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印出家宝积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瓷都史话》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0493
颗粒名称: 佛印出家宝积寺
分类号: K825.8
页数: 8
页码: 102-109
摘要: 江西浮梁县原来有一座有名的宝积寺,可是现在却废圮了,只留下一块石碑,记述着这座寺的历史。这座寺最早是在三里都马兰山下,名冷泉寺。因为屡受洪水为患,便于唐宣宗大中年间(公元847-859年),迁建于县城(今旧城)北面近5华里的地方。北宋时,曾出过一位有学问的佛印和尚。这在省、府、县志中都有记载,一些古籍中也常有他的活动记述。
关键词: 景德镇 宝积寺

内容

江西浮梁县原来有一座有名的宝积寺,可是现在却废圮了,只留下一块石碑,记述着这座寺的历史。这座寺最早是在三里都马兰山下,名冷泉寺。因为屡受洪水为患,便于唐宣宗大中年间(公元847-859年),迁建于县城(今旧城)北面近5华里的地方。北宋时,曾出过一位有学问的佛印和尚。这在省、府、县志中都有记载,一些古籍中也常有他的活动记述。
  佛印俗家姓林,小名丁原。是浮梁县浯溪都明堂山人,生于宋仁宗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自幼天资颖悟,3岁就能背诵诸家诗多篇。史料上说他“幼习儒书,通古今之蕴;旁通二氏,负博洽之声”。因“读释氏书有悟,遂剃发师宝积寺”,于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即12岁时到宝积寺出家,取名了元,后来称觉老。佛印则是“游京师,奉诏入内讲经,称旨,神宗赐号佛印,亲赐紫袈裟,高丽磨衲金钵,以旌其德”。
  佛印出家后,刻苦攻读经文,后到各地云游。先是到庐山,谒见开先暹禅师,暹称赞他年少颖悟。后又谒圆通禅师,补为书记。住江州承天寺,为开先之嗣。再后又游淮州的斗方寺、润州的金山与焦山寺、袁州的大仰寺、云居山的真如寺,前后凡40年,担任过开先、真如、金山寺的住持。并先后与当时的一些著名文人如苏轼、秦观、黄庭坚等交往。
  在佛印出家和他任住持的地方,至今仍保存某些遗迹。如在江西省的浮梁县,还有关于佛印的记述及碑记。在江西省永修县云居山的真如寺,有佛印书写的摩崖“洪(弘)觉道场”四个隶书大字,每个字约1米见方,字迹清晰,笔锋道劲有力,风格超拔;有传说为佛印所造的“佛印桥”;有佛印与苏东坡促膝谈心的“谈心石”;还有他们一起纳凉并由东坡书写的“石床”。在江苏省镇江市的金山寺,有保持完好的“佛印山房”,有供游人往来的“玉带桥”,还有该寺珍藏的四宝之气的苏东坡赠给佛印的玉带等等。这些足以证明佛印在当时的知名程度。
  佛印为人多才机智,故有许多有趣的传说,且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他在宝积寺的时候,个别比他年纪大的沙弥见他初入佛门,存心欺负他,常分配他做苦力活,到山上去砍柴。佛印瘦弱力小,不堪劳累,便想出一个办法对付。有一次,他
  佛印像又奉命到山上砍柴,选了一根比较大的木头扛回来,拦在寺门口,致其他人进出不便。大和尚得知责问他时,他据理回驳说:“‘门’内放‘木,,是个‘闲’字。出家人正宜六根清静、闲如云鹤,这是我们佛家子弟必须做到的,我不过借物寓意罢了!”大和尚见他小小年纪却很机灵,不但不责备他,反而更喜欢他。后来问知情由,就不再让他干力所不及的重活了。类似事例,不胜细举。佛印喜结善缘,修葺寺宇。宋嘉桔年间,他到湖口县,见原宝钟寺行将倒塌,遂劝募重修,改名为观音岩寺,此事已载人明《九江府志》。在金山寺时,曾倡募把宋真宗题匾额的显济庙(原名下元水府,又称顺济龙王庙)迁至江的南岸西畔,祭拜的群众都称方便。同时,他还在金山的山腰上倡造起一座妙高台,此台在悬崖离地30余米处,至今仍为游人观赏的场所,是该地的风景名胜。最早记载佛印的文字资料,较集中见于《苏东坡文集》。其中收有苏东坡与佛印的诗文书信如:《以玉带施元长老,元以衲裙相报次韵二首》、《蒜山松林中可卜居余欲僦其地地属金山故作此诗与金山元长老》、《磨衲赞并叙》、《书楞伽经后一首》、《戏答佛印偈》等。特别是书信,计有《与佛印禅老书》、《与金山佛印禅师》等共11篇。但可惜的是佛印写给苏东坡的诗文信件却已失逸,很难查到。其次是见之于野史小说。如《宋稗类钞,宗乘》中,就有三则有关佛印的记述。其中第二十一记东坡赠佛印玉带事,第二十三记佛印给苏东坡寄书信事。这本书是清朝潘永因采录前人野史、笔记、诗话等群书,经过编分章节与文字上的加工整理、编辑而成的笔记集。还有见之于禅门偈辞之类的,如《禅门开悟诗二百首》内即有佛印所作四首,在《云卧记谈》中有佛印《赠王安石》诗,《中国禅诗鉴赏词典》有《答可遵》诗等。这些内容,在时间上都是较早的。关于佛印的师门传承,据《五灯会元》所列,为禅宗南宗云门宗。中国佛教至唐分为南北禅宗。而以慧能为代表的禅宗南宗,到了唐末五代之际,已形成了沩仰、临济、云门、曹洞、法眼五家。宋代,临济宗下分出黄龙、杨岐两派,这就是所谓禅宗的五家七宗。佛印列于云门宗,属青原下十世下开先暹禅师法嗣,为云门宗第五代祖师。
   佛印与苏东坡是好友,这方面的资料比较多。他与黄山谷也有书信往来。人们通常称为苏、黄、佛印,或曰三贤。
  佛印在金山寺时,苏东坡常去访问他。宋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东坡到金山,曾写过一首《金山妙高台》,诗中有“台中老比丘,碧眼照窗几。峻峻玉为骨,凛凛霜人齿。机锋不可触,千偈如翻水。何须寻德云,即此比丘是”之句,所说老比丘,即指佛印,对他作了高度赞扬。以后东坡每经镇江,都到金山与之交谈。至今金山寺尚有“佛印山房”及佛印主持兴建的“妙高台”,是中外游客的必到之处。特别是东坡赠给佛印的玉带,被列为金山寺珍藏的四宝之一。
  关于东坡赠玉带与佛印,已成为一时轶事,有许多文字记述。宋哲宗元枯四年(公元1089年),东坡出知杭州时,路过润州金山,留停数日。一天,恰遇佛印挂牌与弟子入室,东坡穿便服到禅房见他。佛印说:“内翰何采?此间无坐榻。”东坡笑笑戏说:“那就暂借你和尚‘四大’作禅床。”并作《戏答佛印偈》曰:“百千灯作一灯光,尽是恒沙妙法王。是故东坡不敢惜,借君四大作禅床。”(见《东坡续集》卷一四)佛印说道:“山僧有转语,内翰言下即答,当从所请,如稍涉拟议,则所系玉带,愿留以镇山门。”东坡欣然答应,将玉带解下,放在几上,请佛印出题。佛印说飞“山僧四大本空,五蕴非有,内翰欲于何处坐?”这里说的“四大”、“五蕴”,都是佛门语。所谓“四大”,佛教指的是地、水、火、风,认为此四者广大,能产生出一切事物和道。人身亦是由此“四大”而成,故以“四大”作为人身的代称。“五蕴”又称“五阴”、“五众”,就是形相、情欲、意念、行为、心灵,大意为色、受、想、识、行“五蕴”,其中识是认识的主观要素,色、受、想、行是认识的客观要素。从狭义上说是现实人的代称,广义上说指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总和。东坡虽然也精通佛理,但一下却答不出来。正在沉思,佛印便笑对侍者说,将玉带收起来永镇山门。东坡见如此,也就慨然同意。佛印见东坡果然认真起来,就将一领云衲衣回赠东坡,并写诗二首以志(诗逸失)。为此,东坡也写下了《以玉带施元长老,元以衲裙相报次韵二首》。诗云:“病骨难堪玉带围,钝根仍落剑锋机。欲教乞食歌·姬院,故与云山旧衲衣。”“此带阅人如传舍,流传
  宝积寺旧址遗留石碑到我亦悠哉。锦袍错落差(犹)相称,乞与佯狂老万回。”现在金山寺珍藏的玉带由20块不同的白玉组成,这些玉块有长方形、圆形、心形,玉带径约2尺,宽约2寸。其中有4块在清代被火焚毁,据说还是乾隆皇帝游金山寺时,给补上了4块,上面刻有弘历题诗。这4块玉与其他玉块颜色不同,一望可辨。资料介绍,金山寺以前曾特地建过一座留玉堂,堂中供奉东坡与佛印的铜像。东坡像旁有一小童捧着玉带,佛印像旁有一小沙弥手挟衲裙。这座留玉堂解放前被一场大火烧毁,铜像也成铜块。但由此也可见前人对佛印与东坡的景仰以及他二人之间的友谊。这一点,我们还可从东坡给佛印的书信中见其端倪。如东坡致佛印书中说“尘劳滚滚,忽得来书,读之如蓬蒿藜藿之径而闻謦咳之音,可胜慰悦”、“少闻謦咳,但深驰仰”、“渴闻至论,当复咨叩”、“道审比日法体安稳,幸甚,幸甚”、“知倜装取道,会见不远,岂胜欣慰”等等。黄山谷在《答佛印禅师》书启中也说:“闻道誉籍甚,不得不赞。文句多传中朝士大夫门,望风怀想则勤耳。”秦观也曾作《送云居佛印禅师》诗。字里句间,充分反映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密切交往。
  佛印既为佛门中人,精通佛理,故对人生的看法有他自己的主张。如在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东坡被贬惠州时,佛印曾致书给他说:“子瞻负高材,远放寂寞之滨,权臣忌子瞻为相耳。人生如白驹过隙,二三十年功名富贵,转眼成空,何不一笔都勾,寻取本来面目。子瞻读书万卷,而未见性命所居,不可谓之聪明也。努力向前,珍重!珍重!”(《西湖游览志余》)这段话,说明佛印对苏东坡的关心,也表露了他自己的超尘出世思想。
  佛印出生于浮梁县,但他在浮梁的时间远不如在外地的时间长。即使如此,他的事迹仍在故乡流传。当地人士颇推崇他这个佛门中人,县衙官吏中的风雅之士也与他有诗文酬唱,这从佛印的一首《题宝积寺》诗中可以窥见。诗云:
   昌水贤侯德泽深,旧山闲与县僚寻。
   刚肠可夺相如玉,重诺能饶季布金。
   黄菊漫劳夸栗里,白莲休更问东林。
   与君共结诗禅社,何日松关话此心。
  现今浮梁旧城北面仍存有宝积寺遗址,并有碑刻和碑记。据记载,以前宝积寺门前有佛印手植的两株柏树,是佛印离寺云游时栽下的。当时佛印曾说,柏树长大枝叶相交,我一定回寺。后来柏树屡经雷击,致推迟了回乡时间。到了明代,柏树高大茂盛,邑人鲍文宏给此树取名为“佛印柏”,并题诗以志,诗中有“双虬怒爪欲参天,屈指禅关八百年。忽借阿香飞一蜇,遥从幻影见三贤”。所说“三贤”,就是指苏东坡、黄山谷、佛印。明洪武年间,重修宝积寺时,在寺后修起了“三贤堂”,祀苏、黄、佛印。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寺门失火,柏树也被烧枯。寺内僧人把它砍倒,藏起树干。后来寺内萧条,寺堂逐渐倒塌。到,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又重修宝积寺时,用柏树雕刻苏、黄、佛印三人像,并在寺后复建“三贤堂”。曾有人写过《三贤堂记》,记述了建堂情况,可惜文已失传。在景德镇中心,有个风景清幽的地方,四周山峦环绕,树木郁郁葱葱。这里古代有东山寺、五龙庵,故曾称和尚坞;以后积水为塘,有内外二塘,因常植莲荷,每年莲花开放,吸引不少游人,故又称莲花塘。据传昔时佛印曾到过此处,塘水面宽阔,风雅之士遂给取名佛印湖。现在称莲花塘公园。景德镇宾馆、旅游宾馆均在此处,中外游客常在此流连忘返。
  佛印修行到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正月初四日,从容同僧众话别,一笑而逝,终年67岁。由于他生平诙谐机智,超然尘世,不畏权贵,不拘小节。因此有些人囿于世俗之见,致佛印之名不入正史,未列入高僧传,但是关于佛印的传说,却广泛存在民间。
  佛印的形象,描绘于文字的,是明代散文家魏学涉的《核舟记》中的记述。魏的这篇文章,原意是记述一只用桃核雕成的小船,盛赞明工艺匠人王叔远奇妙精巧的雕刻技艺。记的第三段刻画舟中人物,写得非常细致: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苏、黄、佛印。其中对佛印的描述,已把一个飘然世外、洒脱不凡的僧人形象活现于纸上。文章写的是雕刻技艺,也给人看到了佛印的形象。虽属塑造,却使人有真实之感。《核舟记》已被收入初中语文课本,佛印及其与苏、黄的交往也因此而流传得更为广泛了。

知识出处

瓷都史话

《瓷都史话》

出版者: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瓷都史话是一本历史著作,但不是什么编年史、断代史;它像散文随笔,却不是主观构想的文艺作品;它有严格的考证辑录,也有家喻户晓的民俗记述。因此,它是一本以历史为脉络,以陶瓷为中心,以自然风光、历史足迹、人文景观、神话传说、民俗风貌等为明珠点缀而成的,丰富多彩的陶瓷历史文化著作。全书约三十万字,由八十个独立成章而又互相联系的典故组成,图文并茂,可读性强,融知识性、趣味性、严肃性于一体,有历史厚重感而无史书的简奥枯燥,有通俗流畅的文笔而非信马由缰的闲谈。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