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街道地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0245
颗粒名称: 新村街道地名
分类号: TU984.191
页数: 7
页码: 75—81
摘要: 新村街道地名主要包括百眼并居民委员会 、新蜂居民委员会、八面山居民委员会、火石坞居民委员会、白蛇坞、洪家山居民委员会等地名的相关情况介绍。
关键词: 新村街道 概况

内容

百眼并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北约100米处。驻农委宿舍71栋207号。东至广场北路西侧,西至新村东路东侧,南至新村街道办事处,北至农民新村。含市农委、农机公司、文化局、等单位宿舍楼房8栋。农民新村在境内,为城乡居民混居区。8个居民组,489户,1233人。1958年后逐步形成居民区,属苏家弄办事处第二居委会。1970年改称红星居委会。1981年改称东路第四居委会.1982年根据该会水井多的特点,改名百眼井居民委员会。解放前此地是一片田垄,称社公庙后垄。新村街道办事处驻境内。
   新蜂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西约620米处。驻西路西侧医药公司仓库205号。东邻凉山树下,西至医药公司仓库西侧,南邻八面山,北至仓库北围墙。4个居民组,116户,650人01982年形成居民区,属邱家坞居委会。1984年析出,成立新峰居民委员会。因此地是山岭,又以新成立之意命名新峰。
   凉山树下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西约570米处。驻西路70栋405号。东至向阳岭西侧,西至西路东侧,南至西路62栋,北至78栋。以辖地命名。8个居民组,336户,1122人01972年市政府等单位在此建宿舍,形成居民区。先后属反修和白蛇坞居委会。1984年析出,成立凉山树下居民委员会。解放前此处是山坡,山上有不少短松,树木葱郁象伞,夏季树下荫凉,当地农民称此处为凉山树下,地名沿用至今。
   八面山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西约600米处。驻西路附55号。东至西路西侧,西至师范学校,南至西二路北侧,北至西路33栋市政协宿舍。4个居民组,90户,354人01983年形成居民区,属邱家坞居委会。1984年析出,成立八面山居民委员会。因此地原为起伏的山岗,山峦紧连,解放前称八仙山。后因此山有八条山岗,又称八面山。市标准计量局、景德镇师范学校座落境内。
   新村西二路 位于居委会西5米。东至西路市交通局宿舍,西至师范学校。长约200米,宽4米。水泥路面。此路地势由低到高,北傍山坡。南侧有市交通局、人防办宿舍。旧称火石坞。1973年师范学校建房时形成通道,1982年地名普查时,因属西路第二条横道,故称新村西二路。
   火石坞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西550米处。驻西路西铡25栋103号。以辖地命名。东至西路西侧,西至莲花塘烈士纪念碑东侧,南至西路21栋交通局宿舍,北至西二路北侧师范学校。5个居民组,157户,722人。其中满族3人,余均汉族。原属反修居委会。1984年成立火石坞居民委员会。相传很久以前,曾从天上落下陨石一块,俗称火石。故名。居委会沿用坞名。
   腊梅山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西约300米处。驻腊梅山7栋5号。东邻尖嘴塘,西邻向阳岭,南至东路商业保育院,北邻农民新村。8个居民组,263户,1018人。含癞痢山一部分和建国、东风、新光等瓷厂宿舍1-20栋。六十年代初形成居民区,原属苏家弄办事处第二居委会。1970年属反帝居委会。1981年称中路第二居委会。1982年易今名。
   腊梅山 居委会驻地。长1500米,宽400米。建国前是荒山野岭,与向阳岭统称瘌痢山。1956年形成居民区,名反帝岭。因该地居民爱种腊梅,1982年雅名为腊梅山。此山一部分属向阳岭居委会辖。
   白蛇坞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西约500米处。驻西路45栋1单元2楼9号。以辖地命名。南至西路东侧48栋,北至西路东侧60栋。7个居民组,313户,1124人。1970年形成居民区。1970年属反修居委会。1981年改称西路三会。1982年易今名。
   白蛇坞
  居委会驻地。南至西路东侧36栋,北至西路70栋。解放前此处是山间田垄。因道路弯曲迂回似蛇行,又因两边山上石头呈白色,故名白石坞。后改名白蛇坞。此坞南段属西路居委会,东面山坡有28户农民户。为城乡居民混居区。
   西路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西约520米处。驻西路东侧46栋2楼1号。以辖地命名。南至西路东侧36栋,北至46栋。3个居民组,334户,1314人。有工商行政管理局、瓷业公司、商业局、粮食局等单位在此建宿舍,1979年形成居民区。原名白蛇坞居委会。1984年析出,成立西路居委会。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座落境内。
   新村西一路
  位于居委会西50米处,洪家山与邱家坞之间的道路。原是通莲花塘的一条小道。1981年加宽。长约300米,宽5米。水泥路面。道路两旁均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宿舍。
   洪家山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西约550米处。驻西一路14栋1号。以辖地命名。东至西路西侧,西至莲花塘边市委宿舍东侧。南至西一路北侧,北至洪家山一建司宿舍。4个居民组,243户,1120人,其中回族10人,余均汉族。1956年形成居民区,属苏家弄办事处第四居委会。1970年属反修居委会。1982年属邱家坞居委会。1984年析出,成立洪家山居民委员会。
   洪家山
  居委会驻地。解放前此山为洪氏祖坟山,故名。1956年在此逐年兴建宿舍,形成居民区。现有市退休老干部宿舍和师范学校、副食品公司、标准计量局等单位宿舍分布于岭上岭下。曾名反修岭,1982年改称今名。
   尖嘴塘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西约220米处。驻尖嘴塘3栋4号。东邻百眼井,西邻腊梅”南邻中路,北邻体育中学。以辖地命名09个居民组,448户,1378人。解放前此地属樊家井村辖,1964年始,路桥公司、外贸公司、百货公司等单位先后在此建宿舍,形成居民区。属苏家弄办事处第五居委会01970年改称反帝居委会。1981年改称中路第三居委会。1982年易今名。市体育学校座落境内。
   尖嘴塘 居委会驻地。解放前此地是坟山,山下有一水塘,形似鸡嘴,故名尖嘴塘01958年当地农民将塘边田称跃进田01967年岭上名反帝岭,此称反帝岭下,1981年复称尖嘴塘。
   茶叶坞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东约350米处。驻茶叶坞附3栋1号。东至铁路西侧,西至广场北路东侧,南邻昌虹居委会,北邻新华居委会。7个居民组,413户,1268人。1958年始兴建宿舍,形成居民区。属苏家弄办事处第一居委会。1970年属红星居委会。1981年析出,成立茶叶坞居民委员会。
   茶叶坞
  居委会驻地。东至樊家井村茶山,西至广场北路北端,南邻新兴居委会,北至市民政局福利瓷厂。境内有东风瓷厂,陶瓷加工厂、群星中学等单位宿舍30余栋。解放前为猪婆山农民的茶山,故名茶叶坞。群星学校座落境内。
   向阳岭居民委员会位于街道办事处西约300米处。驻向阳岭32号。东邻腊梅山,西邻白蛇坞,南至前进巷新村派出所,北至珠山彩绘瓷厂。6个居民组,328户,1022人。1957年后逐步形成居民区,属苏家弄办事处第六居委会。1970年改称向阳岭居委会。1981年改称西路第二居委会。1982年复称向阳岭居民委员会。
   向阳岭
  居委会驻地。长约650米,宽5米,水泥路面。旧称瘌痢山,此为山上小道,1957年市拆迁户陆续迁此建房,形成此路。因路朝南斜下,1982年命名为向阳岭。
   莲花山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东约550米处。驻陶机二厂宿舍202号。东至莲花山铁路两侧,西至莲花山艺术瓷厂宿舍,南至土产公司宿舍,北至窑炉公司宿舍06个居民组,413户,1268人。此地原是坟山”1972年始,市艺术瓷厂、土产果品公司、陶机二厂、东风瓷厂、窑炉公司等单位在此建宿舍,形成居民区。属茶叶坞居委会。1984年析出,成立莲花山居民委员会。市陶瓷职工大学,窑炉建筑公司座落境内。
   邱家坞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西570米处。驻西一路56号。以辖地命名。东至西路西侧,西至莲花塘边市委宿舍东侧,南邻百花饭店,北至西一路南侧。9个居民组,186户,728人01959年形成居民区,属苏家弄办事处第四居委会。1970年改称反修居委会。1981年改称西路四会。1982年易今名。
   邱家坞
  居委会驻地。解放前此地是山坞,邱姓在此耕种,故名邱家坞。1959年以来,许多单位在此建宿舍。现有市妇联、商业局、轻化工业局、财政局等单位宿舍分布在坞前坞后。曾名反修岭。1981年复称邱家坞。
   中路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西约100米处。驻中路16栋2号。东至新村东路,西邻向阳岭,南至第十二小学,北至尖嘴塘。5个居民组,436户,1205人。原是荒山,旧称瘌痢山。1958年形成居民区,属苏家弄办事处第三居委会。1970年改称反帝居委会。1975年改称红卫居委会。1981年改称中路第一居委会。1982年易今名。第十二小学、商业保育院座落境内。
   昌虹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东约150米处。驻昌虹路3栋6号。东邻新兴居委会,西至广场北路,南邻二院居委会,北连茶叶坞。6个居民组,294户,942人。其中回族6人。有昌虹瓷厂、粮食局、卫生局等单位宿舍楼房17栋。1958年太白园办事处在此办农场,后又建昌虹瓷厂。1966年形成居民区,属新华北路办事处第二居委会。1970年改称新民居委会。1981年析出,成立昌虹居民委员会。1984年评为市文明单位。市环境保护局、昌虹瓷厂座落境内。
   昌虹路
  居委会驻地。东至新兴居委会辖地,西至广场北路东侧。长400米,宽4米,东段水泥路面。两旁为市粮食局、第二医院等单位宿舍。解放前为江氏坟山、名江家山。后因昌虹瓷厂建此,故名昌虹路。
   百花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西约500米处。驻西路西侧9栋2号。东至百花饭店,西至西路西侧,南至市城建局,北至13栋医药公司宿舍。6个居民组,198户,734人。1960年形成居民区,属苏家弄办事处第四居委会。1976年属反修居委会。1982年属邱家坞居委会。1984年析出,成立百花居民委员会。以百花饭店之名命名。市城建局、百花饭店座落境内。
   前进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西南约450米处。驻西路16栋6号。南至西路东侧12栋,北至西路东侧20栋。以辖地命名。9个居民组,282户,1283人,其中回族5人,余均汉族0。1957年始逐年建职工宿舍,形成居民区。属苏家弄办事处第四居委会。1970年析出,成立前进居委会。1981年改称新村街道办事处西路第一居委会。1982年复称前进居民委员会。
   前进巷
  位于居委会东25米处。南至市体育馆,北至向阳岭。长600米,宽8米,后段宽4米。泥沙路面。1957年因建房形成巷道01973年命今名。道旁为市交通局、路灯管理所等单位宿舍楼。新村派出所驻巷中段。
   新民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南约100米处。驻新民巷文化室。以驻地命名。东至广场北路,西至新村东路,南邻社公庙,北至新村街道办事处09个居民组,386户,1182人。1956年建职工宿舍,形成居民区。属苏家弄办事处第二居委会。1970年改称新民居委会。1981年改称东路第三居委会。1982年复称新民居民委员会。市企业房管所座落境内。
   新民巷
  居委会驻地。南至新村肉店,北至新村东路67栋。长400米,宽2米,沙土路面。此处原是社公庙一条水沟,1955年兴建工人新村后逐渐形成巷道。1982年出于美好愿望命今名。
   棉花坞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西南约600米处。驻棉花坞区人防宿舍201号。东至前进巷南端市体育馆,西至艺术瓷厂东侧,南至新华书店,北至师范附小。6个居民组,374户,1079人。1957年建职工宿舍,形成居民区。属苏家弄办事处第四居委会。1970属反修居委会。1972年属前进居委会。1984年析出,成立棉花坞居民委员会。解放前此坞种过棉花,习称棉花坞。岭下种过麻,又称麻园里。市新华书店、体育馆、师范附小、自来水公司、市革命老干部休养所等单位座落境内。
   新村西路山脚下 位于居委会东50米处。东至西路西侧,西至艺术瓷厂东侧、南至新华书店,北至自来水公司。含西路1-20栋住宅。解放前此地是荒山。1956年以来,建珠山路时的拆迁户,陆续在此建房定居,形成居民区。1971年由珠山公社定名为西路山脚下。
   二院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东约200米处。驻第二医院宿舍1栋102号。东邻新兴居委会,西至广场北路,南邻东路居委会,北至昌虹路。104户,326人。此处原是荒山,1973年二院建宿舍,形成居民区。属珠山公社新民居委会。1976年属新村街道昌虹居委会。1986年2月析出,成立二院居民委员会。
   工人新村* 街道办事处驻地。东至广场北路,西至莲社北路口新华书店,南至珠山东路,北至农民新村。解放前是一片荒山田垄,清代建一社公庙,原名社公庙垄。1955年建第一批工人宿舍,始成居民区。称工人新村。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住宅不断兴建,新村范围不断扩大,现已是含17个居民委员会的区片。区内宿舍楼群排列整齐,道路宽阔平坦,绿树成荫,商业网点和各项设施配套,已成为市区人口最密集的新型住宅区。境内设有各类学校、新华书店、电影院、体育馆、医院。
   珠山新村 位于街道办事处东约650米处。东至新桥,西邻东路居委会,南至珠山东路东侧,北至茶叶坞。地势西北较高成坡状。境内有新桥、新兴、夜叉坞三个居民委员会。旧称野茶坞,又名夜叉坞。1966年在此劈山修路,兴建职工宿舍,形成居民区。从此荆棘丛生,荒冢遍野的夜叉坞,变成了人烟密集的新居民区。1981年改称珠山新村。
   社公庙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南约200米处。驻东路2号。东至广场北路,西至新村东路,南至珠山东路北侧,北邻新民居委会。6个居民组,412户,1322人。1955年始建第一批工人宿舍,逐渐形成居民区。属苏家弄办事处第一居委会。1970年改称红旗居委会。1972年析出,成立跃进居委会。1981年改称东路第二居委会。1982年易今名。市妇幼保健院、光明电影院、房管局座落境内。解放前此处是一片稻田,相传清初,原匣钵行会在此建一社公庙,地以庙名。
   光明巷 位于居委会东90米处。南至光职电影院背后,北至新村东路小桥。长300米,宽前段4米,后段2米,此处原称社公庙垄01982年因位处光明电影院后而命名。
   东路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东300米处。驻建设银行宿舍附6栋103号。东至珠山东路市政工程处,西至广场加油站,南至马鞍山路自来水营业所,北至第二医院住院部南侧。含新村东路2至16栋宿舍。14个居民组,381户,1327人,其中回族1人,余均汉族。六十年代始逐年建职工宿舍,形成居民区。属苏家弄办事处第一居委会。1970年改称红旗居委会。1981年析出,成立东路第一居委会。1982年易今名。解放前此地为荒山坟地。因山形似一头母猪,故称猪婆山。因地处新村东部,1982年改称新村东路。市皮肤病防治所、广场加油站等单位座落境内。
   新华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东约400米。驻新华瓷厂宿舍13栋201号。东至茶叶坞,西至广场北路,南至群星学校,北至民政工业公司。7个居民组,163户,720人。此处原是荒山坟地。1970年新华瓷厂等单位建房于此,形成居民区。原属茶叶坞居委会,1985年析出,成立新华居民委员会。以新华瓷厂宿舍命名。
   夜叉坞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东650米处。驻珠山新村附16栋12号。以辖地命名。东邻新兴居委会,西至第二医院住院部东侧,南邻新桥居委会,北至昌虹瓷厂。含珠山东路13-39栋宿舍。6个居民组,501户,1512人01966年始逐年建职工宿舍,形成居民区。属新华北路办事处第一居委会。1970年属红旗居委会。1972年属跃进居委会。1976年为新村街道向东居委会。1981年改称珠山新村第二居委会。1982年易今名。相传明朝这里有几户人家,漫山遍野种有茶树。自然村迁移后,茶树无人管,故成野茶坞。后来成为坟山,又称夜叉坞。
   新桥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东约600米处。驻珠山东路3栋11号。以桥命名。东至新桥西端,西至市政工程处,南至马鞍山北岭物资局宿舍,北邻东路居委会。6个居民组,375户,1308人。此地原是荒山,旧称夜叉坞。1965年辟山修路,兴建职工宿舍,形成居民区。属珠山办事处第一居委会。1970年改属红旗居委会。1972年析出,成立跃进居委会。1981年易今名。市政工程处座落境内。
   新兴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东700米处。驻珠山新村8栋l号。东至铁路西侧,西邻夜叉坞居委会,南至珠山新村3栋,北邻莲花山居委会。含珠山新村3-22栋宿舍。7个居民组,246户,844人。解放前此地是一片坟山,旧称夜叉坞01966年始逐年建职工宿舍,形成居民区。属新华北路办事处第一居委会。1970年改称红旗居委会。1972年改称跃进居委会。1976年成立新村街道新兴居委会。1981年改称新村第一居委会。1982年复称新兴居民委员会。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出版者:安徽新华印刷厂

《景德镇市地名志》它是景德镇市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地名专著,也是景德镇市人民的一件大事,我们祝贺它的诞生。 这部专著是根据国务院、中国地名委员会的有关文件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按照“江西省市、县《地名志》编辑大纲”的要求编纂而成的。《景德镇市地名志》是一部具有法定性的地名典籍。这部志书,同时又是一部从地名角度介绍景德镇市的资料书,全书共收入了各类地4403条计100多万字,分为综述、政区与居民地、行政企事业单位、重要人工、建筑、自然地理实体、纪念地与名胜古迹、附录等七大部份。并配有各类地名图48幅,彩色和单色照片120余帧,内容丰富,翔实。对古今重要地名的由来含义、历史现状及其演变,作了较详尽的介绍。为了反映景德镇市的特点,对陶瓷考古、经济研究、游览观光等三个方面,作了较多的叙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景德镇市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教育、风俗、民情概况。它的出版,有助于社会各方面人士准确地了解景德镇市的地理特征,历史状况,自然风貌,为我国军事、公安、民政、邮电、城建、交通、新闻出版、科研教育、旅游外事等部门和人民群众日常交往提供准确的地名资料,从而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

阅读

相关地名

白蛇坞
相关地名
新村西一路
相关地名
洪家山
相关地名
尖嘴塘
相关地名
茶叶坞
相关地名
向阳岭
相关地名
邱家坞
相关地名
新村西路山脚下
相关地名
工人新村
相关地名
珠山新村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前进巷
相关专题
新民巷
相关专题
光明巷
相关专题
新村西二路
相关专题
昌虹路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