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高岭》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0032
颗粒名称: 旅游景点
分类号: F590.6
页数: 4
页码: 47—57
摘要: 旅游景点主要描写了高岭自然风景秀丽,巨石嶙峋,溪涧迂回,松涛似鼓,泉鸣如琴,登上山峰,如人仙境,使人乐而忘返,更主要的是该地有高岭土采掘遗址,其中有矿洞、矿坑,淘洗池,大量尾砂,可供游人忆 古、考察,作科学研究等内容。
关键词: 高岭 旅游景点

内容

高岭自然风景秀丽,巨石嶙峋,溪涧迂回,松
  涛似鼓,泉鸣如琴,登上山峰,如人仙境,使人乐
  而忘返,更主要的是该地有高岭土采掘遗址,其中
  有矿洞、矿坑,淘洗池,大量尾砂,可供游人忆
  古、考察,作科学研究,
   古矿遗址共有四个地段可资考察:第一地段
  由高岭村后的分水岭西一南西端的梅头坞,全长约
  800米,宽50—100米,有尾砂堆积层。第二地段
  北东端从何家大槽起,南至肖家止,全长约1000
  米,宽50—200米,为尾砂堆积处,第三地段,位
  于红旗山以西,穿过老厂作北东向分布,长约1000
  米,宽40—200米,为尾砂堆积地段,第四地段,
  北起老厂,南西至冯家大槽,全长750米,宽20-
  300米,尾砂堆积处。其中有少数坑道与淘洗池遗
  迹,问有粗瓷碗和瓷灯盏残片等。
   水口亭又称聚秀亭,因亭建于高岭村头水
  口,又聚山水风景之秀,故名。初建于唐末,宋、
  明,清时期曾几度毁坏,几经修建。同时兴建的还有庙、阁、寺。亭子雕粱画栋,规模宏敞。亭子圆门上方嵌有四块一尺见方的青石,上刻有‘玉岭云峰。四个道劲的大字,亭子下面溪水潺潺,亭内存有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至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的四块石碑,上刻有字,记录着古代采掘高岭土的盛况,这里,山泉飞流,灌木丛生,林壑幽美,碑石云:“水口,一村之庇也,亦一村之胜也。……且于炎暑,憩息亭中,清风徐来,就扇可捐。悦o朋之情话,聆林竹以怡颜,溪流沁o石碑,闻佳o声出树间,其幽趣可挹于亭内,更加畅怀于外也”,水口亭于1990年重修,以迎接国际陶瓷节的中外宾客,新修的水口亭较前宽敞。凭亭眺望,远山苍翠,下瞰溪流,泉水跳跃而下,
  玉峰亭亦称碑亭,建于1990年国际陶瓷节前。位于通往黄梅寨古道路口的山坡上,亭仿古代建筑,有八个飘檐,所以又叫八角亭。亭的四周,均为参天大树,浓荫密闭,树隙之间,可以窥见蓝天;下临龙口泉,凭栏可以俯瞰,身立亭中,有超然世外之感,亭内有碑,正面刻著名书法家何海霞所题‘高岭。二字,笔法劲道,引人注目;背面刻字介绍高岭古矿胜迹。
  纱帽石在水口亭正对面十步开外,有一块石壁,形似纱帽,故取名“纱帽石”,相传古代高岭有个习俗,凡在外为官的人,或当官的来此探亲访友、游览,到这个地方,都要下马下轿、徒步人亭,并朝水口揖拜后,方可入村。路边有个石坑,是古代挖取高岭土的遗址,坑内冬暖夏凉,内有一线泉水,清澈见底,水味甘甜,终年不绝,
  龙口瀑布位于水口亭下,长达数十米,平时水声潺潺,宛若琴声,回旋山谷,余音悦耳,春夏山洪暴发,则势若奔马,响如雷鸣,闻于数里之外。瀑床两边岩交错,沟壑峭立,气象万千,瀑下有一井形深窟,深不可测,飞流直下,水珠四射,有似龙口吐沫,故名“龙口”
  千年古樟高岭共有6株千年古樟,其中村口接待室后山两棵古樟可为代表。这两棵古樟干粗均为十几人抱,枝叶繁密,树冠可复盖数十平方丈。它与山下70平方米的古典式接待室交相辉映,构成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景观,
  黄梅寨黄梅寨,高岭山主峰之一,位于高岭村前。这里,古木参天,山岭险绝,终年云雾缭绕。若遇晴天,立峰远眺,旧城红塔,昌江流水,还有那瓷都林立的烟囱,均依稀可辨,黄梅尖是兵家制高之地,据载,唐末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引军南下,途经这里,见高岭环溪,山岭险峻,便下令在此安营扎寨,休整队伍,黄巢军队纪律严明,抚慰百姓,深得村民拥护。村民节衣缩食,把粮食、衣服、鞋子纷纷送给义军。以后便把这里取名为“黄梅寨”。
  黄梅寨下边是一个山岗,名犬马岗。元末于光的部将李昌曾扎寨镇守在这里。黄梅寨上有一庵,相传,为明邑人李大钦所建,从水口亭有一条石磴道,直通这里,
  《浮梁县志》载:“黄梅寨,独立群山中,险峻异常,磴道盘旋,登望奇绝”。它集历史典故和美丽迷人的自然风光于一体,吸引着许多来往的游人。
  双井泉位于高岭村东北方向两里处。因有两潭口相接而得名,村人又分别称之为糠筛潭和米筛潭。这里,古木参天,林深壑幽。平日里溪流飞泻,银花四溅,仿佛丝竹悦耳;一旦山洪暴发,则冲岩搏石,犹如虎啸雷鸣。“龟寿曝日”是这里的一大奇观。这里的龟以多、大见称,每逢酷暑盛夏,总有许多许多的龟栖息井边,一有响动,便又全部坠人潭中。据说,有的龟甲有谷箩那样大,因之千年龟甲曾是这里的一大特产。
  弥陀柱位于高岭村后两华里的大观培山,建于乾隆四十四年秋,柱高3米,柱身分三节,中间为棱柱,上方为棱锥,形似剑把。上面刻有“南无甘露王如来”,“南无妙色身如来”,“南无廪谏王如来”等字样,这里,两山夹涧,龛岩耸峙,柱子立在一块突兀的岩石上,其下是一座石拱桥,相传清初这里常‘闹鬼’,民谚曰:“大观培,大观培,十人去,九人回。”故此,村人捐资祭立此柱,以“除魔镇妖,福佑乡村。”
  狮子滚球狮山,位于高岭山脚,在东河边的东埠村后。远看山形,酷似一只狮子,狮的头、身、脚,腚、眼睛等样样俱全,那茂密的山林,就象狮身上的毛,形象十分逼真;山下有一只圆形绣球一一一座葱绿的小山丘。所以人们都把这个地方叫做狮子滚球。

知识出处

高岭

《高岭》

高岭土,出自离景德镇4J公里的高岭村之高岭山。其土具有可塑性、粘结性,分散性、耐火性,绝缘性和化学稳定性等工艺性能,有可贵的实用价值,自从十八世纪传到国外后,就成为矿物学上高岭石这一名词,它是以高岭村名而命名的。高岭之名遍及全世界,人们也心向高岭,古往今来至高岭考察、研究,参观的人不知其数,至今该地已成为文物保护重点和旅游参观景点。

阅读

相关专题

古矿遗址
相关专题
水口亭
相关专题
玉峰亭
相关专题
纱帽石
相关专题
龙口瀑布
相关专题
千年古樟
相关专题
黄梅寨
相关专题
双井泉
相关专题
弥陀柱
相关专题
狮子滚球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