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采编人员素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384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采编人员素质
分类号: G214.1
页数: 4
页码: 75-7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景德镇市报业各单位的采编人员,都是各自办报人才的主体。就记者而言,除具有一般人才共同具有的品德素质外,还具有记者应具备的知识和思想修养。从十个方面提高自身记者的思想素质,规范自身记者的行为。
关键词: 景德镇 地方报纸 采编队伍

内容

作为我市报业各单位的采编人员,都是各自办报人才的主体。就记者而言,除具有一般人才共同具有的品德素质外,还具有记者应具备的知识和思想修养。
  从1981年起,我市报业各单位都根据中宣部新闻局和中央新闻单位共同商拟的《记者守则》(试行草案),从十个方面提高自身记者的思想素质,规范自身记者的行为。这十个方面是:
  一、在工作中自觉地同党中央保持政治上的一致,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准确、迅速、广泛地同群众见面。
  二、有计划而又深入、细致、具体地调查研究现代化建设中各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
  三、严格尊重事实,严禁弄虚作假,新闻稿发表要认真核对材料,报道失实,要及时更正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四、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分清事物的本质和支流、整体和局部,切忌主观主义、片面性、绝对化。
  五、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努力通过自己的工作引导群众为实现党的路线和党的任务而奋斗。注意新闻稿的效果,材料取舍,内容表达,以至标题、用语、标点,都要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
  六、一切符合党和人民利益的正确思想和行为,要敢于支持;一切违背党和人民利益的错误思想和行为,要敢于斗争。
  七、干部、群众的思想情况及各种社会动向和各方面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反应和建议,凡有参考价值而不宜公开发表的,要积极负责地写成内参稿件,提供给领导机关和有关部门参考。
  八、遵守宪法、法律、党纪和所在单位的制度,不泄密,不搞不正之风。
  九、谦虚谨慎,向群众学习,向一切有知识的人学习,向下边反映的材料学习,不指手划脚以“钦差大臣”自居,甘当人民的小学生。
  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苦练采访、写作基本功,学会运用新闻报道形式,力图使新闻报道准确、鲜明、生动,别具一格。
  这十条内容,已成为我市报业各单位合格记者的标准。
  1991年1月,经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从八个方面提出了新闻工作者应该遵循的职业道德准则: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是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三是遵守法律和纪律;四是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五是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六是保持廉洁奉公的作风;七是提倡团结协作精神;八是促进国际友好和协作。我市报业各单位又把这作为记者自身的职业行为规范。
  我市报业各单位的编辑除具备一般人才共同具有的政治素质之外,又具有与办报相关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养。有广博的知识,能掌握哲学、新闻学、语言学的一般基础专业知识,并掌握了其他门类的知识,尤其是各种专业编辑,能具有各自的专业基础知识。
  对于编辑的政治素质和思想修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指出:“编辑人员对于提供有益的精神养料,防止精神污染,负有重大责任。”我市报业各单位普遍要求自身编辑要熟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全面准确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具有高度的党性原则和组织纪律性,保证党委的指示和本报的宣传报道意图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
  从1991年1月起,我市报业各单位又把经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作为编辑自身的职业行为规范。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报业志

《景德镇市报业志》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去伪存真,详今略古,立足当代,全面记述景德镇市境内的报业历史和现状,包括珠山区、昌江区、浮梁县、乐平市在内,重点是记述新中国成立后的史实。本志以文为主,图表随文设置,照片集中于卷首,编纂时,横排门类,纵写史实,除编首之“序”、“凡例”、“概述”及卷末之“大事记”、“编后记”外,凡十六章五十节。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