂。 陶研所的试验工厂的坯房里,人不多,很幽静,不象人们所想象的有隆隆的机器声,只有几台电动辘轳车发出匀称的乎乎声i用长条木板托着的各种各样的坯整齐地放在木架上。一个年轻人的熟练操作吸引了我,只见他往辘轳车上放上一团泥巴,用两手左捏右拉,一会儿就做出一个花瓶。他是那样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做了一板花瓶,又做碗。他的双手就是万能的模具,要什么形状,就做出什么形状。我看着看着,情不自禁地走过去想从长条木板上拿起一个泥花瓶观赏一下,谁知竟闯.了,泥坯一到我手就瘫倒了,我很不好意思,不知说什么好,那小师傅若无其事地讲:“没有关系,我再补做一个就是了;”我问他工作几年了?他说:“才满师二年。拉坯这活不算很难,真正的绝招在那里呢!”他用手指了指前面的一台辘轳车。我来到这台辘轳车旁边,只见一位老师傅正在聚精会神地剜坯,他剜的是一个花瓶的下半节。坯刀下去,坯屑纷纷下坠。剜一会,拿起来看看、量量厚度,换把刀再削,如此反复,我记不清有多少次了。其薄真如蝉翼,这么薄的东西还须经受1300多度酌高温熔烧的考验,不发生变形,其珍贵和难得就可想而知了。
   这精湛的技艺,怎能不叫人由衷的钦佩!从陶研所出来,不要走多久就可到为民瓷厂。它是景德镇比较大、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瓷厂之一,在这里可以比较集中地看到由瓷土变成瓷器的全部生产过程。宽敞明亮的厂房里,机声盈耳,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紧张地工作着。原料车间的球磨机轰隆轰隆昼夜不停地旋转,真空练泥机吐着洁白而又细嫩的泥柱送往成型车间,在那里先变成泥饼,范饼放进压坯机,即被压制成各种瓷坯;传送带缓慢连续地前进,将各种烘干了的瓷坯送去施釉,磨坯,剐底……;做好了的瓷坯被工人们运进窑场,装进匣钵,放上窑车,窑车则象列车一样由隧道窑的一端慢慢推进去,又从另一端拉出来,这样一进一出,洁白如玉的瓷器就烧出来了。我仔细端详了一下这隧道窑,它是以油作燃料的,是一个长90多米,高5米多,宽4米左右的庞然大物,里面铺着铁轨,中间烈火熊熊。这种窑目前在景德镇是比较先进的。隧道窑除以油作燃料的以外,还有以煤作燃料的,它是继园窑之后建造的。园窑烧炼,目前在景德镇还有。这两种窑都是解放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令人振奋的是景德镇焦化煤气厂的建成,烧制瓷器又将改用煤气,这就能从根本上改善现在景德镇环境污染的严重状况。
   瓷器烧成后,还需要进行装饰加工——彩绘,然后再包装等待出厂外运。同志,你知道一件瓷器要经过多少人的手才能成功吗?依我看,简直数也数不清。 过去烧瓷器的燃料是松柴和槎柴,人们通常讲的柴窑也就是传统的景德镇窑,这种窑具有很长的历史,某些瓷器至今还非它不能烧成。现在建国瓷厂还有一座这样的窑,被人们称为活的文物。看毕为民瓷厂,来到建国瓷厂。先参观了这个厂的陈列室;这里的瓷器又别具一格,可谓五光十色,万紫千红,这就是颜色釉瓷。这样的瓷器到目前为止,人们还只能用松柴在1300。c以上的高温烧成,呈现何种颜色,主要取决于釉料的配方。其品种十分繁多,人们说,自然界有什么颜色,颜色釉工人就可配制出什么颜色。许多颜色釉瓷器都是世界珍品,不少烧制都极为困难。如“祭红”,被说是“千窑一宝”。建国瓷厂是颜色釉集大成者,它的高温颜色釉陈设瓷曾荣获国务院颁发的优质产品银质奖章。北京饭店大宴会厅的墙上,装有一幅宽17米,高5米的瓷片镶嵌的大型瓷壁画《漓江新春》,仅画面上各种浓淡不同的色釉,就有130多种。那就是这个厂的艺人和工人配制烧成的。 来到柴窑,正值工人师傅在紧张地烧窑,窑内烈焰飞腾,用耐火砖砌的窑门被烧得通红,透过火眼,一根根园柱形的匣钵依稀可辨。坐在一只竹椅上的老工人,注视着火7眼,不时地发出投柴的命令,工人们一捆一捆地往窑门的圆型口子里投放松柴。这里没有任何测温仪器,工人是如何知道窑内的瓷器的烧成程度呢?这全凭工人的经验,靠肉眼看火。我们一到窑房二楼,窑棚和烟囱出现在眼前。窑棚呈鸭蛋状,故有“鸭蛋窑”之称。其拱型结构类似南京灵谷寺下的无梁殿顶部结构,显示了古代中国人民丰富的力学知识。高大烟囱全是单砖砌成的,其砌筑技巧也使人叹服。 当我把注意力转到窑房时,又使我感到困惑。整个房屋,无论是屋梁,还是屋柱,似乎没有一根象样的直一点的木料,给人的感觉是房屋要倒塌,危在旦夕。但是你别担心,它还是蛮坚固的,这栋年代久远的古老窑房,至今仍是安然无恙的。
   参观象看一场精彩的演出,一幕一幕地看,幕幕扣人心弦。从建国瓷厂回宾馆时,我们绕道莲社路,看了一下艺术瓷厂的产品陈列室及其彩绘车间。得以目睹荣获国家金质奖的福寿牌粉彩瓷的芳姿。这些瓷器造型奇特多样,画面线条细腻,形象生动逼真,色彩丰富柔和,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个厂称为“艺术”瓷厂,可谓名符其实。这里是粉彩瓷的百花园。所谓粉彩是在一种较为古老的釉上彩绘装饰方法——古彩——的基础上,采用国画技法发展起来的。自清康熙晚期开始,到雍正、乾隆年代则日臻完善。其方法是先在白胎上勾出图案轮廓,再堆填色料,经低温烘烧而成。既有国画风味,又有浮雕感。是我国瓷器装饰中极为宝贵的优秀传统艺术。 在艺术瓷厂参观,似在花坛艺苑中漫步,创作室,彩绘车间,非常安静。艺术家们在工作,聚精会神,一丝不苟,他们杰出的作品随处可见。
   由于我家里有一个瓷雕——坐莲观音,所以对景德镇的瓷雕我想非看个究竟不可,尽管时间很紧,还是设法到雕塑瓷厂去了一次。景德镇的瓷雕状物传神,曲尽人意。民间流传着一个“瓷猫镇鼠灾”的故事。 相传在康熙年间,景德镇发生了特大鼠灾,危害百姓,连猫都害怕。有个名叫冯上德的雕塑艺人,为了降伏鼠灾,精心制作了几个瓷猫,简直和活的一般无二。老鼠一见就吓得赶忙‘躲进洞里。于是全城都仿制这种瓷猫,到处设置,吓得老鼠不敢出洞觅食,纷纷饿死,一场鼠患终被制止。 故事虽奇,但象冯上德那样的瓷雕家在景德镇却不乏其人。在雕塑瓷厂就有这样一个既聋又哑的瓷雕美术家,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一个高达一百五十公分的《站凤观音》曾在国外市场引起轰动,一位西欧友人看了连声叫好:“太美了,太美了,这是标准的中国女神。”据介绍,这位聋哑瓷雕家名叫曾山东,其高超技艺与他已故的父亲的传授是分不开的。他父亲就是景德镇有名的老艺人曾龙升,他的作品,神态毕肖,活灵活现,常被人称为极品。据说他竟有这样的技艺,当他一边与你谈话时,他一边把一团瓷泥放在袖筒里,谈话未完,而你的塑像却捏成了。 可能人们还记得,邓小平同志访问泰国时,曾赠送给普密蓬国王一尊瓷雕-《六鹤同春》,这也是这个厂的雕塑艺人创制的。 在雕塑瓷厂,你可以看到无数千姿百态的瓷雕作品,诸如古今人物,鸟兽虫鱼,花卉草木,山石云霞……不胜枚举。题材之丰富,手法之高妙,难以尽述。你看即使是细至触须,小到花蕊,都可以用瓷土随心所欲地加以表现。至于我家那个坐莲观音,在这里就是小巫见大巫了,以“观音”为题材的瓷雕多极了,诸如送子观音,千手观音,站鳌观音,滴水观音,等等,不一而足。 景德镇是有条瓷器街,至于讲那里什么都是瓷制的,那是人们美好的想象。早年这条街曾有过很长时间的繁华和热闹,就似北京的天桥市场,不过这里是以买卖瓷器为主,是广销民间的集散场所。随着时间的推移,瓷器街早已名不符实了,成了一条普通的居民里弄,但它是景德镇历史上瓷器市场兴隆的见证。解放后景德镇市容面貌起了根本的变化,瓷器商店遍布市区。 最大的一家瓷器门市部处在珠山路的东段,那是一座三层楼房,楼上楼下,经销景德镇的各种瓷器,楼下以普通的日用瓷为主,楼上又是瓷器友谊商店,经销高档日用瓷和高级工艺美术瓷。明亮的灯光,精美的瓷器,使人们赏心悦目,中外顾客,熙熙攘攘,热闹非常。我看完一楼就来到二楼,许多外国客人正在兴致勃勃地购买瓷器。最引入注目的,是人民瓷厂生产的荣获国家金质奖的青花梧桐餐具。我欣赏着这些青花瓷,浓淡调和的“青花”,在晶莹润沏的青白瓷釉衬托之下,显得分外美观,它们明净素雅,稳定大方,虽色相单一,但感觉丰富。只见那“梧桐”画面上的小桥怪石、楼台亭阁、梧松柳竹、琴棋书画,渔樵耕读,水鸟花草,如意八宝,应有尽有。线条工整细腻,色彩和谐诱人,构成一幅壮观的山水风景画。青花是釉下装饰,经高温烘烧而成,故色彩永久清晰不变,瓷不碎;色不退,亦不怕酸碱腐蚀,且无铅毒之虑。眼前的这个青花梧桐画面,历史悠久,据说早在明朝就开始有了,迄今约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画面景物取于何处?多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多说是仿南昌名胜一一滕王阁,有说是取于杭州西湖畔某官人花园,至今尚无定论。
  工艺美术公司大楼与瓷器门市部紧邻,跨进大门,你的视野会更加开阔,它经销的工艺品达一千余种。典雅大方的瓷屏风和新鲜别致的竹编瓷胆花瓶,我在这里才第一次看到。 有一件瓷质器物引起我的注意,内物上层是一个杯子,杯中有一瓷质龙,中间是一个圆盘,下层是底脚,三位一体,通身绘制了八条龙,加上杯中的一条共九条龙,给人以龙腾磅礴之感。我寻思良久,既未见过,更不解其意。只得向营业员打听,营业员耐心而又风趣地介绍了这件器物的前因后果。她说:“这叫九龙公道杯,简称九龙杯,是过去进贡皇上欣赏玩乐的一种装饰精致的工艺品。它始于北宋年代,明、清时期盛制于景德镇。公道杯造型特别,意境深远。杯中盛酒适当,则点酒不漏,如超过一定限度,则全部漏光,对喝酒的人很公道,杯名就由此而来。是古代劳动人民应用虹吸原理的一个例子。公道杯的奥妙在杯中的龙头之上,杯中间是一块荷叶盘,与下面倒放的一只盅子相连,盘子的中心有五个瓷眼,直通下面的盅子,上面盅子里的酒就是经过这五个眼往下流的。” 营业员还告诉我说:“来这里的中外顾客,看过公道杯,无不为制作者的聪明才智叫绝。几年前,日本知名人士,日中友协全国本部顾问西园寺公一先生来景德镇时,几次提出要买这种杯子,后来买到了,他极为高兴和感激。” 听完“九龙杯”的故事,已是晚上9点钟了,我们走出工艺美术公司大楼,我心里感到一种难以言状的满足,带着感激的心情,反复默诵着郭老的名句:“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真是名不虚传啊!

知识出处

瓷都纵横

《瓷都纵横》

出版者:中国华侨出版公司

《瓷都纵横》系编著者继《瓷都及其高峰》出版之后的又一本专集。是研究瓷都史的部分成果,也是一本很好的景德镇乡土参考教材,人们读后能感受到景德镇不愧为古今中外制瓷史上的第二都,有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这对于从事制瓷管理、生产、科技、工艺、美术、历史、考古、教育的工作人员,以及文物、外事、外贸、旅游工作者,瓷器收藏爱好者,一般社会读者等,都是有参考价值的。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