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风俗习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略》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0202
颗粒名称: 二、风俗习惯
分类号: K892.56
页数: 5
页码: 224-228
摘要: 旧时节令很多,有春节、人日、元宵节、清明、立夏、端阳节、天贶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腊八、小年、大年等等。解放后,规定了一些新节日,也适当保留了一些传统节日,但仍有一些旧时节日.仍在群众中流传。
关键词: 风俗习惯 景德镇市

内容

节令旧时节令很多,有春节、人日、元宵节、清明、立夏、端阳节、天贶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腊八、小年、大年等等。解放后,规定了一些新节日,也适当保留了一些传统节日,但仍有一些旧时节日.仍在群众中流传。
  春节农历年节,旧时一般从农历头年十二月下旬起,包括送灶、祝福、除夕,一直到元宵。过去本地对正月初一零点至拂晓前甚为重视,各家焚香点烛,燃放鞭炮,开门出行,邻里互相拜谒,名日贺正,俗称拜年。建国后,国家规定从初一至初三,放假三天,机关团体多举行新春茶话会j进行团拜,并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个人拜年.40年代前,平辈相互之间拱手致敬,年幼者见长辈多行跪拜礼。建国后,均以鞠躬或握手抱拳来代替。
  元宵节也称上元节,时间在农历正月十五日,旧习喜游(迎)灯,通常是初八起灯,至元宵散灯。游灯时,有龙灯和各种花灯,并配以锣鼓唢呐,各家各户也张灯结彩,到处灯火辉煌,游灯到时,要放鞭炮迎接,富户人家还要备糕点红包,犒赏游灯人员。建国后,游灯已成为人民群众节日文娱活动的一项内容,并增加新的形式,赋予新的意义。近年来,有机械、电动、电子大型龙、凤及各种历史人物和动物等音响玩具灯会,向群众和青年进行宣传,寓教育于欢笑之中,吸引了广大游客。
  清明节节前一日为寒食,旧俗乡间有少数人家不举烟火。清明日城乡居民均到茔地培土挂纸,祭扫祖坟。城区一些人家,祖坟在市境者,大都全家荷锄提筐,前往祭扫,并采集杜鹃花,以供玩赏。农村旧俗是“会族而饮插柳于檐”,并由族祠给每户男丁发一串清明肉。建国后,旧俗已废,仅盛行用青艾作清明粑。学校、工厂、机关等单位则组织学生、工人、干部到烈士墓、塔献花圈祭扫,以缅怀先烈,寄托哀思,进行传统教育。
  端阳节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午节。旧时家家门上挂菖莆、艾草,焚苍术、白芷以驱毒虫秽气。早上吃粽子、咸蛋,中午饮雄黄酒,这一天有龙船竞渡的习惯,现时已成为一种体育活动。儿童挂红蛋、香袋,农村则有端阳拂晓放牛至野外吃“神仙草”的传统,传说牛吃过此种露水草,肯长膘,可抗疫。建国后,端阳节前后成为卫生大扫除的日子,驱蚊、灭鼠,以保安康。一些家庭还保持原有饮食习惯,因为雄黄有微毒,已很少有人饮雄黄酒,而以其他饮料代替。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又称鬼节。解放前家家门前备酒肴,烧“包袱”(冥钱),祭拜祖先,荐度游魂,有的还做盂兰盆会和放河灯等活动。解放后,迷信活动已少见,但近年又有抬头,少数人不仅烧纸币,而且不惜花钱,买纸扎电视机、电冰箱、家具等现代用品付之一炬。中元节的饮食习惯较流行吃糯米油糍和碱水粑(一种带碱的米糕)。
  中秋节一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与春节、端阳节为传统大节。此日,尽呵能做到合家团圆共度佳节,至亲好友还要互赠月饼,相邀赏月。城区的青少年从八月初一即着手划烧“太平窑”(用烧瓷器的渣饼垒成的窑)060年代后已不如以前盛行,偶有少数少年和退休老工人在昌江河畔搭烧。乡间在青少年中还有玩用稻草扎成的草龙灯,以庆丰收,和“烧宝塔”、“送瘟神”等具有历史含义的活动。至今中秋节在群众中仍为受重视的一大节日。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旧时常囊茱萸系臂,采菊沽酒,食粟粽花糕,好友相约登高眺远,成为赏心乐事。建国后,重九登高已成为一种体育活动和民兵军事训练的一项内容。观赏公园菊展,更是群众喜爱的项目。
  冬至解放前,宗祠、会馆都有隆重的祭祀活动,各宗祠按丁发放“冬至肉”,发放男丁饼,有的还有发放两枚“认骨饼”,给本族已出嫁健在的女儿的习俗。解放后此习已不存在,但祭祖之习仍有少数地方保留。
  腊八为农历十二月初八日,旧俗过年有的从这一天算起,所谓“腊八腊八,捋鸡杀鸭”,即是为过年做好准备。农村多从这时起,打年糕(用糯米粉做糕)、宰年猪、扫扬尘、洗家具,有的人家还用红枣、红豆和大米煮粥,名腊八粥。
   小年一般为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也有二十三日或以后诸日的,因本市城区居民来自四面八方,习俗各异,故从二十三日至二十七日都有过小年的。过小年这一天必须扫扬尘(有的在腊八)、搞卫生。晚间则备酒加菜,以示庆祝。
  除夕是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这一天各家布置堂屋,悬灯结彩,张贴春联、门神。晚间要先陈设祭品祭祀天地祖先,然后举行家宴,吃团年饭。饭后,到处点灯,小孩手提灯笼、燃放爆竹,大人则给小辈压岁钱,并围炉喝茶吃茶点,坐以待旦,叫做“守岁”。建国后,已剔除封建迷信部分,其余则保留。近年来,电视广播发展,大多数家庭都围坐电视机旁观看节目,等待新年的开始。
   婚事男日娶亲,女日出嫁。旧时婚姻,多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有少数自由恋爱者。但同样要有媒有聘,礼俗繁琐,手续颇多。
  订婚旧俗习惯于就近联姻,很少到外地结亲;而且重门当户对和亲上加亲,订亲一般要经历相亲、提亲、定亲三个过程。相亲(亲友结亲其子女常见面者除外),男女双方由媒人找机会见面,也有暗中相亲的。如双方认可,即听从父母之命,由男方请媒人向女方提亲,其中送庚帖、合八字等细节,如无阻碍,即给一定的回礼,均由媒人往返转带。从此双方成为未婚夫妻,即俗说的定亲。
  迎亲由男方父母确定结婚日期,请媒人转达,并依俗送礼,这是“送日子”。结婚日期确定后,双方即筹备婚、嫁。但城、乡间不尽相同,大体情况是:成亲的前一日,男女两家要备酒宴客,女方叫“上头酒”;男方叫“鸾轿酒”。乡间,男女各家要备专席请新人,父为子、母为女敬酒。女方出嫁前,城乡都盛行哭嫁,农村的要哭数日,并流传有“十杯酒”哭嫁词。新娘上轿前要吃“姐妹饭”,入轿多由长者驮入,轿出门,女家即泼水扫地,关门,“有娘镇房、爷镇堂”之说。农村,出村后要向村外一家讨火置于轿内。迎亲大都用花轿,富裕人家用四人抬,一般人家两人抬。民国时期,城镇一般都用黄包车迎亲。
  结婚在城镇中轿至男方家,由新郎向轿作过揖退出,全家回避,再由伴娘启门扶新娘出轿入新房,稍事休息,即举行婚礼与家人见面。晚间酒宴后,再举行送洞房仪式。农村则是轿至男方宗祠由“生”门入,由伴娘领出新娘与新郎拜过祖先,再由新郎驮新娘至新房,吃过“交心面”或“同心蛋”后,由伴娘一一引见公婆、妯娌、姑嫂、外婆家等人。新娘应按辈行礼,长辈要送给红包。婚后的第一天,镇上有拜客一天之举,乡间要设宴谢厨师,新娘这天要到本村有福之家“出家”一天。另外,新人服装也有定规,新娘戴凤冠霞帔,30年代后,多改用纱罩;新郎戴礼帽(也有带瓜皮帽者)上插金花,身披红绸,30年代后,多为长袍马褂,也有穿中山装、西装的。婚嫁送礼,旧习订婚不送礼,乡间多送几色点心,一壶酒致贺。出嫁,至亲常送水礼、花粉、衣料,一般多送喜宁坛,帽筒或其他礼品;娶亲,舅家必送对联,水礼和贺金,一般多送贺金、对联。农村多以麻糍回赠。
  建国后,国家颁布了《婚姻法》,婚嫁习俗大变革。入赘、再婚得到人们的赞许,童养媳、早婚与近亲联姻已为法规所不容许。迎亲改用自行车、拖拉机、卡车、吉普、面包车和轿车,旧的繁琐礼仪大多废除,酒宴多为一餐。50年代以来,曾提倡“文明婚礼”和“集体婚礼”,但尚不普遍。近年旅行结婚较为盛行,但要财礼的旧习和讲排场阔气的现象有所抬头。
   丧葬旧时丧葬,具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俗礼颇为复杂,其主要者为:
  送终一般指老人在其弥留之际,儿孙便临床送别,俗称送终。死后,由亲属为死者更衣梳头,并将尸体移于堂前门板上,覆盖以白布。灵前点灯焚香,烧化纸钱并向亲友“报丧”(即报讣)。亲友闻讯,即备纸钱、香烛、挽联、祭幛等进行吊唁,内亲还要备水礼和棺内用物。
  入殓由“土伕”为死者洗濯,换上白布内衣,再套上死者生前穿过的干净衣服,死者穿着衣裤数量,俗有“上七下八”的说法,所有衣服均须剪去扣子,然后套上红外衣:有些人家还用丝棉裹体,头面丝棉剪开叫做“开面”,入棺后,盖上绸(布)被,经亲属向遗体告别,才能盖棺。
  出丧出丧之前,要请地仙师看风水,大户人家还要请僧道做斋,出殡前散子孙饭、行路祭、放河灯等,挥霍的钱越多,越能显示其富贵。一般人家则棺披红毡或红布,上缚一红毛公鸡,由“土佚”八人抬柩,亲属披孝送丧,并沿途散布草纸、燃放鞭炮。
  安葬由亲人开土,然后“上佚”挖好墓穴,并用芝麻杆等在穴内烧薰,子孙跪拜送棺入穴。封土后,筑好坟堆坟台,有的还立墓碑。葬事毕,死者家属要宴请运棺的“土佚”和其他相帮者,以示感谢。葬后3日,亲属上坟点香烧纸,名日“观山”,以后每隔7天一祭,俗称“做七”,到49日为止。
  殡葬改革建国后,进行殓葬改革。人民政府号召反对封建迷信,提倡治丧从简,动员道士(指专给人做斋的)改行从事劳动。从50年代起,逐步采取出讣告,开追悼会,送花圈、戴黑纱、白花等形式代替了过去吊孝、做斋、披麻戴孝等旧形式01959年,成立了市公墓管理处管理和承办丧葬事务。1963年,建立了火化场,逐步推行火葬。1980年,建成殡仪馆,专为死者办理丧事和火化等业务。现在城市中一般都实行火葬。农村中因条件限制,一般仍采用土葬,但迷信活动大都革除,丧葬礼仪也较前简化。
  寿庆祝寿与其他喜庆,名目甚多。属于祝寿类,一种是做生日,包括婴孩的周岁、儿童的10岁,青年及成年中也有的逢10即做一次生日者;另一种则是做寿,年60以上者,逢10必做一次寿。还有属于其他喜庆类,如生育、入学、毕业、参军、建房(乔迁)等等,因人因事而异,甚至有巧立名目,以求一乐者。
  周岁婴儿满一岁时,叫“做周岁”。父母对此颇为重视,要摆酒宴请亲朋好友,抱周岁儿拜见众人。本市还有“抓周”之习俗,据说在桌上摆上算盘、量米的量具、书本、钱之类的器物,小孩首先抓到的一件可预测其将来向某方面发展。解放后曾经中断,近年来又有抬头。
  生日成人生日,一般煮面条鸡蛋,也有摆酒者,但有“做九不做十、闰年提前一月做生日”的习惯。解放前,本市常有一些恶棍、豪绅借做生日大发请帖,榨取贺礼。
  做寿一般是指60岁老人,逢10即做寿,60岁叫下寿,80岁叫中寿,100岁叫上寿,称作老寿星。做寿要摆香案、点红烛,晚辈要拜寿,吃“长寿面”、“寿饼”。亲友送礼(寿桃、寿面、寿幛)祝寿,寿星之家则摆酒谢客。农村有的地方,女婿向岳父家祝寿,要送一扇寿糕,或一对鸡;有的村子要在大年初二请在本年做寿的老人吃饭,寿星家在生辰日送寿面两碗至各家(不管村里请饭与否)。建国后,许多俗礼已革除,城区和乡村,祝寿者大都以蛋4、7、9、13只,面两斤,另备衣料、鞋袜;孩子生日则多以衣物玩具送礼。受贺者要备酒谢客j城区早上备有寿面,农村早上有糯米麻糍,正席多安排在中午。
  生育女儿怀头胎,多由母家接回住些日子,并着手准备婴儿出生用品,如衣被、摇篮等。临产时,要送红糖、干菜以及婴儿用物,并备一席“催生酒”至婿家。婴儿出生后,婿家要提”酒”(淘米水)捉鸡送红蛋向岳丈家报喜,男为公鸡、女为母鸡,岳丈家要配鸡成对并把“酒”拿回。婴儿出生三日有“洗三朝”,一个月有做“满月”之习。外婆家在婴儿满月时送“长命富贵”锁给孩子佩戴,亲友多送婴儿衣帽致贺。
  升学建国前,本市重视升学者,尤其在农村,一般小学毕业和出村上学亲友多备礼致贺受贺家请酒款待。毕业后,村中要备酒请毕业生,通常皆由宗祠公产内开支,其隆重者要披红并放炮竹迎接。建国后,小学毕业上中学不送礼。考上中专、大专或中专、大专毕业仍兴送礼请客。80年代此风在城区亦流行。
  建房建国前个人建房,凡开工、上梁、落成乔迁,都要大摆酒宴,谢师待客。客人要送贺礼,金额或实物大体根据交谊厚薄而定。建国后,只重乔迁,亲友多送挂匾或装饰品致贺。农村除备酒款待亲友外,并有麻糍回赠。
  参军解放前当兵是个灾难,全家哭哭啼啼,有“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之说。解放后,则以参军为荣为喜。70年代前,应征入伍青年均由街道、公社敲锣打鼓、鸣放鞭炮报喜。参军人家只备糖果、花生、瓜子及香烟招待。70年代后,亲友闻讯多备礼致贺,参军之家即备酒款待。
  禁忌旧时本市城乡禁忌很多,诸如:妇女不准进窑(陈坯烧窑之场所);大年初一不能扫地,不能刀切煎炒;农历七月半晚上大人和小孩不准出门;寡妇再嫁不能带火走,更衣只能在祠堂或茶馆里;居丧者次年正月不能外出向别人拜年,清晨在外面不能拣小孩用品(手绢、鞋帽等);做屋上梁时或造桥合拱时不能乱答应叫姓名;乘船不能将筷子放在饭碗上等等。这些禁忌,今均已被废止或摒弃。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略

《景德镇市志略》

出版者: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本书概略地记述了景德镇市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集古今为一卷,览百业于须臾”,反映了景德镇市的发展过程。这对于要全面了解景德镇的基本市情,对于要从过去的兴替中来探索今天的改革、开放,对于增强热爱乡土的瓷都意识等,无疑都是很有裨益的。景德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唐代进御瓷器已有“假玉器”之称。五代是瓷器普遍兴烧时期。宋代的青白瓷名扬天下。元代制瓷技术出现了新的变革。明清时期景德镇成为全国烧造瓷器的中心。这些从发掘的古窑遗址中足以证明。历史的进化,使景德镇在古代就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成为当代的历史文化名城。景德镇古属浮梁,而浮梁农村又盛产茶叶,茶与瓷同为本地土特产品的大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春节
相关专题
元宵节
相关专题
清明节
相关专题
端阳节
相关专题
中元节
相关专题
中秋节
相关专题
重阳节
相关专题
冬至
相关专题
腊八
相关专题
小年
相关专题
除夕
相关专题
订婚
相关专题
迎亲
相关专题
结婚
相关专题
送终
相关专题
入殓
相关专题
出丧
相关专题
安葬
相关专题
殡葬
相关专题
周岁
相关专题
生日
相关专题
做寿
相关专题
生育
相关专题
升学
相关专题
建房
相关专题
参军
相关专题
禁忌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