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曲折前进时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381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曲折前进时期
分类号: G216.2
页数: 2
页码: 27-2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景德镇市《景德镇日报》曲折前进时期发展历程的具体情况介绍。
关键词: 景德镇 地方报纸 景德镇日报

内容

从进入“大跃进”年代,到“文化大革命”前夕,这几年,是曲折前进的几年。《景德镇日报》的前身——《景德镇报》,先后过渡到周六刊和日刊,还增办了农村版,显示出《景德镇日报》在曲折前进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社址从今新华印刷厂内迁到筠阳书院内,扩建楼房,增添设备,形成一条龙式的办报流水作业线。有专门的编辑大楼、时事收讯室、拣字排印车间,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还兴建了宿舍,办报条件大为改善。
  这一时期,由于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的失误,使我国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而作为中共景德镇市委机关报——《景德镇日报》,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在报道上宣传了当时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高指标、高速度和我市提出的“工业十年规划三年完成,农业十年规划一年完成”的口号,并影响到“二五”计划的编制,使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在我市泛滥开来。报道了各级党委组织生产大跃进的措施;人民公社化的进程,大办食堂,大炼钢铁、以瓷为钢等等。中断了我市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形成的良好发展势头,与“一五”时期相比,三年大跃进,不但没有大跃进,而且出现逆转,加上连续三年自然灾害,更遭到严重的损失和挫折。好在自1962年起,在为期五年的调整时期,着重报道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克服三年大跃进给我市国民经济,尤其是陶瓷经济所造成的严重困难,坚决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终于促使我市经济走出困境,在曲折中得到发展。陶瓷技改,尤其是以煤代柴的技术改革,原料、成型、彩绘的技术改造,包括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以及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人物,尤其是罗迈生等人的先进事迹,都作了连续报道,大大推动了落后的手工生产方式向半机械化、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
  但是,由于阶级斗争理论的偏颇,致使报道上的“左”的偏向又有所反复,主要表现在有关“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等报道和评论上。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报业志

《景德镇市报业志》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去伪存真,详今略古,立足当代,全面记述景德镇市境内的报业历史和现状,包括珠山区、昌江区、浮梁县、乐平市在内,重点是记述新中国成立后的史实。本志以文为主,图表随文设置,照片集中于卷首,编纂时,横排门类,纵写史实,除编首之“序”、“凡例”、“概述”及卷末之“大事记”、“编后记”外,凡十六章五十节。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