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郊街道地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0242
颗粒名称: 西郊街道地名
分类号: TU984.191
页数: 8
页码: 63
摘要: 西郊街道地名主要包括胜利岭居民委员会 、胜利岭、河西韭莱园 、三闾庙居民委员会、三阊庙正街、刘家弄等其他地名的相关情况介绍。
关键词: 西郊街道 地名

内容

胜利岭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南100米处。驻河西韭菜园22号。东至沿江西路,西至兴华路东侧,南至沿江西路水利局北侧,北至浮桥西路南侧。含浮桥西路及兴华北路一部分。6个居民组,288户,938人。辖地清属浮梁县兴西乡长芗都。民国时属景德镇第四镇公所。建国初属景德镇市北市区。1952年属第八街政府第三坊。1953年属第三区政府。1954年属石狮埠办事处第九居委会。1964年改称第十七居委会。1970年成立胜利岭居民委员会。市竹编工艺厂、第一塑料厂、第三塑料厂,西郊街道办事处座落境内。
   胜利岭
  位于居委会西南100米处。东至河西韭菜园,西至兴华路东侧,南邻胜利器材厂生活区,北至浮桥西路南侧。泥石路面。解放前此地为荒丘野地,称黄泥岭。建国后城市居民迁入,后又建花篾厂、五金厂及宿舍,形成居民区。1958年定名为胜利岭。
   河西韭莱园 居委会驻地。东至沿江西路,西至胜利岭西侧,南至市水电局北侧,北至浮桥西路南侧。泥沙路面。昔日此地农民种韭菜闻名,故名韭菜园。为避免重名易今名。建国后城市居民迁入,为城乡居民混居区。
   三闾庙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北600米处。驻三闾庙正街36号。以辖区三闾庙命名。为城乡居民混居区。东至昌江西岸,西至陶金岭田畈东侧,南至西河北岸,北至呖府山南侧。5个居民组,309户,879人。辖地清属浮梁县兴西乡长芗都。民国时属浮梁县第四镇公所。建国初属景德镇市北市区第一街政府。1952年属第八街政府第三、四坊。1953年属第四区四图乡。1954年属郊区竟成乡。1964年属郊区办事处,称三闾庙居委会。1966年属东郊办事处。1968年属石狮埠公社兴华路居委会。1973年属西郊公社,恢复三闾庙居民委员会。三河村委会座落境内。
   三阊庙正街 居委会驻地。东至昌江西岸,西至三河村委会东侧,长200米,宽2米。青石路面。明清时期,此街商业繁荣,有粮行,米店,药店,饭店,杂货店、豆腐店,竹木行等,是当年景德镇主要的粮食集市,故名正街。清中期,河东街市发展较快。贸易中心转移。但这条明清古街一直较完整的保留至今。街北9号是三闾大夫庙,为纪念屈原而建。
   刘家弄 位于居委会南50米处。东至昌江西岸,西至进村路东侧。长150米,宽2.5米。青石路面。相传唐时浮梁知县刘仲昭家族由陶金岭迁此居住。后居民逐渐增多,形成弄巷,故名刘家弄。
   窑墩上 位于居委会西南150米处。东至进村路西侧,西至三河村委会址东侧,南至养鱼塘北侧,北至正街南侧。沙石路面。明末清初,此处曾建过窑场,后来居民在此建房,发现很多窑碴,故名窑墩上。
   杨家弄 位于居委会南100米处。东至昌江西岸,西至进村路,长210米,宽3米。泥土路面。此地唐宋时期就有人居住,始为杨姓,故名杨家弄。弄内明清建筑较多。
   凤凰岭 位于居委会西南300米处。东至进村路南端,西至凤凰桥,南至西河北侧,北至养鱼塘南侧,水泥路面。宋代此处有一石桥名凤凰桥。因地近凤凰桥,地势又较高,故名。
   进村路 位于居委会西南100米处。北至三闾庙村中心,南至凤凰岭东端.长300米,宽4米。水泥路面。解放前是一条羊肠小道,杂草丛生。解放后路面拓宽,两旁多新建楼房,因此路通村中心,1979年定名为进村路。
   石岭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西北1.5公里处。驻陶金岭6号。以辖地命名。为城乡居民混居区。东至三闾庙田畈西侧,西至罗家桥东侧,南至西河北侧,北至玉字亭南侧。含石岭、陶金岭、玉字岭三个居民点。3个居民小组,264户,904人。 辖地清属浮梁县兴西乡长芗都。民国时属浮梁县第四区三龙乡。建国初属市郊区石岭乡。1952年属北市区第一街政府。1953年属第三区第三坊,1954年属石狮埠第九居委会。1964年属郊区办事处。1966年属东郊办事处。1968年属石狮埠公社。1970年析出,成立陶金岭居委会。1973年改称西郊公社石岭居民委员会。电子工业部闽赣物资供应处(八OO库)、市第四中学(建筑职业学校),精神病院驻境内。
   公园路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北280米处。驻公园路33号。以所辖道路命名。老居民区。东至昌江西岸,西至新华路东侧,南至浮桥西路北侧,北至西河桥南端。6个居民组,522户,1532人。辖地清属浮梁县兴西乡长芗都。民国时属景德镇第四镇公所。建国初属景德镇市北市区。1952年属第八街政府第二坊。1953年属第三区政府。1954年属石狮埠办事处第九居委会。1970年改称兴华路居民委员会。1973年属西郊公社。1986年易称今名。市公路分局驻境内。
   墩头上
   位于居委会南50米处。东起浮桥西端坡上(公园路2号)西至老街上2-74号,南至老街上1--40号以北、北至公园路南侧(25-78号)。长50米,宽40米。沙土路面。因此处居民爱种桃树,原名桃树园。明清时期设过匣窑,又名窑弄里。民国时期,因该处地势较高,改名墩头上。
   公园路
   居委会驻地。东至浮桥西端,向北转西至兴华路东侧。长400米,宽8米。水泥路面。因处人民公园南侧,故名。唐宋时期此地已有制瓷作坊和匣厂,并形成小集镇。当时这条路较狭,称河西路。1935年加宽路面,解放后建人民公园,1954年,路面再拓宽,道旁增设商店,形成街市,名兴华路。1958年铺沥青路面,1983年铺水泥路面,改称今名。市园林管理处、人民公园、西郊派出所均在此路。路西端原为景德镇老汽车站,现为停车站。
   老街上
   位于居委会南180米处。东至浮桥西端,西至兴华路东侧。长300米,宽2米。水泥路面。元末汪姓在此建村。清代形成街市,称河西街。清道光年间,山洪暴发,房屋留存无几,街毁。习称老街上。为城乡居民混居区。
   油榨套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西北500米处。驻麻园岭23号。以辖地命名。东至兴华路西侧,西至九皇宫东侧,南至胜利器材厂北侧,北至西河桥南端。含油榨套、麻园岭、西河路三个居民点。为城乡居民混居区。6个居民组,438户,1357人。辖地清属浮梁县兴西乡长芗都。民国时属景德镇第四镇公所。建国初属景德镇市北市区第一街政府。1952年属第八街政府第二坊。1953年属第三区政府01954年属石狮埠办事处第九居委会。1970年称兴华路居委会。1973年属西郊公社。1981年从兴华路居委会析出,成立油榨套居民委员会。油榨套原为河西村委会驻地,有农户78户。1966年公路分局,农机厂、磁性材料厂等单位在此建宿舍,形成居民区。麻园岭于1958年由于城市拆迁户迁居,形成居民区。有农户31户。
   西河路 位于居委会南200米处。东至兴华北路西侧,西至九皇宫东侧。长1500米,宽8米。泥土路面。此路原是一条通波阳的小道,1973年拓宽,1975年通车,名新马路。1983年称西河路。九皇宫现为市福利院。
   胜利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86米处。驻厂生活区前门内左侧房。以厂命名。东至兴华路西侧,西邻河西韭菜园,南邻第十一小学,北邻西郊街道办事处。5个居民组,416户,1398人。现有宿舍楼房31栋。1965年在此建电校。1970年改为胜利器材厂,后逐年建宿舍,形成居民区,属胜利岭居委会管辖。1983年析出,成立胜利器材厂居民委员会。
   汪王庙居民委员会 位于筏道办事处南0.5公里处。驻珠山西路s号。以辖地命名。东至沿江西路,西至兴华路东侧,南至珠山西路北侧,北至第七中学南侧。4个居民组,232户,738人。有供电局,人民银行、税务四分局、蔬菜公司等单位宿舍楼房13栋,平房5栋。为城乡居民混居区。辖地清属浮梁县兴西乡长芗都。民国时属景德镇第四镇公所。建国初属景德镇市北市区第一街政府。1952年属第八街政府第三坊。1953年属第三区。1954年属石狮埠办事处第九居委会。1964年属第十七居委会。1970年属胜利岭居委会。1981年析出,成立汪王庙居民委员会。市供电局、中国人民银行景德镇分行、税务四分局座落境内。
   汪王庙 位于居委会西北0.3公里。东至兴华路西侧,西至市园林苗圃,南至蛇山北侧,北至凤凰山小路南侧。泥土路面。明代有汪,王、李,张居此,其中汪姓较多,并在此建有一庙,供汪王大帝,故名。建国后城市居民迁入,为城乡居民混居区。
   月山脚下 位于居委会西200米处。东至第七中学西侧,西至兴华路东侧,南至税务四分局北侧,北至第十一小学南侧。泥石路面。解放前此处是荒山野地,因地处大月山脚下,故名。解放前仅住几户农民,1958年涮西大队在此建砖瓦厂,曾称窑场。1973年编为东风坦山脚下,1986年改为汪王庙月山脚下。
   凤凰山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西南1公里处。驻茶山上。以辖地命名。东至汪王庙西侧,西至凤凰山,南至园林苗圃,北至市硝皮厂。5个居民组,232户,738人。原为荒山,城市居民搬迁于此,形成居民区。有宿舍楼房6栋,平房26栋。辖地清属浮梁县兴西乡长芗都。民国时属景德镇第四镇公所。建国初属景德镇市北市区第一街政府。1952年属第八街政府第三坊。1953年属第三区,1954年属石狮埠办事处第九居委会。1964年属第十七居委会。1970年属胜利岭居委会。1981年属汪王庙居委会。1985年析出,成立凤凰山居民委员会。
   凤凰山 位于居委会西120米处。东至茶山西麓,西至杨家坞口,南至市殡仪馆门前小公路北侧,北至后山。长1200米,宽300米。泥沙路面。属丘陵地。传说此山风水好,有凤凰在此生蛋。又因山形似凤凰,故名。1972年始,市硝皮厂等单位在此建厂房和宿舍,为城乡居民混居区。
   茶山上 居委会驻地。东至市殡仪馆西侧,西至凤凰山东侧,南至殡仪馆门前小路北侧,北至后山。长1000米,宽500米,泥土路面。属丘陵地。解放前此山东称吉安佬山,西称螃蟹夹。1962年河西大队在此种茶,故名。1980年城市居民迁此,形成城乡居民混居区。
   东风坦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南300米处。驻东风坦41号。以辖地命名。东至沿江西路,西至兴华路东侧,南邻珠山西路市林业局,北邻胜利器材厂生活区。5个居民组,380户,1168人。1984年评为市文明单位。境内有市水利局、林业局、航运局、第七中学等单位及宿舍楼房17栋,平房数十栋。辖地清属浮梁县兴西乡长芗都。民国时属景德镇第四镇公所。建国初属景德镇市北市区第一街政府。1952年属第八街政府。1953年属第四区竟成乡。1956年属郊区竟成乡。1964年属竟成公社,成立东风坦居委会。1968年属昌江公社麻石弄办事处。1973年属西郊公社。1976年属西郊街道办事处。市水利局、林业局、邮电大楼、航运公司、第七中学、第十一小学座落境内。
   东风坦 居委会驻地。境内多坡地。有部分水泥路面。相传300年前,西河拐南流经此地直入昌江,多年泥沙沉积,河床升高,堆成旱坦,习称坦上。1957年始陆续迁来船民,后又有很多单位在此基建,形成居民区。以“东风压倒西风”之意取名东风坦。
   蟠龙岗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南1公里处。以辖地命名。驻河西加油站宿舍1栋4楼。东至兴华路西侧,西至古窑后山,南至市教育学院,北至河西加油站。含教育学院、第二建筑公司、古窑等单位宿舍区。5个居民组”231户,738人。辖地清属浮梁县兴西乡长芗都。民国时属浮梁县第四区三龙乡。建国初属景德镇市郊区官庄乡。1959年属枫树山垦殖场。1970年市二建司建宿舍迁入居民,属胜利岭居委会管辖。1981年属汪王庙居委会管辖。1985年析出,成立蟠龙岗居民委员会。市教育学院、陶瓷历史博物馆、市环卫处等单位座落境内。
   蟠龙岗
   位于居委会南500米处。东至兴华路西侧,西至古窑后山,南至市教育学院,北至市看守所。因此山延伸形似蟠龙,故名。岗上原是一片松林。七十年代始,市教育学院、看守所、武警支队、陶瓷历史博物馆等单位先后建办公楼和宿舍,形成居民区。
   蛇山 位于居委会南300米处。东至兴华路西侧,西至蛇山西麓,南至市看守所北侧,北至兴华路河西加油站。传说此地原名陈家村。一次有条蛇吃了陈家的燕窝,后又有两蛇抢龟之说,故名蛇山。近年来市纸箱厂、环卫处、加油站在此建房,形成居民区。
   一心桥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南1.3公里处。驻木制品厂宿舍1幢105号。以辖地命名。东至昌江西岸,西至兴华路东侧,南至少年宫北侧,北至珠山西路南侧。4个居民组,380户,1167人。有宿舍楼房26栋,平房18栋。辖地清属浮梁县兴西乡长芗都。民国时属景德镇第四镇公所。建国初属景德镇市北市区第一街政府。1952年属第八街政府第三坊。1953年属第三区。1954年属石狮埠第九居委会。1970年属胜利岭居委会。1981年属汪王庙居委会。1985年析出,成立一心桥居民委员会。市城市开发公司、市服装一厂、金属结构厂、中医院住院部、技工学校、仪表厂等单位座落境内。
   一心桥 居委会驻地。东至昌江西岸,西至麻布袋东侧,南至少年宫北侧,北至珠山西路西侧。泥土路面。解放前此处有条深沟,沟上搭了一座木板桥,又高又窄又险,行人过桥时都互相告诫:要一心一意小心行走,故名一心桥。1980年市中医院、仪表厂建此,并建宿舍,形成居民区。
   麻布袋 位于居委会西南100米处。东至一心桥西侧,西至兴华路东侧,南至十八渡北侧,北至珠山西路南侧。泥土路面。传说清代此处为乱葬岗,地形似麻布袋状,故名01980年市建国瓷厂、技工学校在此建校建宿舍,形成居民区。
   十八渡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南1.5公里处。驻十八渡53号。老居民区。东至十八渡口,西至市气象台东侧,南至汽车站北侧,北至一心桥南侧。以渡口名命名。6个居民组,366户,1289人。辖地清属浮梁县兴西乡长芗都。民国时属第四区官庄乡。建国初属景德镇市郊区竟成乡。1958年属枫树山垦殖场。1964年属郊区办事处。成立十八渡居委会。1966年属东郊办事处。1968年属昌江公社麻石弄办事处。1973年属西郊公社。1976年属西郊街道办事处。解放前只有几十户农民,吴家村有槎窑数座,就地利用后山槎柴烧瓷,瓷坯由河东运来,烧好再运回河东,来往运瓷共有十八只渡船,故名十八渡。1977年红旗、光明瓷厂等单位在此建宿舍,为城乡居民混居区。市少年宫,西郊垦殖场场部座落境内。
   十八渡侧弄 位于居委会东南100米处。东至沿江西路,西至西郊垦殖场东侧。长40米,宽2米,石桥路面。由十八渡派生得名。
   汽车站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南1.8公里处。驻景德镇汽车站宿舍2栋1楼10号。东至十八渡西侧,西至车辆监理所东侧,南至新风路北侧,北邻市气象台。12个居民组,352户,1204人。有楼房11栋。平房12栋。办有便民旅店两个。废品收购站1所。辖地原属郊区小港嘴乡十八渡村。1957年省汽车运输公司景德镇公司及汽车站、保养场建厂和宿舍,形成居民区。1964年属郊区办事处十八渡居委会。1968年属昌江公社。1973年属西郊公社。从十八渡居委会析出、成立汽车站居民委员会。
   新风路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南1.6公里处。驻新风路3号。东至市车辆监理所,西至兴华路东侧,南至新风路北侧,北至养路段南侧。6个居民组,351户,1203人。境内有楼房5栋,平房16栋。辖地清属浮梁县兴西乡长芗都。民国时属第四区官庄乡。建国初属景德镇市郊区政府。1953年属郊区竟成乡十八渡村。1958年属枫树山垦殖场。1964年属郊区办事处十八渡居委会。1968年属昌江公社麻石弄办事处十八渡居委会。1973年属西郊公社汽车站居委会。1985年析出,成立新风路居民委员会。市车辆监理所,气象台、第八中学座落境内。
   森林公园居民委居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南2.5公里处。驻森林公园房管所。东邻光红居委会,西至结核病医院东侧,南至土产仓库北侧,北至新风路南侧。以辖地命名。10个居民组,927户,3089人。境内有宿舍楼房8栋,平房9栋。辖地清属浮梁县兴西乡长芗都。民国时属第四区三龙乡。建国初属景德镇市郊拯官庄乡。1953年属浮梁县南山林场。1958年属景德镇市枫树山垦殖场。1964年属郊区办事处十八渡居委会。1968年属昌江公社。1976年从十八渡居委会析出成立森林公园居民委员会。中国农业银行景德镇分行、市结核病防治所、金属加工厂座落境内。
   森林公园 居委会驻地。东邻光红居委会,西至兴华南路西侧,南邻官庄,北至新风路南侧。此地原是一片茂密的松林,枫树山林场驻此。解放后开辟成游览区。1955年在此兴建了职工疗养院(现为市结核病防治所)。并建有花圃、石凳等。故名森林公园。
   光红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南2.3公里处。驻红光瓷厂宿舍4栋106号。东至新风旅社西侧,西至森林公园东侧,南至市土产公司仓库,北至新风路南侧。1963年光明、红光两瓷厂先后在此建宿舍楼房12栋、平房14栋,形成居民区。6个居民组。382户,1345人。辖地原属郊区小港嘴乡十八渡村。1964年属郊区办事处十八渡居委会。1968年属昌江办事处。1973年属西郊公社。1976年属西郊街道办事处森林公园居委会。1981年析出,成立光红居民委员会。取光明、红光两瓷厂首字命名。
   谭家山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南2.1公里处。驻市第二建筑公司加工厂宿舍1排4号。东至昌江大桥西端,西至新风旅社东侧,南至土产公司宿舍。北至二建公司宿舍。7个居民组,448户,1438人。境内有第二建筑公司等单位宿舍楼房10栋,平房27栋。辖地原属市郊区竟成乡十八渡村。1964年属郊区办事处十八渡居委会。1968年属昌江公社。1973年属西郊公社。1974年从十八渡居委会折出,成立桥西路居民委员会。1986年易今名。市良种公司、水泥预制厂、水电安装公司座落境内。
   红旗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南2.1公里处。驻厂宿舍平房1栋4号。东邻谭家山,西至光红居委会东侧、南至黎明路,北邻谭家山居委会。1972年红旗瓷厂在此建宿舍,形成居民区。境内有楼房宿舍5栋,平房宿舍12栋0208户,852人。原属谭家山居委会。1987年2月成立红旗瓷厂居委会。
   刘家岗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南2公里黎明路东侧处。驻市电瓷厂幼儿园。以辖地刘家岗命名。东至黎明路化肥厂西侧,西至景光瓷厂中学东侧,南至园林鱼塘北侧,北至市土产公司仓库南侧。11个居民组,363户,1305人。境内有市电瓷厂等单位宿舍楼房4栋,平房14栋。1985年评为市文明单位。辖地清属浮梁县兴西乡长芗都。民国时属第四区官庄乡。建国初属景德镇市郊区竟成乡。1958年属枫树山垦殖场。1964年属郊区办事处十八渡居委会。1968年属昌江公社。1973年属西郊公社哪吒庙居委会。1976年析出,成立刘家岗居委会。1981年易今名。市电瓷厂中学,陶瓷物资供应处,石油,土产公司仓库座落境内。
   舅吒庙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南2.5公里。驻凤凰山东宿舍。以辖地命名。东至昌江西岸,西至枫树山,南至韭菜园。北至市第一化工厂南侧。含韭菜园一部分。辖地清属浮梁县兴西乡长芗都。民国时属第四区三龙乡官庄村。建国初属郊区竟成乡。1958年属枫树山垦殖场。1964年属郊区办事处十八渡居委会。1966年属东郊办事处。1968年属昌江公社。1973年属西郊公社。1976年属西郊街道办事处。从十八渡居委会析出。成立哪吒庙居民委员会。市汽车修配厂、第一化工厂、石油公司加工厂,青花文具厂,牛羊加工厂座落境内。
   哪吒庙 居委会驻地。清朝此地是荒山,山上建一哪吒庙,地以庙名。文革时拆。01970年景兴瓷厂在此建宿舍,形成居民区。
   韭菜园 位于居委会东南250米处。东起物资局仓库,西至元件厂东侧,南至南山北麓,北至化肥厂宿舍。明末刘姓从浮梁县城迁此建村,因山形似猫头,曾名猫头村。清代此地农民善种韭菜,遂改名韭菜园。1977年市汽车修配厂、青花文具厂等单位在此建宿舍,形成居民区。
   官庄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南4公里处。驻市造纸厂宿舍。以辖地官庄命名。东临昌江河,西至兴华南路,南邻造纸厂,北邻红卫化工厂。3个居民组,197户,750人。含宿舍楼房8栋,平房8栋。辖地民国时属浮梁县第四区三龙乡。建国初属郊区官庄乡。1958年属竟成公社。1964年属郊区办事处十八渡居委会。1973年属西郊公社。1976年属西郊街道办事处,成立官庄居委会。市造纸厂、颜料厂,黎明制药厂一工区、木材厂、沙发厂,元件五厂座落境内。为城乡居民混居区。
   华风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南5公里处。驻丁家洲厂生活区。东至六分厂,西至兴华南路,南至厂办公大楼,北至华昌瓷厂南侧。1978年建厂宿舍,形成居民区。现有宿舍楼房16一栋。321户,851人。原属官庄居委会。1987年6月析出,成立华风瓷厂居民委员会。
   亭子下居民委员会 位于居民委员会南5.4公里处。驻亭子下原铁四局五处宿舍,以辖地命名。东至黎明路,西至古城田畈,南至村小马路,北邻制冷设备厂。4个居民组,292户,1055人。含宿舍楼房10栋,平房14栋。为城乡居民混居区。辖地解放前属浮梁县第四区三龙乡。1952年属郊区官庄乡。1958年属枫树山垦殖场。1960年属竟成公社。1964年属郊区办事处十八渡居委会。1973年属西郊公社,1976年析出,成立亭子下居民委员会。市农科所座落境内。
   吕蒙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南8公里处。驻吕蒙砖瓦厂宿舍7栋9号。以辖地命名。1960年吕蒙砖瓦厂在此建厂和宿舍,为城乡居民混居区。东至黎明路东侧,西邻古城田畈,南至吕蒙河岸,北邻亭子下村。9个居民组,197户、750人。含楼房7栋,平房17栋。辖地解放前属鄱阳县丽阳乡。建国初属古城乡。1956年属景德镇郊区官庄乡。1958年属枫树山林场。1964年属郊区办事处十八渡居委会。1976年属西郊街道办事处,成立吕蒙居民委员会。市吕蒙砖瓦厂座落境内。
   昌明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南8公里处。驻厂职工宿舍。东至昌江河丁家洲段西岸。西至兴华南路东侧,南至市农科所,北至华风瓷厂(丁家洲中部)。含丁家洲一部分。6个居民组,293户,1056人.境内有宿舍楼房15栋,平房35栋。1985年评为市文明单位。辖地先后属郊区官庄乡和枫树山林场。1966年昌明无线电厂迁此兴建厂房和职工宿舍,形成居民区。1973年属西郊公社丁家洲居委会。1985年改称昌明无线电厂居民委员会。
   历尧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南9公里处。驻景南火车站1栋3号。以辖地历尧命名。东至焦化煤气厂,西至河岸,南至古通山北麓,北至市石油公司仓库。5个居民组,196户,750人。含宿舍楼房15栋。为城乡居民混居区.辖地解放前属鄱阳县丽阳乡。建国初属古城乡。1956年属景德镇市郊区官庄乡。1966年属郊区办事处。1973年属西郊公社。1981年成立历尧居民委员会。市焦化煤气厂、石油公司仓库,燃料公司仓库座落境内。
   河西 位于昌江中游西岸,为西郊街道办事处驻地。东至沿江西路,西至麻园岭,南至一心桥,北至西河南岸。面积约2平方公里。南(昌)张(王庙)公路直穿境区。大部分地段为水泥路。宋元时期名莲花洲。明代,因位于昌江西岸,改称河西。又名中渡河西。清代称长芗都潘家疃。民国时复称河西。解放前这里人口不多,但已有制瓷,烧匣、造船行业并形成小集镇。农民户多以种菜为生。建国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河西建立了不少机关单位和工厂,宿舍楼房毗连、迁居河西的人口越来越多,在此地片共建8个居委会。兴华北路、浮桥西路、公园路、沿江西路纵横交错,商业网点不断增多,市场日益繁荣。市人民公园座落境北,游人络绎不绝。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出版者:安徽新华印刷厂

《景德镇市地名志》它是景德镇市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地名专著,也是景德镇市人民的一件大事,我们祝贺它的诞生。 这部专著是根据国务院、中国地名委员会的有关文件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按照“江西省市、县《地名志》编辑大纲”的要求编纂而成的。《景德镇市地名志》是一部具有法定性的地名典籍。这部志书,同时又是一部从地名角度介绍景德镇市的资料书,全书共收入了各类地4403条计100多万字,分为综述、政区与居民地、行政企事业单位、重要人工、建筑、自然地理实体、纪念地与名胜古迹、附录等七大部份。并配有各类地名图48幅,彩色和单色照片120余帧,内容丰富,翔实。对古今重要地名的由来含义、历史现状及其演变,作了较详尽的介绍。为了反映景德镇市的特点,对陶瓷考古、经济研究、游览观光等三个方面,作了较多的叙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景德镇市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教育、风俗、民情概况。它的出版,有助于社会各方面人士准确地了解景德镇市的地理特征,历史状况,自然风貌,为我国军事、公安、民政、邮电、城建、交通、新闻出版、科研教育、旅游外事等部门和人民群众日常交往提供准确的地名资料,从而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

阅读

相关地名

胜利岭
相关地名
河西韭莱园
相关地名
三闾庙正街
相关地名
刘家弄
相关地名
窑墩上
相关地名
杨家弄
相关地名
凤凰岭
相关地名
进村路
相关地名
墩头上
相关地名
公园路
相关地名
老街上
相关地名
西河路
相关地名
月山脚下
相关地名
茶山上
相关地名
东风坦
相关地名
蟠龙岗
相关地名
麻布袋
相关地名
十八渡侧弄
相关地名
韭菜园
相关地名
河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森林公园
相关专题

相关作品

汪王庙
相关作品
一心桥
相关作品

相关实物

凤凰山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