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雄镇记陶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瓷都史话》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0492
颗粒名称: 江南雄镇记陶阳
分类号: K825.8
页数: 4
页码: 98-101
摘要: 观音阁又焕衰题,新起文昌更整齐。不作江南雄镇辨,侬家世籍隶江西。原注:“石棣山观音、文昌二阁近时新修,其下通衢,旧有江南雄镇坊,人多疑镇向隶江南,有欲作文辨之者,吾族自宋初即世居镇南门。”
关键词: 景德镇 江南雄镇

内容

观音阁又焕衰题,新起文昌更整齐。
  不作江南雄镇辨,侬家世籍隶江西。原注:“石棣山观音、文昌二阁近时新修,其下通衢,旧有江南雄镇坊,人多疑镇向隶江南,有欲作文辨之者,吾族自宋初即世居镇南门。”
  以上是郑廷桂《陶阳竹枝词》中的一首,原诗共30首,载乾隆四十八年的《浮梁县志》。这里指出景德镇为江南雄镇,而且过去有江南雄镇坊。其后又在《景德镇陶录》中说过,“其自观音阁江南雄镇坊至小港嘴,前、后街,计十三里,故又有‘陶阳十三里’之称。”据本地老人证实,1949年前,见过此坊仍在观音阁,后
   石棣山观音阁来不知怎么湮没了。可见景德镇称“江南雄镇”是有根据的。
  为什么说是江南雄镇呢?景德镇是一个手工业生产城镇,1000多年来,陶瓷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客观需要,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宋代景德镇瓷业进入发展时期,从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置镇后,民窑逐渐向昌江之南沿岸靠拢,形成了沿昌江东岸的带状市镇布局。明代以后,镇内人口已达数万,并建造了一批气势宏大、用材精良、雕刻精细的住宅、馆舍和瓷行,至今仍有多处遗存。平行于昌江的前街、后街和垂直于昌江的弄巷,则成为居民生活和瓷业生产、运输的通道。景德镇街区的形成,按过去“瓷业兴百业兴”的说法,应是在宋代。《宋会要辑稿·方域》云:“江东东路饶州浮梁县景德镇,景德元年置。”如果没有一定规模,官府是不会置镇的,但由于自宋至明的《浮梁县志》均已逸失,其他文献亦没有记载,故其规模无法具体论定。现只能根据一些零星记载予以推断。20世纪80年代,有一位学者曾在景德镇市图书馆查阅一些谱谍,其中一些记载可以看出市镇的形成和趋向。如:
  “现存敦伦堂《唐原李氏家谱》卷首中便记有其先人李德远于绍兴年间因‘有志于景德之陶业’,以‘景德为业陶都会’,遂迁于镇市之老关帝庙下而居焉。”
  “《昌南三桥黄氏宗谱》卷三上《十八桥本支世系》记一世祖黄绍香于宋咸纯(淳)九年癸酉十一月初十日午时迁景德镇十八桥步云芳(坊)。”“吴兴《姚氏宗谱》卷二记姚氏祖姚政,字良佐,‘居祥安之南城,后至唐昭宗天佑甲子,复迁饶州浮南力降水碓湾。生六子。’‘三日仁新迁居浮梁市。四日仁祥……迁浮邑北里,后居程家巷。,此为宋淳佑三年(公元1243年)裔孙姚时彦所记。”
  “姚氏宗谱卷二《云龙公渊源录》记姚厥字文厥,生纯(淳)熙七月十五日午时。嘉泰辛酉,迁浮梁里市渡。此由宋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裔孙撰写。”
  “《昌南三桥黄氏宗谱》卷一中《弥驼桥世系》记一世祖黄信,曾任太平府知府,‘孝宗纯(淳)熙八年辛丑致仁’,‘卜迁浮梁南乡延塘山,因往镇受(应为爱)里市渡弥陀桥山明川秀,地土肥饶,因家焉。”’
   ……
  从以上几则资料中,可以看出宋时里市渡至程家巷、十八桥、老关帝庙,都有人居住。而且这些居民都因瓷业而获利,这更吸引了镇区以外的居民。宋洪迈在《夷坚志》中记有:“波阳萸冈民黄七,作小商贾,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到景德镇贩陶器,过湖口,往岳庙烧香。”“饶州市民张霖,居中德化桥下,贩易陶器,积以成家。”
  官府还在镇设立了临镇厅,并设一名监镇官,以督造瓷器,进贡京都。《嵩峡齐氏宗谱》中,曾记载仁宗景桔三年(公元1036年)说景德镇窑丞的事。内云:“护公字咸英,生宋真宗咸平元年戊戌八月朔旦辰时,以《春秋》明经请浙江举入仕。初任景德镇窑丞,九载无失。”一个窑丞,连续任职9年,足见当时景德镇街区已具一定规模。从浮梁人口增长也可以推想到景德镇区的发展。宋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人口为6.1万人,宋室南迁后,人口激增,咸淳己已年(公元1269年)增至137053人。元代庚寅年(公元1278年)人口增至192148人。人口增加,镇的区域亦必然会扩大。如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辖匠户400余户,为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设“浮梁瓷局”时的4f占。
  据此分析,宋元时期,景德镇街区大体上是纵线为北起里市渡或至石棣山(观音阁),南至老关帝庙或再往南移少许。横线则东起十八桥或杉树巷,西至昌江河岸。这样,则长度南北约8华里,宽度东西约1.5华里。
  明清两代是景德镇日趋繁荣兴旺的时期,由业陶都会发展到瓷业城市。因为此时景德镇瓷器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数量品种多、质量高、销路广,各地商贾纷纷来求,有些外地居民也都纷纷移居于此。明万历年进士王士性所撰《广志绎·方舆崖略》中说:“天下码头,物所出所聚处。苏杭之币,淮阴之粮,维扬之盐,临清、济宁之货,徐州之车赢,京师城隍、灯市之骨董,无锡之米,建阳之书,浮梁之瓷,宁台之鲞,香山之番舶,广陵之姬,温州之漆器……”又在《江南诸省》中说:“浮梁景德镇雄村十里皆火山发焰,故其下当有陶埴,应之本朝,以宣、成二窑为佳,宣窑以青花胜,成窑以五彩,宣窑之青,真苏渤泥青也。”这里景德镇已有雄村十里,到处皆是窑火。同一时期,王世懋在《二酉委谭》中形容景德镇是:“天下窑器所聚……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戏目之曰四时雷电。”从这些文字描写可以看出,当时景德镇的产瓷规模之大,竟成了“四时雷电”镇。
  到了清代,镇的规模更加大了。饶州知府王泽洪为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浮梁县志》写序说:“景德镇,屹然东南一雄观。业陶者生于斯,贸陶者聚于斯,天下之大受陶之利,举以景德名。”督陶官唐英在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写道:“镇去县治三十里,其人居之稠密,商贾之喧阗,市井之错综,物类之荟萃,几与通都大邑等及。”到了道光年间,贺善龄写道:陶器之利遍天下,聚而之贾者,常数十万人。其实早在嘉庆年间,景德镇由观音阁江南雄镇坊至小港嘴前后街计13里,而由马鞍山至昌江亦有二三华里。这样一个市镇,又以产瓷名天下,与朱仙镇、佛山镇、汉口镇并称为中国四大镇,其“江南雄镇”之称自然是当之无愧了。

知识出处

瓷都史话

《瓷都史话》

出版者: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瓷都史话是一本历史著作,但不是什么编年史、断代史;它像散文随笔,却不是主观构想的文艺作品;它有严格的考证辑录,也有家喻户晓的民俗记述。因此,它是一本以历史为脉络,以陶瓷为中心,以自然风光、历史足迹、人文景观、神话传说、民俗风貌等为明珠点缀而成的,丰富多彩的陶瓷历史文化著作。全书约三十万字,由八十个独立成章而又互相联系的典故组成,图文并茂,可读性强,融知识性、趣味性、严肃性于一体,有历史厚重感而无史书的简奥枯燥,有通俗流畅的文笔而非信马由缰的闲谈。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