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佚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略》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0208
颗粒名称: 二、佚事
分类号: I057
页数: 6
页码: 247-252
摘要: 从前在景德镇御器厂的东侧,有座师主庙。庙内祀奉着陶瓷业师主的神像,一直受到瓷业工人的敬仰。师主姓赵名慨字叔朋,又名万硕,生卒年月不详。据说他生于西晋,东晋时官至五品,先后在福建、浙江、江西任职。因生性刚直不阿,疾恶如仇,为奸佞所不容,遂退隐于景德镇。他熟知福建、浙江等地烧窑技术,便把这些技术与本地的制瓷技术结合起来,为古代镇瓷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当地的瓷业工人对他十分景仰,以师事之。后世瓷工更把他神化,建庙供奉,尊为师主。
关键词: 民间故事 民间文学

内容

师主庙从前在景德镇御器厂的东侧,有座师主庙。庙内祀奉着陶瓷业师主的神像,一直受到瓷业工人的敬仰。
  师主姓赵名慨字叔朋,又名万硕,生卒年月不详。据说他生于西晋,东晋时官至五品,先后在福建、浙江、江西任职。因生性刚直不阿,疾恶如仇,为奸佞所不容,遂退隐于景德镇。他熟知福建、浙江等地烧窑技术,便把这些技术与本地的制瓷技术结合起来,为古代镇瓷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当地的瓷业工人对他十分景仰,以师事之。后世瓷工更把他神化,建庙供奉,尊为师主。
  师主庙建在明代,据詹珊的《师主庙碑记》记载:明仁宗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少监张善到景德镇冶陶。开始在御器厂内建师主庙。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太监邓康在镇时,因为镇上居民多数从事陶瓷生产,为便于镇民祈祀,便把庙迁到东门外街上东北约百步左右的地方。以后又多次修葺,以其“仰副国家重陶之德”。所以自明代以来庙中香火不断,陶瓷行业举行游神赛会酬、神庆功活动时,都要供奉师主神位。
  过去师主庙内,中间供奉着赵慨的坐像。两旁分列着陶瓷制作行业的六个师傅神位,有打杂师、做坯师、印坯师、剃坯师、挖坯师、刹合坯师。基本上把坊厂主要工种的师傅都包括了进去,到清代还增加了知四师的牌位。知四也是瓷工,因老板苛刻,只供给工人清茶淡饭,数月不知肉味。知四便领着瓷工罢工,要求改善伙食,后被官府捉入衙门,威逼利诱,勒令复工,知四坚持不屈,而惨遭杀害。知四之死更激起了瓷工愤怒,群起抗争,最后赢得了胜利。每个瓷工每月增加十二两(合今天平七两五钱)猪肉。知四为争取工人的福利而牺牲了生命,瓷工们为了纪念他,便把争来的福利定名为“知四肉”。并把知四的牌位供进了师主庙,使这位为大众利益而献出自己生命的英雄永远受到人们的敬仰。
   几百年来,瓷业工人一直信仰这些先师,以他们对陶瓷业的热爱,对陶瓷技术的钻研和为大众利益敢于牺牲的精神为楷模。
  东坡游昌南苏轼字子瞻,眉山人,因儿子苏迈为银阳(今德兴)尉,看望其子时曾顺路来游昌南(今景德镇)。访问同年友程筠(浮梁县人),在程处满十日才离去。苏轼曾为程筠的先人琐墓赋“思成堂”、“归真亭”诗二首。筠也赋诗与他,中有“行旌既待金门召,邱壑恒留太史书”之句。苏轼还同黄庭坚一道到县城北面的宝积寺去游览,后人因苏轼与在宝积寺出家的僧人了元(即佛印)友善,黄庭坚也与了元有往来,便塑祀他们三人的像,名叫“三贤堂”。
  岳飞题联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驻兵在江州(今九江)。绍兴三年,皇朝诏令入朝。八月,岳飞从九江取水道入朝,“浮鄱江,诉昌水,驻于肇阳石壁之下”,肇阳石壁即今观音阁。’并登上砀府山巅,在那里延眺了很久,被当时的山僧朗日留在寺中住了三晚。在寺时,曾题有联语为:“机关不露云垂地,心境无瑕月在天”,然后离去。以后僧人把岳飞题的联语做了楹联挂在寺门,本地解放初期还存在,可惜没有注意保管,后随着庙宇一同被毁掉。
   风火神 “风火神”本名童宾(公元1567~1599年),明浮梁里村人。字定新,幼年读书,秉性刚直,因父母早丧,遂从师学艺,执役窑业。死后人称他为风火神,祀在“佑陶灵祠”。
   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
  龙缸弄牌楼太监潘相任江西矿使兼理景德镇窑务,督造大器青龙缸,久不能成功。潘相便对窑户进行“例外苛索”,对瓷工进行鞭笞以至捕杀。瓷工衣食不得温饱,还要受到迫害,十分痛苦。童宾目睹同役瓷工的苦况,愿以自己身体为炼瓷的窑柴,纵身火内,以示抗议。同窑瓷工悲愤万分,众志成城决心烧好瓷窑,以表哀悼,次日开窑一看,所烧炼的龙缸果然成功了。这种缸直径三尺,高二尺多,外围环绕着青龙,下面有潮水纹。能烧成这样大的龙缸,在当时确实是烧做瓷器的一大奇迹。
   “佑陶灵祠”横匾
  童宾投窑焚身后,余骸葬在凤凰山。但童宾之死激起了工匠们的义愤,全镇起来暴动,焚烧税署官窑厂房,潘相只身逃走。事后,封建官府为了缓和人心,在瓷工和镇民的强烈要求下,不得不为那因大众利益而牺牲自己的童宾,立祠在御器厂的东侧,并号之为“风火仙”。祠名“佑陶灵祠”。今尚保留有瓷制的“佑陶灵祠”匾额,祠内供奉的为童宾坐像即风火仙师像,两边是窑厂烧炼工,有把桩、托坯、架表、收兜脚、打杂、小佚手、三佚手等各脚师祖的神像。烧窑业还定出行规,二十年一届开禁迎神,招收徒工、定工种岗位,并举行迎神盛会,这种迎神会既庄严郑重,又豪华热闹,成为当时全镇陶人的盛典。
   清代唐英督陶时,曾写有《火神传》、《龙缸记》。年希尧也写有《重修风火神庙碑记》,记载童宾的事迹。
  蓝文豹写真蓝文豹字方井,明代太学生。他善画山水,又工于写真。嘉靖间(公元1522~1566年)游京师,恰逢皇帝召画工给皇太后画像,不称旨,特宣文豹入官。刚启垂帘,文豹就俯伏而出。但他所画肖像逼真,大被赞赏,并得厚赐。文豹善诗和草书,超脱凡俗,不愿意以写真传世,遂南归故里。
   白围裙“白围裙”是流传于景德镇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嘉靖年间(公元1796—1820年)。
  在景德镇的陶瓷行业中,有个茭草行,即现在的包装行业。那时,包瓷器用稻草,靠人工把它扎紧,要茭(用稻草卷扎)一层到二层,劳动强度很大。工人有定额,完不成要加班加点,干活非常劳累。所以原来有个规矩:茭草工人吃的是白米饭,每逢阴历初一、十五,“一条凳”(五个人)每人一斤猪肉。可是到了嘉庆年间,老板为了更多地压榨工人血汗,在封建衙门的支持下,把白米饭改成砻米(糙米),有时还掺入沙子。猪肉也取消了。工人们一天累到晚,连饭都吃不饱,怎能干得动力气活?为了求得基本生存的条件,以郑子木为首的全镇茭草工人举行大罢工。
  郑子木,原籍祁门,年约三十余岁,自幼学艺包瓷,是个技术娴熟的老师傅。他平时虽沉默寡言,但生性急公好义,见老板对工人如此狠心,便邀集了十几个中老年师傅,议定条件,发动全镇茭草工人罢工,得到了各行业工人的支持。可是老板们早已报告官府,地方统治者蛮横地把郑子木等十几个为首的工人抓了起来,浮梁知县一再出告示,通令复工。资方老板也与官府勾结起来,对工人进行威胁利诱,但并没有动摇工人们的斗争意志。最后由于瓷器无人包装,不能运出,运输船停岸待货,昌江河上死气沉沉,外地瓷商和本地瓷行老板焦急万分,只好要求茭草行与工人代表谈判。经过协商,订出复工条件:第一、茭草行由老板向官府呈报,立即释放郑子木等十几个领头人,恢复吃白米饭和每条凳每人一斤肉的惯例。第二、由饶州、南昌、抚州、徽州四府的茭草工人派出代表监督老板执行规约,倘有人违犯,在苏湖会馆“罚戏”三晚。第三、实行一、二条后,茭草工人全体复工。工人的斗争表面看起来是胜利了,也全体复了工。
  可是,反动统治者不久就撕毁了规约。这更加激起工人义愤,重新举行罢工,气势更为汹涌。旧衙门则以维持秩序为由,连夜逮捕了郑子木等人。知县在县衙堂上摆了两大火盆,上面分别煨烧着一顶铁帽和一双铁靴。县官圆瞪双目恫吓说:“两条路由你选,一条是如要答应尔等条件,你可穿上靴帽;一条是无条件复工,何去何从,你自选择!”郑子木心知已到了最后时刻,便大声回答:“为了大众,我愿选择头一条!”郑子木终于被烧红的铁靴、铁帽酷刑杀害了。罢工暂时受到了挫折。但是郑子木的浩然正气激励着瓷业工人继续斗争。
   惨案发生后,为了纪念这位为大众利益而宁死不屈的勇士,茭草工人就每人都系上一条白围裙,世代相传。
  瓷盆环游地球《陶业记事》中说:“据某新闻家言:前清光绪间,驻沪某国商人。购一中国瓷盆携至欧洲,历有年所矣,无何鬻去,展转若干人之手,后为一美人所得,携至纽约,特珍视之。美人与吾国商人某相友善,出以相示。某好奇特甚,愿以原价购取之,携归故国,美人欣然许之。此盆遂循行太平洋,仍归上海得庆生还矣。”一个瓷盆环游地球一周,又回转到了本土,这的确是一奇巧的机缘。
  督陶官唐英(公元1682~1756年)字俊公,别号叔子,晚年自号蜗寄老人。.清沈阳人,隶汉军正白旗。他自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以内务府员外郎身份到景德镇驻厂署协理陶务,到乾隆八年(1743年)十一月结束瓷务离镇,先后在景德镇整整15年,从管理和技术上对景德镇的瓷器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1728年10月,唐英一到景德镇,便“聚精会神,苦心竭力,与工匠伺其食息者三年”,很快地掌握瓷业生产诸方面的知识。到了雍正九年(1731年),便基本上掌握了瓷业生产的物料、火候变化规律。一个封建社会的督陶官,有这种接近工匠,虚心好学的钻研精神,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他于雍正八年(1730年)绘制《陶成图》,并注重对实物的保存与研究,他把存放“僧明寺”的明万历年间制青花龙缸移到“佑陶灵祠”,还写了《龙缸记》。到了雍正十三年(1735年),作《陶成记事》,并汇集《瓷务事宜示谕稿》,作序刻于石。次年,以淮安关使兼总理陶务。
  唐英管理瓷务多年,躬身实践,并注意发挥工匠们的聪明才智,所取得的成就正如《景德镇陶录》所说:“公深谙土脉火性,慎选诸料,所造俱精莹纯全;又做肖古名窑诸器,无不媲美,各种名釉,无不巧合,萃工呈能,无不盛备,……厂窑至此,集大成矣。”真做到了历代名窑无所不仿、无所不精,所以世人都称之为唐窑。到了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五月,唐英编《陶冶图说》,制图20幅,对景德镇瓷业在采石、制泥、淘炼泥土、炼灰、配釉、制造匣钵、制坯、采取和炼取青料、绘画、沾釉、吹釉、成坯、入窑、烧窑、洋彩、束草装桶等方面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和记载。全文虽只4,500字,但图文并茂,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已流传到欧洲国家。
  唐英的著作与事迹见于文字的,除他本人编辑的以外,尚有顾栋高编选的唐英诗文《陶人心语》,有1937年郭葆昌编的《唐俊公先生陶务记年表》,近年又有傅振伦、甄励重订的《唐英瓷务年表长编》,他的许多事迹说明了他是一个杰出的督陶官。
   陶业的改革者杜重远(1898~1943年),吉林省怀德县人,曾为景德镇陶瓷工业的改革倾注了心血。
  杜氏早年留学日本,专攻陶瓷,回国后曾在沈阳开办隆兴瓷业公司。1934年初,他应当时江西省政府的邀请,来到江西,并到景德镇调查,写出《景德镇瓷业调查记》的报告。以后又与国民党当局进行多次磋商,在发展景德镇瓷业生产中起到重要作用,有三件事令人难忘:
  一、提出了振兴景德镇瓷业的主张。当时洋瓷倾销,景瓷衰落,工艺退化,许多瓷窑停火,百余座烟囱,出烟的不过十之二二。省城有人主张将瓷业中心从景德镇迁往别地,杜氏则力主就地振兴景瓷。他在调查、分析景德镇的情况后,呼吁景德镇是我国第一产瓷名区,它景况的隆替,不特系乎民生的荣枯,而且关系于文化的兴衰。要求“实业当局,各方领袖,急起设法,速谋补救,勿使此千年国粹而淹没沉沦”。经过多方努力,国民党当局才决定重振景德镇瓷业,并由杜氏主持其事,避免了景德镇瓷业中心的人为转移。
  一、制订了改革陶瓷工业的措施。杜氏认为,瓷业倘若“内外兼攻,百弊尽除,非特恢复原状,且将发扬而光大之”。并在措施上,提出:一、取缔“禁春窑”(春节以后窑停烧两月)。二、禁止“买位置”(烧窑工向窑主交钱买岗位)。三、取缔宾主固定制,规定各行各业可以货随客便。四、确定窑身规格。五、筹设原料精制厂,统一下料配方。六、创办模范窑厂、瓷厂。七、成立陶研所。八、建议柴窑改煤窑。九、创办陶瓷试验所。十、设瓷业陈列馆。十一、设立陶瓷推销处,广开销售渠道。十二、筹设供销合作组织,组织瓷器参加土特产展览,如此等等。虽然其中有些因故未能实现,但这些改革措施却激起了死水中的波澜。
  三、在景德镇建立陶政管理专业机构,以督促改进瓷业。1934年12月成立陶业管理局,杜重远担任局长。杜氏首先创办了“陶业人员养成所”,从上海,南昌等地招收72名高中毕业生,灌输进步思想,赋予艰苦责任。以后这些人中有不少成了抗日救亡骨干。其次,开办四个工人训练班,对工人进行时事、文化与技术教育,共训练瓷业工人1,600多人。同时在瓷业管理局门口办露天讲演场,进行国内外形势与瓷业改革的教育,以团结一大批爱国人士和进步青年,为景德镇的瓷业恢复做出贡献。还组织了一批人投入了抗日救国运动,使沉寂的景德镇有了新的生机。
  杜氏于1935年因《新生周刊》事件被迫离开了景德镇,于1943年在新疆惨遭盛世才毒手而为国捐躯。他在景德镇只两年时间,但对景德镇瓷业的积极贡献却受到瓷都人民的怀念。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略

《景德镇市志略》

出版者: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本书概略地记述了景德镇市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集古今为一卷,览百业于须臾”,反映了景德镇市的发展过程。这对于要全面了解景德镇的基本市情,对于要从过去的兴替中来探索今天的改革、开放,对于增强热爱乡土的瓷都意识等,无疑都是很有裨益的。景德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唐代进御瓷器已有“假玉器”之称。五代是瓷器普遍兴烧时期。宋代的青白瓷名扬天下。元代制瓷技术出现了新的变革。明清时期景德镇成为全国烧造瓷器的中心。这些从发掘的古窑遗址中足以证明。历史的进化,使景德镇在古代就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成为当代的历史文化名城。景德镇古属浮梁,而浮梁农村又盛产茶叶,茶与瓷同为本地土特产品的大宗。

阅读

相关人物

唐英
相关人物
杜重远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师主庙
相关专题
东坡游昌南
相关专题
岳飞题联
相关专题
风火神
相关专题
蓝文豹写真
相关专题
白围裙
相关专题
瓷盆环游地球
相关专题
督陶官
相关专题
陶业的改革者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