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 三闾古庙喜留明清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瓷都史话》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0523
颗粒名称: 四八 三闾古庙喜留明清街
分类号: F590.3
页数: 5
页码: 258-262
摘要: 三闾庙是景德镇有名的文物古迹保护点之一。这里有明清时的古街和码头,在历史上曾经繁荣一时。现时虽然已不见昔日的热闹场面,但因该处有古时文物遗址,故仍然是个吸引游人前往观赏的胜地。
关键词: 风景名胜 三闾古庙

内容

三闾庙是景德镇有名的文物古迹保护点之一。这里有明清时的古街和码头,在历史上曾经繁荣一时。现时虽然已不见昔日的热闹场面,但因该处有古时文物遗址,故仍然是个吸引游人前往观赏的胜地。
  三闾庙,本来是座庙,现在则是个地名。它属于景德镇市昌江区的竟成镇三河村民委员会。古代在这里建有三闾大夫庙,后来有人迁到庙边居住,房屋日渐增多,形成村落,遂以庙为名,成为三闾庙村,自古沿习至现在。
  说起三闾大夫庙,就得说起三问大夫屈原。约在公元前340年至公元前278年,楚国有位大臣,姓屈名平,字原;他自名正则,字灵均。先是辅助楚怀王,做过左徒、三间大夫。当时屈、景、昭,都是楚国王族,而“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历国士”。因此,人都称屈原为三闾大夫。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楚顷襄王继位后,听信奸人谗陷,把他放逐。屈原长期流浪在沅湘流域,生活于人民之中,创作了不少伟大诗篇。当楚国为秦国所破时,他自悲救国无力,遂于公元前278年投汨罗江以死殉国。他的著作为西汉人辑集,称做《楚辞》。这部著作,是屈原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诗歌形式。后人为之建三闾大夫庙。唐代诗人汪遵有咏三间大夫庙一诗:“为嫌朝野尽陶陶,不觉官高怨亦高。憔悴莫酬渔父笑,浪交干载咏《离骚》。”
  屈原死后,人们都悼念他。据《续齐谐记》上说:“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汉建武中,长沙区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回曰:‘闻君常见祭,甚善。但常年所遗,并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练树叶塞上,以五色丝转缚之,此物蛟龙所惮。’回依其言。世人五月五日作粽,并带五色丝及练叶,皆汨罗之遗风。”这个记述当然是神话,但可说明三闾大夫庙及五月五日包粽子的来源,皆是为纪念三闾大夫屈原而作。旧俗有“吴祀子胥,楚祀屈原”的说法与做法。祀屈原本是古楚地的风俗,为什么昔时在吴地的江西东北部也有此举呢?这是因为这一带乃是吴楚之交。以浮梁景德镇来说,向有“吴头楚尾”之称。既然是吴之头、楚之尾,则吴、楚风俗都有可能渗透交融,于是按习俗建庙祀屈原,也是势所必然的了。应该说这是该地三闾大夫庙简称三闾庙的由来。这地区的三闾庙建于何时?尚无确切的资料可证。但根据地名的形成来推算,晚唐时期就有外地人来此落户,五代时已成为杂姓居民聚居之地,并以三闾庙为地名。可知三闾庙始建当在汉唐间,至迟也是五代时。以三间庙为村名则始于宋代。
  三闾庙村依山傍水,地处昌江西岸、西河与昌江的交汇处。古时水陆交通都很便利,又是景德镇衔接饶州府、九江、南昌及安徽等地的陆路或水路通道,往来行旅颇多,因此曾经繁荣一时。自宋时建村之后,人烟逐渐增多。至明清时,已是商贾云集、贸易繁荣的小集市了。因此三闾庙地方虽小,却有许多弄巷,现在仍保存名称的有刘家弄、进村弄、窑墩上、杨家弄、凤凰岭等。该处过去还是本地的粮食集散地之一,每年从万年、余干、鄱阳和浮梁西面部分地区运来大量的稻谷、
  古码头小麦、大豆、芝麻、食油等农产品,然后由此销往本镇或其他地区。其演变的结果是商品繁荣,行业增多。这块小地方,有粮行、米店、药店、饭店、杂货店、豆腐店、竹木行等等。明代及清初期,成了景德镇的商业中.心,是个热闹的地区。清中期,河的东面窑业增加,人口增多,商业发展较快,贸易中心逐渐转向河东镇区。三闾庙则较前冷落了。不过到1949年以前仍有7家粮行和1个机米厂,说明还有一定的商业实力。
  现在的三闾庙保存有较完整的明清古街和部分明清民居。从河东的里市渡乘渡船到河西的三闾庙,只有近1华里的水程,在船上可以领略昌江河的水上风光。船靠到西岸,是渡口码头,大体完整,可以窥见昔年的热闹情景。一条用青石板铺成的斜坡缓缓地向上延伸。令人惊奇的是每块石板上,都有被独轮车辗成的一道道深沟。这石沟记下了芸芸众生的辛勤劳动,记下了这片河边净土的盛衰,记下了悠悠历史前进的脚印。从码头上去,左侧就是一座古庙(正在修复);
  三闾庙古街再过去就是正街人口处,有青砖垒成的门坊,上有用石块雕刻成“三间古栅”的门额,落款注明“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显然这是个重修时间,而建成这个栅门的时间当比其时早得多。循路前进,是三闾庙正街。正街东起昌江西岸,西至三河村委会办公地址东侧,计算起来长约200米,宽2米。在古街区,有两条保存得较为完整的古街。一条为清代街道,用青石板铺设,宽3米,长231米。另一条是明街,修造于嘉靖后期。路面用青砖侧砌而成。青砖为24厘米x12厘米x14厘米,质地坚实。青砖侧砌拱率达到1/20。两侧有较宽的明沟,以192.5厘米的青砖砌成,断面抗折强度高,故历时虽久而能保持不坏。明街长约84.7米,两旁商店店面基本完好,对研究明代的建筑艺术和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位于三闾庙的三河行政村,现有居民近450户,1300余人。全村面积约6公顷,南面与人民公园只隔一道西河,可以连接起来;北面不远处是瓷都大桥,是个可以大发展的地段;西面有山,有九景高速公路和206国道,青山为屏,交通便利;东面有昌江河,滚滚碧流从村脚经过。这样一个有利的环境,经过合理规划,整修改造,现已建成了大型中国陶瓷城、具有徽派建筑风格的锦绣昌南商居旅游城。这里已成为古典之中具有现代气息的新的旅游胜地,吸引着众多的游人前来观光旅游、购瓷。

知识出处

瓷都史话

《瓷都史话》

出版者: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瓷都史话是一本历史著作,但不是什么编年史、断代史;它像散文随笔,却不是主观构想的文艺作品;它有严格的考证辑录,也有家喻户晓的民俗记述。因此,它是一本以历史为脉络,以陶瓷为中心,以自然风光、历史足迹、人文景观、神话传说、民俗风貌等为明珠点缀而成的,丰富多彩的陶瓷历史文化著作。全书约三十万字,由八十个独立成章而又互相联系的典故组成,图文并茂,可读性强,融知识性、趣味性、严肃性于一体,有历史厚重感而无史书的简奥枯燥,有通俗流畅的文笔而非信马由缰的闲谈。

阅读

相关人物

屈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三闾古庙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