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采编队伍现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383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采编队伍现状
分类号: G214.1
页数: 2
页码: 74-7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景德镇市报业各单位采编队伍现状来看,是由好几部分人员组成的。第一部分是直接从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选拔调来我市报业各单位的;第二部分是历年来高等院校毕业分配到我市报业各单位来的;第三部分是我市报业各单位从优秀通讯员中选拔,通过组织调来的;第四部分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进来的。当然,也有从其他渠道进来的,有的适应办报,有的不适应办报,这就为我市报业各单位带来了内部调整采编人员的任务。
关键词: 景德镇 地方报纸 采编队伍

内容

从我市报业各单位采编队伍现状来看,是由好几部分人员组成的。第一部分是直接从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选拔调来我市报业各单位的;第二部分是历年来高等院校毕业分配到我市报业各单位来的;第三部分是我市报业各单位从优秀通讯员中选拔,通过组织调来的;第四部分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进来的。当然,也有从其他渠道进来的,有的适应办报,有的不适应办报,这就为我市报业各单位带来了内部调整采编人员的任务。
  内部调整采编人员所采取的措施:一是在采编队伍内部进行筛选。如有一些人,经过几年的实践,搞报纸工作上了路,自然被留下来,但也有一部分人,原有文化程度过低,经过多年锻炼,仍无法适应办报,便与有关部门和单位挂钩,有的自己也愿意改行,这样就调整一部分人出报社,并利用腾出编制,增强报社一线报道力量。这在“文革”前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是突破“近亲繁殖的习惯势力”和“关系户”的包围,利用自然减员指标,调进一批年轻的大学毕业生,补充采编队伍。尤其是实行正常的离退休制度后,我市报业各单位都有一些自然减员的指标,更有利于有计划地调进适合办报的大学毕业生,逐渐改善了采编队伍的结构。
  三是坚持择优录用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采编人员。这在“文革”后恢复的《景德镇日报》,经市委宣传、组织部门和市政府人事部门的同意,1986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采编人员,一次性录用了12人。由人事部门监督,在报上登招聘启事,凡有我市城镇户口,年龄在35岁以下,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均可报名。试题由招聘单位按大专水平拟定,并主考。考试合格,进行政审、体检后录用。试用期为半年,符合要求者,便成为正式采编干部。
  四是加强采编人员的工作互换和交流,让记者去搞一段较长时间的编辑工作,也让编辑去当一段较长时间的记者,从而达到一种默契,形成优势互补的平衡效应。当然,也有采用包版负责制的形式培养采编人员。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报业志

《景德镇市报业志》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去伪存真,详今略古,立足当代,全面记述景德镇市境内的报业历史和现状,包括珠山区、昌江区、浮梁县、乐平市在内,重点是记述新中国成立后的史实。本志以文为主,图表随文设置,照片集中于卷首,编纂时,横排门类,纵写史实,除编首之“序”、“凡例”、“概述”及卷末之“大事记”、“编后记”外,凡十六章五十节。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