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解放后创办的报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381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解放后创办的报纸
分类号: G216.2
页数: 6
页码: 18-2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景德镇市解放后创办的报纸种类和创刊情况的具体介绍。
关键词: 景德镇 报纸 地方报纸

内容

1949年4月18日,二野五兵团南下支队在行军途中,于安徽桐城组建中共浮梁地委。景德镇于同年4月29日解放后,中共赣东北区景德镇市委员会于同年5月4日成立于市区中山路源源长银行内,与中共浮梁地委合署办公,同一领导班子,下辖浮梁、乐平、婺源、德兴4个县委和城区南市、中市、北市3个区委。同年5月10日在接管《赣北日报》和《民力报》的基础上,创办了《景德日报》。由中共浮梁地委宣传部部长陈健吾兼任社长和总编辑。同年6月中共德兴县委从中共上饶地委划出归中共景德镇市委领导,而《景德日报》即随之扩大报道、发行范围。同年8月30日,中共江西省委决定撤销中共鄱阳、浮梁两地委,成立中共乐平地委,下辖七县(乐平、浮梁、婺源、鄱阳、万年、余干、德兴)一市(景德镇),驻地由乐平县城迁至景德镇市区,同年9月1日,《景德日报》被改为《乐平新闻》为日刊。同年10月20日,中共乐平地委被改为中共浮梁地委,而《乐平新闻》随之改为《浮梁新闻》,仍为日刊。到了1951年9月1日,为密切配合农村土改,《浮梁新闻》更名为《浮梁农民》,刊期压缩为三日刊。从《乐平新闻》,到《浮梁新闻》,到《浮梁农民》,均为连任中共乐平地委宣传部部长、中共浮梁地委宣传部部长石明之兼任社长。总编辑为典彦,副总编辑为李振和。因中共浮梁地委与中共上饶地委于1952年9月合并,建立新的中共上饶地委,《浮梁农民》随即停刊。
  1953年6月,《浮梁报》创刊,为隶属于中共上饶地委的中共浮梁县委机关报,最初为三日刊,四开四版,直到1956年7月正式成立报社,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方明兼任总编辑。1957年改为隔日刊。总编辑为涂传庵。从1956年7月起到1958年2月止,罗玉璋任副总编辑。1959年3月,由于浮梁县党政关系隶属于景德镇市领导,《浮梁报》并入《景德镇日报》而停刊。直到恢复浮梁县建制后,于1993年7月1日恢复《浮梁报》,仍为中共浮梁县委机关报,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步荣兼任社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孙航宇兼任总编辑,至1994年6月,孙航宇任总编辑,吴敏任副总编辑。从1996年5月开始,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周丹亚兼任社长、总编辑,吴敏、许国栋、董斌任副总编辑。
  1953年6月,景德镇市由上饶地辖市上升为江西省省辖市,中共景德镇市委还没来得及创办自身的机关报,仅有景德镇市有线广播站主编的《增产节约》报,四开四版铅印,说是不定期,实际是周刊,最迟隔周出一期,如遇我市有重要会议,尤其是一年一度的陶瓷内外销订货会,该报不受刊期所限,几乎成了会务组天天出版的会刊。
  1955年3月22日,中共江西省委批准创刊的《景德镇报》,终于在同年5月15日面世,为中共景德镇市委机关报。当初是周刊,同年10月改为五日刊,1956年1月改为周二刊,1957年1月改为隔日刊,1958年7月改为周六刊,同年9月改为日刊。从周六刊开始,便更名为《景德镇日报》,星期一仅出四开二版报纸。从1963年7月15日起,增办农村版,面向农村,发行到生产队,持续到1967年底。该报在“文革”中被迫停刊。
  从《景德镇报》创刊,到改为《景德镇日报》,持续到“文革”前夕,其中,1955年5月至1956年3月为胡仲愚任副总编辑主持全面工作;从1956年4月起,为中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仲愚兼任总编辑,程正棠任副总编辑,主持全面工作;1964年8月方明任副总编辑,名列程正棠之后。
  在“文革”中,《景德镇日报》一度被新闻系统“造反兵团报社纵队直属支队”夺了权,由“造反派”宣布接管,沦为“造反派”的喉舌。后来,以“大中红总”为主的二十八个“造反派”组织,以没有及时发表指导“文化大革命”的文章为由,再次造《景德镇日报》社的反,市一中、瓷校、茶校红卫兵组织,则发出接管《景德镇日报》的通告,并成立了接管小组,《景德镇日报》又一次被夺权。最后被武力接管的《景德镇日报》,改出《新华社电讯》。此后,则是《瓷都红卫兵报》、《大中红总报》、《红长城报》、《红后盾报》、《大联筹报》、《火线战报》、《反到底战报》等等纷纷出笼,还有什么“号外”等等,均先后成为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在我市篡党夺权和祸国殃民的工具。
  1979年12月18日,中共景德镇市委景党发(1979)239号文件,决定创办《景德镇通讯》为市委机关报。1980年1月3日《景德镇通讯》正式出版发行。1981年10月19日,市委又发出景党发(1981)156号文件,决定《景德镇通讯》编辑室和新华印刷厂合并成立景德镇通讯社,新华印刷厂隶属于景德镇通讯社领导。社址设解放路177号。1982年1月,成立景德镇通讯社党组。至1982年8月,均为中共景德镇市委宣传部部长郑荣辉兼任总编辑,日常编务活动则先后分别为吴建中、陆亚鹤全面负责主持。从1982年1月至1982年8月,吴海云任党组副书记、副总编辑,主持全面工作。曾春生任副总编辑。。
  1982年7月21日,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发出赣宣函(1982)2号文件,同意中共景德镇市委把《景德镇通讯》更名为《景德镇报》。同年8月10日面世对外发行。这标志着创刊于1955年5月15日的《景德镇报》开始复刊。吴海云任党组副书记、副总编辑,主持全面工作,曾春生任副总编辑。1986年6月,增任王伯建为副总编辑。社址设在莲花塘市人防办二幢三楼办公。
  1986年7月1日,改《景德镇报》为《景德镇日报》。吴海云任党组副书记、副总编辑,主持全面工作,曾春生、王伯建任副总编辑。1987年2月,增任曾桂保为副总编辑。1987年5月,曾春生任党组书记、总编辑,王伯建、曾桂保任副总编辑。同年8月增任孙熙庸为副总编辑。社址从1988年10月由莲花塘迁入广场北路81号。从1990年12月开始,《景德镇日报》社不再设党组,改设社委会,丁东亮任社长,王伯建任副社长兼总编辑,曾桂保、孙熙庸任副总编辑01994年2月,增任陈绍凯为副总编辑。至1996年8月,中共景德镇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冯上延兼任《景德镇日报》社社长,主持全面工作至今。
  于1956年6月1日创刊的《乐平报》,为中共乐平县委机关报,县委副书记孟庆余兼任总编辑,汪成钜任副总编辑。最初该报为八开二版三日刊,1958年10月扩大为四开四版,逢单日出版。1961年3月休刊。同年7月1日复刊01962年9月1日又停刊。1987年8月25日再次复刊。复刊时由县委政研室副主任王万才、王小华先后负责主持全面工作。1989年1月,正式成立乐平报社,由吴德祥、华守煌、詹明荣任副总编辑,吴德祥主持全面工作。1990年10月吴德祥任总编辑,该报出周二刊。1993年2月9日撤县建市,《乐平报》又成为中共乐平市委机关报。同年3月,詹明荣任总编辑,程凌虚任副总编辑。1996年1月,改四开四版小报为对开四版大报,并在周二刊期的基础上,增办《乐平报·周末副刊》,成为江西省第一张县(市)级大报。
  解放后,在景德镇市范围内创办的报纸,还有各种社团机关报、大中院校报、厂矿企业报和各种专业报等。其中以中共景德镇市委宣传部、市科学工作委员会联合创办的《瓷器科学周报》为最早,创刊于1958年11月16日。创刊于1985年7月20日的《景德镇广播电视报》,为市广播电视局主办的四开四版周报,从1993年1月份起,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获得全国统一刊号。同年5月扩至四开八版,扬报纸之长,补声屏之不足,为广播电视宣传服务,为广大观众、听众和读者服务,自办发行,每期最高发行量曾突破八万份,不仅面向市辖珠山、昌江两区,浮梁县、乐平市发行,而且已发行到波阳、婺源、万年、余干等边缘地区。现就其他曾获得省内刊号的各种报纸列表如下: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报业志

《景德镇市报业志》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去伪存真,详今略古,立足当代,全面记述景德镇市境内的报业历史和现状,包括珠山区、昌江区、浮梁县、乐平市在内,重点是记述新中国成立后的史实。本志以文为主,图表随文设置,照片集中于卷首,编纂时,横排门类,纵写史实,除编首之“序”、“凡例”、“概述”及卷末之“大事记”、“编后记”外,凡十六章五十节。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