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传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略》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0209
颗粒名称: 三、传说
分类号: I057
页数: 6
页码: 252-257
摘要: 高岭土是陶瓷制品的坯体和釉料以及粘土质耐火材料的重要原料。它以我国江西景德镇高岭村所产的高岭土(瓷土)而出名,并已成为全世界制瓷原料的通用术语。
关键词: 民间故事 民间文学

内容

高岭土的传说高岭土是陶瓷制品的坯体和釉料以及粘土质耐火材料的重要原料。它以我国江西景德镇高岭村所产的高岭土(瓷土)而出名,并已成为全世界制瓷原料的通用术语。关于高岭土有个传说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高岭村住着一户姓高的穷汉,夫妻二人租种着地主的几分瘦田。一年到头风里来雨里去,辛辛苦苦打下一点点粮食,几乎全都被地主的地租高利贷刮走了,只得靠瓜、薯、菜充饥度日,日子过得十分艰苦。
  高氏夫妻虽穷,但心地却很善良,只要听说谁家的锅揭不开,夫妻俩宁愿自己挨饿,也要省下口中的那点瓜薯给人送去。因此,邻近穷苦乡亲,都很尊敬他们。一个冬天,北风呼号,雪花纷飞。一清早,高家老汉刚把屋门打开,只见屋檐下躺着个衣衫褴褛,几乎被冻僵的白发老头。他忙唤来老伴,将老人抬到自家的床上,把家里仅有的一床破棉絮盖在老人身上,还将自己身上穿的一件破棉袄脱下来盖住老人。与此同时,高大娘也烧好了姜汤,夫妻二人细心地将姜汤一匙一匙地喂进老人的嘴里。过了一会,老人终于苏醒过来。
  可是老人还不能说话,用手指指口中,意思是说要吃东西。高氏夫妻很为难,家中粒米无存,只有野菜汤,怎能给刚刚回生的老人吃呢?经过商量,只好又到财主家去借那一升要还两升的米。借到米之后,高大娘熬好了热腾腾的稀粥端到老人面前请他喝。喝了粥,白发老人的精神好多了,他下床站了起来,激动地对高氏夫妻说:“你夫妻俩确是名不虚传的好人啊!”就从衣袋里取出一粒洁白晶莹的小石块,递给高老汉,说道:“我这里有一粒小石块,现送给你们,可将它种在村后的高岭山上。过七七四十九天,再去挖开山土,那里面有着挖不尽的白玉土,这种土是制瓷的上等料,你们可以将它运到景德镇去卖。”说完,一声哈哈大笑就不见人影了。
  高氏夫妻被眼前所发生的事儿弄得目瞪口呆,都以为遇到神仙了。夫妻俩怀着半信半疑的心理来到高岭山,挖个深坑将小石块种下去。过了四十九天,他们又来到高岭山,挥起锄头一挖,出现了奇迹,只见那原本是黄色的泥土,变成了白嫩的玉色土。夫妻俩非常高兴,便急匆匆地跑村串户,通知穷乡亲们一同上山去挖玉土,大家将土挖出,运到景德镇,果然卖到好价钱。从此,这一带的穷乡亲们便都改行挖、卖玉土了,日子也比前好过起来。
  景德镇自从采用高岭土制成瓷器以后,出产的瓷器更为精美01712年,有个法国的传教士昂特雷柯莱曾向国外介绍过高岭的瓷土,于是高岭土便在全世界闻名了。
  美人祭美人祭简称做祭红,也写作霁红,又叫做积红,名称虽不同,其实都是同一物品。还有一种说法,讲它是过去祭品瓷器中的贵重瓷,所以叫做祭红。祭红釉色红而细腻润泽,色较轻淡,呈色安定而不流淌,是红釉中的上品,以明代所产为最珍贵。
  为什么叫美人祭?有多种传说。在向焯《陶业记事》的美人祭别解中,就说了一个这样的故事。那是在明朝的时候,御器厂接到皇帝的旨意,要造出一种鲜红颜色的瓷器。御器厂的总管就命令窑工去烧制,经过多次反复都失败了。窑工们遭到一次又一次的鞭笞,并接到限期完成的命令,否则要送进牢狱甚至要处以死刑。窑工们个个为此忧愁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终日惶恐,怕大祸即将降临。
  有个老窑工,回到家中唉声叹气,他的独生女儿问他:“爹爹何事犯愁?”开始他不肯说,后被再三诘问,才不得不说出真情。女儿也同父亲一样着急起来,但她生性聪明,从小听到爷爷奶奶叔叔伯伯们说过烧窑的技术问题,很懂得一些烧窑的道理。便问老父亲说:“经过多次失败,可摸索到是什么原因?”老窑工回答:“还摸不准,很有可能是窑温不够,烧不上去。”聪明的女儿劝慰父亲好好休息,她自己却苦思冥想了一晚。
  第二天,老窑工一大早到窑上去了。这时,聪明的女儿也已想好了办法。将近晌午时光,她梳洗打扮了一番,便以探望老爹爹为由,只身来到窑上。只见众人正在忙碌,老窑工在注视着窑火,紧锁双眉,脸上呈出一片焦急的神色。女儿悄悄地站在老父亲的身边,老窑工却没发觉。烧窑工中有人叫:“师傅,火还没烧上去,怎么办?”老窑工还未来得及回答,但听一声娇叱:‰陕闪开!”就在众人一楞的时间,只见红光一闪,女儿已纵身跳进窑门。等到老窑工和众窑工们回过神来,窑内早已腾起了熊熊烈火,越烧越旺,老窑工和众工友都不禁痛哭失声。
  老窑工的女儿牺牲了,但这次窑却烧得成功。开窑时,只见一只只釉色殷红、晶莹润泽的好瓷器摆在面前,就象少女殷红的血把它染红一样。窑工们都说这是孝女的精诚所感,为了纪念她,便叫做美人祭。后来窑工封窑门,也用砖砌成女儿的形象。还因这种红釉,很象少女饮酒后脸上的红晕,故人们又叫做美人醉。
  金春馆景德镇中山路老弄口,原来有个清汤(又名馄饨、扁食)馆,叫景春馆。这个馆原来叫金春馆,始建于乾隆年间,是个别有风味的小吃馆,“清汤泡糕”更是这个馆的传统名点。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来到景德镇。他到了御窑厂后,听说景德镇有个很有名的清汤(馄饨)馆,便到这里品尝:当他吃到清汤泡糕,只觉得清汤皮薄、肉嫩、汤清、味鲜,而桂花糖糕糯而不粘,柔软适度,甜、成兼而有之,具有独特风味。心中大悦,忙说“好!好!”便乘兴索笔为这个馆题了“金春”二字。
  后来店主知道是乾隆皇帝的御笔,忙将“金春”二字做了块金字招牌,重新整修门面,将招牌悬挂在店门坊上。从此来客很多,生意兴隆.200多年来久盛不衰。这块招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掉,店名也改为“景春馆”。以后店面迁至中华南路16号,但这传统的“清汤泡糕”却仍为群众r欢迎。
  太平窑近百年来,景德镇都过着有特殊意义的中秋节。每当农历八月十五日夜晚,皎洁的圆月挂在空旷的地上却到处闪烁着火花,是镇上的传统风俗烧,“太平窑”。
   太平窑“太平窑”是一种类似圆筒的象征窑。它用一只只烧瓷器时用作垫底的圆瓷渣饼搭成,这种窑大的一丈高,小的也有三尺左右。
  当月亮升到中天,群众就开始投柴烧窑。那成千成百的太平窑一齐烧起来,就象点燃了无数支巨大的蜡烛,照得天上地下,林间水边一片通红,四周孔内冒出火来,就象一朵朵火花,也象一棵棵火树,与月亮光辉相映照,成为瑰丽奇观。
  这种奇特的风俗是怎样形成的?相传太平天国期间,太平军曾几次到过景德镇。有一次太平军又要攻打景德镇,镇上的清兵听到这个信息吓得要死,清兵的头目为了死守住景德镇,堵住江西通往安徽的通道,下令将镇上所有的烟囱和瓷窑拆掉,好用它的砖头筑起一座城墙,以抵抗太平军的攻打。
  瓷窑是窑工们的命根子,窑工和百姓都表示反对,痛骂清兵的狠毒,抗拒不拆。清军头目见全镇300多座瓷窑一座也没拆毁,派人到窑上抓了几个窑工,拷打问罪。但全镇窑工们奋力反抗,大家约定决不拆一块窑砖给清兵。
   有一次辅王杨辅清率领的太平军已逼临,清军知大势已去,只好撤退逃命。逃走前,将全镇的瓷窑烟囱,统统拆塌、炸毁,洗劫一空。
  当太平军开进景德镇时,只见到处是断墙残壁,破门倒户,却不见有一座烟囱冒烟。太平军晓得镇上的老百姓吃了苦,杨辅清便下令打开官府和窑户老板的粮仓和金库,将米和钱分发给穷苦百姓,老百姓这时真是又悲又喜,越发痛恨清兵和拥戴太平军了。驻在镇上的太平军,打退清军一次次进攻,并出兵反击取得了胜利。镇上百姓人人兴高彩烈,但是由于镇上曾遭清军洗劫,加上周围被封锁,商贾不通,镇上仍呈现萧条的局面。
  转眼间,八月中秋节到了,如何使镇上热闹起来?让太平军一道欢度这个佳节。窑工们反复商量,都没想到好办法。后来还是个老窑工出了一个点子,说:到处都是渣饼,何不用这些渣饼垒成窑的样子,内用松柴燃烧,用窑火来庆祝。他的主张得到大家的赞同,便都动起手来造成一座座渣饼窑。到时间点起火来,只见各处红光闪闪,火焰冲天,太平军士兵与镇上居民围着窑边嬉火观月,歌舞谈笑欢乐到深夜。此后太平军将士与窑工们一道重新建窑烧窑,更得到群众的拥护。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一盛况,也寄托自己的向往,就语义双关地把它叫做“太平窑”,每到中秋节烧“太平窑”成了景德镇的传统风俗习惯。
   瓷观音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期间,有个外国传教士巴登,以传教为名,搜集中国做瓷烧窑的技术情报和搜刮中国名贵的古瓷。
  一天,他游荡到报国寺,登上毗卢阁,抬头一看,迎面的一个神龛内,端端正正放着一尊瓷观音,釉色晶莹,绿衣披体。他偷偷掀起那观音的底端一瞄,啊,还是明代雕匠的绝作哩!顿时起了劫夺无价之宝的贼心。
  巴登装出很有礼貌的样子问小和尚:“请问,你的师父呢?”小和尚回答:“出去了。”巴登一听当家和尚不在,立即掏出钱袋,往桌上一掼:“小师父,我用这袋银元买你这 .只瓷观音好吗?”小和尚连连摇头。巴登又生一计,说肚子饿了,请小和尚弄点吃的来,小和尚真的去找吃的了。巴登见无人,忙偷了观音,藏在黑袍里溜走了。当家和尚回来后,知道珍藏的观音被偷走了,急得饭都吃不下。
  恰巧,这时景德镇有名的瓷雕艺人周小泉到京城传艺。他听说这件事后,便来到报国寺问清了缘由,安慰当家和尚道:“师父,你放心吧,那尊瓷观音,我曾多次来看过,七天之后,我准叫物归原地。”
  过了几天,周小泉来到巴登的教堂里,说是送宝来的。他取出一尊瓷观音给巴登一瞧,巴登吓了一跳,心想:“这不是我从报国寺偷来的瓷观音吗?”他急忙把偷来的瓷观音拿出来,和周小泉手里的对比一下,啊!两尊瓷观音一模一样。周小泉也不戳穿他,将瓷观音递给巴登说:“这观音是明代珍瓷,全中国只有两尊,我今天给你送来,正好配成对儿哩!”巴登忙问卖多少钱?周小泉将假瓷观音和真的瓷观音放在一起,看了半天才开口:“便宜点卖给你,一千两黄金!”巴登连连摇头:“太贵,太贵!”这时周小泉趁巴登一不注意,抱起真瓷观音说:“好,嫌贵就算了。”说完,头也不回转身走出教堂。
  “奇怪,怎么价也不还就走了呢?”巴登躺在椅子上左思右想,越想越感到不对头。他急忙用放大镜察看留在桌上的观音,当他细看瓷观音的耳朵时,一下子呆住了,只见观音耳眼里印着“大清周小泉仿制”七个肉眼不易看清的字。巴登一下象跌进了冰窖里,他知道真的已被周小泉换走了,他一失手,那只假瓷观音跌个粉碎。
  龙池离景德镇约30公里的市郊等前村,有个吸引入的“龙池”。这个池呈四方形,石砌池畔,面积近20平方米,水色幽蓝深不见底。池后有个岩洞,洞内有口圆井,泉水悄悄渗入池中,池水终年不涸。
  这里为什么叫龙池?传说很早以前,天上的玉皇巡视下界,到了浮梁地区,看到这里山青水秀,稻香鱼肥,胜景几超天官,心中很不高兴,又不知是什么触怒了他,便下旨要镇守鄱阳湖的白龙到浮梁去降七七四十九天的暴雨,将这个地方变为湖泽。善良的白龙接诏后,非常焦急,坐卧不安。如遵旨意行事,要有无数生灵丧身水泽;不遵旨自己将有上屠龙台之灾,想来想去,觉得不能为了个人的安全而残害生灵,决心逆旨行事,只下了场小雨。玉帝闻讯大怒,便派天兵天将捉拿白龙问罪。白龙只好离开久住的鄱阳湖,往浮梁方向逃走。行至寺前村,但听一声霹雳,前面矗立着一座盘龙山,后面现出一架断龙桥,截断了他的前进和后退之路。白龙不得不就地隐藏脱身,一时间雷鸣电闪、风雨交加,待到云开日出,已不见白龙去向。他的立足之处,地面陷成一个小池,涌满了蓝色的池水,白龙就隐藏在这个小池底下。这个地方每遇旱天,只要人们祈祷,使白龙知道,他就偷偷出来为当地群众降一些甘霖。人们感谢他,便把这池塘叫“龙池”,并在池旁建起了一座三楹的龙神殿宇。
  民国六年浮梁具知事陈安曾书刻了《龙池三竭记》的石碑,记载了龙池三竭三盈的时间和事实,说是每逢“龙池”干竭时都有大事发生。第一次是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文宗死,太平军义军气盛;第二次是光绪十一年(1885年),那年法军强占我国澎湖,犯我边疆,清廷签订《中法新约》;第三次是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清祚告终。据当地人说,建国后,1976年龙池还曾干竭过一次。
   神盐1948年的冬天,国民党政府已频临全面崩溃,为了苟延残喘,反动力量拚命挣扎,加紧了对革命力量的反扑。
  当时,在浮梁县(今景德镇市境)西湖茶宝山一带,有共产党领导的黄山支队游击队在活动,得到当地穷苦群众的拥护。可是土豪劣绅却暗中报告国民党当局,并与盘踞在本地的三股土匪势力勾结起来,对游击队进行围剿。他们逢村加岗放哨,封锁村庄,实行五户联保;对百姓则明抢暗偷,搞得群众居无宁日,民不聊生。
  官兵、土匪、豪绅拧在一起,不准盐商入境,还把盐囤积起来,抬高盐价,老百姓无钱买盐,只得用大米去换,由十斤白米换一斤到三十斤白米换一斤。穷人没办法,只好不吃盐,时间一长,不少人全身浮肿,劳动无劲,走路无力,有的甚至处在垂死的状况。
  这个情况,立即由秘密工作的共产党员向黄山支队游击队作了汇报。游击队经过研究,决定在支队里开展“节盐”活动,把省下来的盐送给老百姓。这些盐通过在当地秘密工作的共产党员,暗地里把它放到老百姓的灶上。往往是第二天群众起床后,就发现有一包盐。开始有人不敢吃,后来尝了尝没问题,也就用起来了。许多孩子几个月不知咸味,一旦吃到了加盐的菜,都高高兴兴地喊“好吃!”
  一些年岁较大的孩子便询问自己的爸爸妈妈“盐是哪里来的?”但他们的父母也无法答复,只好说:“这是神仙送来的!”从此,“神盐”的故事就传开了。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略

《景德镇市志略》

出版者: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本书概略地记述了景德镇市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集古今为一卷,览百业于须臾”,反映了景德镇市的发展过程。这对于要全面了解景德镇的基本市情,对于要从过去的兴替中来探索今天的改革、开放,对于增强热爱乡土的瓷都意识等,无疑都是很有裨益的。景德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唐代进御瓷器已有“假玉器”之称。五代是瓷器普遍兴烧时期。宋代的青白瓷名扬天下。元代制瓷技术出现了新的变革。明清时期景德镇成为全国烧造瓷器的中心。这些从发掘的古窑遗址中足以证明。历史的进化,使景德镇在古代就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成为当代的历史文化名城。景德镇古属浮梁,而浮梁农村又盛产茶叶,茶与瓷同为本地土特产品的大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高岭土的传说
相关专题
美人祭
相关专题
金春馆
相关专题
太平窑
相关专题
瓷观音
相关专题
龙池
相关专题
神盐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