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龙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0319
颗粒名称: 三龙乡
分类号: K928.5
页数: 10
页码: 347-354
摘要: 三龙乡位于蛟潭区西南部,东与鹅湖区新平乡甓壤,南与罗家桥乡,洪源乡相连,西与洪源乡毗连,北接黄坛乡、蛟潭乡。乡府政驻地三龙街,离市区13公里,距蛟潭20公里。总面积96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委员会,48个村民小组,57个自然村。共1963户,8982人(其中非农业470人)。均为汉族。
关键词: 江西省 三龙乡

内容

三龙乡概况
  三龙乡位于蛟潭区西南部,东与鹅湖区新平乡甓壤,南与罗家桥乡,洪源乡相连,西与洪源乡毗连,北接黄坛乡、蛟潭乡。乡府政驻地三龙街,离市区13公里,距蛟潭20公里。总面积96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委员会,48个村民小组,57个自然村。共1963户,8982人(其中非农业470人)。均为汉族.
  辖地处来龙山南麓,东邻盘龙山,南与黄龙山相望,村前有潭,有“三龙戏水”之传说,得名三龙。旧时,此地为浮梁县西乡的一大集镇,是浮梁至祁门的必经之地。清代属浮梁县安西乡上卢田都、下卢田都。解放前为浮梁县第四区三龙乡。建国初乡建制未变,1952年分成三龙乡,杨家乡、卢田乡。1954年组成7个初级社,1956年合并为卢田、杨家,三龙3个高级社,1958年成立高峰人民公社。1959年改名为三龙公社,1966年易名为兴农公社,1968年复称三龙公社。1984年改称今名。
  辖境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丘陵起伏,中部为低丘河谷地带。最高处在西北部边缘的石炭坑,海拔432米,东南虎山海拔在155.8米。发源于波阳青溪的支流,交叉经过乡境,万寿山小河在三龙村前汇入西河而转入昌江。建国后新修了一条三龙至东港的公路,取代了旧时西河的水运,方便了山区人民的交通。
  辖域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有利于农业生产。农业主要种植水稻,是蛟潭区粮食生产基地之一。1984年工农业总产值443万元(其中农业占73%,工副业占27%)粮食产量1258.7万斤,比1978年增产257万斤,近于1949年的三倍。经济作物亦有发展,1984年油菜籽15.74万斤,芝麻8.3万斤,花生2.51万斤。建国后,水利条件大为改善,相继兴修了盘溪、方道山、百虎庙、江家山等水库10座(其中小(一)型2座,小(二)型8座),渠道27条,长达3千米,有效灌溉面积8200亩,旱涝保收面积7000亩。并且加强了防止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山坞垄田广开排水沟,避免山洪冲毁农田。从1982年全面推行承包责任制以后,进一步加强了农田管理,实现了平衡增产,1984年全乡13.630万亩水稻田,平均亩产972斤。同时,充分利用水利资源,在1117亩水面中放养鱼苗28.14万尾,年产鲜鱼116884斤。
  林业生产在辖区占重要地位,山地面积达147660亩,建有三龙林场,培养了一支从事林、茶生产专业队伍。种植杉树1700亩,开垦茶园707亩。近年来,落实了林业政策,实行了林业承包责任制,全乡植树造林3827亩,其中用材林3510亩,经济林200亩,风景果木林117亩,改造次生林21300亩。
  乡办企业发展较快,有农机厂,板金厂,服装厂、红砖厂,藤制品厂,砂石厂、塑料制品厂、电镀厂等均设在三龙。服装厂甚有声誉,为省内外十多个地区加工各式服装,1985年有2种式样的服装被评为省优良产品。1985年新办的食品加工厂,是我省外贸出口的板鸭生产基地之一,产品远销香港等地。还有村办,户办,联户办的木制厂,豆制品厂,副食品加工厂和饮食业等。
   随着生产持续发展,经济日趋活跃,文教卫生事业欣欣向荣。现有中学1所,小学10所,幼儿园2所,中学生400人,小学生1434人,教职员68个,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0100群众办学积极性很高,盘溪村,东山村集资3万余元修建了2所完小校舍。三龙街、盘溪村、双蓬村还开办了业余夜校扫盲班,普及了初等教育01969年8月,港口板坑小学13岁学生郭振江,为抢救落水儿童献出了生命,受到市一级表彰。乡有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3人,村医疗站5个。可容纳千人的电影院1个,还设有文化站、图书室。电影放映队3个。新建敬老院1所。
  大革命的1926年11月,三龙成立了农民协会,1930年9月红军攻克景德镇,革命发展到杨家店,在此建了红军局,当时,麦元、三龙、卢田,杨家店都建立了农会,配合红军打退了自噩对杨家店的袭击,并在红军攻打杨家港的战斗中作出了贡献。+
  历史人物,宋,王仲舒,字茂先,盘溪人,庆历壬午进士。历任推官、军判,官至太子中允,赐五品服。现盘溪村内“宋太子中允王仲舒公祠黟门罩砧雕,祠内梁柱,础,保留完好,雕饰丰富,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龙乡地名
   三龙村民委员会
  位于乡境南部丘陵河谷地区。以驻地三龙街命名。辖5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村”356户,1570人。耕地面积2368亩、山林面积8303亩。主种水稻。解放前属浮梁县第四区三龙乡第四保,建国初属浮梁县第四区三龙乡。合作化时,由和平、建设,尤家初级社转三龙高级社。1958年成立高峰人民公社三龙大队,1966年为兴农公社东方红大队,1968年恢复三龙公社三龙大队。1984年建乡改称今名。
   三龙街
  在蛟潭南20公里,三龙至东港公路旁,西河支流汇合处。乡政府、村委会驻地。250户,1074人。宋朝末期,王氏从安徽省祁门县高塘迁此建村。村处在来龙山南麓,东邻盘龙山,南与黄龙山相望,村前有一深潭,有“三龙戏水”之传说,故名山龙,又名三龙。此地是浮梁通往安徽祁门的大道。西河装运窑柴、瓷土船只经过这里。清乾隆年间、谢氏由福建省古田县迁来居住。以后村庄人丁繁衍,各业俱兴,有一条长达一里的青石板街,开设有屠店,药铺,油坊、豆腐店及南货店等。成为浮梁四大街之一。现有王,谢、吴、葛氏聚居。
   李家屋场
  在三龙街北偏西2公里,鸟石尖南麓,西河东畔。2户,12人。此地原有李氏从鄱阳县迁此,称李家。清朝初,郑氏由江村(在今江村乡)迁来,在李家原屋场建房,故名李家屋场。
   汪家
  在三龙街北偏西1公里,三龙至东港公路旁田畈上。11户,55人。清初,汪氏由桃墅店(在今西湖乡)迁此建村而名。建国后又有历氏从上海迁此居住。
   外尤家
  在三龙街东2公里,东山南麓山谷中。21户,89人。宋朝,尤氏从内尤家迁此建村。因名外尤家。清朝初期,刘氏从都昌县左下刘家迁此,袭用原名。后有吴,汪氏迁来聚居。
   内尤家
  在三龙街东2.5公里,东山南麓山谷中。62户,289人。宋朝,尤氏从安徽省歙县篁墩迁此居住。因四面环山,称尤家山。后人烟繁盛,子孙分居,村外另建外尤家,故此称为内尤家。清朝中期,林氏从本乡蓬上分居于此。后有吴,汪氏迁此居住”沿用原名。
   马路边
  在三龙街东1公里,南(昌)张(王庙)公路旁。10户,51人。清朝初期,有几户董氏在小北港岸边居住,以撑船度日,得名董氏港。后董氏外迁,汪氏从鄱阳上港迁此。1935年修建公路后,改称马路边。
   盘溪村民委员会
  位于乡境东北部丘陵河谷地,南(昌)张(王庙)公路与西河支流纵贯南北。驻地茅洲上,以盘溪村为名。辖6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村,169户,761人。耕地1”180亩,山林面积18”093亩,主产稻谷。解放前辖地分别属浮梁县第四区南溪乡、三龙乡。建国初,为浮梁县第四区南溪乡,三龙乡所辖。合作化时,由盘溪、洪冲培初级杜转杨家高级社。1958年,成立高峰人民公社属杨家大队。1961年杨家大队划出成立盘溪大队,1966年为兴农公社高峰大队。1969年又并入杨家大队,1978年恢复盘溪大队,1984年称现名。
   茅洲上
  在三龙街北偏东10公里,高家尖西麓谷地,南(昌)张(王庙)公路两侧。村委会驻地。25户,107人。明朝末年,李氏从福建省迁此建村。因村建在长满茅草的河洲旁,故名。后村废。1958年建盘溪水库,王氏从盘溪迁此重建新村,袭用原名。
   盘溪
  在三龙街北11公里,纱帽尖南麓。27户,96人。唐朝末期,王氏从安徽省祁门县苦竹港迁此建村。传说迁来时,正遇草坪内有一金鹿盘卧,加之地处在两条溪水交汇处,取名盘溪。后有邱,陈,汪、章等氏迁此聚居.现村内保留有“宋太子中允王仲舒公祠”的文物。
   盘溪口
  在三龙街东北:10公里。高家尖东北麓,南(昌)张(王庙)公路东侧。33户,155人。宋末,王氏从本乡盘溪分居于村外山谷口,故名盘溪口。清朝中期,方氏从福建迁此。现有方、李,吴、阮、钱,宋氏聚居。
   高靖上
  在三龙街东北10公里,南(昌)张(王庙》公路两侧。11户,40人。1965年在此开办农业中学,1976年建畜牧场时,周氏从盘溪口迁此居住,因村建在地势高的螃上,故名。现有周、李、郑、汪氏聚居。
   新建
  在三龙街北偏东8.5公里,鸟石尖东北麓低丘峡谷中。13户,66人。此地曾称陈家坝,清朝中期村废。1963年吴,杨氏从本乡洪冲培迁此重建新村,故名。
   洪冲坞
  在三龙街北偏东8公里,鸟石尖东北麓山坞中。18户,108人。此山坞曾有陈、宋、王氏等居住,民国以后陆续迁出。因山坞田地原系洪氏所有,故称洪冲坞。又因此地建有庵堂,俗称新庵。现有金,蒋、徐,蔡氏聚居。
   洪冲排
  在三龙街北偏东8公里处,鸟石尖东北麓山谷中。42户,189人。此地曾有洪氏居住,村似排形,故名洪冲排。宋朝初,张氏由福建省迁此。现有朱,何,邱、方氏聚居。
   杨村村民委员会
  位于三龙乡西北部丘陵河谷地区。驻地招军畈吴家,以所辖杨村为名。辖11个村民小组,11个自然村,179户,936人。耕地1,874亩,山林2.22万亩,主产稻谷。解放前属浮梁县第四区南溪乡第一,二保。建国初,属浮梁县第四区三龙乡。1952年为芦田乡。合作化时,由杨村初级社转南溪高级社。1958年成立高峰人民公社杨村大队,1961年并入芦田大队。1962年恢复杨村大队。1966年改为兴农公社红星大队。1968年恢复三龙公社杨村大队,同年并入芦田大队。1972年复立杨村大队。1984年建乡改为现名。
   招军取吴家
  在三龙街西北7.5公里处,虎山东北麓,龙港公路旁。村委会驻地。25户,137人。明朝初期,吴氏在此居住。相传此地曾设起义军招军营,故名。清朝末期,但、陈氏分别由都昌余田畈、陈家岭迁居此地。
   考甲坞
  在三龙街北10公里,垄尖南麓。35户,106人。明初,胡氏从婺源县考水迁此峡谷定居,为纪念老家考水而取名考坞。合作化时,考坞与四甲两村各取一字,即“考”与“甲”,成为初级社的名称。同时村名为考甲坞。现有胡、汪,李、肖,王,张、戴、方氏在此居住。
   四甲里
  在三龙街西北8.5公里,垄尖南麓谷地中。17户,85人。明朝末期,有林氏四户由本地双蓬迁居此地,始称四家里,“家”与“甲”同音,又称四甲里。解放前夕,李氏从鄱阳县黄家岭迁入。后有许,张、曹、洪氏迁此聚居。
   历山
  在三龙街西北5.5公里,桥头坞东麓,西河支流两岸山谷口。16户,109人。明朝末期,有高氏在此定居。民国初,冯氏迁入,村后是山、村前临河,河中筑有堤,故称堤山。因“堤”谐音“历”,因名历山。
   黄家
  在三龙街西北9.5公里,坞梅尖东麓焦坑坞内。18户,155人。清朝中期,黄氏从福建迁此定居。曾名焦坑坞,1956年改称黄家。后有张,操氏迁此居住。
   萝卜头
  在三龙街西北7.5公里,西河东畔低丘坡上。12户,61人。宋朝初期,罗氏在此居住。因村前西河有停靠船舶码头,俗称“卜头”。“卜”、“埠”同音,和姓得名。清朝末期,程氏由婺源县迁来。公社化后,在此建立中心生产队,又名中心。
   陈家
  在三龙街西北10公里,梅尖东麓焦坑坞内。19户,108人。清朝初期,陈氏由安徽省祁门县迁此建村,以姓得名。后有方,蒋..徐氏迁此居住。
   杨村
  在三龙街西北7公里,西河东岸丘陵坡下。15户,81人。宋朝有杨,侯氏在此居住,称杨村。清朝中期,陈氏由祁门迁此定居,沿用原名。后有扶、吴、林、谢氏迁此聚居。
   梅素
  在三龙街西北7公里,鸟石尖西北麓西河东畔。5户,24人。明朝末期,梅氏从都昌县迁此定居。清朝末期,胡氏从本地夏考迁居此地,沿用原名。
   潘家
  在三龙街西北6公里,鸟石尖西麓西河东畔。4户,23人。此地昔有潘氏居住,故名潘家。清朝末期,汪氏曾迁住此地,民国初外迁。1981年,胡氏由邻村夏考迁入,沿用原名。
   夏考
  在三龙街西北6公里,鸟石尖西麓,西河东畔。13户,47人。宋朝初期,夏氏在此居住,称夏家。明朝初期,胡氏由婺源县考水迁此,从夏家和考水两地名各取一首字,而名夏考。
   杨家村民委员会
  位于乡境东部丘陵河谷地带。以驻地杨家店命名。辖7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村,199户,984人。耕地1,485亩,山林9,459亩,主种水稻。解放前属浮梁县第四区三龙乡第十二保。建国初属浮梁县第四区三龙乡,1952年为杨家乡。合作化时,由杨家初级社转杨家高级社。1958年成立高峰人民公社杨家大队,1966年改为兴农公社跃进大队,1968年恢复三龙公社杨家大队,1984年称现名。
   杨家店
  在三龙街北偏东5.5公里,鸟石尖东麓。西河之滨宽谷中,南(昌)张(王庙)公路旁。村委会驻地。97户,471人。宋朝中期,杨氏从福建省迁此建村,称杨家。后洪氏迁来,因此地为通往浮梁县北乡大路,村中有店铺,又称杨家店。现有杨、洪,王氏居住。
   杜山下
  在三龙街北偏东7.5公里。高家尖南麓山坞中,20户,105人。明初,周氏由万年县迁此定居,因村建在一个独山脚下,称独山下,因谐音又称杜山下。后有曹,江氏迁此聚居。
   傅家店
   在三龙街北偏东7公里,黎园岭西南麓,西河东岸平畈上。20户,91人。明朝,傅氏从都昌县迁此建村,开有店铺,故称傅家店。
   学儿谭
  在三龙街西北6公里,鸟石尖东麓宽谷中。26户,125人。因村前有水潭,此地办有私塾学堂,附近学生来此读书,故名学儿潭。清光绪十年,村被洪水冲没。程、洪、石氏迁小河对岸牛车下聚居,沿用原名。
   王家山
  在三龙街东北6.5公里,董家岭北麓宽谷中。23户,129人。原有王氏居住在山脚下,而名王家山。清朝末期,朱氏从柏林(在今江村乡)迁此,沿用原名。
   詹冲坞
  在三龙街东北6公里,南(昌)张(王庙)公路西侧山坞里。11户,51人。此地曾称马鞍山。1961年建水库时,卢,吴氏从詹冲坞迁此定居,以原居地名詹冲坞为名。
   方素嘴
  位于三龙街东北5.5公里,南(昌)张(王庙)公路西侧小山嘴上,2户,12人。此地原有方氏居住,称方家嘴。后村废。1978年,方、丁氏迁此建居,沿用原名。
   芦田村民委员会
  位于乡境中部,龙港公路两侧平畈上。以驻地芦田命名。辖5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村,316户,1967人。耕地2619亩,山林23,490亩,主种水稻。解放前属浮梁县第四区南溪乡第一保。建国初属浮梁县第四区三龙乡。1952年为芦田乡。合作化时,由芦田初级社转为芦田高级社。1958年成立高峰人民公社芦田大队,1966年改为兴农公社红旗大队,1968年恢复三龙公社芦田大队。1984年称现名。
   芦田
  在三龙街北偏西5公里处,虎山东麓的平畈上。龙港公路穿村而过。村委会驻地。121,582人。宋朝初期,汪氏从东港(在今黄坛乡)迁此,村建在长满芦苇的西河畔,芦苇地变成了良田,故名芦田。
   鱼塘坞
  在三龙街西北6.5公里,虎山南麓低丘谷地中。16户,90人。此坞原是荒地,有口天然水塘,称鱼塘坞。1970年因建水电站,刘、朱、吴氏由黄坛大洲迁此建村,称为新村,1982年改为现名。
   箭堂坞
  在三龙街北偏西5公里,鸟石尖西南麓,西河东岸山坞中。20户,96人。明朝,吴氏在此居住,后程氏从庵堂坞(后废)迁此。村后山峰似箭,又有金家庵堂,故名箭堂坞。
   豆峰岭
  在三龙街西北8公里,大岭背东山坞中。66户,380人。明朝中期,汪氏从河南省迁来,村建在黄土岭上,以山取名。1954年成立初级社时,取名凰峰初级社,改名凰峰岭。
   石溪渡
  在三龙街北偏西3.5公里,英花尖东麓,西河之滨谷地中。187户,783人。元朝中期,杨、曹氏在此居住,村靠西河渡口,石头甚多,故名石溪渡。明朝末期,陈氏由安徽省建德(今东至县)迁此。清朝初期,余氏由都昌桥头迁此居住。
   窑棚上
  在三龙街西北3公里,鸟石尖西南麓。6户,36人。1923年汪氏从湖北迁此搭棚建窑烧炭,故名。建国后,徐、周、禾、王氏从上海,四川省,波阳县等地迁此定居,沿用原名。
   东山村民委员会
  位于乡境东南部低丘陵地带。南(昌)张(王庙)公路穿境而过。驻地黄家棚,以自然村东山下“东山”为名,辖5个村民小组,10个自然村,188户,849人。耕地1,178亩,山林8,541亩。主种水稻。建国前属浮梁县第四区三龙乡。建国初属浮梁县三龙乡。1958年成立高峰人民公社时为东山大队。1960年由杨家,东山,盘溪3个大队合并成立杨家大队,1963年从杨家大队划出,归属市公安局的三龙农场东山分场,1966年改称兴农公社东风大队,1968年复并入杨家大队。1978年又由杨家大队划出恢复东山大队;1984年称现名。
   黄家棚
  在三龙街东北4.5公里,鸟石尖东南麓平畈上。村委会驻地。15户,78人。元朝末期,有黄氏在此搭棚居住,故名黄家棚。民国时,余、曹氏由乐平县,鄱阳县迁此居住。现有董、饶,吴,洪、黄氏居住于此。
   尤家
  在三龙街东北5公里,五家尖西南麓平畈上。宋朝末期,尤氏从浮梁县城迁此,村名尤家。1953年景德镇市公安局在此建农场,原住户均已迁往寺前居住。.现此地人口均为农场人口。
   寺前
  在三龙街东北5公里,鸟石尖东南麓平畈上。18户,96人。明朝初期,王氏由港口郭源(在今黄坛乡)迁此定居,因村建于社公庙之前而得名。1953年,尤、汪氏从邻村尤家移居此地。
   舒家山
  在三龙街北6公里,鸟石尖南麓低丘坡上。33户,140人。元朝末期,舒氏从都昌县迁此,称舒家,后因此山为舒家所有,村名改称舒家山。清朝末期,彭氏由江村(在今江村乡)迁此,沿用原名,现有彭,曹,李、沈氏在此居住。
   东山下
  在三龙街北偏东3.5公里,东山北麓低丘谷地,南(昌)张(王庙)公路东侧。34户,170人。明末,翟氏从福建省迁此定居,因村建在东山脚下而名东山下。
   麦园里
  在三龙街东北3公里,东山北麓平畈上.48户,246人。清朝初期,谢氏从都昌迁此,以种苎棘为业,取名兢园里。后谐音称麦园里。现有张、吴、段,彭、董氏等在此聚居。
   徐家坞
   在三龙街北偏东4.5公里,鸟石尖东南麓平畈上。1户”5人。原有徐氏在此居住,称徐家坞。1984年洪氏由邻村东山下迁此居住,沿用原名。
   东山畈
  在三龙街东偏北2公里,南(昌)张(王庙)公路东侧。清朝末期,董、黄氏由本地三龙街迁此建村,因村座落在东山西麓田畈上而得名。1958年,市公安局在此建农场(现为市劳动教养管理所)时,居民均迁往黄家棚居住。新港里
  在三龙街北偏东3.5公里,南(昌)张(王庙)公路西侧。9户,38人。此地原称新港里。1964年办畜牧场时,从附近各村迁来几户人家居住。1980年村办林场设于此。
   枫林坞口
   在三龙街东南2公里,南(昌)张(王庙)公路东侧。20户,76人,1964年公社鱼种场设于此。
   双蓬村民委员会
  位于乡境南部低丘陵地带。驻地蓬上。以原双蓬大队“双蓬”为名。辖8个村民小组,9个自然村,329户,1,625人。耕地2,927亩,山林8,995亩,主产稻谷。解放前属浮梁县第四区三龙乡第十二保。建国初属浮梁县第四区三龙乡。合作化时,由龙星初级社转为三龙高级社。1958年成立高峰人民公社时属三龙大队。1960年由三龙大队划出成立双蓬大队,1966年改为兴龙公社太阳升大队,1968年并入三龙公社三龙大队。1970年由三龙大队划出,恢复双蓬大队。1984年称现名。
   蓬上
  在三龙街西南1.3公里,大肚培东北麓田畈旁。村委会驻地。82户,403人。明朝初期,林氏从南丰县迁此搭棚定居,称林家棚。棚谐音为“蓬”后称蓬上。建国后双蓬大队设于此,亦称双蓬。后有李,许,朱氏迁此聚居。
   大坞里
  在三龙街西偏北2.5公里,银坞岗东麓山坞中。14户,70人。原有潘氏在此居住。清光绪年间,徐氏从湖口县迁此山坞建村,名大坞里。后有陈,王、陆氏在此聚居。
   渡口
  在三龙街西南l公里处,银坞岗东南麓平畈上。44户,210人。清朝末期,林氏由蓬上分居于此。在西河渡口旁建村,故名,后有吴、韩、李氏迁此聚居.
   张家
   在三龙街西南2公里处,银坞岗东南麓田畈上。18户,75人。宋朝,有张氏迁此居住,称张家。清朝末期,林氏从蓬上分居于此,沿用原名。
   橹冲坞
  在三龙街西偏南3公里,大肚培北麓山坞中,59户,266人。清朝中期,李氏从鄱阳县迁此,林氏从建昌府南丰县迁此建居。因村建于地似船形的山坞里,村后有棵似橹的株树,船后有橹,船行如冲,故名橹冲坞。
   黎家下
  在三龙街南偏西1.5公里,大肚培东麓中部。48户,278人。明朝中期,黎氏由福律省建瓯县迁此建村。村名黎家下。清朝中期,林氏从南丰县迁此居住,沿用原名。后有高,李、曹,林氏迁此居住。
   程家
   在三龙街南偏西2公里,大肚培南麓,26户,141人。明朝末期,程氏从婺源县樟睦迁此居住,故名。后有江、谭、曹氏陆续迁此居住。
   中堂里
  在三龙街西南2.5公里,凤尖东麓田畈上。19户,70人。清朝初期,林氏由南丰县迁此建村,园地处程家、余家缸堂里(此二村已废)的中间,故名中堂里。后有王,余、周,甄氏迁入居住。
   牡丹台
  在三龙街西南3公里,大肚培南麓山坞中。19户,106人。明朝,王氏在此居住,村前垒有花台,牡丹茂盛,故名。民国初,严氏从高螃上(在今罗家桥乡)迁居此地,袭用原名。后有黄、吴氏迁此居住,紧靠此地有枫树山林场浮西分场。
   尤家山*(片村)
   在三龙街东2公里处,东山南麓山坞里。宋朝中期,尤氏由安徽省歙县迁此建村,因四面环山,称为尤家山。后人烟增多,分为两房,居住在山坞里的内首和外首。故称内尤家,外尤家,合称尤家山。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出版者:安徽新华印刷厂

《景德镇市地名志》它是景德镇市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地名专著,也是景德镇市人民的一件大事,我们祝贺它的诞生。 这部专著是根据国务院、中国地名委员会的有关文件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按照“江西省市、县《地名志》编辑大纲”的要求编纂而成的。《景德镇市地名志》是一部具有法定性的地名典籍。这部志书,同时又是一部从地名角度介绍景德镇市的资料书,全书共收入了各类地4403条计100多万字,分为综述、政区与居民地、行政企事业单位、重要人工、建筑、自然地理实体、纪念地与名胜古迹、附录等七大部份。并配有各类地名图48幅,彩色和单色照片120余帧,内容丰富,翔实。对古今重要地名的由来含义、历史现状及其演变,作了较详尽的介绍。为了反映景德镇市的特点,对陶瓷考古、经济研究、游览观光等三个方面,作了较多的叙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景德镇市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教育、风俗、民情概况。它的出版,有助于社会各方面人士准确地了解景德镇市的地理特征,历史状况,自然风貌,为我国军事、公安、民政、邮电、城建、交通、新闻出版、科研教育、旅游外事等部门和人民群众日常交往提供准确的地名资料,从而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