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编 社会风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略》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0200
颗粒名称: 第十五编 社会风俗
分类号: K892.56
页数: 23
页码: 221-243
摘要: 景德镇市城区以瓷业工人为主,市郊则主要是农民,但有不少人亦农亦工,从事瓷土矿山及为瓷业服务的职业。1949年,市区城镇人口为9.08万人,乡村10.19万人。广大工人、农民在旧社会身受压迫剥削,生活极度贫困,终日挣扎在饥饿、死亡线上。解放后,人民生活状况得到彻底改变,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促进生产、繁荣经济,就业人数增加,人民生活日益改善。
关键词: 风俗习惯 社会风俗 景德镇市

内容

景德镇市城区以瓷业工人为主,市郊则主要是农民,但有不少人亦农亦工,从事瓷土矿山及为瓷业服务的职业。1949年,市区城镇人口为9.08万人,乡村10.19万人。广大工人、农民在旧社会身受压迫剥削,生活极度贫困,终日挣扎在饥饿、死亡线上。解放后,人民生活状况得到彻底改变,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促进生产、繁荣经济,就业人数增加,人民生活日益改善。
  职工生活旧社会的瓷业工人,身受多重压迫与剥削,清乾隆年间的浮梁县今沈嘉徵曾写了一首《窑民行》,反映了古代瓷业工人的困苦。如诗中说:“瞥见草中人,偃卧如中酒;尘淹百结衣,风扬蓬飞首;,形骸半已僵,面目黎以垢……呼伴扪其胸,残魂系一缕;关启润茶汤,目眙渐运肘”。问他为何如此?回答是因为“身业陶工久”、“服役二十年,病老逢阳九,馇粥生谁供?死况思楷{卯!弃我清山阳,青媾照我傍”、“狼狈于此极,速愿归冥乡”,这里说尽了瓷工的凄凉与辛酸。到了民国时期,由于连年战争,经济萧条,特别在国民党当局发动内战时期,瓷业生产濒临绝境,工人大批失业。当时瓷业工人每月平均工资只有银圆7.6元,能买大米1.58担,勉强维持两个人的生活,到1948年,工人平均每月工资只有金圆券269.8元,仅可以购0.5担大米,维持一个人生活都有困难。许多瓷工被迫返原籍种田,有的改行挑货郎担和干其他杂活。甚至有特种技艺的老工人也难逃厄运,不得不去帮人看守庙堂。当时有人写下民谣:“坯房佬,坯房佬,掏泥做坯双手搅,弯腰曲背受折磨,死了不如一棵草。”这的确是当时瓷业工人悲惨命运的写照。
  建国后,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劳动者人数增加,职工工资逐步提高,生活也不断改善。市区社会劳动者人数1949年为7.6万人,1957年为10.72万人,1965年为13.17万人,1979年为19.81万人。1985年,全市仅全民集体职工达24.36万人,比1980年增长27.27%。每一就业者平均赡养人口,1958年为4.2人,1977年为2.33人.1983年为1.90人,1985年为1.84人。1985年职工工资总额为23,242万元,比1980年增长67.89%,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45.610L:,每年递增7.8%。职工平均工资,1985年为978元,比1980年增长32.160%,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62%。全民职工劳保福利费1985年达4,303万元,占全民职工工资总额的25%,比1980年增长92.79%,加上大量的个体就业,城市居民收入迅速增加,衣、食、住、行、用等方面迅速变化和改善。
  衣着:70年代前,人们对穿衣的观念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布料以坚牢为主,颜色以单一为主,式样无多大变化。50年代,衣着颜色盛行灰色、蓝色;式样盛行工装、中山装、列宁装。60年代盛行草绿色、藏青色;式样除中山装外,盛行军装,而且男女均大体一致。70年代是过渡阶段,有所改变,特别是妇女和青年中改变得快一些,但仍然离不开旧的框框。进入80年代则情况完全改变,衣着要求款式新颖、时髦,面料高档、轻软,颜色鲜艳、多彩,使用周期大大缩短,时装不断更新,人们在“穿”字上占生活支出比重为15.14%。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毛料服装63件,呢大衣61件,毛皮大衣2件。随着穿衣的变化,其他附属物也起了变化,如袜子大都是丝织品、锦纶织品,线袜除老年人外,一般都不使用;鞋子则多为新式的皮‘鞋、运动鞋、胶底布鞋,老式的布底布鞋已较少见到,布底袜子及钉鞋则成为历史陈迹。近年来,不少妇女开始讲究美容,戴项链、耳坠、金戒指等首饰的也较兴盛,而这些都是与衣着的变化同步进行的。
  饮食:本市以大米为主。每日三餐米饭,一般是一稀两干。但做早饭的家庭比以前喊少,大多向市场或集体食堂购买早点。本地人们有饮茶习惯,家家必喝绿茶,近年一些家庭也辅以其他饮料。蔬菜品种多样,肉要瘦肉,鱼要鲜鱼,瓜果要新鲜,糕点要精细。高蛋白、低脂肪、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正在成为本市人民饮食方面的普遍要求。据1985年城市住户调查资料:居民每人购买食品支出为270.39元,比1980年增长30.55%,其中各种副食品支出266.51元,增长38.280/4,占食品支出的83.77%,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猪肉消费量增长31.290/4,鲜蛋增长1.19倍,鲜瓜果增长7.35倍。婚丧喜庆的酒宴,70年代前,多以十碗九盘或十碗八碟为主,其中有大菜、炒菜、干碟、果碟;富裕户则多以“鱼翅”、“燕窝”八大八小席待客080年代后,有些人设宴也讲究奢华、盛行比口味,昔日视为“不能上桌”的狗肉、野味等,均作为佳肴上席,甲鱼、石鸡更列为珍品,同时过去单一的米饭也改为米饭、面食、点心并用,酒类则从单一的烈性白酒改为白酒与低度酒、饮料并用。
  居住:建国前,镇上瓷业工人多住在四面通风的坯房和窑厂里,有家属的则在市郊或河边用废窑砖头、匣桶堆砌矮棚,仅以栖身,沿河还有不少用山竹和船篷搭起来居住的棚户。商号则是下面营业,上面住人,有的是前店后坊兼住家。一些居民户是几户合租一幢屋居住。过往商贾上等住瓷行,中等住小旅社。只有中上豪绅之家,能全家住上宽敞的旧式大住宅。建国后,人民群众的居住有了很大的变化,50年代至60年代,新开东郊工业区和工人住宅区、工人新村,共建住宅14万余平方米。70年代到80年代的1985年,共建住宅约73万平方米。许多陈旧的老式民房进行了改造,棚户区及简陋危房已经消除。现在本市城镇居民住房正在向“整体设施配套,内部装饰美观,使用面积宽敞”的方向发展二据城市住户调查资料,1985年末,本市城区住户平均每人有居住面积6.54平方米,比1980年增加2.74平方米,增长72.11%;辅助面积7.81平方米,有设施配套的户数占总户数的四分之一。居民房租支出1985年比1980年增长4000。
  器用:以前本市器用多系铁、竹、木制品,重实用、耐用。家具有油漆描金、精工雕花、古色古香的床,太师椅,梳妆台等,但60年代后则已逐步为新式成套的家具所代替。进到80年代,人们对家具的选用多从实用、轻巧、舒适、美观和占面积较小来考虑。而且盛行使用藤制品、塑料制品、合金制品的组合式、折叠式等多功能的家具:一些家喟电器和高档乐器也进入居民家里01985年末,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电风扇105台,沙发116张,大衣柜90个,自行车97辆。24%的家庭有洗衣机.6%的家庭有电冰箱,并正在迅速扩展普及。1985年,每人购买日用品支出为68.73元,比1980年增长2.05倍;在生活费支出中的比重也从6.64%提高了13.59%,上升一倍多。每人购买文娱用品支出为25.04元,比1980年增长1.8倍。88%的家庭拥有电视机,比1980年增长7.8倍,其中3%的家庭是彩电;30%的家庭有录音机,为1980年的15倍;6%和3%的家庭购买了照相机、中高档乐器。
  农民生活1日社会农村生产水平很低,农民生活贫困,粮食亩产只有150斤,经过各种苛捐杂税和地租、高利贷的剥削,农民所剩也就无儿了,往往是“镰刀挂上墙,家中没有粮”,贫苦农民中欠债户达到85%。有首民谣概括了当时的农民生活:“穷人面前两把刀,租子重,利钱高,出路在何处?逃荒、挨饿、坐监牢”:有一个村子不到20户人家,就有4户人家为了抵债而卖掉自己的亲生儿女。1949年解放后,农民分得了土地,生活才逐步好起来,当然其中也经过不少折腾,一直没有摆脱贫困的状态。这种情况直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才使多年来难以解决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许多农民生活富裕起来,农民家庭城市化的趋势正在明朗,城乡差别正在缩小。1985年,农民每人平均纯收入为387元,比1980年的237元增长63.2904,每年增加30元,平均递增10.3%,高于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率。城乡生活费收入差距由1980年的l(农民)比1.5:3缩小为l比1.420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也有了很大变化,基本上与城市职工相等,有的还优于城市。如住房,1985年每个农民用于建房支出为37.12元,每人平均生活用房面积达到16.15平方米,比1980年增加3.55平方米,增长28.17%,远超过于城市职工的住宅面积。过去农村住房多为砖木结构的旧式房屋,现在不少建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新式楼房,其室内是现代化装饰。在衣着方面,传统的对襟、大襟男女便衣,除老人穿着外,年轻男女早已摒弃。自做鞋袜很少,大都在市场购买。草鞋也多为胶鞋所代替,有的地区不少人穿长统套靴下水田。一些流行的时髦衣着,很快从城市流向农村,特别是青年男女接受得更快。饮食方面,农村仍具有其一定特色,如三餐干饭,每逢时节喜用籼一糯米制作各种糕、果、粽、粑之类的食品。每年腌一定数量的咸肉、咸鱼、咸菜等等。
   农民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城乡人民储蓄存款储蓄存款的增长是人民生活改善的一个标志。近年来,本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度增长。1978年为0.1819亿元。1980年为0.3294亿元。1985年为1.28亿元。1985年比1980年增长3倍多,平均每年增长31.83%,是1978年的7倍多,其中:城镇居民存款10,725万元,农民存款2,076万元,分别比上年末增长32.7%和40.3%,为1976年的8.8倍和3.4倍。
   一、风俗习惯
  节令旧时节令很多,有春节、人日、元宵节、清明、立夏、端阳节、天贶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腊八、小年、大年等等。解放后,规定了一些新节日,也适当保留了一些传统节日,但仍有一些旧时节日.仍在群众中流传。
  春节农历年节,旧时一般从农历头年十二月下旬起,包括送灶、祝福、除夕,一直到元宵。过去本地对正月初一零点至拂晓前甚为重视,各家焚香点烛,燃放鞭炮,开门出行,邻里互相拜谒,名日贺正,俗称拜年。建国后,国家规定从初一至初三,放假三天,机关团体多举行新春茶话会j进行团拜,并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个人拜年.40年代前,平辈相互之间拱手致敬,年幼者见长辈多行跪拜礼。建国后,均以鞠躬或握手抱拳来代替。
  元宵节也称上元节,时间在农历正月十五日,旧习喜游(迎)灯,通常是初八起灯,至元宵散灯。游灯时,有龙灯和各种花灯,并配以锣鼓唢呐,各家各户也张灯结彩,到处灯火辉煌,游灯到时,要放鞭炮迎接,富户人家还要备糕点红包,犒赏游灯人员。建国后,游灯已成为人民群众节日文娱活动的一项内容,并增加新的形式,赋予新的意义。近年来,有机械、电动、电子大型龙、凤及各种历史人物和动物等音响玩具灯会,向群众和青年进行宣传,寓教育于欢笑之中,吸引了广大游客。
  清明节节前一日为寒食,旧俗乡间有少数人家不举烟火。清明日城乡居民均到茔地培土挂纸,祭扫祖坟。城区一些人家,祖坟在市境者,大都全家荷锄提筐,前往祭扫,并采集杜鹃花,以供玩赏。农村旧俗是“会族而饮插柳于檐”,并由族祠给每户男丁发一串清明肉。建国后,旧俗已废,仅盛行用青艾作清明粑。学校、工厂、机关等单位则组织学生、工人、干部到烈士墓、塔献花圈祭扫,以缅怀先烈,寄托哀思,进行传统教育。
  端阳节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午节。旧时家家门上挂菖莆、艾草,焚苍术、白芷以驱毒虫秽气。早上吃粽子、咸蛋,中午饮雄黄酒,这一天有龙船竞渡的习惯,现时已成为一种体育活动。儿童挂红蛋、香袋,农村则有端阳拂晓放牛至野外吃“神仙草”的传统,传说牛吃过此种露水草,肯长膘,可抗疫。建国后,端阳节前后成为卫生大扫除的日子,驱蚊、灭鼠,以保安康。一些家庭还保持原有饮食习惯,因为雄黄有微毒,已很少有人饮雄黄酒,而以其他饮料代替。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又称鬼节。解放前家家门前备酒肴,烧“包袱”(冥钱),祭拜祖先,荐度游魂,有的还做盂兰盆会和放河灯等活动。解放后,迷信活动已少见,但近年又有抬头,少数人不仅烧纸币,而且不惜花钱,买纸扎电视机、电冰箱、家具等现代用品付之一炬。中元节的饮食习惯较流行吃糯米油糍和碱水粑(一种带碱的米糕)。
  中秋节一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与春节、端阳节为传统大节。此日,尽呵能做到合家团圆共度佳节,至亲好友还要互赠月饼,相邀赏月。城区的青少年从八月初一即着手划烧“太平窑”(用烧瓷器的渣饼垒成的窑)060年代后已不如以前盛行,偶有少数少年和退休老工人在昌江河畔搭烧。乡间在青少年中还有玩用稻草扎成的草龙灯,以庆丰收,和“烧宝塔”、“送瘟神”等具有历史含义的活动。至今中秋节在群众中仍为受重视的一大节日。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旧时常囊茱萸系臂,采菊沽酒,食粟粽花糕,好友相约登高眺远,成为赏心乐事。建国后,重九登高已成为一种体育活动和民兵军事训练的一项内容。观赏公园菊展,更是群众喜爱的项目。
  冬至解放前,宗祠、会馆都有隆重的祭祀活动,各宗祠按丁发放“冬至肉”,发放男丁饼,有的还有发放两枚“认骨饼”,给本族已出嫁健在的女儿的习俗。解放后此习已不存在,但祭祖之习仍有少数地方保留。
  腊八为农历十二月初八日,旧俗过年有的从这一天算起,所谓“腊八腊八,捋鸡杀鸭”,即是为过年做好准备。农村多从这时起,打年糕(用糯米粉做糕)、宰年猪、扫扬尘、洗家具,有的人家还用红枣、红豆和大米煮粥,名腊八粥。
  小年一般为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也有二十三日或以后诸日的,因本市城区居民来自四面八方,习俗各异,故从二十三日至二十七日都有过小年的。过小年这一天必须扫扬尘(有的在腊八)、搞卫生。晚间则备酒加菜,以示庆祝。
  除夕是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这一天各家布置堂屋,悬灯结彩,张贴春联、门神。晚间要先陈设祭品祭祀天地祖先,然后举行家宴,吃团年饭。饭后,到处点灯,小孩手提灯笼、燃放爆竹,大人则给小辈压岁钱,并围炉喝茶吃茶点,坐以待旦,叫做“守岁”。建国后,已剔除封建迷信部分,其余则保留。近年来,电视广播发展,大多数家庭都围坐电视机旁观看节目,等待新年的开始。
   婚事男日娶亲,女日出嫁。旧时婚姻,多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有少数自由恋爱者。但同样要有媒有聘,礼俗繁琐,手续颇多。
  订婚旧俗习惯于就近联姻,很少到外地结亲;而且重门当户对和亲上加亲,订亲一般要经历相亲、提亲、定亲三个过程。相亲(亲友结亲其子女常见面者除外),男女双方由媒人找机会见面,也有暗中相亲的。如双方认可,即听从父母之命,由男方请媒人向女方提亲,其中送庚帖、合八字等细节,如无阻碍,即给一定的回礼,均由媒人往返转带。从此双方成为未婚夫妻,即俗说的定亲。
  迎亲由男方父母确定结婚日期,请媒人转达,并依俗送礼,这是“送日子”。结婚日期确定后,双方即筹备婚、嫁。但城、乡间不尽相同,大体情况是:成亲的前一日,男女两家要备酒宴客,女方叫“上头酒”;男方叫“鸾轿酒”。乡间,男女各家要备专席请新人,父为子、母为女敬酒。女方出嫁前,城乡都盛行哭嫁,农村的要哭数日,并流传有“十杯酒”哭嫁词。新娘上轿前要吃“姐妹饭”,入轿多由长者驮入,轿出门,女家即泼水扫地,关门,“有娘镇房、爷镇堂”之说。农村,出村后要向村外一家讨火置于轿内。迎亲大都用花轿,富裕人家用四人抬,一般人家两人抬。民国时期,城镇一般都用黄包车迎亲。
  结婚在城镇中轿至男方家,由新郎向轿作过揖退出,全家回避,再由伴娘启门扶新娘出轿入新房,稍事休息,即举行婚礼与家人见面。晚间酒宴后,再举行送洞房仪式。农村则是轿至男方宗祠由“生”门入,由伴娘领出新娘与新郎拜过祖先,再由新郎驮新娘至新房,吃过“交心面”或“同心蛋”后,由伴娘一一引见公婆、妯娌、姑嫂、外婆家等人。新娘应按辈行礼,长辈要送给红包。婚后的第一天,镇上有拜客一天之举,乡间要设宴谢厨师,新娘这天要到本村有福之家“出家”一天。另外,新人服装也有定规,新娘戴凤冠霞帔,30年代后,多改用纱罩;新郎戴礼帽(也有带瓜皮帽者)上插金花,身披红绸,30年代后,多为长袍马褂,也有穿中山装、西装的。婚嫁送礼,旧习订婚不送礼,乡间多送几色点心,一壶酒致贺。出嫁,至亲常送水礼、花粉、衣料,一般多送喜宁坛,帽筒或其他礼品;娶亲,舅家必送对联,水礼和贺金,一般多送贺金、对联。农村多以麻糍回赠。
  建国后,国家颁布了《婚姻法》,婚嫁习俗大变革。入赘、再婚得到人们的赞许,童养媳、早婚与近亲联姻已为法规所不容许。迎亲改用自行车、拖拉机、卡车、吉普、面包车和轿车,旧的繁琐礼仪大多废除,酒宴多为一餐。50年代以来,曾提倡“文明婚礼”和“集体婚礼”,但尚不普遍。近年旅行结婚较为盛行,但要财礼的旧习和讲排场阔气的现象有所抬头。
   丧葬旧时丧葬,具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俗礼颇为复杂,其主要者为:
  送终一般指老人在其弥留之际,儿孙便临床送别,俗称送终。死后,由亲属为死者更衣梳头,并将尸体移于堂前门板上,覆盖以白布。灵前点灯焚香,烧化纸钱并向亲友“报丧”(即报讣)。亲友闻讯,即备纸钱、香烛、挽联、祭幛等进行吊唁,内亲还要备水礼和棺内用物。
  入殓由“土伕”为死者洗濯,换上白布内衣,再套上死者生前穿过的干净衣服,死者穿着衣裤数量,俗有“上七下八”的说法,所有衣服均须剪去扣子,然后套上红外衣:有些人家还用丝棉裹体,头面丝棉剪开叫做“开面”,入棺后,盖上绸(布)被,经亲属向遗体告别,才能盖棺。
  出丧出丧之前,要请地仙师看风水,大户人家还要请僧道做斋,出殡前散子孙饭、行路祭、放河灯等,挥霍的钱越多,越能显示其富贵。一般人家则棺披红毡或红布,上缚一红毛公鸡,由“土佚”八人抬柩,亲属披孝送丧,并沿途散布草纸、燃放鞭炮。
  安葬由亲人开土,然后“上佚”挖好墓穴,并用芝麻杆等在穴内烧薰,子孙跪拜送棺入穴。封土后,筑好坟堆坟台,有的还立墓碑。葬事毕,死者家属要宴请运棺的“土佚”和其他相帮者,以示感谢。葬后3日,亲属上坟点香烧纸,名日“观山”,以后每隔7天一祭,俗称“做七”,到49日为止。
  殡葬改革建国后,进行殓葬改革。人民政府号召反对封建迷信,提倡治丧从简,动员道士(指专给人做斋的)改行从事劳动。从50年代起,逐步采取出讣告,开追悼会,送花圈、戴黑纱、白花等形式代替了过去吊孝、做斋、披麻戴孝等旧形式01959年,成立了市公墓管理处管理和承办丧葬事务。1963年,建立了火化场,逐步推行火葬。1980年,建成殡仪馆,专为死者办理丧事和火化等业务。现在城市中一般都实行火葬。农村中因条件限制,一般仍采用土葬,但迷信活动大都革除,丧葬礼仪也较前简化。
  寿庆祝寿与其他喜庆,名目甚多。属于祝寿类,一种是做生日,包括婴孩的周岁、儿童的10岁,青年及成年中也有的逢10即做一次生日者;另一种则是做寿,年60以上者,逢10必做一次寿。还有属于其他喜庆类,如生育、入学、毕业、参军、建房(乔迁)等等,因人因事而异,甚至有巧立名目,以求一乐者。
  周岁婴儿满一岁时,叫“做周岁”。父母对此颇为重视,要摆酒宴请亲朋好友,抱周岁儿拜见众人。本市还有“抓周”之习俗,据说在桌上摆上算盘、量米的量具、书本、钱之类的器物,小孩首先抓到的一件可预测其将来向某方面发展。解放后曾经中断,近年来又有抬头。
  生日成人生日,一般煮面条鸡蛋,也有摆酒者,但有“做九不做十、闰年提前一月做生日”的习惯。解放前,本市常有一些恶棍、豪绅借做生日大发请帖,榨取贺礼。
  做寿一般是指60岁老人,逢10即做寿,60岁叫下寿,80岁叫中寿,100岁叫上寿,称作老寿星。做寿要摆香案、点红烛,晚辈要拜寿,吃“长寿面”、“寿饼”。亲友送礼(寿桃、寿面、寿幛)祝寿,寿星之家则摆酒谢客。农村有的地方,女婿向岳父家祝寿,要送一扇寿糕,或一对鸡;有的村子要在大年初二请在本年做寿的老人吃饭,寿星家在生辰日送寿面两碗至各家(不管村里请饭与否)。建国后,许多俗礼已革除,城区和乡村,祝寿者大都以蛋4、7、9、13只,面两斤,另备衣料、鞋袜;孩子生日则多以衣物玩具送礼。受贺者要备酒谢客j城区早上备有寿面,农村早上有糯米麻糍,正席多安排在中午。
  生育女儿怀头胎,多由母家接回住些日子,并着手准备婴儿出生用品,如衣被、摇篮等。临产时,要送红糖、干菜以及婴儿用物,并备一席“催生酒”至婿家。婴儿出生后,婿家要提”酒”(淘米水)捉鸡送红蛋向岳丈家报喜,男为公鸡、女为母鸡,岳丈家要配鸡成对并把“酒”拿回。婴儿出生三日有“洗三朝”,一个月有做“满月”之习。外婆家在婴儿满月时送“长命富贵”锁给孩子佩戴,亲友多送婴儿衣帽致贺。
  升学建国前,本市重视升学者,尤其在农村,一般小学毕业和出村上学亲友多备礼致贺受贺家请酒款待。毕业后,村中要备酒请毕业生,通常皆由宗祠公产内开支,其隆重者要披红并放炮竹迎接。建国后,小学毕业上中学不送礼。考上中专、大专或中专、大专毕业仍兴送礼请客。80年代此风在城区亦流行。
  建房建国前个人建房,凡开工、上梁、落成乔迁,都要大摆酒宴,谢师待客。客人要送贺礼,金额或实物大体根据交谊厚薄而定。建国后,只重乔迁,亲友多送挂匾或装饰品致贺。农村除备酒款待亲友外,并有麻糍回赠。
  参军解放前当兵是个灾难,全家哭哭啼啼,有“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之说。解放后,则以参军为荣为喜。70年代前,应征入伍青年均由街道、公社敲锣打鼓、鸣放鞭炮报喜。参军人家只备糖果、花生、瓜子及香烟招待。70年代后,亲友闻讯多备礼致贺,参军之家即备酒款待。
  禁忌旧时本市城乡禁忌很多,诸如:妇女不准进窑(陈坯烧窑之场所);大年初一不能扫地,不能刀切煎炒;农历七月半晚上大人和小孩不准出门;寡妇再嫁不能带火走,更衣只能在祠堂或茶馆里;居丧者次年正月不能外出向别人拜年,清晨在外面不能拣小孩用品(手绢、鞋帽等);做屋上梁时或造桥合拱时不能乱答应叫姓名;乘船不能将筷子放在饭碗上等等。这些禁忌,今均已被废止或摒弃。三、瓷业习俗
  建国前,景德镇的瓷业习俗,有许多是封建性的陈规陋习,它的形成与景德镇的各种行帮密切相关。这一方面是统治阶级为了加重对瓷业工人的压迫剥削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工人为维护本身利益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建国后,除一些沿袭已久、约定俗成的体现工人正当福利者外,其余均已废弃。
  行帮旧时景德镇的行会组织很多,从行业上分有商帮、手工业主帮、工人行帮;从地域上分有徽(州)帮、都(昌)帮、杂(除以上两帮外的其他区域)帮,且互相交织,具有行业和地域的两重关系。他们的活动中心和机构都在会馆,有的称书院和公所。早在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6年),就有徽州、南昌、苏湖、饶州、都昌、临江会馆和景仰书院等七所,以后历代均有发展。据近年调查,建国前在城区有会馆、书院、公所共27所。这些馆、所过去既是行会洽谈工、商业务和往来接待的所在,也是行会内部联络乡谊,进行行会活动的场所。
  商人行帮旧时镇内的商业与金融为徽帮所把持,瓷业生产则为都帮、杂帮所把持。他们之间既有矛盾,也互相勾结。1909年,曾申请清政府根据景德镇的特殊情况批准成立景德镇商务总会,并有《景德镇商务总会章程》,商会组成人员则由三帮议选。此后,商会一直延续至本市解放。总商会不仅本地商业各行帮可以入会,即各路瓷商庄号,常年派人驻镇办货的以及陶用所需如白土、窑柴、填料、匣灰等各户虽离市较远,也可以入会。客籍瓷商,民国时期有26个客帮,以后又有增加,据1954年调查资料,建国前客帮瓷商有33帮。这些帮,沟通了景德镇与外地的联系,也操纵着景德镇瓷器的运销。
  手工业主行帮景德镇瓷业分工很细,故其行业很多。从大的方面说有掘瓷土业、匣钵业、烧窑业(有柴窑槎窑)、制瓷业(又分圆器琢器两大类)、彩瓷业(旧称红店)、看色业、包装业以及为瓷业服务的其他主要行业。如详细划分,有8业36行。即一、烧窑业,有窑厂、满窑、砌窑(揸窑与补窑)三行。二、制瓷业,有脱胎、二白釉、四大器、四小器、冬小器、饭闭、灰渣器、古器、七五寸、满尺、描令等十一行。三、彩瓷业,有画四大器、画脱胎、画灰器、画描饭闭等四行。四、匣钵业,有砖山、大器匣、小器匣三行。五、包装、搬运业,有茭草、看色、打络子、削杀利篾、打货篮、挑瓷把庄、下驳、挑窑柴、搬运九行。六、下脚修补业,有彩红、洲店二行。七、瓷业工具业,有模型、坯刀二行。八、为瓷业服务业,有轿行、马行二行。这些行业都各有自己的行帮组织,如窑帮,早在嘉庆年间,就有柴、槎两种窑户组成的“陶成”、“陶庆”二会。以后则各根据本行业的需要而组织不同的行会。
  工人行帮工人行帮大体上是按照以上36行分类组合,各行工种不尽相同,如制瓷业一般都有做坯工、印坯工、利坯工、剐坯工、刹合坯工(上釉)、装坯工、打杂工等;而烧窑业则一般都有把桩工、挖坯工、架杪工、收兜脚工、撞匣工、打杂工、小侠手等;匣钵业有做匣工、利匣工、打杂工、帮工、车土工、揽土工等。总之工种很多,名目繁杂。工人们为了争取自身的福利,曾分别组织各种帮会,如烧窑工人有“风火仙”的组织,定期集会。又如装小器的工人有“五府十八帮”。五府是指工人的籍贯,有南昌府、南康府、饶州府、九江府、抚州府。十八帮,即这个行业划分的组,共18个组。每帮(组)有头首数人(又名上街师傅),管理帮的事务。每年农历四月初一到十八日,一天一个帮,依次序集会吃酒,轮到初一的为初一帮,初二的为初二帮,其余类推到十八日为十八帮。各帮人数多少不一,以初十帮人数最多,约占全行业三分之—。
   行规行会既多”各行各业的规约也就多,有些规约有文字记载,有的则属口头商订,约定俗成。
   茭草工“合约” 有文字记载且刻于石碑之上,时间为道光十九年九月重建,由茭草头与客帮瓷商重议交易规章,共同签订,并且写明了“秉公定事、永远恪遵”。
   “写车簿” 窑户开业前,要向坯厂“上街师傅”登记,把做几乘做坯辘轳车,几乘利(修)坯辘轳车写上账簿,以后雇用装坯工,要永远属于这个帮。工人上工,也要先找上街师傅写“车簿”,开列制造的各色范围,不能随意更动。写车簿本帮交费5元,外帮交费10元。
  禁窑烧窑户联合起来,硬性规定和提早停工,减少烧窑次数,特别是旧历年终至翌年三月的“禁春窑”例规,打击和压挤了小做坯户,影响工人生活。
  买位置烧窑工人要向窑户交钱买位置,才能有工做。工人没办法,只有向做坯户找弥补,如“包子钱”、“酒钱”、“吹灰肉”等等。做坯户加重了负担,只好提高价格,转嫁给消费者。
  宾主制烧窑、做坯、红店、瓷行以及五行头(汇色、把桩、包装、打桶、打络等)等行业,进行了一次交易后,即不得随便更动,有的甚至成为世袭。倘有一方违反(主要是客方),行会便出面干涉,这是所谓宾主制度。
  买扁担搬运一行过去为封建把头所操纵,工人要挑运,必须拿两块银元向把头·买挑运权,叫做“买扁担”。把头还要搭扁担,即抽运费的三分之一归他。一年开始挑货那天,工人要拿红纸包送钱给把头,叫发市包。
  开红禁装小器工人每隔20年,才开禁收徒弟。开禁时,要用红颜色涂装坯篮,然后挑红篮过街,沿途放爆竹,吹号奏乐,宣扬装小器工人带徒弟,这叫开红禁。与此同时,还有一种叫做“开黑禁”。这是在装坯人少事多的情况下,可以隔三五年开一回禁,也要挑篮过街,但篮上不能涂红,如在街上平安通过,表示同行群众同意收徒,可以开禁。否则,就不能开禁。节日规约开工、停工,在一定时间内有一定规约,必须遵守。
  花朝即农历二月十二日,是园器业规定开工的日期。有时老板要提前,叫做“春窑”,工人同意才能开工,否则老板不能勉强。到时工人未来,由工头找人代替,时久则另找人上位,开工时老板要摆“起手”酒请工人吃饭。
  端午节农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停工三天,老板供给工人两只粽子、两只咸蛋、八个人一桌“十碗头”的雄黄酒。(这个雄黄酒是工人经过罢工争取来的福利)。
  变工节农历七月半,是瓷业工人请进辞退和结算上半年工资的日子。放假三天,老板换领头,领头换板板(小领头),板板换伙计(操作工人),可以随意辞请,不受时间影响,所以工人很紧张。
  中秋节农历八月间,农村是收获季节;来镇购买瓷器的多,加之这个时候秋高气爽,瓷坯容易干燥,是瓷业生产的黄金季节,故本镇流传着“七死八活九翻身”的俗语。中秋节日,照例要放假一天,老板要与端午节一样供应酒席和每人半斤月饼。
  人工节农历10月26日,是老板确定辞退或留用领工的日子,如在酒席上谈下年度的生产打算,这是留的表示;如果老板讲表示感谢的客套话,则是要辞退。领工不愿继续在原处工作,也在当日辞工。倘双方确定留下,工人要向老板预借一些工资,叫“扯八中”,即借8元,次年要还10元。这天前后,老板要将选瓷、装坯、运输工人都定妥,故劳资双方都很紧张。
  歇手农历12月13日,园器行业规定这天停工,工人不再做坯,故叫歇手。歇手后,要做完架上的半成坯,工人才可以回家过小年。有时生意好或窑内缺坯,老板在征得工人同意时,可延长时间(最多不超过5天),叫“扯尾巴”。扯尾巴期内,每天供给每个工人四两肉和“耳朵”(佐料)钱。
  烧撞火窑农历小年(12月24日)一过,有些坯胎未烧完,生意又好,烧窑户就到各坯户组织剩余的坯集中在一起烧,叫撞火窑。撞火窑按照消耗成本一窑一清,不另算账。对烧窑工人则要增加包子钱(补贴)。
   行业用语旧时陶瓷行业用语范围很广,也很多。现有些沿用,有些已改名称。
  为存史,兹择要简释如下:
   做坯:
   坯:原料经过陶车或手捏成的定形、没有经过火烧,其质仍是生土的叫坯。
  辘轳车:做圆形瓷坯的工具,用一木顶圆盘,中间置一圆木轴,一头插入地下,一头顶着圆盘。用的时候,即将原料泥土放在圆盘中央,手拿木棒推动圆盘旋转,然后用刀片或手使其成形。
   打杂:打杂是坯房中生产过程分工之一,由一个工人专做釉土原料的成份配合,沉淀、淘泥、练泥,使原料到适当程度时可供给做坯。
   晒架:坯厂中,地上均搭有晒坯架子,专放坯板晒坯。瓷坯定形后,放到日光中曝晒。
   晒架塘:为了调配原料,需经水沉淀使之混合,专设水塘供应沉淀原料土之用。
   毛坯:瓷土经过一道手续制成坯胎雏形,还未进行定形的。
   头坯:毛坯印了一次,初步定型。
   初修坯:头坯经过坯刀修整一次的,又叫“头道”。
   精修坯:坯胎修整两次的,又叫两道。
  淘桶:坯房买进原料(砖块形式),需要调配混合。因此需要沉淀起解体作用,用淘桶水淘练使之分化,淘桶为木制,椭圆形、长径两尺、短径一尺六寸。
   浅锅勺:分解和沉淀料土时,需要用铁制的浅口勺子、系盛水用的工具。
  码头:凡是做坯、印坯、刹合坯工人在做工时,需要有一个木制的架子在身旁,便利放坯板盛坯的,这个架子,叫做码头。又因他们工作上的组成关系总称为马码。
   平架:利坯、剐坯架子。
   做坯:用泥巴(原料配合成份后的瓷土)在辘轳车上开始成形,叫“做坯”。琢器不能用车的,就用手捏,或用刀片定形。
   印坯:坯经制成定形后,须要用模型印压,使其形态合乎规格,并整正其倾曲部份,使之圆正。
   利坯:成坯质厚不平,规格不齐,就是印过之坯,也是内面平,外面还是粗糙,故必须经过修整,叫利坯。
   刹合坯:器坯外面需要上一层釉质,使之光润,这个手续叫刹合坯。
   剐坯:利坯成形,底部尚是实兜子,须要剐空(即挖兜子形式).叫作剐坯。
   补水:剐坯以后,坯面有灰尘,有小孔,用毛笔蘸水揩干净或修补,叫作补水。
   雕镶制坯:方形、多角形瓷器用刀、凿、刷、尺粘镶而成
   模型制坯:制造形状不规则的瓷器,用模子印好形状后修饰。另一种是用手捏成形状放入模型压紧。
   铸浆制坯:将原料土浆注入石膏模型制成器形。
   上釉:已定形瓷坯上,涂以白色釉水,使烧成后,光泽发亮。
   蘸釉:将器坯浸入釉浆中上釉。
   荡釉:在器坯内面的上釉。
   浇釉:大器物不能荡,也拿不动,就必须将釉浆用碗浇到大器坯内去。
   涂釉:用刷或毛笔沾起釉涂到器坯上去。
   吹釉:用人口吹管子,将釉吹到器坯上去。
   捺釉:用毛笔在器坯上捺,使釉水凝敷于器坯上。
   装坯:器坯上釉以后,需要烧炼,必须将坯装到匣钵去。
   圆器圆器:指瓷器的形式是圆形的如日用的饭、菜碗(无柄的)、酒、茶杯等都属之。
  脱胎器:制瓷过程中,工人把坯胎修得很薄,名“脱胎”。另一种说法是,若干年前,装瓷没有圆车作为定型工具,陶瓷工人便先用篾织成一个模型再把泥巴糊上去,经过入窑后,篾烧掉脱下来就为瓷器,故名脱胎。
   二白釉:釉色和白釉脱胎相同,惟质稍次之。
   灰可器:是灰器、可器两种名词的综合,灰器瓷器上的灰釉多,质量较差,好的灰器不渗渣。可器掺渣,质较灰器还差。
   四大器:指正德大碗、正德官碗、鲜花大碗、鲜花官碗等四种大的瓷器。
   四小器:指发汤碗、发饭碗、冬青石器、冬青汤碗四种小的瓷器。
   正德碗:是因袭明朝正德年间造的,故名。
   渣器:做脱胎、二白釉用过的瓷器原料淘下来的原料做的瓷器。
   饭闭器:需要盖子的器物。
   古器:做最小的酒令盅。
   满尺盘:做十寸大的盘子。
   炉寸:制造七寸到五寸的大盘,又叫七五寸,系粗瓷。
   琢器
   琢器:圆器所不能制造的,如汤匙、带柄茶碗、茶壶、肥皂盒、人物、禽兽等多角形瓷器,多以模型或手捏、刀雕、雕镶而成。
   大件:瓷器中最大的器物,如大瓶、大缸、大盆等。
   粉定:原出品于河北曲阳,叫做北定。宋室南渡后,景德镇仿造,叫南定。它的胎质薄,色如粉玉,故得名。
   玲珑器:为镂空补釉的透明器。因其半透明玲珑可爱,花纹象米粒,故外人又称“雪白米花”。
   雕塑:用手粘镶、刀子雕刻的瓷器。
   滑石:制造粗杂器原料中的一种。
   针匙:又叫调羹、汤匙,吃饭时喝汤用的。
   博古器:各种形状之盘碗,过去多为酒馆用。
   灯盏:点植物油用的灯碟。
   七个头:一个匣钵内装了三个茶托子和四个茶盖子。
   八个头:一个匣钵内装了四底(托子)四盖(茶盖子)。
   寸:计算盘子和瓷板的大小单位,如“七寸”、“八寸”等等。
   件:计算瓷缸大小,如三百件、五百件、千件。
   素胎:又名石胎,没有加釉的瓷器。
   立体雕塑:可以站起来的,主要产品有人物走兽。浮雕:就是在毛坯板面上先雕好各种画面,再行烧炼。
   堆雕:先在毛坯上画好画面,再用毛笔把泥浆堆上去,再行烧炼。
   透明雕空:在坯上雕空,使成为各种花纹,有的雕空后上一层釉,谓之玲珑器。
   窑业
   柴窑:火度高,容量大,能烧各种瓷器,因其燃料是松柴,故名柴窑。
   槎窑:火度较低,容量较小,专烧粗瓷,因其燃料用槎柴(即杂枝柴),故名槎窑。
   满窑:把做好了的瓷坯经装匣后放进窑内排列。
  拉前:在靠窑门装十二排匣钵位置的左右,叫拉前,这里火力最高,主要装白釉(质量最好的瓷器)。但上下两层火力较差仍烧青釉(质量较差的瓷器)。
   拉后:十二排以后,叫做拉后,这里火力较低,专装颜色釉和二白釉蓝边锅三大、大件、灰可器。
   中鼓:窑的中间一段。
   溜火:初烧时采取短柴浅烧,拖长低温时间,使窑内火力平衡,叫溜火。
   紧火:溜火之后,逐步转入高温,火力要加大,故名紧火,又叫赶馀堂。
   馀堂:窑的最后面,即靠烟囱的地方叫做[馀堂]。
   闭火:又名歇火。就是瓷器烧到一定程度时,停止烧柴。
   挖兜脚:满窑前,打好堆匣钵的基地。
   一根窑:烧窑时,匣钵一支支的堆起来,每支叫一根窑,根据窑的高低,每根可容匣钵(大器)七同(即七十个碗)。
   开窑:瓷器烧好后,把瓷器从窑内拿出来。
   满窑店:专门把装好瓷坯的匣钵装进窑内。
   掩窑:专门造窑和修补窑的。
   把桩:对烧窑技术全部通晓,全窑厂的生产指挥者,又叫火头。
   挖坯:负责满窑、烧窑(做上半夜工作)及调配全窑装坯数量,过去还要亲自上坯厂挖坯到窑内去烧,故名挖坯。
   架表:即一根窑的顶上一层的匣钵由他装满。
   收兜脚:开窑后,匣钵全部搬出,把最下一层的匣钵(兜脚)收出来,故叫收兜脚。
   小火手:徒弟满师后,还要再见习一年,在这一年中,他要兼顾窑厂一些杂事,比如看门、烧窑等。
   打杂:负责挖泥巴,准备烧窑材料等工作。
   掩匣:配合收兜脚的做点事,没有主要工作。过去这一工作都由厂主的亲戚担任,可以吃饭拿钱不做事的,又称之为黄马褂。
  三佚半:负责把窑柴从楼上运到火门口,兼协助挖兜脚的事。因此一般徒弟技术要高些,故叫三佚半。二佚半:工作与三佚半同,技术、工资比三佚半差。故叫二佚半。
   一佚半:工作与三侠半同,技术、工资比二侠半差,故叫一佚半。
   七脚头:包括把桩、挖坯、架表、收兜脚、小火手、打杂、搐匣等工人的总称,因为他们的工作是长年定好位置的,故又名长做。
   做重工:槎窑工种名称与柴窑的挖坯工作相同。
   打大槌:槎窑工种名称,与柴窑的架表工作同。
  收沙帽:槎窑前面烧小器,后面烧大器,顶上面不能放平。部份空隙的地面,便拿零件去烧,排在顶上面像顶帽子,故做这工作的工人叫收沙帽。
  红半股:工作范围是撑坯,烧下半夜的窑。技术只相当於最好的徒弟,工资为一般工人的一半,最先工资是以肉牌计算。因肉为红色的,故名红半股。
   黑半股:即学徒,技术较红半股还差。
   招点:又叫二把桩,一个人负了三个窑的工作责任。
   灰手:负责挑、踩泥巴、堆槎柴等有关烧窑工作,又因其负责歇火后把窑灰取出来,故叫灰手。
   挑槎:专门挑槎柴到窑里去烧。
   倒窑:窑内匣钵倒塌。
   窑爽:火力未到,瓷器没有烧成熟。
   窑黄:柴不干,烟未成火,瓷胎吸了烟,会带黄色。
   射火:匣钵未盖好,火直射到瓷胎上,在某一点上出了黄色。
   彩饰
   坯彩(又名窑彩):坯胎制成后,用碗青或朱明料在未上釉之前,先施绘各种画面者,如灰可、蓝边、庆莲、龟边、鲜花、青花等。
   普通彩:凡无金边,单用洋颜色或仿粉彩模样施绘之普通花卉(其中包括瓷板像及新花)。
   电光彩:凡以各色电光(水)绘以阔边,或再用洋颜色彩、刷、贴各种花纹,或满施红绿等,总称为电光边。
   “洋金彩:每种瓷品用金水施以金口金边,并用洋颜色彩、刷及贴上花纸者。
   金边地皮彩:在瓷器上施满各种颜色或在瓷品中央显出很整齐的空白地,再绘以各种花卉(称斗方),并用金水绘边绘花者。
  粉彩:瓷器不用洋颜色彩,无洋金边口,用黑料绘底,用景德镇所制之颜色填上者称粗彩;用洋颜色施绘一般花纹者称普通彩;经过勾勒及填色,或彩各种花纹,水平较上述两种为高者,称加工粉彩;用赤金溶化镶口及填色,施以精工者谓重工粉彩。
  古彩:凡石胎瓷品及在坯胎上浇以红、绿、黄、紫、蓝色者称浇三彩或浇五彩;在釉上施绘,出现很粗花纹(似波浪)者称普通古彩;全用景德镇制之颜料,绘以极精致花纹者谓之重工古彩。
   选瓷
   选瓷:又叫看色,就是成品检查的规格鉴定工作。
   青瓷:最好的瓷器,都叫做青瓷。
   四色:瓷器比青瓷差,因为它稍有些毛病,如烟屎古、渣痣、希泡、慢跷及阴嫩等。
   烟屎古:即碗外底有坼(裂缝),最多两分长。
   慢跷:+碗型不很圆,有些扁。
   渣痣:碗在烧窑内掉了匣屑下去,造成瓷上的黑点。
   希泡:碗内有长孔,最多不能有两分长。
   落釉:一般是口边上落掉了釉,最多两分半长。
   无口脚:毛病与四色同,并且还有点裂口,但是不穿,有的光裂外面,有的光裂里面,故名无口脚,这种瓷又较四差为差。
   口脚:毛病和四色同,碗口上有些地方穿了,叫口脚货。
   爽脚:除兼有(四色)的毛病外,碗烧得像麻子一样。
   提青:灰可器叫最好的瓷器为提青。
   三色:属灰可器,质量次于提青,它有老火毛料、小阴色、小阴脚嘴、猪毛孔、老嫩白黑、小坼底等。
   老火毛料:小火烧过了时,碗上的颜色画面会模糊。
   小阴色:画面色不光泽。
   小阴脚嘴:在碗内有些裂口,约一分长。
   猪毛孔:碗内有些裂像猪毛粗的小孔,但不漏水。
   老嫩白黑:包括火力过嫩过老和色面白黑不匀。
   小坼底:指碗内底有约二分长的小坼,但不现骨,又叫水坼。
   红顺:毛病与三色同,但带红色,故较三色差。
   米色:毛病与三色同,但火力嫩带麻色,质与红顺相等。
   次色:较红顺火力更嫩,并略带麻,较红顺差。
   白色:比次色更差。
   中口:碗口边穿了一点。
   正脚:碗口边上的口子比中口还重一些。
   爽脚:碗上麻子很多。
   正色:属于餐具,比青碗差,是餐具的二等成品。
   次色:较正色差。
   正脚货:有跷、黑、渣痣等毛病。下脚货:又较[次脚货]为差。
   双造粉:即琢器,质量分为青瓷、正色、次色、正脚四等。
   其他
   匣钵:耐火土做,用以装瓷器送到窑里去烧的耐火器,分大器匣、小器匣二种。
   一条凳:包瓷工人五个人共一组工作,故名一条凳。
   茭一草:即瓷器用草包扎一次。
   茭二草:即瓷器用草包扎二次。
   卷游龙:即扎草打结,因草长似龙故名。
  草鞋:一般是以草鞋计算人工数,比如琢器一双草鞋即四副坯。又装坯、打杂、马头三种工人也叫草鞋,因其经常穿草鞋做工之故。据说名词之来源,系过去工人做副坯就要一双草鞋钱。故景德镇过去叫草鞋码头。
   硫磺点:匣钵原料上含有硫磺,经烧窑后成为黄黑色的斑点。
   四、宗教
  建国前,本市部分居民信仰的宗教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其中以信佛、道教者人数较多。据旧志资料,市区古代佛、道教活动场所有寺、庵、庙、观、阁、堂、官、坛等多种,较大的有145处。近年调查,仅城区大小寺庙仍存113处,但均已作他用。建国后,为贯彻执行国家的宗教政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民政局、都曾兼管过宗教工作。从1951年起,外籍神职人员回国,宗教活动由本国人主持,建立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爱国小组。“文化大革命”期间,宗教管理机构瘫痪,许多庙宇被拆毁,教堂被占作宿舍,宗教信仰被视为迷信活动来破除。粉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后,宗教工作归市委统战部管理,宗教政策也得到恢复和落实,各个教派恢复了活动,并有日渐发展的趋势。
  佛教晋代即有显教寺,在浮梁县城的南隅。寺久废,清时为先农坛,古人有“晋代风流尽徘徊,木影重”之句,可知本地佛教起源很早。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僧用创能仁禅寺;唐元和七年(812年)僧弦创隆安寺。大中年间(847~860年)僧幽公创宝积寺,宋僧佛印修戒于此。市区境内仅唐代寺庵即有19座,宋又有发展。元代庙宇虽被烧毁,僧人外逃,但明洪武后,古寺庙又重新修建,并建有禅师寺等新寺庙,佛教兴盛一时。今市内的莲花塘就是以前的“和尚坞”。清末民国期间,本市曾建过一些庙宇,但与佛道有关者不多,诸如镇上的仙娘庙(1901年建)、华陀庙(1915年建)、杨泗庙(1915年建)、老关帝庙(1821年建)、财神庙(1930年建)、王灵官庙(1938年建)等。建国前,全镇名义上虽有不少寺庵,但实际有僧尼的仅二、三十处,其余都已改作他用。建国后,尚有寺13所,庵3所,其中住有和尚3人,尼姑3人,尼士21人,斋公5人,斋婆4人,信徒63人。1965年整顿寺庙后,保留斗姆九皇宫、禅师庵、老关帝庙三处。“文化大革命”中停止活动,一些寺庙被拆毁或改作其他用房。1978年以后,国家宗教政策逐步开放。1984年省确定砀府古寺为全省重点寺庙,1985年5月开放呖府古寺为佛教活动场所,现有和尚3人,尼姑3人,处士21人,斋公5人,斋婆4人,教徒146人,信佛教者约2千人,其中多数是老年妇女,为常年在家戒荤、念佛的俗家弟子。
  道教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有屈蔺真人在河东辟山立双溪观,宋宣和中勒赐匾额为大清源观,是为本市道教的起源。嗣后唐、宋、元、明、清各代均创有道观共12座。民国期间,道教已趋没落,一些道观被挪作他用。建国后,本市仅存道观5座。1965年整顿寺庙时,道观均被改为他用。原有道人7人,道姑6人迁往斗姆九皇宫,后因道人道姑间有矛盾,曾多次迁移,最后迁至河西桥搭棚居住,并改业种菜为生,仅存道徒3人。“文化大革命”中,被作为“四旧”破掉。1980年新修斗姆阁道观一所,为道教活动场所,现有教徒约2,000人。此外,建国前,本市民间尚有以“超度亡人”、“祭祀孤魂”为职业的道士二三百人,他们不信本道教,但与贵溪龙虎山有渊源关系。凡从事此职业者都得有龙虎山世袭阴阳官授予的信和签署开业的许可证,并须从师学习经文和一套迷信活动的技能。建国后,这批人全都改行从事生产。
   天主教 “天主”一词是明末耶稣会传教士进入中国后,借用中国原有名称对所信仰之神的译称。本市天主教于清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和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由法国传教士昂特略可莱(汉名殷弘绪)传入。戊戌变法后,法籍传教士田烈诺神甫到镇再来传教,并购得镇郊程家山大片坟山,于光绪二十二年(1897年)建起教堂。1901年该神甫去乐平传教。以后天主教教务由美籍神甫徐斯美主持,发展了不少教徒。后来发生了强奸少女胡赛娥和残害中国婴孩的事件,引起群众的愤恨,火烧了天主堂,打击了当时洋人在中国土地上为非作歹、横行霸道的凶顽气焰。本地的天主堂属于余江教区,先后在此主持过教务的有法籍、美籍、意大利籍神甫,也有过中籍神甫。建国后的1952年,外籍神甫离镇回国,本地涂海舫、傅维霖曾主持过教务,那时教徒虽有318人,但经常做礼拜的仅10余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了活动,80年代才恢复活动。1981年5月成立“三自”爱国小组,成员5人,活动地址一处,今有教徒102人。天主堂在本市曾办育婴堂、小学,对内办过一些救济事务,但在群众中有影响者只是育婴堂。
  基督教是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之各教派的统称,包括天主教、正教、新教和其他一些较小教派。在中国通常专指基督教新教又称耶稣教。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本市即有中华基督教内地会(耶稣堂),以后又有圣公会和卫理会(福音堂),还有一个很少为市民知道的安息会,它设在市内瓷器街,每星期六做礼拜,由寇崇一主持。
  内地会(耶稣堂)是从1900年上海英籍牧师祝康宁和中籍牧师王则久到浮梁传教开始的,当时购买了今中山路38号民房作为教堂。建国前有教徒400多名,还在农村今寿安乡建立过分堂。在本市先后传过教的牧师除祝、王两牧师外,还有都昌人姓吴的牧师、英籍牧师毕尔德夫妇、中籍姓杨的牧师和姓应的牧师。当时耶稣教堂属鄱阳教区。1951年,英籍牧师回国,由信徒王三益主持教务,后由马仁帮等人组成执事会。今有教徒268人。
  圣公会1917年,由总会皖赣教区派遣程子干来本市传教,担任会长。在彭家弄口设立教堂,还开办了英语补习班。以后由方镜清任会长,在公馆岭建立教堂和学校。抗战期间,张秉炎任会长,筹办起宏道小学,朱明斋也曾和张秉炎共同主持过教务。传教士有邓尧诚等人,建国前教徒有268人。
  卫理会(福音堂)原属美以美会。1917年来市传教,1941年,该总会决定与其他四个分支合并为卫理会,故改名为中华基督教卫理会。先后来本地传教的牧师有蔡正鉴、王善治等6人。建国前办过小学,抗日战争期间还办过“难民纺织厂”,共有教徒191人,解放后由王善治牧师主持教务。
  “文化大革命”前,市内共有基督教徒406人,实行联合礼拜,各自成立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爱国小组。“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活动,1984年后恢复,教徒增到2,234人,均以福音堂为活动地点。
  伊斯兰教又称回教、清真教、天方教。本市于清乾隆年间在董家岭建造清真寺一所,供教民礼拜并维护回民习俗。其教徒除祖传外,多系教徒之配偶;该教信徒择教外人为配偶,必先入教方可结婚,因为不如此在生活上有诸多不便。1982年本市户口普查,在本市居住的回民有600多人,其中有教徒17人(“文化大革命”前为29人),并有阿訇主持教务。
   五、方言
  景德镇市地方语言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城区通用的景德镇话;一是农村通用的两种话即浮梁话和乐平话,因乐平话已在《乐平县志》中记述,故从略。由于景德镇市地处江西东北部,边缘乡村与安徽省的祁门、东至、休宁等县以及江西省的婺源、波阳等县交界、因此这些村庄的居民与邻县村庄居民的语言互相影响,语言相近;城区与乐平县中介地带和近年从江西波阳县划归本市管辖的荷塘、鱼山等地人说话又分别与乐平话、波阳话接近。
  景德镇话分布地域主要在城区,人口近30万;浮梁话则以旧城(原浮梁县治地)为中心,主要分布在市属鹅湖区和蛟潭区,人口28万左右。据史料记载,景德镇市境域春秋时为吴楚交界处,素称“吴头楚尾”。到西汉(公元211年)域地属扬州,与荆州相邻。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社会原因,导致当时境域内居民语言更靠近吴语或吴楚方言。后来由于人口变迁和其他原因,地方语言演变分化,逐渐形成景德镇话和浮梁话。景德镇话景德镇话的形成具有城市语言形成的特征。历史上景德镇虽属浮梁县辖,但以生产瓷器而名满天下。镇域瓷器窑场作坊遍布,从事制瓷业的工人“十之八、九”是客籍人,人口的流动也很频繁。其人口来源,早期情况已无具体资料可考。但据史籍记载,我国历史上几次人口大迁移,均涉及本地。一是东晋末年,北方匈奴人向南扩张时,中原汉人为避战乱,许多人迁到江南各地定居。二是唐代黄巢起义和蒙古人再次向南入侵,中原汉人又多次大批南逃,并进一步迁徙到今广东、福建一带。三是公元1127年,宋室南迁,官窑及北方各大名窑衰于战乱,一些制瓷工匠亦随之南移,有的则到景德镇谋业定居。这些中原汉人先后把不同时期的中原语言带进江南各地,经过与当地语言的多次融合、相互吸收,使得本地语言发生大的变化。景德镇在瓷业发展并名著海内之后,各省均有人到此就业或定居,“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十八省码头”这就是景德镇的特殊之处。人口构成也发生了变化。从具体籍属看,长居本地者以本省都昌、抚州、南昌和安徽一些邻县人数最多,是“五方杂居”的地域。初时语言比较驳杂,到明、清时期御窑厂在镇建立,瓷业、手工业进一步发展,更加刺激客籍人口定居本地,促使本地政治、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景德镇与豫章郡(江西省会,今南昌)的联系日益密切。而且随着大批陶瓷产品经昌江水陆码头源源运出,本地航运发达起来,码头工人逐渐增加,其中又多为南昌人,因此景德镇话后期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南昌话的直接影响,这是景德镇话成为赣语次方言的主要因素。早期景德镇话不很纯正,说话人或多或少带有自己原籍话的腔调,比如都昌籍人讲景德镇话带着都昌腔,抚州籍人讲景德镇话带着抚州腔,同时“徽帮”在景德镇具有一定势力和影响,故徽语对景德镇话的形成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正是这些定居在景德镇的各地方人们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劳动,言语交际互相影响、互相融合,各种方言土语逐渐趋于一致,从而形成了现在的景德镇话。
  景德镇话的声母共有19个,包括零声母在内。它们是:景德镇话的基本特点是:1.完整地保留了入声的读法,调值高而短促,具有明显的紧喉音[lJ02.上声和去声不分阴阳,古上声全浊声母字全部读去声;3.古全浊声母字今读塞音、塞擦音时都变成了送气的清音声母。比如“大”[t‘aiY42]、“道”[t'au>142]。4.声母[fl与[X]不分,一般读成[f]。如飞=灰[fei.133]、冯=红[funA24]。5.山摄合口一等恒韵读作[u。n],如官[ku。n]≠关[kuan]、碗[u。n]≠弯[uan]06.声母k、k:x与流摄开口韵即[an]拼合时,声调之间伴有[i]的音流。
  浮梁话主要分布于本市农村原浮梁县境内。这些区域因其地理环境及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原因,长期以来人口比较稳定,虽也有不少外地人定居本地,但在人口总数构成中本籍人仍占绝对比例。因此浮梁话的演变趋势不同于景德镇话。浮梁话以中部旧城为代表,旧城自唐以来是原浮梁县治所在地,至民国五年始迁至景德镇,长期为浮梁的政治、文化中心。旧城区域内的浮梁话与东、南、西、北四乡都略有差异,特别是在边缘乡村,人们与邻县人有频繁的直接交往,相互通婚者也不少,所以语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语言互为相近。浮梁话中的东、南、西、北四乡话以东乡和北乡人说话差别较明显。东乡包括鹅湖、瑶里、金竹山、天保、庄湾、马墩口、坑口、渭水、王港等乡,人口约10万。北乡包括经公桥、勒功街、储田桥、峙滩、江村、西湖、兴田等乡,人口近10万。东乡人说话多带卷舌音,鼻音、喉音较重;北乡人卷舌音不明显,基本上没有鼻音和喉音;东乡话粗重、力感强;北乡话则显得轻盈、舒展。比如“吃饭”“老师”两词,东乡话为[k'ai lnln]、[la。tS'er];北乡话为[k‘ai f。n]、Ela。serJ,但是,浮梁四乡人说话互相听得懂,在词汇、语法等方面也基本相同。
   浮梁话的声母共有20个,不包括零声母。韵母33个
   声调6个:附:景德镇话和浮梁话例字(词)比较表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略

《景德镇市志略》

出版者: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本书概略地记述了景德镇市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集古今为一卷,览百业于须臾”,反映了景德镇市的发展过程。这对于要全面了解景德镇的基本市情,对于要从过去的兴替中来探索今天的改革、开放,对于增强热爱乡土的瓷都意识等,无疑都是很有裨益的。景德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唐代进御瓷器已有“假玉器”之称。五代是瓷器普遍兴烧时期。宋代的青白瓷名扬天下。元代制瓷技术出现了新的变革。明清时期景德镇成为全国烧造瓷器的中心。这些从发掘的古窑遗址中足以证明。历史的进化,使景德镇在古代就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成为当代的历史文化名城。景德镇古属浮梁,而浮梁农村又盛产茶叶,茶与瓷同为本地土特产品的大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春节
相关专题
元宵节
相关专题
清明节
相关专题
端阳节
相关专题
中元节
相关专题
中秋节
相关专题
重阳节
相关专题
冬至
相关专题
腊八
相关专题
小年
相关专题
除夕
相关专题
订婚
相关专题
迎亲
相关专题
结婚
相关专题
送终
相关专题
入殓
相关专题
出丧
相关专题
安葬
相关专题
殡葬
相关专题
周岁
相关专题
生日
相关专题
做寿
相关专题
生育
相关专题
升学
相关专题
建房
相关专题
参军
相关专题
禁忌
相关专题
茭草工“合约”
相关专题
“写车簿”
相关专题
禁窑
相关专题
买位置
相关专题
宾主制
相关专题
买扁担
相关专题
开红禁
相关专题
花朝
相关专题
端午节
相关专题
变工节
相关专题
中秋节
相关专题
人工节
相关专题
歇手
相关专题
烧撞火窑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