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名扬树中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瓷都史话》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0510
颗粒名称: 瓷都名扬树中心
分类号: K825.8
页数: 7
页码: 205-211
摘要: 中国陶瓷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瓷国之称。而景德镇制瓷历史悠久,历代勤劳的陶瓷工人,不断提高陶瓷科研和技艺水平,创造精美绝伦的陶瓷器,谱写出丰富的陶瓷文化篇章,为国家留下了珍贵的遗产,因而有瓷都之誉。
关键词: 景德镇 陶瓷业

内容

中国陶瓷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瓷国之称。而景德镇制瓷历史悠久,历代勤劳的陶瓷工人,不断提高陶瓷科研和技艺水平,创造精美绝伦的陶瓷器,谱写出丰富的陶瓷文化篇章,为国家留下了珍贵的遗产,因而有瓷都之誉。
  1960年冬,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到景德镇视察时,题诗赞美景德镇,有“昌南自昔号瓷都,中外驰名誉允孚”之句。1965年,曾以《女神》名扬中国现代诗坛的伟大诗人郭沫若来景德镇时,又写下“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景都”的诗句(原句为“瓷业高峰是此都”,后收入《郭沫若旅游诗选》中改为现句,今从之)。而中国文坛巨杰之一田汉,则以“瓷都”为题,留下了绝句四首。他们的笔下对景德镇的瓷都之名给予了肯定。1990年10月,首届中国瓷都——景德镇国际陶瓷节在景德镇召开,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先念、彭真、王震、薄一波等纷纷为此次盛会题词,其中多为“中国瓷都景德镇”、“瓷都景德镇”等等,从而进一步在国内外树立了瓷都的声誉。
  景德镇瓷都的美誉在当代已经肯定确立了。但在古代始于何时呢?这是一切对陶瓷有兴趣的人都很关注的问题。目前对此说法还不够一致,据现有资料,大体有如下几种:郭沫若题词
  一是认为景德镇瓷都之名始于元代。沈光耀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有个说法,如:“到了元代,景德镇瓷已压倒群窑而跃居首位,获有瓷都之称,扬名中外。”不过他接着补充说:“然而景德镇独魁瓷坛的局面,只是到了明代,才为众所公认。”
  另一种认为始于明代。中国硅酸盐学会编写的《中国陶瓷史》中说:“景德镇,在万历时已与苏、松、淮、扬、1临清、瓜洲等都会并列,成为有名的瓷都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是在万历时“已经”与诸著名都会并列,“成为有名的瓷都”。对这段话可以这样理解,即在万历之前就已有名了。我们还可引志书为证,据梁淼泰引《江西省大志》所云:当时商人称为都会的,“大之而两京、江、浙、闽、广诸省,次之而为苏、松、淮、扬诸府,临清、济宁诸州,仪征、芜湖诸县,瓜洲、景德诸镇”。《江西省大志》是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纂修,说明在此以前,景德镇即跻身于著名都会之内。因此其瓷都之称当在明嘉靖以前,与《中国陶瓷史》的“已经”正相吻合。
  在讨论这一问题时,还有人断言,景德镇瓷都之名至万历时始有,这是对《中国陶瓷史》说法的不同理解。为什么?没有阐述。但是可以肯定地说,“始有”和“已经”在时间上是有很大差别的,因而这一说法很值得商榷。
  世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它渐进的客观规律。景德镇瓷都的形成与扬名,也自有它逐步发展的过程。我们不妨概略地重温一下景德镇陶瓷发展的历史。
  新平冶陶始于汉世(一说季汉),这已有文字记载。2004年9月浮梁五港乡五港村修建三峡移民住房时,挖掘出一座古墓,经考古专家鉴定为东汉至晋代的墓葬,内有破损的瓷钵、瓷盏,这进一步为认定景德镇的制瓷业“始于李汉”,李汉乃汉朝末年,提供了实物佐证。至唐时,有陶窑、霍窑,方志内有记载。浮梁有志,始于宋代,柳宗元所撰《代人进瓷器状》也可从另一面证明景德镇瓷器的发展到了何种程度。现时发现的许多五代古窑址及其遗物,证明五代时景德镇瓷已进到普遍兴烧时期。这些窑址的丰富遗存,是时代的印记,是珍贵的物证,也是无声的却是有力的记述。到了宋代,景德镇窑更是脱颖而出,以影青(青白瓷)瓷名天下,与五大名窑并驾齐驱。这已是有史可稽,为世所公认的了。
   至于瓷都形成于何时?试就现有资料作一探讨。
  元代,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全国陶瓷烧造中心发生了很大变化。诸窑皆蹶,只有景德镇窑得天时、地利、人和之利而独盛,因而能一跃而成为全国最重要的陶瓷产地。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元朝廷专门在景德镇设立“浮梁瓷局”,掌烧造瓷器。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全国惟一的瓷局,可见当时的皇朝对景德镇瓷的重视。嗣后,瓷器技艺的改进、瓷器新品种的不断产生和发展,影响及至全国,景德镇窑也居于群窑之首。元代的景德镇窑有以下一些特点:其一,被官方列为重点。瓷局设在景德镇,其本身就足以说明元朝廷已把景德镇作为官方的重点经营,这是使景德镇瓷能迅速顺利发展的一个支柱。其二,技术力量的加强,元朝强行征集各地制瓷名匠集中于景德镇的官办机构“浮梁瓷局”,从而使景德镇瓷的技术力量大为加强。其三,瓷器品种色面不断创新。新创品种卵白釉(枢府)瓷、青花瓷、釉里红瓷和红釉、蓝釉等高温颜色釉瓷以及孔雀绿等低温颜色釉瓷,再加上原有品种的青白瓷、白瓷、黑釉瓷等,就使得景德镇瓷的品种居全国首位。尤其是青花瓷和高温颜色釉瓷的烧制成熟,则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其四,销量不断扩大,特别是外销瓷比重增
  嘉靖年间景德镇图加。景德镇瓷除向长江下游,闽广、两湖、淮河流域等地大量内销外,还大幅度增加了出口的比重,逐渐形成了“以景夺龙(泉)”的外销局面。因此可以说,元代的景德镇瓷在质量上都是各地无法与之抗衡的,因而在实际上已成为全国瓷业的重点。
  明代,景德镇瓷业大发展,进二步成为全国制瓷中心,并确立了瓷都地位。从其发展趋势看,瓷都地位的确定似应不会是在万历或万历之后,而应是在万历之前。因为:一、明初设立了御器厂。史料载,明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改陶厂为御器厂。初时有窑20座,到宣德58座。宫廷的需要使得御器厂不惜代价求得高精度发展,因而促进了景德镇的制瓷业。二、民窑为求生存而精益求精。民窑以商品经济为主,其产品虽不及御窑精细,但量多面广,窑的体积也较官窑为大,生产效率也较官窑高。嘉靖以后,宫廷所需钦限瓷器,实际上由民窑中的“官古器”户烧造成。在嘉靖、隆庆年间,出现了一些名窑如壶公窑、崔公窑等等。三、明瓷中彩瓷流行,青花及在青花基础上加彩的古彩、斗彩、素三彩以及各种高、低温颜色釉彩瓷等,一改唐宋时期的素瓷局面;瓷胎较前细腻,已属近代瓷胎;釉质较前纯净,色精讲究。所以后来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合并数郡,不敌江西饶郡产。”接着他又补充说:“若夫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可见当时景瓷在陶瓷这个百花园中,已有“一花独艳压倒群芳”之势。四、销路广阔遍及全国。据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江西省大志》载:“其所被,自燕云而北,南交趾,东际海,西被蜀,无所不至,皆取于景德镇。”嘉靖时的广阔市场,决不是一下形成的,在此以前已有足够的发展。尤其是外销瓷,如果说元时龙泉瓷与景德镇瓷并驾齐驱,同销海外,到明时,则已出现“以景夺龙”的局面。明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人谢肇涮在他所著《五杂俎》中说:“今龙泉窑,世不复重,惟饶州景德镇所造,遍行天下。”由此可见嘉靖前,景德镇瓷已执全国瓷业界牛耳而成为名符其实的瓷都。
  考察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从明朝的盛衰来分析。明朝建立于公元1368年,灭亡于1644年,先后经历12代,16个皇帝,共276年。据史学家所言,自朱元璋开国,经惠帝、成祖、仁宗、宣宗,约67年是明朝盛世。其中永乐朝,无论在政治、经济、对外关系、国家各民族间关系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郑和七下西洋,行经30几个国家和地区,把中国的金银、钱币、丝绸、瓷器等传到海外。“仁宣之治”更为古代史学家所称道。而自正统朝开始,即公元1436年起,经历景泰、天顺、成化、弘治,至1505年,约70年,是明朝中衰时期,政局经常不大稳定,财政危机不断加深。正德以后,即自1506年起,历经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是明朝由腐朽走向灭亡时期。其中嘉靖、隆庆、万历朝虽说作了一些改良和改革,仍无法挽救明朝衰亡的命运。
  明青花松、竹、梅图碗明代盛衰的规律,说明其王朝经济的发展过程。从其总体发展推理,瓷都的形成应在嘉靖以前。我们还可从历朝对景德镇瓷业的关注得到进一步证实。且看下列历史记载:
   宣宗始遣中官张善之饶州,造奉先殿几筵龙凤文白瓷祭器。(《明史·食货志》)
   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尚膳监差本官一员,往饶州烧造各样瓷器四十四万三千五百件。(《大明会典》)
   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浮梁民进瓷器五万余,偿以钞。(《明史,食货志》)
   成化间(公元1465-1487年),遣中官之浮梁景德镇,烧造御用瓷器,最多且久,费不赀。(《明史·食货志》)
   嘉靖初,遣中官督之。
   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遣官之江西,造内殿醮坛瓷器三万,后添设饶州通判,专管御器厂烧造。(《明史,食货志})
   隆庆时,诏江西烧造成瓷器十余万。(《明史·食货志》)
   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命造十五万九千,既而复增八万,至三十八年未毕工。(《明史·食货志》)
  以上所列只是史书所载,至于地方书(包括省志、县志)所载则更为详细了。《江西省大志·陶书》、《浮梁县志·陶政》都有许多记载,因前文已引用,在此不再赘述。
  据此,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即景德镇瓷都地位的形成,早在元代就有了很好的基础。至明代的初、中期就已初步确立;至明嘉靖间,景德镇瓷已在海内外传扬;而到万历时,更为众所公认了。可见瓷都之名虽有它渐进的过程,但绝不是到万历时“始有”。而从总体上说,瓷都的桂冠自明以来就为景德镇所专有,这也是毋容置疑的了。

知识出处

瓷都史话

《瓷都史话》

出版者: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瓷都史话是一本历史著作,但不是什么编年史、断代史;它像散文随笔,却不是主观构想的文艺作品;它有严格的考证辑录,也有家喻户晓的民俗记述。因此,它是一本以历史为脉络,以陶瓷为中心,以自然风光、历史足迹、人文景观、神话传说、民俗风貌等为明珠点缀而成的,丰富多彩的陶瓷历史文化著作。全书约三十万字,由八十个独立成章而又互相联系的典故组成,图文并茂,可读性强,融知识性、趣味性、严肃性于一体,有历史厚重感而无史书的简奥枯燥,有通俗流畅的文笔而非信马由缰的闲谈。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