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编务上的纽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385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编务上的纽带
分类号: G213
页数: 2
页码: 93-9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景德镇市各报编辑部或总编室,是联系其它部(科)室的连接纽带。它的职责大多是综合、监控、平衡、协调等方面的环节疏通,保证报纸按时按质出版。
关键词: 景德镇市 编务工作 编务会

内容

各报编辑部或总编室,是联系其它部(科)室的连接纽带。它的职责大多是综合、监控、平衡、协调等方面的环节疏通,保证报纸按时按质出版。
  以创刊于五十年代的《景德镇日报》为例,其前身——《景德镇报》,在设置总编室之前,均为编辑部统管。后来成立总编室,编辑部成了虚设机构。
  总编室的职能,就版面而言,最早是统筹版面,后实行分版负责制,只划一版——要闻版。其它版面按行业分工,由有关部(室)自行划版。稿件来源,除组稿、自采、自编之外,负责其它各版的部(室),包括时事在内,都有责任向一版发稿。如一版不予采用,一般都及时退回有关部(室)自行处理,版与版之间的编务矛盾,一般都是由总编室加以协调解决。必要时通过总编辑或有关副总编辑协调解决,以杜绝重稿。
  不论是解放前,还是解放后,我市的报业各家的编务管理,都是为了发挥各自向社会发布新闻和传播信息的功能,都是需要经过许多技术环节才能实现的,都是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的。就像其他系统工程一样,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
  首先是办报宗旨,决定了报纸的性质、宣传内容、读者对象和发行范围。例如创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景德镇日报》,至今一直为中共景德镇市委机关报,每天要向市内外传播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主张,报道瓷都发生的重要新闻和人民的声音,以及党的建设、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的活动,交流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诸多方面的工作经验和建设成就。介绍新鲜事物,刊登读者来信和广告,推出副刊等等。这都是与党中央的政治路线相一致的,又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编辑方针,是办报宗旨在编务管理中的具体体现,是编务管理的具体规范。它告诉编辑人员这张报纸的宣传报道范围,该刊载什么,该突出什么,消息、通讯、评论文章等各类稿件以及“本报讯”和电讯稿的比重安排等。
  其次,它告诉编务人员有关这张报纸的宣传报道水准,面向谁作宣传,确定读者对象及其层次;
  第三,它告诉编务人员有关这张报纸具体选用稿件的质量标准,即达到什么质量标准的稿件可用;
  第四,它告诉编务人员有关这张报纸的版面形式和风格,包括直排、横排、行高、栏宽、基本字体、字号、图版大小尺寸、版面的形式规格;
  第五,它告诉编务人员有关这张报纸的特色,以什么为见长。
  凡在我市先后创办的报纸,尤其是党报,几乎都是这样规定了报纸的编辑方针。它从根本上保证了报纸的方向、风貌和质量,使编务人员在选编稿件和组版工作中有章可循,而又目标明确。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报业志

《景德镇市报业志》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去伪存真,详今略古,立足当代,全面记述景德镇市境内的报业历史和现状,包括珠山区、昌江区、浮梁县、乐平市在内,重点是记述新中国成立后的史实。本志以文为主,图表随文设置,照片集中于卷首,编纂时,横排门类,纵写史实,除编首之“序”、“凡例”、“概述”及卷末之“大事记”、“编后记”外,凡十六章五十节。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