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解放前出现的报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报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381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解放前出现的报纸
分类号: G216.2
页数: 3
页码: 13-1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景德镇市解放前出现的报纸种类和创刊情况的具体介绍,其中包括《浮梁半月刊》,以及《浮红》、《瓷讯》、《陶瓷半月刊》、《镇民周报》、《劲风通讯》、《商情广播》、《互信日报》、《宪光日报》、《救国日报》、《更新报》、《正报》等先后问世。
关键词: 景德镇 报纸 地方报纸

内容

当今之乐平市为县级市,属江西省辖市——景德镇市管辖,原称“乐平县”,1923年9月21日,有《洎声报》问世,是当时景德镇周边地区出现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夕的报纸,是现在当地见诸实物的最早报纸。汪镕三撰写的《发刊词》云:“发刊这洎声报的宗旨,是想以深沉的洎水之声,警醒那无尽心田里的无限睡苗,使他们的生命之波能与洎声之浪打成一片,一天天地向光明中怒茁出来,开改造之花,结互助之果,所有心田里的蔓草和血管中的积秽都将以伟大的洎水之力冲洗剪除,使将来的收获,得与春声之下的平畴同一美满,那便是乐平的幸福,也就是人类的幸福了。”创刊号上,除登载《发刊词》外,还发表了《星社宣言》。
  该报创刊号,现珍藏在乐平市档案馆,至于该报为几日刊、发行量多少、何时停刊,均无从查考。
  “五·四”运动爆发后,在外求学的青年学生,把马列主义传播到浮梁,宣传新文化运动,并创办《新浮梁》,这实际是一种八开四版页码不限的小报,宣传民主和科学,反对封建专制、卖国主义和封建文化思想。在广大市民中,特别是广大青年学生中影响很大,到了1925年11月,发行量竟超过千份。
  从1930年起,又有国民党江西省第五战区印发的《扫荡报》和中国国民党浮梁县执行委员会宣传部审定印发的《浮梁半月刊》,以及《浮红》、《瓷讯》、《陶瓷半月刊》、《镇民周报》、《劲风通讯》、《商情广播》、《互信日报》、《宪光日报》、《救国日报》、《更新报》、《正报》等先后问世。
  1931年9月,由国民党驻军五十五师特别党部与国民党乐平县党部联合创办《乐平日报》,名曰“日报”,实为三日刊。现残存在乐平市档案馆的,是该报于1936年3月出版的四期报纸。
  1933年景德镇城区《陶业日报》创刊。不久,杜重远先生在景德镇创办“陶业人员养成所”,其中的当地和外来的几位进步青年,意气相投,关心国事,成立“前哨社”,在《陶业日报》上,开辟和主编“前哨”副刊,经常发表有关抗日进步作品,在广大青年中影响不小。还曾一度创办《前线报》,宣传抗日救亡运动。
  1935年下半年,由杜重远题字的《民众月刊》,为江西陶业管理局机关报,多刊载陶瓷生产新闻、出版陶瓷业概况等。并辟有论著、专载等。
  据景德镇市档案局所编的《科技人物录》反映,出生于1888年的陶瓷绘画名家王大凡,曾与王琦等人创办《景德镇工艺日报》。
  1936年在景德镇城区创刊的《赣北日报》,属国民党统治区江西省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机关报,后为国民党统治区浮梁县政府机关报,到了1940年更名为《赣北民国日报》,后又复名为《赣北日报》,直至1949年4月29日景德镇解放的第二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兵团政治部宣传科长高扬奉命进驻坐落在市区杉树巷地藏庵的《赣北日报》社,到了第五天,中共浮梁地委宣传部部长陈健吾接替高扬接管《赣北日报》社,并接管创刊于1943年11月1日的私办公助的《民力报》。《民力报》最前身为《赣北通讯》,次年元旦改为《赣北民报》,因与《赣北日报》似乎雷同,故又改为《民力报》。
  1937年7月由国民党乐平县党部创办的《乐平民报》,原为八开四版三日刊,1941年9月30日,改为四开四版日刊,翌年6月,日军占领邻县鄱阳,报社人员、设备,疏散乡间,曾一度停刊,至同年12月才得以复刊。1945年4月1日,改《乐平民报》为《长江日报》,准备抗战胜利后面向长江流域发行,因经济困难及内部不健全,1948年10月1日被迫停刊,加以清理。在清理期间,遇有国内外重大消息,则发行号外及简报。次年3月1日复刊,直到1949年4月29日解放乐平,该报即彻底停刊。该市档案馆仅存1944年11月3日的《乐平民报》一张,并残存各年的《长江日报》三十三张。北京图书馆现藏有1946年4月至12月和次年1月至3月的《长江日报》。
  1938年,担任抗敌后援会总务干事的欧阳师上任后,积极创办《抗战壁报》,同年12月兼并《火线周报》,更名为《抗日火线报》,刊登有关抗战的新闻报道和文艺作品,并在全镇设有五个贴报处,装置有玻璃框,备有电灯照明。据统计,每天日夜读者高达千余人次。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报业志

《景德镇市报业志》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去伪存真,详今略古,立足当代,全面记述景德镇市境内的报业历史和现状,包括珠山区、昌江区、浮梁县、乐平市在内,重点是记述新中国成立后的史实。本志以文为主,图表随文设置,照片集中于卷首,编纂时,横排门类,纵写史实,除编首之“序”、“凡例”、“概述”及卷末之“大事记”、“编后记”外,凡十六章五十节。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