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九 瓷都明珠龙珠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瓷都史话》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0544
颗粒名称: 六九 瓷都明珠龙珠阁
分类号: K917
页数: 9
页码: 368-376
摘要: 在景德镇市中心、古代御器厂镇山旧址上,耸立着一座5层(含底层)高阁。这座阁红楹黄瓦,金碧辉煌,被誉为景德镇的标志,瓷都桂冠上的一颗明珠。这座阁就是1990年按明代建筑风格设计复建的龙珠阁。说起龙珠阁来,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些历史典故,颇可耐人揣摩寻味。
关键词: 名胜古迹 龙珠阁

内容

在景德镇市中心、古代御器厂镇山旧址上,耸立着一座5层(含底层)高阁。这座阁红楹黄瓦,金碧辉煌,被誉为景德镇的标志,瓷都桂冠上的一颗明珠。这座阁就是1990年按明代建筑风格设计复建的龙珠阁。说起龙珠阁来,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些历史典故,颇可耐人揣摩寻味。
  龙珠阁所在的山,秦时叫立马山。唐代堪舆家因地绕五龙,五座山脉如五龙,而立马山又当其冲,恰似五龙抢珠,故改名为珠山。这个名称断断续续延用至现在。
   唐时这里曾置亭,名聚珠亭,但无遗
  旧龙珠阁迹可考。不过继唐之后的五代,倒是有诗为证。有位诗人和凝,他字成绩,郓州人(今山东平阴一带)。历仕五代梁、唐、晋、汉、周各朝,后晋时任礼部尚书。他长于短歌艳曲,自号曲子相公。因访门生陶某,曾到昌南(景德镇),登上珠山的聚珠亭,留下诗句云:“山色川光南国天,珠峰干仞绿江前。萧萧佇立秋云上,多是龙携出玉渊。”由诗中可见当时景色的幽美及和凝伫立亭中吟诗的逸致。
  宋代,曾建有中立亭。谏议大夫程晖,字琴之,景德镇人,登过此处,并写了《珠山晚眺》一诗:“嶀立南山中特起,群龙却是献珠初。扶舆佳气来沧海,磅礴瑶光接太虚。恒有月明弦已上,还同日丽昼之余。为看环聚腾鳞甲,遂与云霞晓夜居。”
   明代,因已正式建御器厂,故其后的镇山即珠山上变化较前为大。天顺年间(公元1457-1464年)建有朝天阁。到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内翰朱元佐奉命观陶,在朝天阁基础上修建冰立堂,也有他的诗为证:“来曲陶工简命膺,火林环视一栏凭。朱门近与干峰接,丹阙遥从万里登。霞起赤城春锦到,日生紫海瑞光腾。四封赤焰连晨夕,谁识朝臣独立冰。”其中如“一栏凭”、“朱门”等句,可知当时的冰立堂有栏杆可以凭眺,门是用红漆涂抹的,与绿木和烧窑的红火相映,成为一可观的景色。万历初(公元1573年)又改建为环翠亭。
  当户部华堂来督御器的王肯唐,曾写下《环翠亭记》,其中说:“陵岭复绕,峰起摩云,长江如带,亭澜洄浪,而重林茂草,延青叠绿,明山水之奇观,以媚于斯亭之侧,信乎环翠之亭之所由也。”特别是他与张参议登亭后,还写有诗:“携手亭台万翠环,岗光树色可跻攀。燕京廷阙瞻依外,南国江湖梦寐间。声鼓何方危使路,霓旌此去近天颜。丹书若诏重来日,万仞珠峰是故山。”都可看出当时珠山环境的幽美,以致使他眷恋,希望能再来。
  清代,由于御窑厂的原因,珠山仍是众人瞩目之处。雍正乾隆之间,唐英到景德镇督陶时,曾重修书碑,先后题珠山诗八首。此时环翠亭边,绿树成荫,红花辉映,故其诗中有“环翠亭边老桂花”、“珠山开遍小桃花”之句。但到后来渐次荒颓,嘉庆间郑廷桂发出感叹:“环翠亭碑碧藓荒,隽公去后少商量。难得鲸波老词客,重兴香火祀文昌。”这里说的隽公即是唐英,环翠亭已荒凉,幸后来有道台的幕友吴鲸波发起新葺门槛,并把唐英所制文昌像移至亭内祭祀,这是后来称为文昌阁的原因。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的《浮梁县志》上仍记为环翠亭,可见那时亭仍存在,名称未变。
  到民国初(公元1912年),文昌阁年久失修,仅阁内有一站立的魁星塑像,所以市民都称它为“魁星阁”。阁后有一座六角亭,背山而立,实际上是一个半边亭,即原来的环翠亭。亭上仍有“环翠亭”的匾额,亭中立有石碑,亦有“环翠亭”三字,碑文则因年久剥蚀、字迹已模糊不可辨认了。亭旁边本来还有明清石碑数块,有2米多高,可惜的是碑文未存,碑亦不知去向了。但由此可见那个时候已是以文昌为主,环翠亭则是残存的古迹。当地居民把珠山叫做后山林,也有叫后山亭的,对亭阁则表示冷淡。不过这里是市中心较高的地势,又有几株大树,虽是杂草残垣、破亭断碑,仍不失为一个幽静的自然风景点。
  龙珠阁,实际上始建于民国12年(公元1923年),落成于民国14年(公元1925年)。为什么叫龙珠阁呢?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地形。那时候的景德镇一面临水,三面环山,有五道冈陵伸向珠山,状如五龙抢珠。“龙珠”之说,可能源于此。二是历来诗句中,都有什么“龙”、“珠”的,如“珠峰千仞”、“龙出玉渊”、“万仞珠峰”、“群龙献珠”等等。古代文人如此称赞,后人集句为阁名,也就不足为怪了。
  龙珠阁的倡建者为寓居在景德镇的祁门人康达。他于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被派到景德镇御窑厂监制御瓷,约有5年时间才离去。1909年,康达又来景德镇寓居,并担任了景德镇商务总会会长。他见珠山风景清幽,让它荒凉未免可惜,便倡议建一阁楼,并带头出资,得到该镇诸商绅的赞同,纷纷出资乐助。前后历时2年,终于建成。龙珠阁的规模只占土地面积700平方米,为一砖木结构的建筑物。它在形式上仿棋盘式八间房土库住屋。阁的四面为高墙,中间有一天井。第
  旧龙珠阁二层与第一层一样,仅靠南面多2个窗子。北面天井后第三层建了一层面积为10平方米左右的亭子式阁楼,东、南、西三面开了窗户,北面是墙。阁楼顶上四个翘檐,卷飘四向。登阁楼可以远眺全镇,这是当时的最高位置。龙珠阁的大门及内殿直柱均用红漆涂满,门的上方横额嵌以二尺见方的白釉瓷板,上有用青料书写的“龙珠阁”三字。进门后,左钟右鼓,前殿神龛中供白瓷趺坐观音一尊,座下莲台高约一米五六,宽约60到70厘米。这座瓷雕是由当时雕塑名匠“拿得稳”制作的。后来不知落到那里去了。阁的二楼则供有孔子、释迦牟尼、老子三尊泥塑全身像,把儒、释、道三者混在一起。所以这个阁是个非寺非观、非院非馆的所在,是个大杂烩的地方。
  龙珠阁建成后,吸引了不少游人。观瞻全镇的、领略风景的、吟诗作画的,都一一登上高阁。那时,只要登到阁上眺望,就可见到:南山群峰如翠屏环绕,昌江河水似玉带南流,重重房舍瓦楞鳞次栉比,点点白帆舟楫蚁集蜂屯。至于阁内,则红日高照,一室光明剔透,和风拂面,遍体轻爽清凉。因此凡来珠山者,都要登阁一享其中乐趣,当然也还有另外一种人,他们是来求神拜佛的。尤其是有一些迷信职业者,为了牟利,在龙珠阁内摆起了乩坛,扶鸾降乩,也吸引一些居民。这些都造成了龙珠阁一时之盛。
  民国15年(1926年),国民革命北伐军进到江西,赶走了盘踞、在江西的北洋军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国民党景德镇市党部,也从地下转向公开活动,并采取一切有利革命的措施,破除迷信也是其中一项。市党部工人部长万云鹏率领数名工人,进驻龙珠阁,毁除了扶乩用的沙盘鸾笔,把阁内略加改造,成为党部办公地点。大革命失败后,国共分裂,龙珠阁继续为国民党市、县党部办公处所,后来又成为警察分驻所。抗日战争时期,为加强防空警报,以阁的第三层为暸望哨所,派有专人守望。阁楼上悬有大铜钟一口,一遇敌机窜扰,便敲钟示警。俟敌机远去,也敲钟解除警报。抗日胜利后,有一位美国著名诗人郎菲罗(H.W.LongFellow)曾到景德镇,站在龙珠阁上眺望全城,写下诗一首。曰:“偶作飞鸟来此地,景德镇上望无余。俯看全境如焚火,三干炉灶一齐熏。充满天际成浓雾,喷烟不断转如轮。苍黄光彩凝画笔,朵朵化去变红云。”描绘了当时生产情景。后来此诗译文于1978年10月1日发表于《人民日报》。
  1949年景德镇解放后,龙珠阁一度成为人民公安机关的办公场所。50年代中期,为适应接待内外宾客的需要,将原龙珠阁内重新装修。装修后的龙珠阁,朱红色的外墙,墨绿的屋檐,青石条的台基。室内是丹红的圆柱,屋上是黄绿相间的硫璃瓦,顶端有五龙戏珠。阁前有瓷砖嵌地,周围数株大树,绿阴覆盖红墙,更显得幽雅庄严,令人舒心畅目。此处作为招待所,又在西面建一楼房。这一组合是当时市内惟一可招待重要内外宾客的所在,故又称为宾馆,直到莲花塘宾馆建成才撤销。1958年,铁道兵8509部队师部驻在龙珠阁,1959年4月撤出,龙珠阁移交市人民委员会办公室管理。“文化大革命”期间,搬进了一些住户,成为机关宿舍。龙珠阁上端以前则一直作为消防暸望哨,“文革”中移往他处。由于住户增多,房屋亦受到一定损坏,本来应迁走住户,及时修理。1977年,市“革命委员会”决定全部拆除,说是重修,但一直拖到1987年10月才开始奠基工程。接着又以经费不足,停了下来。
   于是,历史古迹龙珠阁前后消失了12年。
  1990年10月11日,首届中国瓷都——景德镇国际陶瓷节在景德镇举行。为了迎接这一隆重的节日,市内做了大量的筹备工作,仅建筑方面就有5个重点工程。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龙珠阁的复建。这一次,由于中共景德镇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决心大,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和支持,工程技术人员和建筑工人发挥了极大积极性,从1990年6月15日动工,仅用了100多天的时间就宣布竣工交付使用,为国际陶瓷节增添了新的内容。
  这座耸立在景德镇市中心珠山之巅的龙珠阁,高34.5米,建筑面积1560平方米。除底座外,共有4层,第二、第三层四面环绕回廊。阁为重檐斗拱,四角外飘向顶,重重叠叠有24个飞檐。屋顶用黄色琉璃瓦,壁柱配以朱红颜色,底部用白色大理石台阶。整个阁构架粗犷、造型大方、色彩素雅、雕饰适当,体现了明代建筑的特色,给人以宏伟、淳朴、舒适、宁静的感觉,成为本市古代建筑的精品之一。
  重建后的龙珠阁,底层有定道门,门上各有一横匾,门柱上配有楹联。现仍按首届陶瓷节时的摆布予以记述。底层东面正门横额为启功题书的“龙珠阁”,楹联为胡献雅撰联并题书:“龙饰鱼纹景瓷重环宇;珠帘画栋高阁壮名城。”南面横额为杨成武题书的“朝天阁”;楹联则为黄元白撰、王寿霖书,联曰:“一楼风月忘今古;干载陶瓷溯汉唐。”西面门额为梅阡题书的“文昌阁”。北面门额为陈丕显题书的“朝天阁”。底层大厅有李先念题书的横额“中国瓷都景德镇”。楹联则为毕渊明撰并题写,联曰:“龙气钟灵高阁腾辉呈瑞世;珠山拱秀名瓷飞誉贯全球”;壁柱上有欧阳中石撰并题写的联曰:“景德官窑烧御器;珠阁翠楼列珍陶。”
  大厅中堂有景德镇市陶瓷艺术名家胡献雅、毕渊明、徐天梅、吴康、章鉴、王锡良、张松茂、汪桂英合作的大型国画“瓷都春色”。大厅内陈列着“景德镇御窑厂”涩胎模型,使人能一窥明、清时御窑厂的概貌。厅内还陈列着仿古青花釉里红万件大花瓶一对,显示了瓷都工人制瓷技艺的精湛。在厅内陈列的明代古瓷,有宣德年间的青花蟠龙纹大盖罐、宣德年间白釉大盖罐、正统年间青花龙纹大缸等。这些古瓷和各楼陈列的古瓷,均为御窑珍品。
  二楼:正厅上有王震题书的横额:“中国瓷都景德镇”。有李昌年撰、张永桢书写的楹联:“两朝烧御器;一镇号瓷都。”厅正面还有刘新园撰文、朱丹忱书的《景德镇官窑史略》瓷板,阐述了景德镇官窑发展概况。有取材于清督陶官唐英的《咏花诗意画》瓷板条幅4块,亦为不可多得的珍品。还有一些当代景德镇著名陶瓷美术家留下的书画。
  厅内还布置了4个立式展柜,收藏陈列着明朝四代的瓷器。其中有永乐年间的甜白僧帽壶、甜白八方烛台、甜白鸡心扁肚瓶、甜白瓷爵、甜白四方矮壶等件;有宣德年间的鲜红釉海水云龙纹梅瓶、青花葡萄纹菱口大盘、青花五爪云龙纹钵、红三鱼靶盏、孔雀绿釉碗等件;有成化年间的青花缠枝宝相纹盘、青花婴戏纹小杯、青花斗彩应龙纹小杯、青花莲池纹
  龙珠阁(重建)杯、三彩鸭形香炉、宣德斗彩莲池纹盘、斗彩荷花纹靶碗、黄地青花牡丹纹盏、青花缠枝梵文卧足碗、斗彩团花仰覆莲碗等;有正统年间的青花九龙纹碗、青花朵云纹碗、青花海水九龙盏、青花海水盘、青花刻花盘、青花海兽纹缸等件,直使人眼花缭乱。
  三楼:正厅有彭真题书的楼匾“瓷都景德镇”。在外厅四廊上有赵朴初题写的“龙珠阁”。楹联则有黄河浪撰、曹淦源书写的“推窗似见千秋窑火;抚栏犹闻十里陶歌”。
  楼中摆设有4套清代楠木椅子、茶几之类的家俱,古色古香,发人遐思。特别是还陈列着原来就存放旧龙珠阁的清代钟一口。这口钟重215市斤。抗日战争时,曾作为防空警钟,是一件有意义的纪念物。
   四楼:为阁的顶层,室内屋顶为清代古建筑的拱顶,做工精致,构思奇巧,是很有欣赏价值和建筑参考价值的。
  龙珠阁虽是重建,本市工程技术人员却认真吸收了聚珠亭、中立亭、朝天阁、冰立堂、环翠亭、原龙珠阁的精华,并按明代风格设计建造起来。既不套用原来的模式,又保持了明代古建的特色,真是匠心独运,别具一格。特别是近年来已形成的御窑街,仿古建筑群与龙珠阁交相辉映,更显得龙珠阁巍峨壮观。无怪乎来参观者都称赞不绝,视之为景德镇的城标,是镶嵌在瓷都的一颗明珠。

知识出处

瓷都史话

《瓷都史话》

出版者: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瓷都史话是一本历史著作,但不是什么编年史、断代史;它像散文随笔,却不是主观构想的文艺作品;它有严格的考证辑录,也有家喻户晓的民俗记述。因此,它是一本以历史为脉络,以陶瓷为中心,以自然风光、历史足迹、人文景观、神话传说、民俗风貌等为明珠点缀而成的,丰富多彩的陶瓷历史文化著作。全书约三十万字,由八十个独立成章而又互相联系的典故组成,图文并茂,可读性强,融知识性、趣味性、严肃性于一体,有历史厚重感而无史书的简奥枯燥,有通俗流畅的文笔而非信马由缰的闲谈。

阅读

相关人物

和凝
相关人物
程晖
相关人物

相关作品

珠山晚眺
相关作品
环翠亭记
相关作品
龙珠阁
相关作品

相关实物

珠山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