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里改编”旧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0386
颗粒名称: “瑶里改编”旧址
分类号: K928.725.6
页数: 1
页码: 645
摘要: 瑶里位于景德镇市东部山区,四面环山,是祁浮边界一个重要集镇,著名的皖赣边区三年游击战争的根据地之一。为了胜利完成红军游击队的改编工作,陈毅同志亲临指导。
关键词: 瑶里镇 红军游击队 整编工作

内容

瑶里位于景德镇市东部山区,四面环山,是祁浮边界一个重要集镇,著名的皖赣边区三年游击战争的根据地之一。1937年“七七”事变后,形成全面抗战的局面,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政治主张,并就南方八省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达成协议。为了胜利完成红军游击队的改编工作,陈毅同志亲临指导。从1938年1月开始,整编工作分统一番号,思想整顿,加强军事训练,扩编等四步进行。在瑶里“敬义堂”设立了招兵处,并分别到祁门,休宁、至德和浮梁,景德镇的广大农村城镇宣传,十多天就扩军200多人。部队在整编期间,召开了边区游击队和地方党组织的负责干部会,传达了党中央关于改编的决定和南方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的具体指示,同时宣布成立皖赣浙省委,以李步新为书记。陈毅还在瑶里程家祠堂召开的群众大会上讲了话,宣传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经过整训改编的“江西抗日义勇军第一支队”于同年2月底开赴安徽歙县岩寺。3月中旬,根据新四军军长叶挺命令,正式编入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第三营,陈毅为第一支队司令员。不久,这支部队便离开了皖赣边区根据地,奔赴了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战场。俟后,并留下了部分人员,设立了“新四军驻瑶里留守处”,处理善后事宜。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出版者:安徽新华印刷厂

《景德镇市地名志》它是景德镇市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地名专著,也是景德镇市人民的一件大事,我们祝贺它的诞生。 这部专著是根据国务院、中国地名委员会的有关文件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按照“江西省市、县《地名志》编辑大纲”的要求编纂而成的。《景德镇市地名志》是一部具有法定性的地名典籍。这部志书,同时又是一部从地名角度介绍景德镇市的资料书,全书共收入了各类地4403条计100多万字,分为综述、政区与居民地、行政企事业单位、重要人工、建筑、自然地理实体、纪念地与名胜古迹、附录等七大部份。并配有各类地名图48幅,彩色和单色照片120余帧,内容丰富,翔实。对古今重要地名的由来含义、历史现状及其演变,作了较详尽的介绍。为了反映景德镇市的特点,对陶瓷考古、经济研究、游览观光等三个方面,作了较多的叙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景德镇市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教育、风俗、民情概况。它的出版,有助于社会各方面人士准确地了解景德镇市的地理特征,历史状况,自然风貌,为我国军事、公安、民政、邮电、城建、交通、新闻出版、科研教育、旅游外事等部门和人民群众日常交往提供准确的地名资料,从而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

阅读

相关地名

瑶里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