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交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高岭》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0030
颗粒名称: 海外交流
分类号: G115
页数: 3
页码: 44—46
摘要: 海外交流主要描写了随着《天工开物》的外传,高岭之名已于清早期传至海外等内容。
关键词: 高岭 文化交流 海外交流

内容

最早仍是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在国外流传。此书日本子1771年出版营生堂刊本,法国于1869年出版的《中华帝国古今工业》有节译,德国f1882年出版的《中国植物》也有节译。可见随着《天工开物》的外传,高岭之名已于清早期传至海外。
  但对“高岭土”这个概念的确定及其应用,应以法国和英国为最早,并逐渐成为一个专有名词,清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法国传教士恩脱雷科利斯(d' Entrecolle9)汉名殷弘绪,最早向法国介绍高岭土,他在《中国陶瓷见闻录》中写道:
   “瓷用原料是由叫做白不子和高岭土的两种土合成的。后者(高岭)含有微微发光的微粒而前者只成白色……”
   “高岭也是瓷器成份之一,其加工比白不子简单,一般直接使用自然土。”
  “精瓷之所以坚密,完全是因为含有高岭。高岭可比作瓷器的神经”,“一个豪商说:若干年前,英国人,也许是荷兰人,把白不子带回本国试图烧造瓷器,但他没有使用高岭,因而事归失败……这个商人笑着对我说:他们不用骨骼,而只想用肌肉造出结实的身体”。
  殷弘绪的《中国陶瓷见闻录》及《补遗》曾震动欧洲社会,使欧洲人士第一次读到有关景德镇及其瓷器制作技法真实的第一手材料。特别是他于1715年,把高岭土的标本寄往法国,更为国外研究高岭土提供了实物,从而引起了制瓷业人士的重视,也进一步宣扬了高岭土的作用。
  1867年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约翰逊(S。W。John80n)和布莱克(J。M。Black)《论高岭石与细块高岭土》一文,文中把组成高岭土的粘土矿物称作高岭石(Kaolinite)从此以后,高岭又由陶瓷界延伸到矿物学领域。
  1869年10月,德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希霍芬(Richthofcn Fcrdinand)访问景德镇和安徽祁门。他在考察之后,著文介绍瓷石和高岭,还根据汉语高岭一词的读音译成今天通用的英文Kaolin一词,由于作者是地质学者,该文又是西方地质界从岩石学角度介绍中国高岭的第一篇论文,所以以后欧美地质学者都按李希霍芬的用法称此类矿石为高岭(Kaolin)。从此,高岭土成为国际通用名词,高岭也随之成为中外学者及专家们深切关注的地方。
  总之,高岭土名称及其资源与应用,已经遍及国内外。据1988年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高岭土》一书所述,目前我国拥有200多个高岭土矿点,有90多个重点矿区,国际上,据估计有50多个国家生产高岭土。而且高岭土已不仅是应用于陶瓷工业,而是在造纸工业,橡胶工业,搪瓷工业,油漆工业、塑料工业乃至粘土矿物合成分子筛中都在应用,足见其用途之广泛,

知识出处

高岭

《高岭》

高岭土,出自离景德镇4J公里的高岭村之高岭山。其土具有可塑性、粘结性,分散性、耐火性,绝缘性和化学稳定性等工艺性能,有可贵的实用价值,自从十八世纪传到国外后,就成为矿物学上高岭石这一名词,它是以高岭村名而命名的。高岭之名遍及全世界,人们也心向高岭,古往今来至高岭考察、研究,参观的人不知其数,至今该地已成为文物保护重点和旅游参观景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