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遗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略》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0207
颗粒名称: 一、遗闻
分类号: I057
页数: 4
页码: 244-247
摘要: 唐元和八年(公元813年)饶州刺史元崔造瓷贡御,柳宗元代他写了一篇《进瓷器状》。这是本镇造瓷的最早文献。其中谈到当时的瓷器有:“……艺精埏埴。制合规模。禀至德之陶蒸,自无苦窳。合太和以融结,克保坚贞。且无瓦釜之鸣,是称土铡之德。”这里讲到烧制瓷器的精巧,保持着长期的坚致,没有陶器的声响,说明景德镇窑器(古称饶州窑)已达到了一定的技术水平。
关键词: 民间故事 民间文学

内容

柳宗元论瓷唐元和八年(公元813年)饶州刺史元崔造瓷贡御,柳宗元代他写了一篇《进瓷器状》。这是本镇造瓷的最早文献。其中谈到当时的瓷器有:“……艺精埏埴。制合规模。禀至德之陶蒸,自无苦窳。合太和以融结,克保坚贞。且无瓦釜之鸣,是称土铡之德。”这里讲到烧制瓷器的精巧,保持着长期的坚致,没有陶器的声响,说明景德镇窑器(古称饶州窑)已达到了一定的技术水平。
  东坡说榷陶北宋苏轼在《东坡志林》中。有关于榷陶的记载。如说:“近者余安道、孙献策榷饶州陶器,自监榷得提举。”可见宋时即已设官,对景德镇瓷器实行征税、管制、专利的措施。
  景德镇窑丞《嵩峡齐氏宗谱》中记有“护公字咸英,生宋真宗咸平元年戊戌八月朔旦辰时。世居德兴体泉,仁宗景祜三年丙子,以春秋明经请浙江举入仕。初任景德镇窑丞,九载无失。”是可为宋代“遣官制瓷”的佐证。
  古代廉吏南宋洪迈《容斋随笔》中有:“彭器资尚书文集有《送许屯田诗》,日:‘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因官射利疾,众喜君独不。父志争叹息,此事古未有。’注云:‘浮梁父老言、自来作知县不买瓷器者一人,君是也,作饶州不买者一人,今程少卿嗣宗是也。’惜乎不载评君之名。”其实许君之名是有记载的,在乾隆本《浮梁县志》中,已列入《人物志·贤良传》,许屯田名彭年,浮梁县令。
  明代,本邑的“戴弁为方伯归,聘女於查,傀糕高八寸,弁日:奈何越常礼。以吾‘官高耶?却之。一时宦归者至境,少有囊橐,辄惭而夜至,殊足称佳。第尔时率土风俗。盖风运也”。此事见乾隆本《浮梁县志》卷十二。
  “段廷畦,字宝持,清泉人,洪武进士,以工部员外董陶务,建署于珠山之南。轸民艰,念物力,陶务之外,进士民训诲之。工费遵藩司所解,制器如部文之数,出此一无所取。”这事出自《浮梁县志》引昌南历记。
  古窑结砌法景德镇的古窑结砌是一种特技,在蓝浦,郑廷桂所著辑的《景德镇陶录》陶务方略中有一段记述:“结砌窑巢,昔不可考。自元明来,镇土著魏姓世其业。若窑小损坏,只需补修,今都邑人得其法,遂分业补窑一行。然魏族实有师法薪传,余尝见其排砌砖也,一手挨排粘砌,每粘一砖,只试三下,即紧粘不动;其排泥也,双手合舀一拱泥,向排砌一层砖中间两分之,则泥自靠结砖两路流至脚,砌砖者又一一执砖排粘。其制泥稠如糖浆,亦不同泥水工所用者。”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景德镇烧瓷用煤窑、煤气窑”其砌窑法与古窑砌法已根本不同。
   高僧对诗 “明僧至妙,字湛然,本邑人也,俗姓黄。永乐间,应诏举高僧,上命赋雪塑骑虎罗汉诗云:凛凛威风色相空,天寒流柱梵王官。日高便拟间尊者,骑上天台不见踪。称旨,赐衣帽,宴仪部。部官簪花戏日:好花簪向僧伽帽,料得师心也爱花。答日:若使此花能结子,老僧原是佛陀耶。在座抵掌。随续日:未许此花开佛地,恐将春色秽袈裟。众益奇之。”见《浮梁县志》。
  海外使者本地出使海外,明代即有其人。《浮梁县志》载:“天顺初(公元1457年),刘俭官行人,奉命使琉球。比还,驻海滨登舟,有番僧番道数百人伏舟前云:候天使祷神渡海。俭辞。迨舟入洋,雾浪腾沸,舟漂摇不进,从人大恐。俭书一笺日:贝阙珠官事必真,圣朝四海久成宾,若知一箧空来往,幸把清风送使臣。投笺入水,顷刻风信东来,云色开霁,舟行无阻。”
  景德镇“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去城二十五里,在昌江之南,故称昌南镇,其自观音阁江南雄镇坊至小港咀,前后计十三里,故又有陶阳十三里之称。水土宜陶,陈以来土人多业此。至宋景德年始置镇,奉御董造,因改名景德镇。元置本路总管监镇陶。明洪武二年,就镇之珠山设御窑厂,置官监督烧造解京,国朝(按指清朝)因之沿旧名”。此段见蓝浦《景德镇陶录》卷一。
   高岭土高岭土,也称瓷土,主要矿物成分为高岭石。因最初在我国江西景德镇附近的高岭地方发现而得名。关于高岭土,有以下几种记载:
  明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写道:“土出婺源、祁门两山。一名高梁山,出粳米土。其性坚硬。一名开化山。出糯米土,其性粢软。两土和合,瓷器方成。”
  清人所写《南窑笔记》中则为:高岭(土)“出浮梁县东乡之高岭山,挖取深坑之土,质如蚌粉,其色素白,有银星入水带青色者佳。淘澄做方块晒乾,即名高岭,其性硬。以轻松不压手者为上。近有新坑,色白坚重如不子状。”
  光绪末年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中说:“陶土之种类极多,最纯粹者,西人称为高岭土。高岭本华语,以出于江西饶州之高岭山故名。”
   以上三说,后二者的记述,应是对前者的订正与补充,因为高岭山在浮梁县境内。
   景德镇瓷器《清朝续文献通考》始撰于光绪末年,终续于辛亥革命以后。它所记景德镇瓷器的情形,是时间较近的文献。
  饶窑“指饶州府浮梁县景德镇所制之瓷。镇在县西南二十里,据昌江南岸,附近产陶土。自陈以来,即以佳瓷称。至宋景德间始置镇,即以年号名之。全镇长约十余里,广约三四里,沿昌江上下游附近数里,陶瓷之破片碎屑,积如邱阜。全镇居民约三十余万。其营业可分为掘土行、白土行、匣钵行、粘灰行、坯坊、窑户(即设窑烧制陶瓷者,有瓷窑、柴窑、草窑等之别)、彩户(即施彩者又称彩画或红户)、看色业(俗称看色先生,即窑户所雇之鉴定人)、瓷行、瓷器店等。产以碗皿为多。陶土之最佳者,质坚,断口似燧石,边缘透明,条痕呈淡绿色,与玉石相似。次者成绿色细粒,断口不平。最次则为白色软质。”
  “景德镇之大窑,有百余座。全年生火者,约三十余座,余惟夏季生火。火表多购自德国,所用薪炭,取给于余干、南康、东流、建德等县,近者二、三十里,远者三、四百里。每年产瓷约值银六百万元。其输出多由瓷行掌之。总数五十家,销路以湖广为最多,年约二百万元,由湖南、湖北及广东各瓷行掌之。其次为关东、天津等埠,年约百万元,由南京行掌之。再次为上海及宁波,年约四、五十万元。其本省各地销路,年约六、七十万元,多经九江、南昌、统由江西行掌之。其他经汉口入四川者,由湖北行掌之。经玉山入浙江省,由徽州行掌之。统计年约六七十万元。美国纽约有苏瑞记公司,为经营景德瓷器输入美国之最大商行,每年售品约值十万元。除由瓷行输出外,有在该镇零售者,计瓷器店三百余家。”
  仿古瓷周丹泉是制造仿古瓷的名家。他所制的仿古瓷,往往达到以假乱真的境地,在《颟石斋笔谈》中曾载有他的事迹。“一日,从金阊买舟往江右,道经昆陵,晋谒(唐)太常。请阅古定鼎,以手度其分寸,仍将片楮摹鼎纹袖之,遂别。之镇半载而旋,仍谒唐,袖出一鼎云:君家白定炉鼎,我也得其一矣。唐大骇,以所藏古鼎较之,无丝毫疑,又盛以旧垆底盖,宛如辑瑞之合也。询问何所自来?周云:余畴昔借观,以手度者再,盖审其大小轻重耳,实傲为之,不相欺也。太常叹服。售以四十金,蓄为副本,并藏于家神庙。末年,淮安杜九如浮,慕唐之古定鼎,形诸梦寐,从太常孙君俞强纳千金,得周之仿鼎以去。”
  窑变观音朱彝尊《日下旧闻》载:“明神宗时,李太后欲得一瓷像奉之。举念间,景德镇瓷窑中器,化一庄严法像,绿衣披体,晏坐支颐,两膝低昂,左偃右植,手轮梵字,篆法宛然。献之阙下,懿旨命供于报国寺内,俾都人成知敬礼,今京师所谓窑变观音是也。”清乾隆曾题诗以记。相传此观音为清宗室庆宽据为己有,辗转归于张翼,或说已流落到国外去了。
  瓷雕大佛景德镇的瓷器雕塑,有出神入化之功。早在明代就可以制作大件,其中立体雕塑以佛像为著名。至今在四川省峨眉山脚的报国寺内,仍保存有景德镇烧造的卢舍那大瓷佛。这座瓷佛通高2.47公尺,色泽光莹,形态生动。佛坐千叶莲花台上,身缀千佛莲衣,是根据《梵纲经》中的“一花一世界,千叶千如来”这句话的意思塑造的。佛像系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在景德镇烧造,到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十二月八日运至峨眉县城北拔云山庵,后来人们把庵改称瓷佛寺。建国后,1966年才迁至“报国寺”内,名瓷藏于名山,成为当今的珍宝文物。
  琉璃古代景德镇不仅可以制瓷,而且可以制琉璃。据《景德镇陶录》中载:“镇在唐代瓷陶之外,又有琉璃窑,为市埠桥盛姓所业。有盛鸿者,登乾元(公元758—760年)第,为利州司马,擢行人。其族人以勒造不称获罪,鸿疏辨免,不欲族裔承匠籍,遂废其业。见昌南记。”
  瓷器小贩洪迈的《夷坚志》说:“鄱阳萸岗民黄廿七,作小商贾。绍兴元年(1131年)到景德镇贩瓷器,过湖口,往岳庙烧香。”说明宋时个体小商贩的贩运活动已很活跃,其中有的靠正常经营发了财。如同书中所说:“饶州市民张霖,居德化桥下,贩易陶器,积以成家。”
  个体坯户明代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描述景德镇个体手工业者的情况时说:“话说江西饶州府浮梁县,有景德镇,是个马头去处。镇上百姓,都以烧造瓷器为业,四方商贾,都来载往苏杭各处贩卖,尽有利息。就中单表一人,叫做邵正大,是个窑户一个做手,浑家杨氏,善能描画。正大做就瓷坯,就是浑家描画花草人物,两口俱不吃空,住在一个冷巷里,尽可度日有余。”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略

《景德镇市志略》

出版者: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本书概略地记述了景德镇市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集古今为一卷,览百业于须臾”,反映了景德镇市的发展过程。这对于要全面了解景德镇的基本市情,对于要从过去的兴替中来探索今天的改革、开放,对于增强热爱乡土的瓷都意识等,无疑都是很有裨益的。景德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唐代进御瓷器已有“假玉器”之称。五代是瓷器普遍兴烧时期。宋代的青白瓷名扬天下。元代制瓷技术出现了新的变革。明清时期景德镇成为全国烧造瓷器的中心。这些从发掘的古窑遗址中足以证明。历史的进化,使景德镇在古代就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成为当代的历史文化名城。景德镇古属浮梁,而浮梁农村又盛产茶叶,茶与瓷同为本地土特产品的大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柳宗元论瓷
相关专题
东坡说榷陶
相关专题
景德镇窑丞
相关专题
古代廉吏
相关专题
古窑结砌法
相关专题
高僧对诗
相关专题
海外使者
相关专题
景德镇
相关专题
高岭土
相关专题
饶窑
相关专题
仿古瓷
相关专题
窑变观音
相关专题
瓷雕大佛
相关专题
琉璃
相关专题
瓷器小贩
相关专题
个体还户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