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竹山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0336
颗粒名称: 金竹山乡
分类号: K928.5
页数: 9
页码: 405-411
摘要: 金竹潇潇,溪水潺潺,万木敷荣,四季如春,此乃金竹山乡自然风光的写照。该乡位于鹅湖区的北部,地处山区,地势南高北低,呈不规则椭圆形。南部轿顶山海拔842.2米,西部鹿角尖、人字头、柳峰尖海拔均在600米以上,其余地势多在海拔500米上下。境内有一对如链飞瀑,高百余尺,人们称之为青白二蛇仙。另外,还有金鸡潭水,三龙探井,状元石壁等胜景。整个地区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被誉为避暑胜地“小庐山”。
关键词: 江西省 金竹山乡

内容

金竹潇潇,溪水潺潺,万木敷荣,四季如春,此乃金竹山乡自然风光的写照。该乡位于鹅湖区的北部,地处山区,地势南高北低,呈不规则椭圆形。南部轿顶山海拔842.2米,西部鹿角尖、人字头、柳峰尖海拔均在600米以上,其余地势多在海拔500米上下。境内有一对如链飞瀑,高百余尺,人们称之为青白二蛇仙。另外,还有金鸡潭水,三龙探井,状元石壁等胜景。整个地区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被誉为避暑胜地“小庐山”。
   金竹山乡以所辖一个自然村——金竹山命名,乡政府驻地小源,距鹅湖11公里,距市区51公里。东:1匕与安徽祁门交界,东南与瑶里乡毗邻,南接鹅湖滩乡,西连峙滩、威湾乡,北靠兴田乡。面积68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委员会,1个林场”1个香菇场,54个村民小组,50个自然村。共1088户,4954人,其中非农业137户,285人。均为汉族。
  辖区旧为浮梁县锦绣乡新田都、劝义都。解放前夕为浮梁县第二区东埠乡和第六区兴福乡。建国初为浮梁县第六区锦峰乡和第二区桃源乡。1953年分为小源、桃岭、锦峰乡。1956年并为锦峰、朱锦乡。1958年分别属兴福、红旗人民公社。1959年成立金竹山垦殖场,1962年改立金竹山人民公社。1968年并入鹅湖人民公社。1972年从鹅湖人民公社析出复立金竹山人民公社。1980年属鹅湖区,1984年改为金竹山乡。
  辖地山多地少,山林面积112084亩,耕地面积5143亩,其中水田面积4374亩。农业主植水稻,兼种红薯、玉米。1984年粮食产量达400余万斤,平均亩产887斤,此外,产大豆6.3万斤,花生1.55万斤。耕牛存栏350头,生猪860头,山塘养鱼面积近20亩。林业盛产木材、毛竹。1984年为国家提供商品材1800立方米,毛竹8万根。另外,产油茶6.4万斤,茶叶335担,桐籽4000余斤,乌桕籽3200斤,还有板栗、柿子,棕,箬皮等。1984年工农业总产值267.19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37.84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1.6%,工业产值为129.35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8.4%。
  乡办企业初具规模,有农机厂、竹木加工厂、搬运队、建筑公司等,职工近150人。境内还建有小型水力发电站4个,最大的蛇形水电站装机容量为110珏。除地处高山峻岭的集源村外,各村的照明和工业用电都得到了保证。
  地处山区,村落分散,但交通较便利。鹅(湖)锦(里)公路穿越乡境,80%的村委会均有简易公路通达,境内公路全长32公里。往来班客车每天4趟,设有公路管理站。全乡拥有汽车6辆,拖拉机3台,其中个体户有汽车2辆。
  文教卫生事业发展较快,建国前仅有私塾和私人郎中。现有中学1所,学生157人,小学17所,学生867人,教职员工5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7.5%。有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5人,村医疗站7个,乡村医生7人。还有文化站,电影院,电影放映队2个,巡回放映电影,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该乡为我市革命老根据地之一,1934年这里爆发了著名的“小源暴动”,设有赣北特委机关。其后在大源,小源等村,曾先后建立“区苏维埃政府”,并设有秘密联络点和交通站。
  如今的小源,已成为全乡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乡政府附近,设有中小学、卫生院、百货商店、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院、邮电所,汽车站等。不仅山青水秀风光好,而.且已逐步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新山村。
  辖地曹村是个文化历史悠久的大村庄,曾有“四十里曹村岗”之称,岗上有石板大道直通安徽,沿途设有凉亭,.饭店。历史上曾出过许多名人。宋代有曹彬,曾任枢密使,曹参,曾任四川省管使,曹俏,曾任枢密使。明代有曹煜,曾任四川布政、南京提督,京城乡吏,曹天佑,曾任四川布政,云南按察,曹帮兵,曾任兵部侍郎,曹维新、曹川两人,曾任文林郎。还建有曹煜进士牌坊和寡妇石牌坊,可惜均在文革时被毁。现尚存有曹化奇古墓”事迹不详。
   金竹山乡地名
   小源村民委员会
  位于乡境西南部山区,鹅(湖)锦(里)公路穿境。辖10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村。157户,743人。耕地816亩,山林50000亩。产稻谷,毛竹、木材等。因驻地得名。解放前夕属浮梁县第二区东埠乡三保。建国初属浮梁县第二区桃源乡。1953年属小源乡。1956年为朱锦乡金星高级社。1958年成立鹅湖公社小源大队。1959年改立金竹山垦殖场小源分场。1962年改制为金竹山公社小源大队。1968年并入鹅湖公社朱锦大队。1972年恢复金竹山公社小源大队。1984年成立金竹山乡时建立村委会。
   小源
  乡政府,村委会驻地。在鹅湖北11公里山区。鹅(湖)锦(里)公路线上。107户,509人。隋末,陈氏由安徽祁门迁此建村。不久,邵、朱两姓又分别由休宁富村和本地锦溪继迁此村,三姓在村中小溪上建石桥一座,名桃源桥,谐音取桃园三结义之意。亦名桃源。1934年4月为了开展打土豪劣绅活动,举行了波及皖赣边区几个县的“小源暴动”。建国前,因附近村名大源而对应改名小源。
   大源
  小源北偏西3公里处,系老革命根据地。2户,9人。北魏,有吴,徐,许三姓聚居,(原籍无考),因村有较大水源,故称“大源”,1934年赣北特委由小源迁入大源,因红军为抗日撤离,国民党围剿紧迫而迁“程家山”,从此成废墟。解放后,谢氏由小源迁入建居,沿用原村名。
   中堂里
  在小源北偏西1.5公里峡谷内。4户,18人。建国前,因此地属朱氏祠堂之中堂所有得名,张、谢、郑等姓分别由安徽,广东,湖北迁此建村,后衰。1959年,谢氏等由安徽安庆迁此,村袭地名。
   石村里
   在小源北偏西0.5公里山坞内。6户,39人。元末,朱氏由小源迁此,因村后石壁甚多而名。
   小坑里
  在小源南偏西0.5公里鹅(湖)锦(里)公路线上。9户,29人。明中叶、朱氏由小源迁此建村,因东南西三面均为小溪所围,当地称溪为坑,故名。
   罗坑坞
   在小源西南3.5公里处。1户,5人。清初,罗氏迁此山坞内小溪边建村而名。清光绪间罗氏衰后,沈氏由安徽太湖迁入,沿用原名。
   司徒庙
  在小源南偏西l公里鹅(湖)锦(里)公路线上。20户,98人。相传元中期,小源朱氏衍至十代子孙,“司二”、“永五”时,因有地仙为朱氏祖先葬一埭地,说葬后,可从源头发至源尾,司二心急,图谋私发一房,便在一夜之间搬迁至此,因而坏了风水,未能如愿。后来,.其子孙建了一个庙堂,以十代祖先“司二”夜迁而徒然,取庙名为“司徒庙”。后袭为村名,沿用至今。
   弯田旯
  在小源南1.5公里处,鹅(湖)锦(里)公路西侧山坡下。6户,27人。1968年,黄氏由福建崇安县迁此建村,因处稻田弯部一角,俗称弯田旯。
   集源村民委员会
  位于乡境东北部赣皖边境山区。辖11个村民小组,12个自然村。206户,1032人。耕地907亩,山林10000亩。产稻谷、油茶、竹木等。因所辖自然村多含“源”字而得名。驻地奚家。解放前夕属浮梁县第六区兴福乡七、八保。建国初属浮梁县第六区锦峰乡。1956年为集源高级社。1958年成立兴福公社集源大队。1959年改立金竹山垦殖场集源分场。1962年改制属金竹山公社集源大队。1968年并入鹅湖公社曹村大队。1972年恢复金竹山公社集源大队。1984年建乡时建立村委会。
   奚家
  村委会驻地。在小源东北11公里山坳中。42户,201人。元末,江氏迁此建村,因屋前有棵太树而称江门树前。明初江氏迁出,奚氏由安徽祁门县碧桃村迁此,改称奚家。
   郑家
   在小源东北13公里山腰上。3户,23人。清中期,郑氏由安徽太湖县迁此建村得名。清宋郑氏衰后,樊氏继迁此村,沿用原名。
   大路下 在小源东北12.5公里高山坡上。14户,62人。北宋初,陈氏由陈村(现属兴田乡)迁此建村,因处山路旁而称大路下,又因四面皆有村庄,别名中源。
   罗源
  在小源东北12公里山坞内。31户,143人。五代后唐时,罗氏在此建村,因一小溪由此发源得名。元末,罗氏衰后,陈氏由陈村(现属兴田乡)迁入,仍称原名。又因神话传说仙人吕洞宾曾到此留有脚印,别名仙源。
   樊家
   在小源东北13.5公里山坳中。12户,59人。清末,樊氏由安徽怀宁县迁此建村。
   大田
   在小源东北13.5公里山湾里。1户,6人。建国前夕,李氏由安徽祁门县迁此,因村旁有一块较大水田得名。
   坞里
   在小源东北10公里处。3户,12人。1935年程氏由兴田(现属兴田乡)迁此建村,因处山坞里得名。
   林家
   在小源东北11.5公里山腰上。30户,158人。宋来,林氏由安徽迁此建村,因村旁有块黄土平坦地,初称黄坦源。明初林氏兴旺,改名林家。
   金竹山
  在小源东北12.5公里山坳中。52户,250人。北宋元丰年间,曹氏由附近曹村分支迁此,因村处竹山之中,盛产金竹而名。又因一小溪发源于此,别名金竹源。
   大湾里
  在小源东北12公里处,13户,79人。北宋初,凌氏由洪村坞(现属兴田乡)迁此建村,因处大山湾里而名。因凌姓居多,公社化时取名为凌新生产队。后凌新遂为别名。千坑
  在小源东北11公里山腰上。3户,14人。清末,余氏由安徽祁门县迁此,因村前有条干水沟(当地称坑)得名。后余氏迁出,李氏由祁门县徙居此地,沿用原名。
   茅棚店
   在小源东北10公里山岗上。2户,16人。清中期,凌氏由本地大湾里迁此,在路旁搭一茅棚开饭店,故名。
   楚冈村民委员会
  位于乡境北部山区。西北山峦起伏,西南梯田层层。辖8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村。124户,583人。耕地752亩,山林9000亩。产稻谷、竹木等。因驻地得名。驻地楚冈上村。解放前夕属浮梁县第六区兴福乡八保。建国初属浮梁县第六区锦峰乡。1956年为楚冈高级社。1958年成立兴福公社楚冈大队。1959年属金竹山垦殖场楚冈分场。1962年改制为金竹山公社楚冈大队。1968年并入鹅湖公社桃岭大队。1972年恢复金竹山公社楚冈大队。1984年建乡时建立村委会。
   楚冈上村
  村委会驻地。小源东北8公里处。94户,466人。明初,叶氏由夏村(今楚冈下村)分居于此,因村处高山冈上一目了然而名楚冈山。明中期,因旧居夏村称楚冈下村,故此改称楚冈上村。
   楚冈下村
  在小源东北9.5公里山冈下。12户,54人。南宋夏氏在此建居”取名夏村。元初,夏氏衰,叶氏由港西(现属兴田乡)继迁此村,仍称原名。明初,因人丁兴旺而分迁出一部分在山冈上建居,新村名楚冈山,此村遂改称老屋里。明中期,又以此村基于楚冈山下方改名楚冈下村。
   河东
  在小源北偏东7.5公里,鹅(湖)锦(里)公路旁。18户,76人。建国前叶氏在此建村,因处小河东岸得名。1967年楚冈上村有几户村民迁入。
   桃岭村民委员会
  位于乡境西部人字头、柳峰尖,轿顶山西麓山区。鹅(湖)锦(里)公路沿线。辖12个村民小组,14个自然村,226户,1123人。耕地1136亩,油茶5000亩,林地15000亩。产稻谷、油茶、毛竹等。因驻地得名。解放前夕属浮梁县第六区兴福乡九保。建国初分属浮梁县第六区锦峰乡、桃岭乡。1956年为桃岭高级社。1958年成立兴福公社桃岭大队。1959年改立金竹山垦殖场桃岭分场。1962年改制为金竹山公社桃岭大队。1966年更名前进大队。1967年恢复桃岭大队。1968年并入鹅湖公社为桃岭大队。1972年恢复金竹山公社桃岭大队。1984年成立金竹山乡时建立村委会。
   桃岭
  村委会驻地。在小源北偏东5.5公里柳峰尖山脚,鹅(湖)锦(里)公路线上。45户,190人。相传唐代马、丁、胡三姓在此建居。南宋初,李氏由界田(现属鹅湖滩乡)逃此荒山野岭避难,以“桃”代“逃”取名桃墅岭,建国后简称桃岭。
   潘村
  在小源北偏东7公里高山下,鹅(湖)锦(里)公路西侧小溪边。24户,113人。明初,本地曹、罗、庄、朱、周、凌、毕、左八大姓氏攀亲聚居结成村落,取名攀村。明末,八姓所剩无几,金氏由英溪(现属峙滩乡)迁入,讹为潘村。
   松林
  在小源北偏东6.5公里处。34户,176人。明初,陈氏由锦里(现属兴田乡)迁此建村。因处松林旁得名,亦称内松林。明中期,胡氏由安徽祁门迁入,沿用原名.斗岭
  在小源北7公里柳峰尖西麓。23户,134人。清中叶,程氏兄弟由苏村(现属兴田乡)迁此,因村建于陡峭山岭之中而称陡岭,后谐音讹为斗岭。
   外屋
  在小源北偏东6公里,鹅(湖)锦(里)公路东侧。13户,54人。清中期,汪氏由潭口(现属兴田乡)迁此建村,因处松林村外边而称外屋,别名外松林。
   炼山
  在小源北偏东4.5公里柳峰尖南麓。鹅(湖)锦(里)公路西侧022户,126人。清同治间,程氏由附近燕窝里迁此高山下建村,取名炼山。意把后山炼化,以消山峰压势,俗称炼山老屋里。
   岗堂岭
  在小源东北4.5公里,鹅(湖)锦(里)公路东侧。12户,72人。元末明初,何氏由婺源菊径迁此山岭上建村,因处山岗中段,四周青山环抱,似房屋正堂,故名。
   燕窝里
  在小源东北4公里鹅(湖)锦(里)公路东侧。18户,97人。清同治间,程氏由苏村(现属兴田乡)迁此建村,因所处山坳酷似燕窝得名。清末程氏迁出,方氏由安徽休宁继迁此村,沿用原名。
   八里亭
  在小源东北4公里山路旁。14户,62人。清代,方氏由附近燕窝里在此开一茶亭,因距锦溪(现属鹅湖滩乡)八华里得名。建国后,郑、殷等姓由附近碓臼湾迁此,村袭亭名。
   碓臼湾
   在小源东北4.5公里山坳中。3户,9人。清中期,郑氏由安徽潜山县迁此附近黄家,不久在此建村,因所处山湾酷似舂米的碓臼而名。
   冀家
   在小源东偏北4.5公里山坞中。3户,17人。清中期,黄氏由安徽怀宁迁此建村。
   外缎
  在小源东北4公里,鹅(湖)锦(里)公路东侧山脚下。4户,13人。1969年李,黄二姓由附近李家、黄家迁此,因原为青山生产队农点,地处该队地段外侧,故名。
   葛家
   在小源东偏北4.5公里山坞中。4户,32人。清中期,葛氏由安徽桐城迁此建村而名。1953年,李氏由附近李家继迁此村,仍用原名。
   李家
   在小源东偏北5公里山坞中。7户,28人。清中期,李氏由安徽潜山县天堂迁此,村以姓名。
   曹村村民委员会
  位于乡境中部轿顶山北麓。辖7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村,1个林点。124户,635人。耕地740亩,山林10000亩。产稻谷、玉米、油茶、茶叶、竹木、柿子等。因驻地得名。解放前夕属浮梁县第二区东埠乡四保。建国初属浮梁县第六区锦峰乡。1956年为曹村高级社,1958年成立兴福公社曹村大队,1959年属金竹山垦殖场曹村分场。1962年改制为金竹山公社曹村大队。1966年改名红光大队。1967年恢复曹村大队。1984年成立金竹山乡时建立村委会。
   曹村
   村委会驻地。在小源东北9公里山岗上。96户,493人。宋元丰年间,曹氏由锦溪(现属鹅湖滩乡)迁此。村以姓名。
   湖丘
  在小源东北6.5公里高山坳中。5户,30人。建国前夕,叶氏由附近楚冈上村迁此,四面环山,如湖中之丘,故名。建国后叶氏迁回旧居.1965年曹氏由附近十二里亭(已废)迁此重建,村名依旧。
   万年岭
   在小源东北7公里处。23户,112人。清中期,曹氏由曹村分支迁此建村,因处高山岭上,取名万年岭,希冀万年安居。
   神堂
  在小源东12.5公里轿顶山主峰山窝中。无常住户。清初建有庵堂,内设神位,得名神堂。清中期,曹氏由曹村迁此建居。清末迁出,村废。1980年曹村大队在此建立林业生产点。
   茅坪源村民委员会
  位于乡境东部轿顶山北麓山区。辖4个村民小组,9个自然村。66户,365人。耕地186亩。山林18000亩,油茶2000亩。产林木、油茶、稻谷。以所辖地片命名。驻地迢思里。解放前夕属浮梁县第二区东埠乡四保。建国初属浮梁县第六区锦峰乡。1956年属曹村高级社。1958年属兴福公社曹村大队。1959年属金竹山垦殖场曹村分场。1962年改制属金竹山公社曹村大队。1980年分立茅坪源林场。1984年建立金竹山乡时成立村委会。
   迢思里
  村委会驻地。在小源东北11.5公里大山坞中。37户,214人。宋元丰间曹氏由锦溪(现属鹅湖滩乡)迁此建村,几代后又远迁他乡,未几年因千里迢迢思念故里而返回,村名源于此。
   王家棚
   在小源东北13.5公里大山上。4户,22人。清中期,王氏由安徽桐城迁此搭棚建村而名。1980年公社在此设立林业分场。
   长岗
   在小源东北8.5公里处。1户,4人。清初,曹氏由附近金包迁此建村,因处较长山岗下得名。
   金鸡潭
   在小源东偏北10公里山坳中。4户,21人。明末曹氏迁此建村。相传古时有一对金鸡在此地水潭中嬉戏,故名。
   大陂里
  在小源东偏北10.5公里轿顶山北麓。9户,39人。此地因处山岭坡地,早名大陂里。民国时期,操氏由安徽桐城迁此建村。建国后樊、曹等姓分别由附近掷寺前,金包徙居,此地,村袭地名。
   轿顶山
   在小源东偏北11公里处。2户,9人。清末,郑氏由本地碓臼湾迁此建村,因处轿顶山得名。
   金包
   在小源东12公里轿顶山西麓。4户,24人。明末,曹氏由本地曹村迁此,因村处山包上,且此地发源流下的小溪内有沙金,故名金包。
   掷寺前
  在小源东偏北13公里轿顶山东麓山窝中。4户,23人。建国初,樊氏由长岭(现瑶里乡长明)迁此,因村后有座寺庙(早毁),取名掷寺前,意为投掷在寺庙前方。
   道人堂
   在小源东15公里高山顶上。1户,9人。清末,曹氏由附近神堂迁此建村,因曾有人在此建堂修道而名。
   凤形 (香菇场)
  在小源西南2公里鹅(湖)锦(里)公路西侧山谷中。18户,96人。1958年叶、吴二姓由浙江龙泉迁此建村,因地形似凤得名。1964年在此建立金竹山香菇场。
   黄金坦 (林场)
  在小源南1.5公里,鹅(湖)锦(里)公路东侧山坡上。11户,49人。金竹山乡新垦林场设此。耕地127亩,茶园80亩。从事植树造林兼育茶。1961年后,曾先后为公社开荒队、种子队,小源五队、青年林场、农科所。此地从未定专名,因村旁有一荒坦,地名日“黄金坦”,袭地名为村名。
   楚冈*[片村]
  在乡境北部山区。包括上,下两个自然村。明初,叶氏兄弟分居由夏村迁至附近高处,因处高山冈上一目了然而名楚冈山。建国后简称楚冈。
   青山*[片村]
  在乡境南部山区。包括外塅,黄家,葛家、李家4个自然村。1959年合为一个生产队。因均处青山之中,取名青山生产队。后青山遂为片村名。
   茅坪源*[片村]
   在乡境东部山区,1980年建立茅坪源林场,包括迢思里,王家棚、长岗、金鸡潭、大陂里、轿顶山、掷寺前等7个自然村,后遂形成片村名。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出版者:安徽新华印刷厂

《景德镇市地名志》它是景德镇市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地名专著,也是景德镇市人民的一件大事,我们祝贺它的诞生。 这部专著是根据国务院、中国地名委员会的有关文件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按照“江西省市、县《地名志》编辑大纲”的要求编纂而成的。《景德镇市地名志》是一部具有法定性的地名典籍。这部志书,同时又是一部从地名角度介绍景德镇市的资料书,全书共收入了各类地4403条计100多万字,分为综述、政区与居民地、行政企事业单位、重要人工、建筑、自然地理实体、纪念地与名胜古迹、附录等七大部份。并配有各类地名图48幅,彩色和单色照片120余帧,内容丰富,翔实。对古今重要地名的由来含义、历史现状及其演变,作了较详尽的介绍。为了反映景德镇市的特点,对陶瓷考古、经济研究、游览观光等三个方面,作了较多的叙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景德镇市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教育、风俗、民情概况。它的出版,有助于社会各方面人士准确地了解景德镇市的地理特征,历史状况,自然风貌,为我国军事、公安、民政、邮电、城建、交通、新闻出版、科研教育、旅游外事等部门和人民群众日常交往提供准确的地名资料,从而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