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 周丹泉仿古假乱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瓷都史话》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0519
颗粒名称: 四四 周丹泉仿古假乱真
分类号: G262.4
页数: 4
页码: 239-242
摘要: 明代,在景德镇诸多民窑中,出现了不少技艺精湛的制瓷能手。其中有个名叫周丹泉的匠师,他烧造的仿古瓷器,形象非常逼真,充分显示了他的制作精巧。
关键词: 瓷器 周丹泉

内容

明代,在景德镇诸多民窑中,出现了不少技艺精湛的制瓷能手。其中有个名叫周丹泉的匠师,他烧造的仿古瓷器,形象非常逼真,充分显示了他的制作精巧。
   周丹泉本名周时臣,字时道,丹泉是他的号,他还有个称号叫湘南,也称清乾居士。他是隆庆、万历年间(公元1567-1620年)人。自幼诵读诗书,很有造诣,曾得到过奉议大夫同知河南卫辉府衔。但他无意于功名,认为这只不过是一种儿戏。他在自题小像时说:“曾读父书非混世,也随儿戏漫登场”,可见他的思想倾向。周丹泉善于书画,深得当时一些文人的赞许,有人说他是“经事苍秀,追踪德迹”,说明他的书画都是深得人们赏识的。
  他自到了景德镇后,便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精心研究制造瓷器,逐渐成为烧造瓷器的能手。他最具特长的是能制造仿古瓷,所出作品,无论在造型、图案、款识都与原来的古器一模一样。如他仿造的定鼎、文王鼎、炉和兽面戟耳彝,更是非常相像。由于他的作品“逼真无双”,往往一件产品烧造出来,就有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争相购买,甚至不惜用重金抢购,达到了“干金争市”的程度。他对自己的作品也很满意,常以奇货自珍,有些作品就留在手中,待价而沽。有的时候,他也携带一些作品,到苏州、松江、常州、镇江等地售给那些喜爱收藏古器的富商豪绅。
  在他结交的朋友中,有个叫唐鹤征的人,家在常州武进,字元卿,一字凝庵,乃隆庆时进士。此人曾官至太常寺少卿(太常寺是掌礼乐社稷宗庙礼仪的官,有卿和少卿各一人),因之人们称他为唐太常。这个唐太常与周丹泉甚为友善,周丹泉往来苏、常,都要去看望他。有一次,周丹泉往金阊(旧江苏府府治的别称)雇船到江右,路过毗陵(今武进县治),去访问唐太常。唐太常见老朋友到来,非常高兴,便把自己珍藏的一个定窑所造的瓷鼎给他看。周丹泉接过瓷鼎,特别欢喜,一面啧啧称赞此鼎制作精巧,造鼎者技艺非凡;一面反复观察鼎的结构造型,并用手测量鼎的大小高矮,还用张小纸条把瓷鼎上面的刻纹摹下来。唐太常见他如此做,只认为这是制瓷匠师的好奇心和职业习惯使然,也未加以注意。周丹泉告别唐太常后,便回到了景德镇。
  半年以后,周丹泉又到江苏办事,又一次去拜访唐太常。二人见面寒喧之后。唐便笑着问周近来有什么新发现和新作品?周丹泉不慌不忙从袖中拿出了一个仿定窑的瓷鼎对他说:“上次你给我观赏的瓷鼎,最近我也得到了一个。”唐太常
  《景德镇陶录》书影接过来一看,见与自己珍藏的古鼎相同,便大吃一惊。唐忙把自己所藏的古鼎取出来比较,果然一模一样。唐用收藏的鼎盖、底托与周拿来的鼎相合,也不差分毫。唐忙问周:“你这鼎是怎样得来的?”周见唐如此,便嘻嘻一笑说:“实不相瞒,此鼎乃是我仿造的。上次你出示那古鼎时,我曾仔细观察,用手测量,并用纸条将刻纹临摹,已经心中有谱。回去后,凭记忆将此鼎仿造出来,总算没有走样。”唐太常听说,心中有些怀疑,便反复作了比较,果然没有什么差异,因而对周丹泉的观察力、记忆力和精湛的技艺非常叹服,便用40两银子将周丹泉的仿古鼎买了下来,作为副本予以收藏。若干年后,有个淮安人杜九到了景德镇,听说此事,非常羡慕,也渴望得到这样一个古鼎。便到武进找到唐太常的孙子唐愈,好说歹说,硬是用干金将唐家所藏的周丹泉所仿造的那个古鼎买了回去。
  周丹泉制造的仿古瓷如此精致神肖,假可乱真,甚至连精于鉴定的古董商都不能识别真伪,他的名声因此大振。到了清代,蓝浦和郑廷桂在他们所编著的《景德镇陶录》中这样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描写,说周丹泉的仿古瓷,“于博古家,虽善于鉴别者,亦为所惑”,赞扬他制造仿古瓷技艺的神奇。周丹泉还擅长于用瓷土制作印章、辟邪、龟象、连环等等,风格古朴浑厚,为世人所珍视收藏。
   周丹泉的确是个巧思过人、技艺精湛的仿古陶瓷工艺师,所以他的姓名和作品能留传于后世。

知识出处

瓷都史话

《瓷都史话》

出版者: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瓷都史话是一本历史著作,但不是什么编年史、断代史;它像散文随笔,却不是主观构想的文艺作品;它有严格的考证辑录,也有家喻户晓的民俗记述。因此,它是一本以历史为脉络,以陶瓷为中心,以自然风光、历史足迹、人文景观、神话传说、民俗风貌等为明珠点缀而成的,丰富多彩的陶瓷历史文化著作。全书约三十万字,由八十个独立成章而又互相联系的典故组成,图文并茂,可读性强,融知识性、趣味性、严肃性于一体,有历史厚重感而无史书的简奥枯燥,有通俗流畅的文笔而非信马由缰的闲谈。

阅读

相关人物

周丹泉
相关人物
唐鹤征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