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行政区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略》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0103
颗粒名称: 三、行政区划
分类号: D035.156
页数: 8
页码: 9-14
摘要: 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析北境入歙州合黟县南置祁门。
关键词: 行政区划 景德镇市

内容

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析北境入歙州合黟县南置祁门。
  清康熙至道光刻本《浮梁县志》记载,全县辖福西、兴安、安西、安东、福东、寿安、兴东、锦绣、化鹏、新定10乡,计56都县城内分4隅,共117图(具体划分见附表)。
   宣统元年《江西全省舆图》记载,浮梁县行政区域划分为2镇、15市街、10个乡、117个村。
  镇市:镇有景德镇、倒湖镇。市街有墩口市、臧湾市、湘湖市、塘下市、湖田街、庐田市、李坊市、大惟铺(勒功街)、桃墅店、石鼓滩、舍埠街、流口市、界田街、东埠街、镇埠街共15处。
   福东乡:.辖林村、程府前、江家、铁柱桥、上京山、王家巷、寿溪、龙潭、石牛山共9村。
  锦绣乡:辖鹅公滩、鄱源寺、程村、彭冲坞、南风岭、蒙岭、桐源、杨港、曹村、锦溪、横槎、桥陂、螺蛳墩、高岭、金鸡石、勺溪、白水、梅村窑、寺前、三墩、三银碗共21村。
  化鹏乡:辖明溪、梅湖、侈滩、柳木、储田、新居、新源、金家坞、杨村、龙潭、儒林、金盆里、曲口、英溪、英口、兴田、陈村、韩源共18村。
   福西乡:辖大石口、老校场、盐仓头、文昌庵、三闾庙、高沙、百思岭、昌江口、汇水、王港、汪家山、下连共12村。
  安东乡:辖会仙石、建师港、槐里、叶村、方村、铁炉段、磨刀港、没潭、九股樟、舍家、兴化寺、郎溪、坑头、蛟潭、新桥、喝盈桥、官桥共17村。
  新定乡:辖冯家坞、鸦桥、鸡公桥、神坛、吴村、金钱港、查村、港北、港口、状元港、西湾、城门、潭下、乞儿滩、青石滩、夏田、石斛、沧溪、方家坞、凌村港口、苦竹岭、郑村、中洲、严岚、潘村、高陂、大湖、江村、良河口、柘坪、茶培岭、府前、叶坑、宗流坑共34村。
  安西乡:辖桂湖桥、界首、新桥、大演、罗家滩、洪源、三龙、石溪渡、西冲、塘头、里王坞、洗马桥、焦坑、王村、水西、南坑桥、西水、黄坛、柏树下、龙潭、郭附:清康熙、乾隆、道光时期浮梁县区划表清嘉庆景德镇全图[=此处为空白页=]原、斜溪22村。
   兴西乡:辖李村、黄泥渡、金花桥、宏济桥、小港咀、市埠渡、官庄、山背、长乡、西港口共10村。
   寿安乡:辖桃村、徐村、龙田、西湾、茶塘、高枧渡、查村、陈村陂、小游山、柳家湾、朱坡头、南村岭、仙槎、银坑坞、沙土山共15村。
   兴东乡:辖江村、黄坛、水龙口、利济、东流、界首、鲤鱼桥、历降段、桃红坑、黄沙坑、小花桥、双源、大坞里共13村。
   民国民国初期沿袭清制,1929年,国民政府实行地方自治,抬设区。
  1930年至1934年间,部份地区成为革命根据地。除成立河东和河西县外,并在外蒋、流口、玉田埠、柳家湾、旧城、罗家桥、小源、寿溪、柏林、兴田、清溪、峙滩、中堡等处建立13个区苏维埃政权和68个乡苏维埃政权。
  1932年8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颁布《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规定保甲的编组以户为单位,十户为甲,十甲为保。1934年11月正式宣布各省市一律实行这种保甲制度。据《江西浮梁一览》所载,1936年浮梁全县有6个区,区署分别驻景德镇、湘湖街、臧湾、南溪桥、储田桥、峙滩。景德镇为第一区,既是工业区又为县治所在地。全县各区下属22个保联,237个保,2,210个甲。同时还按河流编制水上区、保、甲。昌江、南河、东河、西北河(建溪、兴化、蛟潭、庐田)、小北河分别为一到五区,共有28个保,271个甲01938年,又按照人口分布、地理环境、历史沿革、地方习惯,将保联改为乡镇。此后迭经变更,至解放前夕,除景德镇外,有浮东区、浮北区,辖里仁乡、南安乡、寿安乡、新平乡、墩口乡、天宝乡、东埠乡、瑶里乡、三龙乡、南溪乡、福西乡、峙滩乡、兴福乡、新政乡、乐农乡、全民乡、桃墅乡等17个乡。
  解放后1949年5月1日,浮梁县人民政府成立。下设一至五区。区机关分别设在湘湖街、鹅湖、旧城、三龙、经公桥,乡仍旧。5日,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成立。11日,城区划分为南市区、中市区、北市区。北市区辖1至9街公所;中市区辖10至17街公所;南市区辖18至25街公所。同年10月16日,撤销3个区政府,改划为10个街政府。1950年,市郊区辖里仁、新厂、三宝、小港咀、银坑、官庄、四图里、石岭和青塘9个乡。
  1952年6月30日,浮梁县划为8个区,101个乡.9月9日,设1至8个街政府(郊区为街公所),为一级政权。同年秋,撤销市郊区,将8个乡(四图里乡除外)划归浮梁县管辖。
  1953年1月12日,浮梁县行政区划调整为47个乡,129个行政村。3月17日,市区正式成立8个街政府,辖93坊。6月15日,景德镇市晋为省辖市。7月1日,撤销原设街政府,成立太白园、麻石弄、苏家弄、石狮埠四个区和水上区,辖7个乡,83个居委会,4个港籍委员会。12月21日,4个区调整为9个区。1954年6月1日,市郊区政府成立,辖四图里、小港咀、青塘、石岭、官庄、银坑、三宝、里仁。新厂等9个乡。
  1955年3月4日,浮梁县设立湘湖、旧城、鹅湖、三龙、经公桥、大江村、蛟潭、兴田8个区公所,为县人委派出机构。5月23日,经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复同意04月6日,市区建立水上区、郊区、一、二、三区共5个区。
  1956年2月7日,根据全国《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关系条例》的规定,市人民委员会决定撤销5个区政府,成立太白园、麻石弄、苏家弄、石狮埠、水上和市郊6个街道办事处,居委会调整为40个,原有乡并为5个。3月24日,波阳县的古城乡划归景德镇市。7月2日,浮梁县北界经公桥区潘溪乡的良禾仓、珠琳两个选区划给安徽省芜湖专区祁门县新安乡。3月22日,县属47个乡并为35个乡。
  1958年9月27日,市郊竞成公社成立。11月6日,浮梁县调整区划,撤销鹅湖、经公桥、峙滩区公所。全县35个乡、157个农业社和垦殖场合并为10个乡,建立了10个人民公社,实行乡社合一。
  1960年5月1日,珠山、昌江、竞成三个城市人民公社成立。原有石狮埠、苏家弄办事处合为珠山公社。原水上、太白园、麻石弄办事处合为昌江公社011月9日,峙滩公社成立,坑口公社撤销,分别并入新平公社和臧湾垦殖场。9月30日,经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4次会议决定,撤销浮梁县建制,政区归并景德镇市。1963年3月23日,撤销坑口乡建制,设立储田、黄坛、福港、江村、峙滩、罗家桥、金竹山7个乡。8月31日,撤销城市2个公社的8个管理区,恢复太白园、麻石弄、苏家弄、石狮埠4个办事处。1964年1月15日,撤销竟成公社居民管理区,成立郊区办事处。6月3日,将原臧湾垦殖场划分为臧湾公社和坑口公社,保留臧湾乡建制,增设坑口乡。1965年8月26日,将鹅湖公社所属天宝、柳溪、潘村、邓村、张村5个生产大队划出,成立天宝公社。1968年9月4日,原27个社场合并为20个。
  1970年3月14日,组建景南区、景北区。景南区辖太白园、昌江、东郊、竞成公社;景北区辖石狮埠、珠山公社。8月14日经中共江西省委正式批准。1971年1月5日,成立景东区、景西区。景东区辖南安、新平、枫树山、鹅湖、臧湾、瑶里6个社场;景西区辖三龙、蛟潭、九龙山、兴田、江村、’罗家桥、洪源、峙滩、红卫、西湖10个社场。1972年11月8日,恢复金竹山、渭水、寿安、黄坛、福港五个公社。11月9日撤销景东区、景西区。1973年3月14日,成立古城人民公社,辖原竞成公社的古城、历尧、官庄、二亭下、石岭5个大队;成立西郊公社,辖原景北区下设的7个居委会。1975年8月11日,景东区、景西区恢复,区机关分别设在鹅湖、蛟潭。1979年3月14日,省革委第八次主任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同意昌江区、珠山区为县一级权力机构,下辖街道办事处。
  1980年,经省人民政府85号文件批准,设立鹅湖区(原景东区)、蛟潭区(原景西区)。1983年7月27日,国务院批复将上饶地区的乐平县归属景德镇市,将波阳县鱼山公社及荷塘垦殖场划归市昌江区。10月16日正式交接。12月25日,昌江区东郊的里村、新厂、昌河、昌江和周路口街道办事处的一部份划归珠山区。珠山区西郊的三个居委会、朝阳、先锋垦殖场以及鹅湖区的古城公社、枫树山林场划归昌江区。新平公社的洋湖大队,南安公社的黄泥头大队和古田大队一部份划归竟成公社。
  1984年3月10日,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喀府的通知》,景德镇市共建乡镇人民政府51个,其中昌江区5个,蛟潭区13个,鹅湖区9个,乐平县24个(含镇人民政府1个)。1985年底,市城区居民委员会调整为208个,其中珠山区188个,昌江区18个,鹅湖区2个。
   附11984年建立乡、村政权情况表(续表)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略

《景德镇市志略》

出版者: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本书概略地记述了景德镇市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集古今为一卷,览百业于须臾”,反映了景德镇市的发展过程。这对于要全面了解景德镇的基本市情,对于要从过去的兴替中来探索今天的改革、开放,对于增强热爱乡土的瓷都意识等,无疑都是很有裨益的。景德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唐代进御瓷器已有“假玉器”之称。五代是瓷器普遍兴烧时期。宋代的青白瓷名扬天下。元代制瓷技术出现了新的变革。明清时期景德镇成为全国烧造瓷器的中心。这些从发掘的古窑遗址中足以证明。历史的进化,使景德镇在古代就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成为当代的历史文化名城。景德镇古属浮梁,而浮梁农村又盛产茶叶,茶与瓷同为本地土特产品的大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