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佚事传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高岭》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0037
颗粒名称: 九、佚事传闻
分类号: I276.3
页数: 18
页码: 69—86
摘要: 佚事传闻主要描写了高岭地区流行的各种传闻故事等。
关键词: 传闻 高岭

内容

何若武割股孝亲
  何金英,字若武,高岭人,自幼家贫。十岁随父到高山挖土斫柴,以济家用,他不辞艰苦,常身代父劳,颇具孝心。长大以后,操持家计,母丧后,随继母,爱如生母。后继母生病垂危,若武千方百计到处谋求医药,然终究不见病好。他急得对天哭号,并发誓,如果用自己的身子甚至性命可以换得母亲病好的话,那么情愿以身取代,有一天,他偶然想起古代曾有人割自己大腿肉给母亲吃,母亲病很快就好了的故事。于是灵机一动,暗下决心,跑到一边,拿着菜刀,割下了自己左腿上的一块肌肉,烧成肉汤,拿去给母亲吃。母亲吃了觉得这碗肉很合自己胃口,心中一宽慰,病情就好了许多,再加继续治疗,不久病就好了,从此,高岭便传开了‘若武割股救亲’的故事。
   冯光发舍身为村民
  光发字星,生于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二月二日,因麻石坳等处山上,有外县人来采磁土,搭蓬数百座,人数千,强挖磁土,不顾当地村民反对,把几座山挖得处处坑坑洼洼,同时因水土流塞,返折损田租二万八千秤。此事拖延三年。冯星等人为了大众利益,不计安危前往说理,但对方态度强横,因此争吵起来。对方依仗人多,其中有少数不法之徒,竟动手将冯星打死灭口,时在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八月二十日。此事惊动官府,省,县衙门都派人到高岭调查审理。后由官府出告示严禁,永不许任何人挖取,数村居民乃能继续安居耕种。
   汪星寿急公好义
   汪星寿(公元1817—1879年),字景涵,号莽,浮梁县高岭村人。他自幼聪颖,尤擅建筑与雕塑,为人仗义。清咸丰戊午年(公元1858年),他多方筹措,建复失修多年的东山书院,从设计到施工,“摩不身经其劳”。经他建复后的书院,前有照墙,后有护坡,讲堂居中,文昌宫殿后,殿堂两侧是一溜耳房。到处是画栋雕梁,斗拱飞檐,整个建筑古朴,典雅,和谐。汪星寿由此以“擅建筑”,“廉洁奉公”,闻名远近,随后,县令闻其名,委派他修复浮梁县城内的文庙(即孔庙,址在现旧城中学),劳任三年完工。又请其主持修复县城的垣工程,原定半年期限,他仅用了三个月就完工;由于他指挥的工程速度快,质量好,兵部待郎,巡抚江西部院兼提督刘中丞奖以。急公好义。匾额一块(现存)。并召他建复省垣两座试馆,督造饶州府文庙,派修西齐尊经阁等多处建筑工程。他为人处事坦荡,淡泊明志,人们都非常尊重他。冯立镳平息虎患
  冯立镳,字以盛。天性淳朴,孝友敦厚。闲居僻壤,笔不苟就,自奉俭约,待人谦敬。如有村民百姓生活窘迫,便解囊抚恤,不愿接受别人报答。凡桥梁道路倾毁,即捐资修整,毫不吝惜,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秋天,高岭遭到虎害,每至傍晚清晨,猛虎窜到村里,伤害人畜很多,人心惶惶,为除去害人之虎,冯立镶不辞辛苦,步行赴天师府请来捕虎猎户。往返数百里,掏资百余金,历时三年,才把大虎除掉,剩下的逃之天天,虎患得以平息,村民能安居从事耕种采掘,都非常感激他。
   金鸡石的来历
  离高岭村二里的肖家村背后,有一片石林,中间突起的一块石头有一丈多高,近两丈宽,形似一只母鸡,草叶为毛,垂石为耳,眼,翅、爪样样俱全。周围还有几块嶙棱小石,酷似傍依母体的小雏,人们称之为金鸡石,又名为母鸡哺雏。金鸡石型态别致,形象逼真,可谓是天然奇观,
  《浮梁县志》上曾记述:“金鸡石,在县东七十里兴义都,一巨石高丈余,广二丈,下三小石离立,如鸡哺雏”,宋金君卿曾有诗咏之:“金鸡源口披金户,暮洗寒沙旦复来,岁岁输官民力尽,不知无可上金台。”说起这块金鸡石,还有一段故事。从前,高岭村里有一个疲沓子,年过三十,终日吃喝玩乐,专以偷鸡摸狗为能事。一天,在一座古墓遇着一个邻村青年。这个青年人戏谑他说:“沓子,你一天疲疲沓沓,无事游逛,何不把这座坟墓挖开,说不定里面还有个金娃娃头呢,”过路人说完不在意的走了。可是疲沓子却动了心,他仔细望望路旁那座高大的古墓。当晚,夜深人静,月色朦胧,疲沓子真的拿着锄头、铁锹,来到墓前,三下两下就挖开了一个洞口。他连想也未想,便一头钻进墓里。说来也怪,里面突然噗吱一声,一只金鸡嗖地从洞口飞出,洞口顿时闭塞。金鸡一气飞到肖家村背后,在一颗树上歇息,拉了几粒屎后,就不知去向了,
   后来,那几粒屎就变成了这块金鸡石,而那个疲沓子就永远地关在古墓里,
   注:疲沓子,高岭俗语,意即二流子,不务正业的人。
   娃娃头,古代有钱人的殉葬物,用金银铸成,形似小孩的头,
   县令断案
   高岭东北二十里与婺源交界的地方,有一座磨盘山,山下九曲十八弯,迂回环绕,故而人们称之为磨石坳,
  磨石坳里有田,有地,更盛产高岭土。是高岭众姓三十六股的公山,又是浮梁与婺源的咽喉要道。被雇佣来到这里开山,种田,采土的外地民工上千人,过去有人写诗说:“莫道黄昏早,炊烟盖满天。”可见当时人烟之盛。
   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县令断案的故事,
  那还是很久以前,高岭有一户冯姓人家,娶婺源石城程氏为妻,一日,新娘回门在磨石坳走失。二位亲家告状来到衙门。婆家说娘家把媳妇久留不回,可能是诈骗钱财,另许他家。娘家则怀疑婆家虐待女儿,迫害致死,县令听完两人的诉说,就派人到现场察看,一连几个月,毫无结果。后来因该地经常丢失女人,事有蹊跷,县令便乔装改扮,肩挑货郎担,手摇拨浪鼓,口里哼着小曲,一摇一摆来到磨石坳。货郎担一放下,便被人围了个水泄不通,过一会儿,发现这里全是青壮男人,没有老幼妇婴,但是女人所用之物,都被一抢而光。县令见此情形,心中有了主意。回来后,派兵包抄。结果,从暗洞中,救出妇女数十人。
  原来,在这里的游民中,隐藏着一伙专干坏事的恶人,他们明的是开山种田,开采磁土,暗地里却相机拦路打劫,若遇青年妇女,便捉来奸污。破案后,县令发出告示,今后私人一律不许在这里作业,违者定追究拿办。从此磨石坳内才得太平无事。县令的精明也就流传下来,
   高岭土的传说
   在高岭村流传着有关“高岭土”的故事,赋有神奇色彩。
  说的是很久很久以前,在高岭山下的村庄里住着一户人家。户主姓高,主妇宁氏。夫妻二人带着三个小孩子,租种地主老财的几亩山区特有的“冷浆田”,由于连年遭灾,一年下来的收获除了交租,所剩无几,不得不靠山红薯,南瓜、野菜充饥。日子过得比黄连还苦,
  高氏夫妇虽然度日艰难,但心地却特别善良。平日里只要听说谁家揭不开锅,宁愿自己挨饿,也要省下口中的那点粗粮给人送去,方圆数里的穷苦乡亲,没有不知道高氏夫妻的热心肠,
  有一年冬天,气候特别寒冷。这天一大早,寒风呼号,滴水成冰,老高抱了捆柴草,准备送往邻村,给一位无儿无女,孤苦伶仃的老太婆生火取暖。可刚把屋门打开,只见屋檐下躺着个衣衫槛楼,几乎被冻僵的白发老头。他心中一惊,忙叫来老伴宁氏,把老人拉到屋里床上,盖上家里仅有的一床破棉絮。见老人仍在瑟瑟发抖,冷得不行,老高又脱下自己身上仅有的一件破棉袄,压在老人身上。宁氏则忙去灶下烧了碗滚烫的姜汤,俯在床边,一勺一勺地缓缓地喂进老人嘴里,老人捂了被子,又喝了热汤,终于慢慢睁开了双眼,苏醒过来。
  高氏夫妻见老人醒转过来,心中十分高兴。便亲热地询问老人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怎么倒在这里?老人没有回答,只是一个劲地摇头,叹息。过了一会儿,老人问老高夫妻能不能给他弄碗米粥喝?说他已是好几天没有吃东西了。
  高氏夫妻听了,不由为难起来,家里早已是粒米无存了,如何熬得成稀粥?但想到帮人之难,救命要紧,商量后便到地主老财家去借那一斗还二斗的米,
  米终于借采了。高氏夫妻又忙着生火熬粥,不多会,一大碗热腾腾的稀粥,端到了老人面前,饿慌了的老人也不客气,端起碗筷,一气吃了个精光。
  说来也怪,白发老人刚把粥吃下去,原焦黄的脸色顿时变得红润起来,病没有了,精神也好了。一会儿,他下床站了起采,激动地拉住老高夫妻的手,感叹道:‘你们夫妻真是名不虚传的好人啊!我没有什么好报答你们的,待我走后,你们可到村后的高岭山的峰顶上,一口气挖它个九九八十一锄。那里有你们需要的东西,。说完,一声哈哈大笑,立即无踪无影了。老高夫妻好生奇怪:难道是神仙下凡?不管怎样,两人按照白发老人的吩咐,果真扛了把锄头,顶风冒雪上了高岭山顶。奋臂挥锄,使劲挖掘起来,一锄,二锄……七十,八十,当挖到九九八十一锄时,地下当真出现了奇迹,只见刚才还是黑黝黝的泥土,一下全变成白花花的糯米粉,他们捧回家,放在锅里一煮,软乎乎,香喷喷,甜滋滋,赛过所有佳肴,高氏夫妻顿时乐得合不拢嘴,接着兴冲冲地跑村串户,叫来穷苦乡亲,一道上山去挖糯米粉。大家把糯米粉挑回家里,又是做汤圆,又是打糍粑,简直比过年还要热闹,开心。不久,地主老财得知消息,即令狗腿家丁守住山村,并贴出通告说,高岭山是他所有,任何人不得进入半寸,若有违者,定送官府治罪。接着,又亲自上山督阵,让人挖了一大筐‘糯米粉。抬回家中,做成汤圆。可是才吞下几只,就双手捂住肚子,哭爹喊娘地在地上直打着滚儿,不消半柱香的功夫,就直挺挺地躺在那里,一命呜呼了,原来,“糯米粉”做成的汤圆,吃进他的肚子里,立即变成了又大又硬的石块。如此一来,哪有不死之理。
  这天晚上,老高夫妻又梦见那白发老人,白发老人告诉他们,那天他得知地主老财前去高岭山顶,便立即在“糯米粉”里渗进了山水,今后虽然不能再吃了,但可以拿来做瓷器,做成的瓷器和玉器一样晶莹漂亮,
  第二天一早,夫妻二人又忙把这个消息告诉穷苦乡邻,于是大家齐心协力,上山采矿和泥做坯,烧制成碗,盘、杯、碟……,果真件件洁白,光彩照人,高岭村,高岭土,从此身价百倍,天下扬名。
   “何仙姑”与“泥黑子”①
   故事发生在明代万历年间。
  夏季的一天,夕阳西下,夜幕即将来临。整天闷守在闺房里的何爱珠,趁着父亲出外办事的当儿,同丫环翠莲一道跑了出来,她想尽情地呼吸一下外面的新鲜空气,看一看高岭美丽的黄昏。她们来到河边,见河水澄明清澈,游鱼可见,爱珠便不顾翠莲的阻拦,脱去了衣服,跳到河里洗起澡来,她一会儿泡在水里,一会拍打水花,玩得真是高兴。不料,远处急匆匆地走来一个人,眼看就要到跟前,急得在岸边望风的翠莲又是摇头,又是摆手,还一个劲地对着爱珠喊:“来人了,来人了!”来人以为有人落水,连忙跑过来,一下就跳进水里,急得爱珠恨不得河里马上裂开一条缝躲进去,羞得脸红耳赤,眼泪都要掉出来了。“是你?”来人一看情况不对,连忙上岸背过身来,羞愧地说:“对不起,我不是有意的……”话没说完,就一溜烟地跑开了。
  话还得从头说起,高岭村有个财主,姓何名俊号仙斋,他也曾熟读诗书,是个远近闻名的文化人,此人颇有心计,善于理财,可惜时运不佳,中年丧偶,留下一对儿女。儿子何钦在南昌上学,爱珠是他的小女儿,年方十八,聪明伶俐,长得象出水芙蓉,人们都称她为‘何仙姑。。然而,有谁知道,这个大家闺秀,却有着说不出的苦衷。
  女孩长大了,难免不想自己的终身大事,爱珠烦心的是爸爸告诉她的,已答应将她的终身许配给瑶里一个土财主的张三公子,说不定过些时候就要来下定了。还嘱咐她没事就不要出家门,不要到村里溜达,特别是不要跟那些泥黑子接触,也不要与那些没有教养的“火钗”②子说说笑笑,那个张三,爱珠曾见过一次,人品猥琐,一副贼眼,就知溜溜地看女人,使人看了都免不了作呕。要与这种人一起生活,还不如死了的好。爱珠想到这里常常不免伤心落下泪采,今天,因爸爸外出办事,不能回来,就同翠莲出去散散心,进而又想洗个澡,谁知又碰上了那个‘泥黑子。,而且又在那样的场合。她越想越不敢想,而越是不敢想又偏偏要想,最后差点地笑出了声来,
   不禁轻快地骂了声“该死的泥黑子,活死人”③。
   原来这个‘泥黑子,与爱珠早有一段邂逅之缘。
  那还是三年前的一天早上,爱珠正在房里同翠莲聊天,忽然从外面传来一阵嚷嚷声,爱珠让翠莲去问是怎么一回事,一会儿,翠莲回来告诉了她事情的原委,
  原来,她家的豆腐坊门前有一大群人,个个都拿着棍棒,围着一个衣衫破旧的小伙子,为首的却是她爸爸何俊。被围着的小伙子名叫沈采福,从小跟他父亲出外谋生,最后来到高岭土矿采土,父子相依为命。艰苦的生活使他养成了一种诚实但又有点倔强的性格。昨天,他的父亲又害了病,茶不思,饭不想,今天一大早,来福就采到高岭村里,一是抓点药,二来买点豆腐回去给父亲。当他走过何家花园门时,发现有一对银手镯。他想,肯定是何家小姐不小心丢的,于是,他来到何家送还,走到豆腐坊门前,恰巧遇上了何俊,他刚想把手帕连手镯交给他并向他说明情况时,何俊一眼便认出这小伙子拿着的是妻子留给女儿的遗物,他二话没说,一把夺过去,并叫来伙计,要教训教训这个“小偷”。
  爱珠听完翠莲的话,急忙到处一找,果然不见了手镯。但又一想,家里外有围墙,内有家丁,外人见了也畏惧三分,何况是那样一个穷苦人。再说,他要是偷去了,又怎么会拿在手中自投罗网呢?可能是自己早上去花园采花时,不小心丢失的,要是那样,那不是冤枉了好人。于是,她急步来到爸爸跟前。
   “爸爸,是女儿早上上花园时,不小心把手镯丢失了,与他无关。”
   “谁叫你出采的?哼,分明是他偷的,你为什么替他说话,我要打断他的腿。来呀,给我打!”
   爱珠忙说:“爸爸,你不能冤枉好人,不信,可问翠莲嘛。”
   “是呀,老爷,早上我们上花园回采,就不见了手镯,还找了好久呢!”翠莲忙回话。
   “再说,爸爸,人家要是偷的,又怎么送回来呢?你要打了他,叫女儿怎么做人呢?”说着,眼泪随着流出来,
   “好了,好了,都是你。”何俊又转向来福:‘今天就饶了你,以后可要小心,……泥黑子,活死人。
   采福气冲冲地急转身走了,留下了一个倔强的身影。
  豆腐没买成,反受了一肚子气,心中闷闷不乐。回家本想向父亲倾诉一番,但一见他愁苦的面容,说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但‘何仙姑。俊俏的面庞和善良的心地,却在来福脑中刻下了深刻的印象。
  转眼三年过去了,采福长得英俊威武,在矿里也是屈指可数的人物,白天干活他一个顶三,还要帮助矿头勘地形、找资料,成为矿头的助手。但使他感到遗憾的是,三年来,他闭眼就有‘何仙姑。的影子,很想能再见一见她的面,可是,每次到村里来,又总是绕着走,近采,又听说,为了逃婚,她还准备‘上吊。呢?这可急坏了来福。
   无巧不成书。一天下午,来福挑完一担土不到东埠回来,在冷水亭歇息。突然,前面传来了呼救声:‘救命啊,救命啊!
  来福急忙挎着竹筐,抄起扁担三步两步就翻过了一个山嘴,一看,可了不得,一群铜钱小豹正在撕咬两个抬轿的人,轿边的一个姑娘眼看也要遭殃。来福几步就窜到一只大豹背后,举起扁担,朝它的后腿横扫几下,大花豹只顾朝前,没料到后面有人,等它转过头来,双脚已经断了,来福趁势朝它的头部又是几扁担,花豹一声吼叫就倒在地上,不动弹了。几只小豹见状,连忙往别处逃跑。两个轿夫和翠莲都受了伤倒在血泊中,轿边的姑娘早已吓得昏倒在地上。来福连忙将她扶起,一看,原来是爱珠,一正是日夜想念的心上人。他怕豹子还来报复,忙让轿夫扶着翠莲,自己把何姑娘背到自己的家里。
  来福先找人去高岭报信,然后熬了一碗汤,喂给爱珠吃,爱珠醒来一看,草棚,土坯围成的墙,一张旧方桌,两把竹椅,一张床,一个小灶,除此以外就是锄头,锹子和竹筐。再看自己还斜靠在来福的身上,她一切都明白了,又轻轻把眼闭上,希望这样多躺一会儿,
  爱珠从上次“上吊抗婚”以后,就没有睡好一次。父亲见她心绪不好,就派人送她到东埠姨娘家去散散心,哪知道今天回来又遭遇豹害,真是祸不单行。但这是祸中有福,能与心上人相偎相依,芳心大慰。
  谁知事有凑巧,又在溪中遇上心上人。虽是躲在水中,但已赤身露体落在他的眼里。这次‘何仙姑。铁了心,非‘泥黑子。不嫁,这时的来福,因为人诚实,干活卖力,又有谋计,被推任为矿头,要管理一百多条坑道。何俊见来福人品很好,爱珠年岁也大了,又秤砣落水,决心要嫁来福,也就不忍再捧打鸳鸯,伤了独女的心,便婉言辞退了张家的口头婚约,招来福为上门女婿。‘何仙姑。与‘泥黑子。终于喜结良缘。
   注:①泥黑子,是本村的绅士们对采土工人的贬称,
   ②火钗:土话,高岭几家宗祠的族长规定,妇女出门要系上围裙,否则就贬称“火钗”予。
   ③活死人:古代矿工中流传着的一句俗语,即“采土工是埋了没死的人”,后来扰叫“活死人”。
   何文美保卫村庄
  何世义,字文美,世居高岭。诗书初读一遍便知其大意,搁置一边,他认为,这些文章、学问,不能学以致用。于是改为学剑,剑艺超群,没有一人能与他匹敌。后又精黄石、阴符诸书,周围百姓都非常器重他。当时世遭动乱。百姓为逃避世乱,纷纷进山,浮梁,婺源,休宁、祁门交界的地方及鄱阳湖滨都是盗贼聚集的场所,高岭山上也是如此。文美抚膝长叹,说:‘大丈夫不能为国家戡定祸乱,难道能忍心坐视一方之因而不拯救吗?于是毅然奋起,组织团防。他治军则严肃纪律;治饷,则鼓励勤于耕种;治敌,则时常举烽传信。团勇不出则已,出必先定计而后战,作战必速战速决,直至凯旋而归,因为何文美指挥若定,出师必胜,故而,昌江之东没有人不知道高岭‘义帜,的名声,小小的高岭村庄得以安宁,
  后来,江西督师佟军门,误中奸说,认为高岭出不义之师谋反,便乔装打扮,来到高岭弄个明白,当他看见旌旗招展,壁垒森严,屋舍俨然,百姓欢娱,才知道他们是保家卫村的赤子,并不是象某些人说的倡乱者,于是督师安抚他们,并把何文美的团防队收容在自己的麾下,文美他们解甲投戈,参与戎幕。
  不久,某地遭逢了一场大的战役。官军久攻不下,何文美率领他部下几十人,趁夜偷袭敌营,搅乱敌人阵营,烧掉敌人营账,一举而破敌。论他的功绩,应当得上等奖赏,可他把功劳全记在主帅帐上,因而授予江浦守府之职,从此以后,沿江上下剧盗敛迹,后来,因朝廷腐败,贪脏枉法比比皆是。他无心为官,把家眷移至九江,想作帝京之游,不料身息痼疾,更是心灰意冷,烧毁了他所有的军政书藉,步人赤松子的后尘,后人称之为‘游国将军”。
   龙鱼的传说
   高岭,流传着一个。龙鱼,的故事,
  高岭山峰峦重叠,最高处海拨681公尺,在那深山密林中,有个石洞,人们叫‘奇龙洞。,为什么叫这个名称呢?因为洞中有两条小龙鱼,传说这龙鱼头似鱼的侧面,身体扁园,有四只龙爪和一条侧扁尾巴,故有‘鱼头虎尾龙身干。的说法。
  两条小龙鱼藏身在高岭深山石洞中,天天吞云吐雾,吸山川之灵气,采天地之精华,修炼了几百年,从不招惹凡人,它们的居藏所在,常是茫茫一片,罩满了半座山。有时太阳照射下来,但见红光闪闪,远望青山,就像一个美女,静坐在红纱帐内。山下农民虽感到奇怪,因山高路陡,加上有些神秘兮兮的,所以也无人去招惹它。只是老人们一代一代传下来,说是曾见有两条一样的龙鱼,便把那个地方叫做“奇龙洞”。
  有一天,八洞神仙之一的吕洞宾约了赤脚大仙去九华山观香火。两仙驾着祥云,路经奇龙洞,看到别处清朗明亮,独有这处是雾障云封,整个山都隐隐约约,更不要说是辨认路径了。吕洞宾对赤脚大仙说:“此地有些古怪,莫不是有什么妖魔在此作祟?。赤脚大仙说:。我看雾中无妖气,未必就有妖魔,且下去看看再说。”
  两仙按下云头,降到“奇龙洞口”,见雾气从洞中一阵阵涌出来,吕洞宾向洞内大喝一声:“尔等是何妖物?敢在此如此妄为,速速出来说实话,否则休怪我飞剑取尔首级,”言罢,见洞中出来两只似鱼非鱼,似龙非龙的怪物,一见二仙,忙跪伏在地说:‘大仙饶命,我等在此修炼,已有五百余年,并未残害生灵,望大仙指点迷津,使之能成正果。。并叩头不止。赤脚大仙仔细一看,见二物顶吐毫光,知所言不假,便对吕洞宾说:‘道友,我看这两条小鱼,禀性不坏,我们就成全他们吧。,吕洞宾点头说‘好,二仙就传授了两条小鱼龙正宗心法,并说:‘你们只要刻苦修炼,到满一千年时,一定能成龙飞升,到时,我们再来助你。。言罢,驾云冉冉上升,二鱼忙望天叩谢。从此,小鱼龙更是闭洞不出,下苦功修行。慢慢地头上长起双角。小龙鱼心中窃喜,知道功成有望了,
  谁知风云难测,祸至无日,天上的玉皇大帝忽然想起要铸造一把铡妖刀,好使群妖慑服。这把刀需要有四百多种铸材。其中主要的一种原料是要有四只有八百年以上将要成龙的龙角。玉帝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李老君,要他设法收集。李老儿掐指细算,知道江南有个浮梁县,县境内有座高岭山,山中有个“奇龙洞”,洞内有两条小龙鱼,已修炼了九百九十九年,功行即将圆满,成为仙龙,他们的角是铸造“铡妖刀”的最好原料。于是便将此情奏知玉帝,玉帝一听大喜,立即要观音娘娘将‘龙鱼。钓来取角,吕洞宾闻知心中大惊,忙奏告玉帝,此鱼修炼近千年,功夫得采不易,望玉帝体好生之德,收回成命,玉帝勃然变色,置之不理。只气得吕洞宾七窍生烟,但也无可奈何,
  观音娘娘慈悲为怀,明知小龙鱼如取了龙角,不仅不能成龙,还会有性命之危,怎能忍心下手。可是玉帝旨意又不便违反,总不能为了两条小鱼得罪玉帝。神帮神,仙帮仙,只有横下一条心,用竹篮将高岭的小龙鱼钓起送上天堂。同时给他们服了几滴净瓶中的甘露,以保全他们的性命。
  小龙鱼被送到天堂之后,立即被天将将头上的角用利刃割挖出来。但见鲜血淋漓,只痛得小龙鱼晕了过去,幸而甘露在腹,总算保住了性命,待到他们悠悠地醒转来,才知道已返回到奇龙洞中,两只角不见了,眼睛也变小了,全身疼痛难受,近千年的道行付之东流,想到伤心处,不禁哇哇地哭了起来,音传洞外,声闻数里,空谷回音,远远听来,好似小狗汪汪地叫。从此,人们便把这洞叫做金狗洞,这个名称一直流传下来。
  有一次,有几个打樵人走到金狗洞外,又听见了叫声,走近仔细一听,但闻哇哇哇地似小儿的哭声。几人壮着胆进洞一看,但见洞中甚是宽大,有一道涧泉自里往外流,泉水澄清见底,几条有些与壁虎相似的四脚动物,声音正是从它们口中发出的,一见人来,都扑通扑通地跳到水中。樵人一看,心中明亮,那有什么金狗,明明是一种不知名称的鱼在叫,因为他声似小儿啼哭,大家便把它叫做娃娃鱼。
  说起娃娃鱼,现在才知道它的科学名称叫大鲵。据介绍,这是一种两纲动物。它的形象不大美观。‘头宽而扁,口大,锄骨齿成一弧状;鼻孔和跟极小,位于头的背面;无眼睑,躯干粗壮而扁;尾侧扁;四肢甚短;前肢四指,后肢五指。指间有微蹼。皮肤较光滑,头部疣粒显著,多数成双排列;白颈至体侧有皮肤褶。。
   这就是它那幅尊容的写照。但不要小看它,却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龙鱼”的故事在高岭传说很久了,现在大家都亲跟看到而且捕捉到娃娃鱼,但有些人却为鱼龙未成龙一事感到惋惜,好事的人还把它的故事编成民谣:
   鱼头龙尾是龙身;千年修炼快成真;
   谁知玉帝心肠恶,要取龙角动刀兵;
   神仙本是一路货,龙鱼含恨落凡尘;
   山中虽有清流在,哇哇哭声永不停。

知识出处

高岭

《高岭》

高岭土,出自离景德镇4J公里的高岭村之高岭山。其土具有可塑性、粘结性,分散性、耐火性,绝缘性和化学稳定性等工艺性能,有可贵的实用价值,自从十八世纪传到国外后,就成为矿物学上高岭石这一名词,它是以高岭村名而命名的。高岭之名遍及全世界,人们也心向高岭,古往今来至高岭考察、研究,参观的人不知其数,至今该地已成为文物保护重点和旅游参观景点。

阅读

相关专题

何若武割股孝亲
相关专题
汪星寿急公好义
相关专题
冯立镳平息虎患
相关专题
金鸡石的来历
相关专题
县令断案
相关专题
高岭土的传说
相关专题
何文美保卫村庄
相关专题
龙鱼的传说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