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自然地理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0379
颗粒名称: 景德镇市自然地理概况
分类号: P942.56
页数: 2
页码: 601-602
摘要: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昌江河畔,处黄山余脉向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境内大体呈西北高峻多山,东南丘陵起伏,中间河谷盆地,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的地理特征。
关键词: 景德镇市 自然地理概况

内容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昌江河畔,处黄山余脉向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境内大体呈西北高峻多山,东南丘陵起伏,中间河谷盆地,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的地理特征。 市境山脉属黄山山系。东面有全市最高峰五股尖(海拔1618米),向南伸展至五花尖(海拔1016米)、三花尖(海拔1057米)、铜钱尖(海拔746米)、大游山(海拔909米),与婺源交界,向北延伸到白石塔(海拔1019米)。北面最高峰鸡冠石(海拔1063.3米)与安徽祁门交界。西面的雷打石(海拔746米)与波阳交界。东南部大都为海拔200~500米的丘陵,蜿蜒伸展与乐平接壤。西南部为地势开阔的昌江谷地。俯瞰全市,形如一个向西南开口的盆地。最低处为新平金竹坑(海拔28米)。山脉走向由北至南,坡度一般在200~350之间,构成山区地形。全市地貌大致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三大类型。 山地包括中山:海拔1000一2000米)和低山(海拔500~1000米),主要分布于东、北、西三面,面积205.5万亩,占全市土地面积的45.2%。多为黄壤土,由前震旦纪千枚岩、板岩、花岗岩风化发育而成。山地山高坡陡、土地肥沃、植被深厚、森林繁密,是市内主要用材林生产基地,且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有利于发展水电事业。 丘陵包括高丘(海拔300一500米)和低丘(海拔100一300米),主要分布在东河、南河和西河流域一带,面积126.9万亩,占全市土地面积的27.9%。多为红壤土,由千枚岩、花岗岩,第四纪红色粘土所形成,土层深厚多石砾,适宜发展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和油茶、油桐、茶叶等经济林木。 草原包括海拔100米以下的岗地、阶地,主要分布于东南部和西南部,面积122.7万亩,占全市土地面积的26.9%。东南部分布着易风化的花岗岩、板岩,片岩、千枚岩和石灰岩。西南部主要分布着新生代第四纪沉积层,其中包括冲积层及红土,砾石层两部分。平原地势低平,地壤较肥沃,便于灌溉和机耕,是市内农业生产基地。 由于地属山区,林业占有优势。全市土地总面积455.1万亩,其中林地231.1万亩,森林覆盖率占50.8%,活立木蓄积量达708万立方米,人均12.6立方米。均大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主要林木品种有:杉、松,栎、栲、枫、樟、楠,檫,以及毛竹、油茶、油桐、橡子、茶叶等。其中杉木属市内主要树种,遍及全市各山区,蓄积量110.8万立方米,为省杉木用材基地。马尾松和阔叶树次之。 山林资源丰富也带来了动物资源种类的繁多。有猴、獐、狼、熊、豹、狗獾、鹿,五步蛇、狐狸、穿山甲等,还有鸳鸯、苍鹰、相思鸟等。 地下矿产资源储量较多。金属矿产有钨,锡、铜、金,非金属矿产有煤、高岭土、瓷石,萤石、大理石、白云岩、石灰岩等,大都已开采或正在开采利用。 市境径流属昌江水系。发源于安徽省祁门县北大洪山(又称大洪岭),分两支注入市内,汇合于杨村口流入昌江。50多条支流呈网状分布,其中较大的支流有东河,南河、西河、小北河,大北河,建溪港,分别由东、西、北三面向南流去,汇入昌江,长约303公里,水系流域面积约5013平方公里。全市水力资源丰富,有多处天然落差可供开发,现已开发3638瓩”其理论蕴藏量为10万零5百瓩,可供开发1.6~1.8万瓩。地表水资源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平水年24.83亿立方米,枯水年18.65亿立方米,特枯年12.19亿立方米。全市每人平均有水资源5024立方米。总之,市境内各种地貌类型齐全,复杂多样,森林、矿产,水力资源均较丰富。适于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为多种多样的农业生产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场所,具有建设多部门,多种类的江南综合性大农业的优越条件。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出版者:安徽新华印刷厂

《景德镇市地名志》它是景德镇市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地名专著,也是景德镇市人民的一件大事,我们祝贺它的诞生。 这部专著是根据国务院、中国地名委员会的有关文件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按照“江西省市、县《地名志》编辑大纲”的要求编纂而成的。《景德镇市地名志》是一部具有法定性的地名典籍。这部志书,同时又是一部从地名角度介绍景德镇市的资料书,全书共收入了各类地4403条计100多万字,分为综述、政区与居民地、行政企事业单位、重要人工、建筑、自然地理实体、纪念地与名胜古迹、附录等七大部份。并配有各类地名图48幅,彩色和单色照片120余帧,内容丰富,翔实。对古今重要地名的由来含义、历史现状及其演变,作了较详尽的介绍。为了反映景德镇市的特点,对陶瓷考古、经济研究、游览观光等三个方面,作了较多的叙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景德镇市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教育、风俗、民情概况。它的出版,有助于社会各方面人士准确地了解景德镇市的地理特征,历史状况,自然风貌,为我国军事、公安、民政、邮电、城建、交通、新闻出版、科研教育、旅游外事等部门和人民群众日常交往提供准确的地名资料,从而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