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县治筑新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瓷都史话》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0506
颗粒名称: 浮梁县治筑新城
分类号: K825.8
页数: 4
页码: 183-186
摘要: 浮梁县治曾经数次迁移。“新平城,在新定、化鹏二乡之浮粱旧城门楼间”,指的是现在江村乡沽演地。“新昌城,在治南昌江口。”所说昌江口,其实是东河口。以上两处虽说是城,但并无城垣,只是县治所在地而已。唐元和中,县治迁至今旧城,开始亦没有城墙,所以浮梁在元以前是没有城墙的。
关键词: 景德镇 浮梁县

内容

过去民间有个说法,叫做“先有利阳镇,后有浮梁县”。为什么有这个说法呢?其实这里说的不是地域存在先后,因为这两者并无内在的联系,而是指县治城墙的修筑时间。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浮梁县治曾经数次迁移。“新平城,在新定、化鹏二乡之
  浮粱旧城门楼间”,指的是现在江村乡沽演地。“新昌城,在治南昌江口。”所说昌江口,其实是东河口。以上两处虽说是城,但并无城垣,只是县治所在地而已。唐元和中,县治迁至今旧城,开始亦没有城墙,所以浮梁在元以前是没有城墙的。元末,才开始筑城。《浮梁县志》上记述:“元至正十六年,于光……筑城利阳镇。十九年移筑县治(按:指浮梁县治),二十年城成。”由此看来,上述民间传说是指的筑城这件事。于光先在利阳镇筑城,因为他先驻在那里,为了守御,故在那里筑城。城未筑成,便奉命镇守浮梁,因而把筑城墙之事改在浮梁县治,并且只用一年工夫便修筑完成。这就是“先有利阳镇,后有浮梁县”的采由。
  元代浮梁县的城墙还比较简陋,但有一定规模。城址周围长777丈5尺,设有东、南、西、北和小南门共五门。后来历代修筑,才逐渐坚固雄伟。
   到了明代洪武初年,曾设饶州御千户所巡守城墙,不久即撤掉。因原来城墙不坚固,日久也坍塌殆尽。永乐间(公元1403年-1424年),用砖石修砌起城墙,只保存东、西、南三门。到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知县刘守愚在原小南门原址上砌建起水南门和在原北门的故址上砌起拱极门。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一场大水漫进城内,又浸坏了城墙,当时的知县汪宗伊,又按照原城墙故址修筑,并修了5座城门。在城门上刻写门额名称,东门叫和风门,南门叫晏城门,西门叫百遂门,北门叫静定门,水南门则叫戊己门。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知县阮厘听信风水先生之言,说水南门位在戊己,对居民不利,便把水南门塞掉。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城墙又损坏了,知县萧奇熏发动县民修筑,并增加了小东门、小北门。又因训导霍文玉的请求,增加新南门,作为学宫文笔。这样,名义上是8门,实际是7门,即东门、西门、北门、小东门、小北门、新南门,还有已塞掉的水南门。到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五月,昌江河水暴涨,冲坏城墙200余丈。知县周起元发起重修,重新在城门上刻写门额。东门称敷和门,南门叫任兴门。水南门在崇祯五年(1632年)还是塞住的,以后也打开了。何时打开的,因无记载,已失考了。这是明代浮梁县城的演变,说明城墙虽是元末修筑的,但至明代才逐渐完善起来。
  清代,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六月,一场大水又把城墙冲坏了。十六年(公元1659年),署县知事、瑞州府通判刘日永组织重修,还置守城垛夫役100名,每名给工食银7两2钱,但不久即被裁掉。到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知县萧蕴枢主持修筑城墙,并增高了4尺,共有667个城垛口。十年四月,因长期下雨,水南门又倾倒,知县王临元组织修复。以后50年中,小修小补年年都有。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知县沈嘉徵带头捐自己俸银倡修。以后遇有城墙坍塌,都由知县捐俸倡修。
  直到民国5年(公元1916年)浮梁县治迁至景德镇(今市人民政府院内前面东侧),原来的县治就叫做旧城。全县的政治文化中心也随着转移到景德镇。原县治的城墙因无人管理、修葺,逐渐塌坏。抗日战争时期,曾拆毁部分城墙,将石头运到别处。但城墙轮廓和东、南、北门,都还基本完好。当时有几个学校在旧城,如临时中学、铅山师范等,共有师生近干人,故也曾热闹一时。在那残破的城墙上面,常有学生在复习功课、朗读课文,为古城墙增色不少。抗日胜利后,各学校迁走,人员减少,街面也逐渐萧条。更因少数居民偷挖城砖,无人维护,城墙也日益损坏。解放后,未注意文物保护,个别单位甚至以建设为名,取砖建房,古城墙拆除几尽。“文化大革命”中,在所谓过河种田,不利生产,必须“移民就土”的幌子下,要旧城居民迁到河东种田。于是在很短时间内,强令居民迁往河东建村,不仅城墙、城门彻底拆毁,连公共房产、居民住宅也被全部拆迁,一些明清建筑也全被毁掉,实是可惜。现在旧城仅存有一座红塔和旧县衙,都已重修恢复,也算保存了一两处古迹。数百年的古城兴废历史如此,文物古迹的存没如此,徒使人不胜浩叹而已。

知识出处

瓷都史话

《瓷都史话》

出版者: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瓷都史话是一本历史著作,但不是什么编年史、断代史;它像散文随笔,却不是主观构想的文艺作品;它有严格的考证辑录,也有家喻户晓的民俗记述。因此,它是一本以历史为脉络,以陶瓷为中心,以自然风光、历史足迹、人文景观、神话传说、民俗风貌等为明珠点缀而成的,丰富多彩的陶瓷历史文化著作。全书约三十万字,由八十个独立成章而又互相联系的典故组成,图文并茂,可读性强,融知识性、趣味性、严肃性于一体,有历史厚重感而无史书的简奥枯燥,有通俗流畅的文笔而非信马由缰的闲谈。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