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北日报》的始末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3814
颗粒名称: 《赣北日报》的始末概况
分类号: G216.2
页数: 3
页码: 16-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赣北日报》的始末概况,内容主要介绍了、《赣北日报》的来由、鼎盛时期、在抗战救亡中、改为国民党党报后的延续与衰落、波阳同乡,重振旗鼓等。
关键词: 景德镇 报纸 赣北日报

内容

一、《赣北日报》的来由
  提起《赣北日报》,就会联想到与波阳的关系。原国民党江西省第五行政区专员公署,先是设在波阳,首任专员叫华洸,后为酆景福继任。当时波阳有家《饶州民报》,由邑人姜伯彰等所创办。以后专署移往浮梁景德镇,即由酆景福带同仁《饶州民报》部分班底,到景德镇创办《赣北日报》,地址在陈家街弄内,报社主要人员都是波阳人,如社长方守矩,副社长彭铭,经理刘铭箴,共同主持报社工作多年。连当时所用排字工人,除领班陈修齐系本省高安帮老手外,其余检字、排版、印刷等大部分都是波阳人。由于波、浮地域相连,昌江饶河一脉贯通,人事关系交往密切,称得上是“地利人和”得以共同为这块新闻园地浇灌发展。
  二、鼎盛时期
  《赣北日报》在景德镇有不短的历史,可谓“人人皆知”。但查这个报纸性质,似有点官不官民不民的味道。论报社的重要机器设备,有波阳人的功绩,论后台背景,几乎是专署机关报,所有报社重要工作人员,都经过专员亲自遴选任用。虽然经费来源大部分系以报费与广告费收入为基础,但不足部分,便是依靠专署发动各方而给予资助。由于当时内部人员少,各项开支不大,加上物价低廉,经济比较稳定。报纸内容主要刊登国民党中央社新闻稿,同时采访地方政治与商业消息,四开版面,发行量不到千份。虽然规模不大,但由于是独家新闻,又与专署声气相通,言论颇有权威。同时从业人员中,如编辑、记者都是当时文学界知名人士,除波阳人外,并在本地延聘过欧阳宣、程品珍、何燮等共同掌权,经常自撰社论发表。另外,实行就地“取才”,破例在排字工人中选用殷白水任外勤记者。
  三、在抗战救亡中
  “七七”事变后,日军由北而南,步步进逼,江南大片富饶之地都先后沦入敌手。当时皖南的屯溪,赣北的景德镇,遥显屹立,为同防门户,地势至关重要。当时国民党川军第二十三集团军系前线防守主力部队,分布在皖南赣北,枕戈御敌,为了鼓舞前方士气,激励后方支援,当时《赣北日报》发挥了号召与鼓动的作用。对前方将士英勇杀敌,后方同胞节衣缩食捐款捐物的事迹,及时地作了传播,成为人们的主要精神食粮。同时还曾专派战地记者深入皖南前线采访,连载不少战地新闻,并经汇集成册出版。后来,江西各界劳军慰问团奔赴皖南开展战地慰问活动,报社又曾派记者前往采访,高举抗战大旗。
  四、改为国民党党报后的延续与衰落
  约在1940年左右,原国民党省部,在各行政区设置党务督导处,派省执委一人主持。当时派到第五行政区的是薛秋泉,他为了控制言论,充实党部在宣传方面的力量,向专署提出要求,将《赣北日报》改组为《赣北民国日报》,为《江西民国日报》之分支。此时仍是部景福任专员,迫于上命难违,也只有勉强同意。我记得改组后的第一任社长,是省执委薛秋泉的胞兄薛仁祥,内部人员也随之相继变动,吸收一批青年充任编辑、记者。主持人在薛交卸以后,先后由李仲廉、周沛馥继任。他们两人都和省党部有组织上的联系,又是波阳的名望人物,在公私方面都易在社会上活动,报纸内容仍是以原中央社新闻为主,对共产党与人民解放事业的态度,一贯遵循国民党的宣传方针,全文照搬,亦步亦趋,人云亦云。不过,报社电讯,有一段时期系由亚区无线电台供给,按月由报社酌给津贴,以后才自备收报机,由徐祥麟负责。当抗战进入后期,地方财政、物资交通、商业都较前困难,报社受环境条件影响,也呈现不景气现象。加上,报纸销路减少,公家又没有固定补贴,因此,每况愈下,终于一蹶不振,一到1948年即无法撑持,宣告党报停刊。
  五、波阳同乡,重振旗鼓
  《赣北民国日报》停刊后,机器铅字仍未散失,当时本地人有打算,但在旧有设备为原有人员控制的情况下,仍脱离不了波阳人的关系。笔者当时任浮梁县政府主任秘书,高崧任江西省银行景德镇分行经理,同是波阳人,经全体同乡建议,认为应当重振旗鼓,当仁不让,接管设备,恢复《赣北日报》。于是邀集江文明、刘雨岑、王训典、袁光达以及旅浮工商商界人士,以波阳同乡会为背景,组成董事会,先由波阳人捐资,然后扩展向社会募款,作为复刊基金,并公推高崧为董事长,我为报纸发行人,江文明、王训典分任正、副社长,江又兼任编辑,后由我兼任社长,曹伦任总编辑,吴魁任经理。经过重新整顿,保持原貌的《赣北日报》与当时殷白水所办的《民力报》同时同地发行,反映面广,而《民力报》则依赖商会扶持,偏重本地商情报道。但两报的总的言论方针,仍然都是随着中央社的脉搏跳动,一直到1949年4月29日景德镇解放,《赣北日报》仍存有不少纸张,连同各种设备,包括印刷机器、铅字等,移交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接收,后来成为《景德日报》及其印刷厂的一部分家底。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报业志

《景德镇市报业志》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去伪存真,详今略古,立足当代,全面记述景德镇市境内的报业历史和现状,包括珠山区、昌江区、浮梁县、乐平市在内,重点是记述新中国成立后的史实。本志以文为主,图表随文设置,照片集中于卷首,编纂时,横排门类,纵写史实,除编首之“序”、“凡例”、“概述”及卷末之“大事记”、“编后记”外,凡十六章五十节。

阅读

相关人物

王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