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0374
颗粒名称: 桥梁
分类号: U448
页数: 4
页码: 586-590
摘要: 桥梁建设,随着公路、铁路的发展,速度很快。建国前只有近百座古桥和8座小型公路桥梁。’建国后除将原有的临时性公路木桥全部改建为永久式的桥梁外,还新建各种公路桥梁206座,共长4721.27米,其中大型桥梁6座、中型桥梁42座,市境内皖赣铁路有桥梁39座,其中大型桥梁4座、中型桥梁16座。全市共有古桥、公路桥、铁路桥342座。在国道、省道干线公路上消除了渡运,实现了桥梁永久化。
关键词: 景德镇市 桥梁建设

内容

公路桥梁
   西河桥 在市区西北部南(昌)张(王庙)公路上,跨越西河,系钢筋混泥土双曲拱公路桥。全长93.34米,宽7米,承重量汽一13”拖一一60吨。1953年前设一船渡,1954年建造一临时木桥,1970年改建钢筋双曲拱水泥桥。
   中渡口浮桥
   它是景德镇市昌江河上一座重要桥梁。因此桥建于中渡口地段,故名。 此桥历史悠久,初建于民国年间,因浮桥属木质结构,易损坏,遇上洪水常被冲毁,民国期间曾几经拆建。建国后于1953年10月重建,重建时系以24艘木船组成,全长165米,宽6米,桥面木质结构,载重量10吨,排水量20吨左右。1958年2月桥宽由6米加至8米,载重量由10吨提高到12吨,为开关放船时便利往来行人,设置了一座天桥。1978年又重修建,将24艘木质桥船改为钢丝网水泥船,1980年再将桥面木质板轨道改为钢板轨道。为了确保枯水季节正常航行,东西两岸还各设置了一艘钢质桥船。现在桥长156米,宽8米,载重量12吨,车速限制为每小时5公里,通航宽度为8米,通航高度为1.25米,单艘桥船排水量达40吨。由市城建局管理。
   珠山大桥
   在市区西部珠山中路与珠山西路之间的昌江河上,横跨着一座大桥——珠山大桥。 这座桥于1980年12月动工修建,至1983年10月1日竣工通车。桥长316.2米,宽18米(其中车行道12米,两边人行道各3米),全桥共有5个桥孔,每孔跨度为50米,计算荷载为汽一一20”验算荷载为载挂一100,人群荷载为每平方米350公斤。按百年遇水位设计,通航等级为六级航道。由市城建局管理。 该桥的结构为预应力混泥土桁架拱桥。每个桥孔由平行的五片桁架片及搁置在其上的空心板桥面组成。拱架的拱片矢跨度为九分之一,片间距离3.7米。桥墩为重力式墩,墩顶宽2.5米。明挖基础,设置在岩石面上。 东岸桥台采用建筑在岩石面上的组合结构,西岸采用挖孔桩基础组合式桥台。两岸桥台顶部各具净跨径12米的小孔,以助排泄洪水。 在全国同类型的桥梁中,珠山大桥是第二十六座,在江西省还是第一座。在当时与同类型的桥相比,它的宽度居全国之首。它具有结构新颖、自重轻、整体性好,预制装配程度高,受力明确等特点,造价也经济合理,设计上达到了当时国内的先进水平。
   天宝桥
   在市区南缘吕(蒙)湖(田)公路上。乱石单孔跨桥。长12米,宽5米,承重量汽——13”拖-60吨。清朝由浮梁县景德镇刘承乾建造。
   桂花桥 在罗家滩西4公里景(德镇)湖(口)公路上。长60米,宽7米。水泥乱石拱桥。明朝,此地建一桥,称桂湖桥。建国后改称今名。
   里村大桥 在市区东南缘南河上,因靠里村得名。全长108米,宽9米,承重量12吨,系钢筋水泥三孔桥。建国前此地设有竹排渡,建国初修建一木板桥,1972年改建水泥桥。由市城建局管理。黄泥头桥
  在里村后街东6公里,黄(泥头)涌(山)公路上,跨越南河。全长104米,宽8.5米,高7.7米,承重量汽一一20,拖一一100,钢筋混泥土3孔板桥,1966年始建后冲毁,1982年重建,1983年竣工。由市公路分局管理。
   湖田桥 在里村后街东6公里,新(厂)三(宝棚)公路上,跨越南河,全长83米,宽6米,高6.3米,钢筋混泥土5孔板桥,承重量汽——13、拖-60,1966年8月建成。由市城建局管理。
   昌江大桥 昌江大桥位于市区西南曙光路与新风路之间的昌江河上。该桥于1960年10月11日动工修建,至1962年10月1日竣工通车。桥长为884米,宽为13.5米,面积为11934平方米;全桥共有8个桥孔,孔径为30米,荷载能力为汽一一18”拖一一80级,人群荷载为每平方米300公斤,按百年一遇水位设计,通航等级为五级航道。由市城建局管理。 这座桥为变截面悬链线空腹式乱石拱桥,也是景德镇市横跨昌江的第一座现代结构的永久性大桥。它的诞生,对勾通昌江东西两岸,疏通对内对外的交通和开发西市区,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加固这座桥梁,1976年增筑了8个桥墩。
   吕蒙大桥 位于市区西南6.5公里,南(昌)张(王庙)公路上,它是景德镇市昌江河上的一座永久性的公路桥梁。因桥处在吕蒙村境,故名。 此桥建于1973年,1974年10月建成通车,为净跨36米等截面悬链线空腹式双曲拱桥,钢筋混泥土结构。桥长243.82米,桥面净宽7米,两侧各加建有1米宽的人行道。桥高15.82米,中墩5座,桥台2座,全桥共有6个桥孔。荷载能力。汽一13,拖一60吨,人群荷载每平方米350公斤,河道通航等级为6级。由市公路分局管理。 解放前,此处曾设有轮渡,人们习称此处为吕蒙渡。建国后,1959年在此始建多孔浮桥,用20艘木船组成,桥两岸各设岗亭1个,并备有轮船、木质渡船各l艘,因此桥属木质结构,常被洪水冲毁,故1973年改建。
   喝盈桥 在蛟潭北偏东2.5公里建溪河上。长40米,宽6米,承重量10吨,石拱桥。宋初建一木桥,称喝盈桥。后误为孩儿桥。1958年改建石拱桥,1980年接长加3孔。
   蛟潭桥
   在蛟潭中部南(昌)张(王庙)公路上,跨越建溪河。全长40米,宽7米。承重量汽-13、拖-600钢筋水泥3孔桥。解放前设有人渡。1958年建简易木板钢轨平面桥,1966年改建钢筋水泥桥。
   九龙桥 在杨家畈北0.5公里南(昌)张(王庙)公路上,跨越杨村河。全长100米,宽7米。承重量15吨,水泥3孔石拱桥。1962年修建,1963年建成,因座落在九龙山西北麓得名.
   南溪新桥 在黄坛南偏东7公里(三)龙(东)港公路上,跨越西河。全长33.4米,宽5米,承重量12吨,钢筋混泥土4孔板桥。1958年建造木桥,1970年12月改建钢筋水泥桥。
   洗马桥
   在罗家滩西北9公里洪(源)枧(田)公路上。全长17.7米,宽5.5米,高6米,承重量汽-10吨,乱石拱结构,宋朝张氏修造,清嘉庆年间重修。
   倒碧桥 在罗家滩西北7.5公里洪(源)枧(田)公路上。全长6米,宽4.6米,高2.8米。明中期修建,1959年改成涵洞。善人桥
   在罗家滩西北6公里景(德镇)湖(口)公路上。长60米,宽7米,乱石拱桥。明朝修建。
   罗家桥 在罗家滩东1公里处。全长42.5米,宽6.65米,载重量汽一13”拖一60吨,红石3孔拱桥。清中期,由湖北省黎州罗氏捐款修建。
   罗家大桥 在罗家滩东南0.5公里景(德镇)湖(口)公路上。长114.23米,宽7米,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载重汽一20”拖一100吨。1977年9月始建,1979年10月通车。
   先锋大桥
   在康乐山(村)西北2.5公里处,跨越西河。全长106米,宽7米,系乱石水泥拱桥,载重汽-1501980年建成,因当时属先锋垦殖场建造,故名。
   鹅湖桥 在鹅湖东南面东河上。长85米,宽7米,高12米,承重量汽一13”拖一60吨,水泥乱石3孔拱桥。1973年始建,1974年5月竣工。
   大转桥
   在瑶里东偏北2.5公里处。砖石结构,长11.5米,宽4.6米,只供行人来往。宋朝建成。
   东江桥 在东江桥(村)西北侧半公里景(德镇)福(港)公路上,跨越东河。长78米,宽6米。钢筋混凝土结构,5孔。承重量汽一13”拖一60吨。1958年始建,1959年竣工通车,1977年加固为钢板梁石圩桥。
   高沙大桥 在童家畈(村)西南4.5公里景(德镇)瑶(里)公路上,跨越东河。长100米,宽8米,乱石3孔桥,载重汽一13,拖一60吨。1971年10月建成,因此地原设渡口得名。
   铁锁桥 在乔麦岭西南6公里南河上。长12米,宽5米,高6米,承重量15吨,简易公路桥,乱石结构。清初始建。
   安碑桥
   在乔麦岭东偏南9公里南河上。长20米,宽6米,高5米,承重量15吨。清初始建。
   仙姑桥 在柳家湾南5公里处。长2米,宽1.5米,高2米,承重量2吨。相传此桥唐中期建,因桥头有一座仙姑庙,故称“仙姑桥”。
   铁路桥梁
   城门下昌江大桥 位于兴田北偏西6公里皖赣铁路线上,跨越昌江河。全长181.87米,宽5.9米,高24.3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梁,5孔,跨径31.7米。扩大基础,载重中一22吨双侧人行道,单宽0.75米。1971年始建,1979年竣工。
   杨村河大桥 位于峙滩东北3公里皖赣铁路线上,跨越杨村河。全长176.67米,宽5.9米,高24.3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梁,5孔,跨径31.7米,扩大基础,载重中一22吨,双侧人行道,单宽0.75米。1971年始建,1978年竣工。
   峙滩昌江大桥
   在峙滩西南0.5公里皖赣铁路线上,跨越昌江河。全长438.4米,宽5.9米,高28.4米,载重中——22吨。13孔,跨径31.7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梁。钻孔和扩大基础,双侧人行道,单宽0.75米。 1971年始建,1977年竣工。南河大桥 位于市区南缘皖赣铁路线上,跨越南河。全长191米,宽5.24米,高21.4米,载重中一22吨,5孔,跨径31.7米。双侧人行道,单宽0.75米。1974年7月始建,1980年竣工。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出版者:安徽新华印刷厂

《景德镇市地名志》它是景德镇市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地名专著,也是景德镇市人民的一件大事,我们祝贺它的诞生。 这部专著是根据国务院、中国地名委员会的有关文件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按照“江西省市、县《地名志》编辑大纲”的要求编纂而成的。《景德镇市地名志》是一部具有法定性的地名典籍。这部志书,同时又是一部从地名角度介绍景德镇市的资料书,全书共收入了各类地4403条计100多万字,分为综述、政区与居民地、行政企事业单位、重要人工、建筑、自然地理实体、纪念地与名胜古迹、附录等七大部份。并配有各类地名图48幅,彩色和单色照片120余帧,内容丰富,翔实。对古今重要地名的由来含义、历史现状及其演变,作了较详尽的介绍。为了反映景德镇市的特点,对陶瓷考古、经济研究、游览观光等三个方面,作了较多的叙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景德镇市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教育、风俗、民情概况。它的出版,有助于社会各方面人士准确地了解景德镇市的地理特征,历史状况,自然风貌,为我国军事、公安、民政、邮电、城建、交通、新闻出版、科研教育、旅游外事等部门和人民群众日常交往提供准确的地名资料,从而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

阅读

相关作品

西河桥
相关作品
中渡口浮桥
相关作品
珠山大桥
相关作品
天宝桥
相关作品
桂花桥
相关作品
里村大桥
相关作品
黄泥头桥
相关作品
湖田桥
相关作品
昌江大桥
相关作品
吕蒙大桥
相关作品
喝盈桥
相关作品
蛟潭桥
相关作品
九龙桥
相关作品
南溪新桥
相关作品
洗马桥
相关作品
倒碧桥
相关作品
善人桥
相关作品
罗家桥
相关作品
罗家大桥
相关作品
先锋大桥
相关作品
鹅湖桥
相关作品
大转桥
相关作品
东江桥
相关作品
高沙大桥
相关作品
铁锁桥
相关作品
安碑桥
相关作品
仙姑桥
相关作品
城门下昌江大桥
相关作品
杨村河大桥
相关作品
峙滩昌江大桥
相关作品
南河大桥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