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略》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0149
颗粒名称: 一、水路
分类号: F503
页数: 2
页码: 95-96
摘要: 景德镇市共有420多公里的天然河流。主流昌江,自边境倒湖以下至波阳县姚公渡河口长182公里,市区内航程90公里。昌江自东北流向西南,通过市区,下接鄱江.入鄱阳湖,能常年通航。是本市通往长江、赣江,连接皖赣两省和其他地区的水上要道,古有“昌江通衢”之称。
关键词: 交通业 水路

内容

全市共有420多公里的天然河流。主流昌江,自边境倒湖以下至波阳县姚公渡河口长182公里,市区内航程90公里。昌江自东北流向西南,通过市区,下接鄱江.入鄱阳湖,能常年通航。是本市通往长江、赣江,连接皖赣两省和其他地区的水上要道,古有“昌江通衢”之称。
   三间庙古码头
   昌江的主要支流有:
   小北港河,也称北河,自杨村入昌江,全长74公里。
   东河又名鄱源水,于凤凰‘咀入昌江,主河长53公里。
   西河又称大演水,自城区西岸入昌江,河长66公里。南河又称历降水,自城区南面入吕江,河长68公里。
  除上述河流外,境内还有建溪河、明溪河、林村河,均汇合于昌江,可季节性通航。随着公路的发展,物资运输逐渐弃水走陆;到80年代,除,主流吕江常年通航外,各支流已逐步断航。
   沿吕江及各支流沿岸,全市共有渡口71处,其中汽车渡口4处,机动轮渡2艘,渡船72艘。
  建国前,景德镇陶瓷生产所需的原燃材料、陶瓷产品以及居民生活所需的物资,人部分部足由水路驳运。1949年前后,昌江的船舶多达千艘,货运量最高年近30万吨。纵横交错的河流为瓷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生活提供了方便条件。过去本地和邻县的陶瓷原材料、烧窑的松尔柴,都通过昌江源源运入。本地一些瓷土矿的矿石,也都利用水力,带动水车水碓加以粉碎,节省了人力。
  市区北起观音阁,南至太白园,有3公里长的昌江河岸。早在明代,就没有湖南、曹家、毕家弄、戴家弄等码头。1924年,由私人出资3,000银元,花了两年多时间,在中渡口浮桥两端修建了斜式码头。1950年,景德镇港务办事处根据不同港籍船只,从半边街至戴家弄划为19个船舶停靠点。1956年,分别在南门头、刘家弄、戴家弄各沿河处建造了斜坡式货运水泥码头,总面积达1.89万平方米,在南门头河边建造了塔坡式客轮码头。1957年10月20日 ,市人民委员会对河岸码头重新划分、设20个停靠点,其中:西瓜洲为危险品装卸码头,半边街至韦陀桥为术竹码头,江家弄至玉路弄口为粪便装运码头01965年6月和1981年4月,景德镇港务局曾开辟本市至波阳县的客班轮。
  1978年以后,对吕江河的整治,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国家计委批复江西省计委”同意昌江波阳至景德镇段航道工程采取渠化与疏浚整治相结合的方案”。即凰岗以上河道渠化,凰岗以下河道疏浚整治。这是孙中山先生早年在《建国大纲》中提出整治昌江的未竟事业。第一期工程为鲇鱼山枢纽工程。1983年8月破土动工,1984年6月竣工。经专家鉴定,该项工程经济合理,利国利民,一举数得。整个河段渠化后.300吨的拖驳船队可以从长江及赣江各港口出发,经鄱阳湖抵达本市,通航能力大大提高。由于桥坝合一,沟通了昌江两岸的交通,对岸17个村庄不通汽车的闭塞状况因之得到改善。水坝旁建造发电厂,可装机2,450千瓦,不仅解决厂附近农民生产和生活用电,而且能做到以电养坝,以电养河。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略

《景德镇市志略》

出版者: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本书概略地记述了景德镇市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集古今为一卷,览百业于须臾”,反映了景德镇市的发展过程。这对于要全面了解景德镇的基本市情,对于要从过去的兴替中来探索今天的改革、开放,对于增强热爱乡土的瓷都意识等,无疑都是很有裨益的。景德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唐代进御瓷器已有“假玉器”之称。五代是瓷器普遍兴烧时期。宋代的青白瓷名扬天下。元代制瓷技术出现了新的变革。明清时期景德镇成为全国烧造瓷器的中心。这些从发掘的古窑遗址中足以证明。历史的进化,使景德镇在古代就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成为当代的历史文化名城。景德镇古属浮梁,而浮梁农村又盛产茶叶,茶与瓷同为本地土特产品的大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小北港河
相关专题
东河
相关专题
西河
相关专题
南河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