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太守修莲荷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瓷都史话》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0489
颗粒名称: 范太守修莲荷塘
分类号: K825.8
页数: 4
页码: 83-86
摘要: 景德镇市区内有个莲花塘,在离镇20多华里的旧城曾有个莲荷塘。两者皆以莲为名,都是有名的风景区。当今有的人不太了解,以为同是一个塘,其实并非一回事。二者一在景德镇市区,一在古浮梁县城;一个位于河东,一个位于河西;一个至今仍是自然风景点,越变越清新;一个财已演变为粮田,稻香四溢。
关键词: 景德镇 莲荷塘 范仲淹

内容

景德镇市区内有个莲花塘,在离镇20多华里的旧城曾有个莲荷塘。两者皆以莲为名,都是有名的风景区。当今有的人不太了解,以为同是一个塘,其实并非一回事。二者一在景德镇市区,一在古浮梁县城;一个位于河东,一个位于河西;一个至今仍是自然风景点,越变越清新;一个财已演变为粮田,稻香四溢。它是如何起了变化的呢?
  现在我们来说说莲荷塘。莲荷塘在浮梁旧城的东北,自宋至清都是有名的风景区。这也有个改造自然的过程。很早以前这个地方叫做“柳溪鸳鸯”,是个低洼的地方,有五股水流灌注其中,往往春夏水涨,就成洪灾,顺着地势往东漫注入大河(昌江),居民深受其害。县治初设时,曾挖坑掘渠,引水人河,但因未完善配套,雨季仍常是洪水成害。而到少雨季节,又因县城无充足水流,市民仅靠井水供作饮用,汲取河水则相距甚远,所以有多次火灾都未能取水浇灭。这两害直到宋景桔年间才得到解决。是谁有此回天之力呢?这主要感谢当时的饶州太守范仲淹。
  提起范仲淹,乃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字希文,是北宋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两岁时就死了父亲,跟着母亲生活十分困苦,曾寄居在长山醴泉寺的僧房里。三餐茶饭很难周全,范每天烧一锅粥,待它冷后凝结,再用JI划成四块,早晚各食二块,下粥的是腌菜,也断成一段段食用。这就是留传下来的“断齑划粥”的佳话。由于他奋发努力,刻苦读书,在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中了进士,从此身居官位。天圣中(公元1026-1929年),任西溪盐官时,建议在泰州修建捍海堰。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知延州,为加强边防做出了贡献。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任参知政事,提出十项政治改革主张,即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长官、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推恩信、重命令等。因遭到守旧官僚的反对,未能实现。后因谗言而自请罢政事,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在赴颍州途中病卒。死后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文正”,后人称为范文正公。他为官
  范仲淹像清正,治军严明,生活简朴,品德高尚,做了高官仍能节衣缩食,保持俭朴。他平时没有客人不吃两样荤菜,对有困难的人,常常不计及家用而解囊相助。因此他去世以后,人们都非常悲痛,十分怀念他。范仲淹的诗文都有很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写作技巧。如《岳阳楼记》等为广大读书人所喜爱,而一些名句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至今仍为人们所传诵。
  像范仲淹这样的人物,怎样来到浮梁县的呢?原来他在朝时正直敢言,景祜二年(公元1035年),他任天章阁待制权知开封府,就因“言事切直”,得罪了当时的宰相吕夷简,吕便用“荐引朋党”的罪名诓奏皇帝,将他贬知饶州。他到饶州后,即巡行各地观察民情。景桔四年(公元1037年),他到了浮梁县,下榻在县城(今旧城)。当他听到当地官员报告实情并亲到实地观察后,知道当地干旱时常发生火灾,发火时取河水太远,取井水太慢,不能及时扑灭;同时春夏雨季又有洪灾,而当地有水源可以利用。于是便召集当地官绅谋划,将城北原蓄水的洼地扩大成47亩多的大水塘,并在东面筑堤堵水,不使流溢;对原有水渠、水沟加以疏浚整理,成为小溪流。这样可使塘水绕琵琶洲进入城内,过锦街、通驷桥,至当时的学宫,再过鹊桥至龙船尾人大河(昌江)。竣工之后,果然变水害为水利。塘中蓄水,水光粼粼;城内流水,水声潺潺,取水用水都便利,深得百姓的称赞。范仲淹还令在塘中广植莲荷。后来满塘荷花开放,花红叶绿,分外鲜艳,成为县城附近的幽雅景区,为县城增色不少,因称之为莲荷塘。东堤上还建有永济亭以资纪念。后来到明代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为纪念范仲淹兴修水利、便民利民的功绩,又在塘边建起了“后乐亭”,是取范公“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意而命名的。被人们誉为北湖的莲荷塘,风景秀丽。广阔的湖面明媚恬静。无风时水平如镜,水色碧绿,就像一张平净的镜面镶嵌在大地上,湖心既悄且冷,更显幽静;风起处,则“吹皱一池春水”,连映在水底的山色云影也微微抖动。那浮在天边的白云,在天晴风定时,就像一团一团的棉花,停滞在蓝天。湖边则布满了荷莲,散发着阵阵清香,沁人心脾。偶有鲤鱼在湖中跳跃,则会暂时敲碎宁静的水面,又是一番境地。至于晨钟暮鼓之时,驾一叶扁舟穿梭于荷叶之中,激荡于碧水之内,其中雅趣,非亲身经历者无法领味。因此,莲荷塘曾名噪一时,连在南宋时当过参知政事的汪辙也曾在湖边建起别墅。有首古代民谣就是赞美莲荷塘的:“白云淳淳,湖水泠泠。有莲在渚,有鲤在河。一艇烟雨,半亩畦町。”莲荷塘因范仲淹而筑,因范仲淹而美,又因范仲淹而名。
  然而这毕竟是古代的莲荷塘。据《浮梁县志》所载,塘始筑于宋景桔间,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重修,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再修,清末以后才逐渐淤塞为田。今日的莲荷塘已演变成为一片良田,每逢秋收季节,那满田稻谷,像一垄铺满金黄色的珍珠。嚓嚓嚓的割禾声,嘭嘭嘭的打谷声,歌声、笑声融成一片,飞向田野,飞向天边。昔日的莲荷塘成了丰产地,它标志着历史的演变;标志着由田园型转向经济型,并向着美好的未来迈进。

知识出处

瓷都史话

《瓷都史话》

出版者: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瓷都史话是一本历史著作,但不是什么编年史、断代史;它像散文随笔,却不是主观构想的文艺作品;它有严格的考证辑录,也有家喻户晓的民俗记述。因此,它是一本以历史为脉络,以陶瓷为中心,以自然风光、历史足迹、人文景观、神话传说、民俗风貌等为明珠点缀而成的,丰富多彩的陶瓷历史文化著作。全书约三十万字,由八十个独立成章而又互相联系的典故组成,图文并茂,可读性强,融知识性、趣味性、严肃性于一体,有历史厚重感而无史书的简奥枯燥,有通俗流畅的文笔而非信马由缰的闲谈。

阅读

相关人物

范仲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