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 留史迹古建树风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瓷都史话》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0528
颗粒名称: 五三 留史迹古建树风采
分类号: K928.71
页数: 12
页码: 285-296
摘要: 景德镇市有不少古代建筑,这些建筑都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因为它与景德镇悠久的制瓷历史密切相关,与景德镇市农村人民的生存与生活的历史密切相关。
关键词: 古建筑 古遗迹

内容

景德镇市有不少古代建筑,这些建筑都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因为它与景德镇悠久的制瓷历史密切相关,与景德镇市农村人民的生存与生活的历史密切相关。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因为景德镇具有优越的地理环境,而且物产丰富,正如宋汪肩吾《昌江风土记》中所说:“其货之大者,摘叶为茗,伐楮为纸,坯为器。自行就荆、楚、吴、赵间,为国家利。”正因如此,所以它能吸引各方人员来此求业、定居,所谓“业陶者生于斯,贸易者聚于斯”,“海内外贸陶者,无不奔走如鹜”,“海内受陶之用,殖陶之利,舟车云屯商贾电骛,五方杂处,百货俱陈,熙熙乎称盛观矣”。(以上均见《浮梁县志序》)乾隆时曾任浮梁县知县的沈嘉徵则讲得更透彻,他说浮梁,“东与北界连徽池”,西南“通于彭蠡,扼上流,当孔道,实维景德镇陶器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于是豪商大贾,或聚于斯,事陶之人动以万计,海樽山俎,仑廪连原。以山国之陶,兼都会之雄也”。
  正由于景德镇是块有特产的宝地,所以各方之人都来景德镇业陶、谋生、经商及至定居,使景德镇成为一个五方杂处的大都会,遂有“十八省码头”之称。又因各方人习俗不同,因而也就在房屋建筑上形成各种风格和品位。据20世纪80年代初市人民政府组织的古建筑普查,在市区市郊发现的明代中晚期各种类型的民间建筑共136处,个别类型还是国内首次发现。至于清代建筑虽未准确统计,但可想而知其数目会更多。
   这些古建筑大抵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类是古陶瓷工场与瓷行。这是景德镇古建筑的主体,因为镇内千年窑火不断,宋代以来,瓷器烧制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因而制瓷工场、生产工艺、窑场窑具都形成最合理、最成功的系列。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技术改造,已经焕然一新,但仍保留着少数古式陶瓷工场。陶瓷历史博览区复建的古陶瓷作坊、窑场、瓷行等就是其中的典型之一。至今这些建筑虽
   景德镇古建筑分布图然为数不多,但却是我国古代陶瓷工业建筑珍贵的实例。诸如:
  坯房:有圆器与琢器两类。基本形式相似,因生产需要尺寸稍异。坯房内包括原料精制、做坯成型、利坯(修坯)、釉下装饰、施釉、干燥至半成品等一系列工序。其分工精细,组织严密,采用流水作业方式。所以明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道:“共计一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细微节目尚不能尽也。”
  每组坯房似四合院,西南为正间,分3至4间,每间面阔8至10尺,进深约20尺,檐高约9尺(均指市尺),其间数按生产产品及规模决定。正间对面为廒间,间数与正间大体相等。但开间与进深小,是原料储存、加工粉碎的辅助用房。东面为陪屋,为揉泥及储存之用。中间内院为晒架塘。中央砌筑着若干个水塘和存泥塘,周边放置若干个大木桶,供储水、供水和聚积泥坯、淘泥等用,其上有木架,便于晾晒瓷坯,故称晒架塘。一组坯房约占地600平方公尺。整个建筑安排了一个或几个品种的原料制备到成型和釉下装饰的全部工艺,布局和谐完美,又最能节约建筑用地和建筑材料。
  窑房:为两层木构建筑,每栋窑房面积接近1000平方公尺,包含存坯、装匣、烧炼、开窑、拣选等各工序。目前此种窑房保存甚微,陶瓷博览区的古窑场是其代表。
  古窑历史悠久,自宋以来即形成和发展。窑炉呈长锥形,长54尺,宽15尺,用80毫米x180毫米x25毫米窑砖无模砌筑的薄壳结构,窑顶尾部直接砌筑一支出屋顶高约21米的薄烟囱。
  窑房是穿逗式木构架建筑。窑炉约占窑房1/4面积,其他为两层结构。二层楼面平窑篷拱脚,底层高度仅9尺,为装匣、开窑、选瓷之用。二层柴楼主要用来储备松柴,一般要储三四个窑的燃料。楼面负荷每平方米达1吨以上,在窑门前有一闸口,松柴过闸口即可滑到窑前,可以节约运输劳力。
  窑房长37米,跨度14米,外檐高度只有6米左右。由于建筑体积大,楼面负荷重,故木构架使用的材料,都是质地坚硬的杂木。这些杂木大多弯曲不直,景德镇的木工们巧妙地利用树势弯曲的重心起拱架梁,其中体现了许多力学原理。窑房看起来有如一片枯槁的森林。一些外来参观者,看到这一独特的建筑,都赞为神奇。
  瓷行:是景德镇古代经营销售的商行转运货栈,它的建筑因功能和使用需要而不拘于形制。这些瓷行开面可到五开间,一般仍保持天井格局,大多数增加开阔的轩廊或檐廊。门罩制作隆重,雕刻华美,显示了商行的实力。以汪家坦二号明代瓷行为例,其石雕门罩取仿木形式,用隔扇分成华板、心板和遮日板几段,都有生动流畅的花卉卷草浮雕,遮日板下有石雕月梁,月梁粗短肥硕,中央刻上鱼锦包袱纹样,民间色彩很浓。类似瓷行已不多见,后建者大都为堆栈,制作较为简陋。
  二类是书院、会馆。书院、会馆虽不是同一类型,但有时一屋两用,很难分开,特别是到了清代更是如此。景德镇市有哪些书院和会馆呢?据20世纪80年代调查资料,有如下表:第三种类型是民间的住宅、祠堂、商店等建筑。
  首先是住宅。明代民居城区有52栋,农村有47栋,大部分是中小型规模。其中少数为富商、官吏、庄园主住宅。但多数是平民居室。城区多为一层建筑,农村则全是二层,在西湖乡还发现有全国孤例的三层结构。住宅的基本形式是矩形,正堂全是一明两暗三开间,进深只有五架梁。围绕狭长的天井,前后布置上堂、下堂,左右布置厢房,两侧为上下正房。主体建筑一边连接陪屋以作厨房储藏之用。这种以开天井为中心的单元称为一进。因为明制规定开面规模不准超过三开间,便往纵深发展。明末,西湖乡桃墅的汪明宠修建了一栋有13个天井的住宅,当地百姓称之为“大屋里”。
  景德镇城区明代住宅的建筑构造和装修有其特点,雕刻纹样多为翎毛花卉,构图生动饱满,刀锋泼辣圆熟。整体体现出自身的结构美、材料美,充分说明当时民间匠师们精湛的创造技能与淳朴的美学观点。现存著名的明代住宅有如下几处:
   祥集弄3号与Il号。据建筑师们之论,约建于明成化年间,是市区保存最好也最蔚为壮观的明宅,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代住宅金达的故宅。金达为浮梁人,嘉靖间官至广西布政使。其故宅应建于嘉靖之前。现已迁入古陶瓷博览区保存。
   汪柏两栋旧居。汪柏嘉靖时进士,曾出任广东海道副使和浙江布政使。其住宅原均在兴田镇夏田村,现修复迁入古陶瓷博览区内。
  汪会黄宅。原在西湖镇桃墅村内,传为晚明汪明宠所建。该住宅是明代少有的三层结构,也是国内仅存的明代三层木构住宅,极为珍贵。现已迁入古陶瓷博览区内保存。
   庄松元宅。为明代农舍,在臧湾乡村内,是一栋风格别异的农舍。
  其次是祠堂。初步发现有16处,完好程度不一,风格和格局有明显的差异。这批祠堂中,以纪年为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建的盘溪宋太子中允王仲舒祠最为珍贵,而西湖镇桃墅汪氏五股总祠(已迁入古陶瓷博览区)则最为壮观。其主要实例如下表:再次是其他建筑如:
  村镇商店。三开间店面,中为板门店堂,两次间为板门柜面。三开间店面有阁楼,作存货之用。商店店面与内宅紧相连接,用墙分隔。蛟潭兴溪桥黄杨柳宅、苏银好宅、瑶里程兴旺宅等现虽已改为住宅,但仍可辨认其商店建筑痕迹。
  闾门。闾门在我国明代建筑中较为罕见。古制以25户为一闾。闾门即为一个居住组群的入门。本市遗存有两座闾门即夏田闾门与礼芳六甲(李氏)间门,以夏田闾门为精美。
   街面。发现明代街面多处,尤以市内三闾庙地区一段较为完整。还有一段清街,虽破损严重,但整修后仍不失为?古代遗存。
  以上普查发现的明代中晚期各类型民间建筑,包括住宅、村镇商店、祠堂、牌坊、闾门、街面等共136处。这一发现曾震动国内建筑史学界,得到国家文物管理局和一些学院、科研单位的密切关注和重视,并多次有专家学者来市考察鉴
  瑶里古祠堂定。他们都认为这一大批明代民间建筑,对研究中国工业城市史、建筑史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江西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工人日报》以及《文物》杂志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相继予以报道。1980年9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当时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的夏鼐等专家在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的提案,阐明“在景德镇附近保存有一百多处明代建筑……这在全国范围内罕见,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呼吁把这批明代建筑保存下来。现在跨进了21世纪,但这批古建筑是否已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呢?这就需要有关部门的关注并采取必要措施,加以保护。
   祥集弄明代住宅

知识出处

瓷都史话

《瓷都史话》

出版者: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瓷都史话是一本历史著作,但不是什么编年史、断代史;它像散文随笔,却不是主观构想的文艺作品;它有严格的考证辑录,也有家喻户晓的民俗记述。因此,它是一本以历史为脉络,以陶瓷为中心,以自然风光、历史足迹、人文景观、神话传说、民俗风貌等为明珠点缀而成的,丰富多彩的陶瓷历史文化著作。全书约三十万字,由八十个独立成章而又互相联系的典故组成,图文并茂,可读性强,融知识性、趣味性、严肃性于一体,有历史厚重感而无史书的简奥枯燥,有通俗流畅的文笔而非信马由缰的闲谈。

阅读

相关作品

坯房
相关作品
窑房
相关作品
瓷行
相关作品
住宅
相关作品
祥集弄3号
相关作品
祥集弄11号
相关作品
金达的故宅
相关作品
汪柏两栋旧居
相关作品
汪会黄宅
相关作品
庄松元宅
相关作品
村镇商店
相关作品
闾门
相关作品
街面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