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盛县城建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瓷都史话》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0488
颗粒名称: 人文盛县城建塔
分类号: K825.8
页数: 5
页码: 78-82
摘要: 古浮梁县治曾设在新昌江口。因为地势低洼,多次遭到水浸。到唐宪宗元和中,即元和六到十年(公元811-815年),有个观风使裴勘到县,看到官民都为水患困扰,便报请上级同意将县治迁到昌江河西岸的高阜上,也就是现今旧城旧县衙的所在地。县治迁到此地后,居民日多,规模渐具。有衙署,有仓廒.,有街坊,有书院,有名宦祠,还有一些庙观。总之,一切县城所应具有的设施,正在逐步完善起来,连一些达官显贵也羡慕此地傍山依水,风景幽美,而迁居或构筑别墅于此,于是此地成了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个人文兴盛的所在。
关键词: 景德镇 古浮梁县

内容

古浮梁县治曾设在新昌江口。因为地势低洼,多次遭到水浸。到唐宪宗元和中,即元和六到十年(公元811-815年),有个观风使裴勘到县,看到官民都为水患困扰,便报请上级同意将县治迁到昌江河西岸的高阜上,也就是现今旧城旧县衙的所在地。县治迁到此地后,居民日多,规模渐具。有衙署,有仓廒.,有街坊,有书院,有名宦祠,还有一些庙观。总之,一切县城所应具有的设施,正在逐步完善起来,连一些达官显贵也羡慕此地傍山依水,风景幽美,而迁居或构筑别墅于此,于是此地成了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个人文兴盛的所在。
  人文既盛,宗教随着也有所发展。因为自魏晋以来,佛教已在我国广泛流行,隋唐时期更是达到了高峰,佛寺、佛塔几乎遍及各地。但浮梁县治所因屡次迁徙,故仍为空白。唐文宗太和年间,有个叫度的和尚来到县城,见此地虽有几处观、祠、庙,却无佛寺,便到处游说劝募,筹建佛寺。大和六年(公元832年),在县治的西面离县衙一里许的地方建起一座佛寺,因在县治西隅,遂名西寺。唐代较大的佛寺附近都有一个塔院。塔最早是佛教徒供奉佛的“舍利”的地方,后来用于供奉佛像或经卷,或保存某些和尚的遗骨或遗物。所以西寺无塔,似乎不甚相称。
  此事过了100多年之后,到宋太祖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全国已经平定,此时在朝廷倡导之下,信教之风又盛,寺院的僧尼道士都免税、免役,叫做“僧祗户”、“道观户”,建寺建塔之风也再度兴起。有个居士黎文表,信佛很虔诚,见西寺内无塔,兴起建塔之念,但苦于资金难筹,便与寺僧商定一计,传言夜来梦见佛祖神谕,说县治所在地是个龙舟地,因此与水关联,常常有洪水为灾,如不设法镇治,会有覆舟的危险,此时所有居民都将被淹没。并说佛祖告知办法是要在舟尾立一高塔,一是象征船桅,保住龙舟;二是镇压邪魔,使其不得为害百姓。那时的居民本来就苦于水患,加上平日信神信佛者不在少数,再经过僧人四处游说,个个信以为真,连一些士绅、官吏也被说动,于是纷纷捐助,用以建塔。黎文表等又征集一些能工巧匠施工,不数月就建成了一座高13丈的寺塔。就将寺塔合称为“西塔寺”。
  传说此塔建成后,每遇大风雷雨,塔便摇摆不定,看来岌岌可危。寺僧及附近居民都深以为忧,却也无可奈何,只好提心吊胆,听之任之。一直延续到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又有佛门居士黎文聪,听信星相卜者之言,说这个塔所以遇大风大雨便摇摆不定,是因为顶上缺少镇物,必须用生铁铸一个覆盆盖在上面,才可以免除此患。于是黎文聪主动捐钱一百,请人铸造了一个生铁覆盆,设法盖在塔顶上。果然从此以后,塔便稳定挺立在西隅高阜。后来还有一个传说,元朝末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一带大战失利,被陈军追捕。朱元璋逃到浮梁县,躲在西寺塔的顶层。陈军搜查到此未搜到,乃往别处,朱元璋因而脱难。后来朱元璋当上了皇宋红塔帝,忆起此事,不知在何处,只记得塔是红色。因派内侍访查,才知是浮梁西寺红塔,便下旨修缮。事过100余年,到了明神宗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因塔为明代开国君主避难之所,塔身为风雨侵蚀驳落,便拨款重新修造,故得一直保留下来。以上一些传说虽带有神秘色彩;但都与塔有关,也是塔之所以建造和保存下来的原因。
   关于塔的文字资料,有两条重要记载:
   一是康熙版《浮梁县志》上载:“西塔寺在西隅唐大和六年僧度创塔高十三丈宋建隆二年县民黎文表倡造明万历三年塔重修。”
  一是1979年重修红塔实地勘测时,市工程技术人员攀登塔顶,发现塔顶覆盆上面铸有铭文,曰:“浮梁县太平坊弟子黎文聪自舍钱一百晋文足铸造大圣宝塔上覆盆一所永彰不朽者康定元年岁次庚辰四月二十八日。”
   这两条记载把寺、塔、覆盆的来历都注明了。千年古塔成为我们民族的文化遗产,为我们今天研究古代建筑和佛教艺术提供了实物资料。,
  经过建筑专家检测,这座塔是北宋早期较大型的砖塔。全塔共分为7层,平面是正六边形,底层边长为5.2米。各层都是向内收进,至顶层边长为3.7米。除第二层因底层门窗较高没有平座层外,其余各层都有平座层。每层还辅设楼板,在座层内壁设有佛龛。属于穿壁绕平座楼阁类型。塔高从室外地坪至覆盆顶(不计塔刹高度)为37.8米,与记载的10丈基本相符。塔的每层都用大型青砖实砌,底层壁厚竞达3米。塔的每层都用青砖叠涩出檐和外挑平台,不设栏杆。塔身每层转角置倚柱,并隐出栏额(外檐的枋)。斗拱为一斗三升制,柱头一朵,补间每面两朵,形象简洁壮观。古人在砌筑此塔时,有意采用红壤灰桨,长年累月,红壤外溢,竟把全塔染成红色,故人们称为“红塔”。每当夕阳斜照,西塔巍峨的身影现出了片殷红的光辉,像一把火炬、一枝红烛点燃在县城,照耀着天际,故历来“浮梁八景”中就有“西塔夕阳”,多有诗人吟咏赞扬。如明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知县曾鼎就写过:
   巍峨雁塔倚虚空,铃铎声传十里风。
   绝顶曾藏金舍利,闲阶倒栽玉芙蓉。
   光连霄汉行云外,影浸池塘夕照中。
   步履登临遥望处,江山如画胜无穷。
  从诗中可见,古红塔顶角挂有铃铛,而且可以步上塔端四处眺望。但由于多年风雨剥蚀,旧城红塔虽经多次修整,到1949年时,只剩下一个空简体,而且常有碎砖降落。底端成为农民关牛、存物之所。1959年,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全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84年,市政府又决定对此塔重新修复,经过两年多精心研究和施工,终于在1986年全面修复原貌,正式对外开放。现在塔身已焕然一新,以新的雄姿屹立在旧城,供中外游人观赏。惟浮梁自1989年复县后,县治已迁至大石口,按现代城市规划重建,又是一番新气象了。

知识出处

瓷都史话

《瓷都史话》

出版者: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瓷都史话是一本历史著作,但不是什么编年史、断代史;它像散文随笔,却不是主观构想的文艺作品;它有严格的考证辑录,也有家喻户晓的民俗记述。因此,它是一本以历史为脉络,以陶瓷为中心,以自然风光、历史足迹、人文景观、神话传说、民俗风貌等为明珠点缀而成的,丰富多彩的陶瓷历史文化著作。全书约三十万字,由八十个独立成章而又互相联系的典故组成,图文并茂,可读性强,融知识性、趣味性、严肃性于一体,有历史厚重感而无史书的简奥枯燥,有通俗流畅的文笔而非信马由缰的闲谈。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