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瓷都史话》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0513
颗粒名称: 后记
分类号: K295.63
页数: 2
页码: 446-447
摘要: 后记
关键词: 后记

内容

父亲留下这部书稿,已离我们而去一年多了。他临终前叮嘱,要我们为这部写瓷都的书稿做好拾遗补阙、图片拍摄收集等工作,尽快出版。他曾在编纂说明中写道:该书实事求是,以时为经,纵述古今,客观地记述了瓷都有史以来各个历史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理顺了瓷都历史发展的线索,为人们进一步了解瓷都、研究瓷都、宣传瓷都提供了资料。史载“新平冶陶,始于季汉”。从汉末算起,瓷都冶陶产瓷时间约有2000余年了,自宋景德元年置镇亦有千年。在如此漫长的岁月中,瓷都景德镇发生的事情千千万万,此书只撷80题而简述之。“七十年迈写瓷都,不为名来不为利”,这是父亲生前的自趣诗句。可欣慰的是,书出版之际,恰逢瓷都景德镇千年华诞,父亲生前曾为确定景德镇置镇的确凿年代,查阅了大量史料,并撰文予以论证。如今为瓷都景德镇千年华诞献上的这部书出版,他虽未能亲眼阅瞩,成为憾事,但亦可告慰九泉之下的先父。
  此书得以付梓出版,要衷心感谢赵渊伯伯为之作序;感谢汪宗达、詹起泽、黄浩、夏麦陵等父亲的生前好友的大力支持;对市老干部局马转萍局长为此书出版奔波呼吁,施景瑞、郑晓卿先生提供部分图片,在此一并致谢。
  景德镇是中国的瓷都,也是世界的瓷都。父亲生前就是抱着这个心愿,宣传和弘扬瓷都文化。景德镇古时号称“江南雄镇”,不仅是以皇帝年号命名的镇,还是一个没有城墙的城市。之所以成为瓷都,除了水土宜陶的地理环境外,还因为它是一个开放的城市,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食指万家烟,中外贾客薮”。“它是以瓷为城,它的历史文明就体现在陶瓷上,就体现在与陶瓷相关的人文上。“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景都。”都者,首领也。景德镇是世界公认的“瓷都”,这个地位是以千年陶瓷历史文化的积存和发展为根基的。在这片土地上,每块窑砖瓷片都不时地向人们展示着东方古国的文明。建经济重镇、旅游都市,山水、生态、文化特色,是瓷都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厚重的瓷都历史文化的延续。《瓷都史话》的出版正是为了此目的。我的母亲及我们子女为此书出版心焦,一直在为完成父亲的遗愿谋划,如今总算如释重负。关于书名,父亲生前多次与我商量,曾拟为《瓷都春秋》、《瓷都史记略》,但总感不如意。他去世后,我们商议拟为《瓷国第一都》,书稿送审时,又因一些原因未准,现为此名。父亲以文为生,书稿字里行间跳动着他的思想火花,凝聚着他的心血与汗水。由于父亲写作期间身染重疾,精力不济,他去世后我们虽然对书稿做了一些整理工作,但书中难免遗留纰误,敬请方家指正,我们将力所能及地做一些补救工作。

知识出处

瓷都史话

《瓷都史话》

出版者: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瓷都史话是一本历史著作,但不是什么编年史、断代史;它像散文随笔,却不是主观构想的文艺作品;它有严格的考证辑录,也有家喻户晓的民俗记述。因此,它是一本以历史为脉络,以陶瓷为中心,以自然风光、历史足迹、人文景观、神话传说、民俗风貌等为明珠点缀而成的,丰富多彩的陶瓷历史文化著作。全书约三十万字,由八十个独立成章而又互相联系的典故组成,图文并茂,可读性强,融知识性、趣味性、严肃性于一体,有历史厚重感而无史书的简奥枯燥,有通俗流畅的文笔而非信马由缰的闲谈。

阅读

相关人物

林进军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