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平市古窑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古窑址》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3797
颗粒名称: 乐平市古窑址
分类号: K878.5
页数: 20
页码: 137-156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乐平市古窑址情况包括南窑遗址、涌山古人类洞穴遗址、华家青花瓷窑址、张家桥古瓷窑址、丰源古瓷窑址、闵口古瓷窑址、坎上匣厂古瓷窑址等。
关键词: 乐平市 古窑 遗址

内容

一、南窑遗址
  南窑村位于乐平市接渡镇南窑村东北(原接渡乡南窑村东南侧)。1964年,南窑遗址由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调查发现,1983年乐平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和2013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对其进行调查和考古发掘。2014年4月,唐代南窑遗址考古发掘被评为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南窑遗址文化层堆积厚达1~3米,最深处超过5米,规模宏大,分布面积仅窑山就超过3万平方米,且保存完好。通过发掘5×5㎡探方36个,揭示龙窑遗迹2座、灰坑9个、灰沟1条、道路遗迹1条,总计揭露面积1000多平方米,出土大量窑具和瓷片标本,重达数十吨。这在全国同类窑址中也少见。
  南窑遗址的遗存丰富,包含了取土的白土塘,运输原料的江湖塘、溪坑、码头,陈腐池以及烧造产品的窑炉等反映制瓷工艺流程的作坊遗迹,各道工序的遗迹齐全。这些遗迹保存较好,布局有序,无论从整体规模还是制瓷工艺流程等方面,都能够反映南窑唐代制瓷的真实面貌,这在以往景德镇古代瓷窑遗址考古发掘资料中也不多见,在南方地区也十分罕见,为研究唐代南窑的制瓷技术提供了实物资料。
  南窑村窑山北部散布着大量窑具和瓷器残片,东西最宽200米,南北最长153米,地表可见明显的脊状堆积。在两条脊状堆积之间的低洼处,分布着一条条龙窑遗迹。在3万平方米的山头上(窑山),由中心高点向东、北、西方向扇形分布着12条龙窑,长度均在60米以上,是我国迄今发现窑炉分布最密集、布局最有规律、瓷业生产组织最严密的唐代窑场。考古发掘的一条龙窑遗迹斜长78.8米,宽1.6~2.04米,残高0~0.6米,窑头坡度前16米为100,后段为13°,窑顶坍塌,其中烧结块带窑汗一侧留有竹藤痕迹,推断为使用竹藤材料起拱,用泥糊砌。龙窑由窑前工作面、火膛、窑室、窑壁等几部分组成,结构完整,北壁保留有十三处窑门,窑室中多处保留原始的支烧状态,是迄今我国考古发掘最长的唐代青瓷龙窑遗迹。此外,南窑还发现了方形减火坑,表明南窑是我国最早使用减火坑技术的窑场,是晚期分室龙窑的发端。
  相比江西丰城洪州窑遗址21.6米的初唐龙窑,浮梁兰田村28.7米的中晚唐龙窑、湖南长沙41米的谭家坡唐代龙窑以及福建将口窑52米的唐代龙窑,78.8米的乐平唐代南窑无可争议为长度之冠,也是当时景德镇出土最完整的窑炉遗址,填补了景德镇地区早期窑炉形制资料。
  南窑所烧瓷器品种多样,有青釉瓷、酱黑釉瓷、青釉褐斑瓷、青釉褐色彩绘瓷以及素胎器,以青釉瓷器为主。器物造型典雅,胎质细腻,釉层均匀,釉色莹润,形成了独具特色、个性鲜明、具有包容性和开创性的风格。器物以素面为主,追求釉面的效果,兼具釉斑和彩绘装饰,装饰方法有模印、褐斑和褐色彩绘。其中彩绘瓷器分为素胎褐彩、青釉涩胎褐彩、釉下褐彩三种。素胎褐彩瓷器外壁褐彩八卦纹,其下褐色彩绘“西”“西北”“西南”款。青釉涩胎褐彩瓷器有水盂、碗、钵等,均为内外壁半施釉。彩绘内容多为字款,如“才”“宝”等,也有纹样、符号之类,褐彩大多在碗钵的内底,个别在外足底。青釉下褐彩主要是罐、碗、水盂,内容多为简笔缠枝花草纹,彩绘位置主要在罐类的肩腹部及碗类的内腹壁。
  南窑器型丰富,以碗、盘、双系瓶居多。碗盘类器流行圆饼足、玉璧底,见少量的圈足碗。还发现穿带壶、人面埙、茶碾、瓷权、砚滴等罕见的器物。产品中腰鼓、夹耳盖罐和器形硕大的大碗器,显示了唐代赣鄱与西域交流频繁的史实。夹耳盖罐是公元800年前后出现的新产品,是随着海上陶瓷之路的兴起而出现的,表明南窑还是唐代重要的外销瓷器生产基地之一。产品的烧造采用南方地区流行的龙窑,多数采用明火烧造,少量高档产品采用匣钵装烧工艺,烧造技法和装饰艺术富有特色,有的技术走在同时期窑场的前列。南窑窑炉发掘清理时,发现窑炉窑床上也保存一些窑柱,窑柱成组分布,集中在窑炉的13个侧门附近,窑门之间的中间部位几乎没有窑柱分布。这说明当时的龙窑里并不是装满器物烧造,而是仅在便于装窑和烧火的窑门附近放置器物。
  从采集的标本观察,器物胎厚质粗,施蟹壳釉、酱褐釉和黄褐釉,釉均不及底。遗物以碗居多,次为盘、钵、壶、罐以及窑具、垫托等。
  碗可分二式,以I式碗为多数,敞口、腹较深、假圈足、底心稍内凹,器内外施青褐色釉,腹下部至底部露素胎,釉不匀,有的呈泪痕状,碗及碗底有火烧痕迹。一件口径17.4厘米,底径7.6厘米,高7厘米。Ⅱ式碗为敞口,腹较浅,其釉色与I式相同,一件口径20厘米,底径9厘米,高5.5厘米。
  钵的器型都较大,敞口、深腹、小底、唇稍敛、假圈足。底内稍内凹,唇外边有一道弦状纹。器型内外施青褐釉或酱褐釉。腹下部至底部露素胎。釉不匀,有流痕状,一件口径23厘米、底径9厘米,高10.5厘米。
  盘底内外都有一道道圆的支钉痕,可分二式,以I式盘居多。I式器型一般较小,敞口、浅腹、小底、底心均向内凹,胎多呈灰红色,少数为红色,通体施酱褐釉,但多已剥落,采集到完整器物五件。口径12.5~15厘米,高1~2厘米。Ⅱ式器型特大,敞口、浅腹、唇沿外卷,小底内凹,胎质灰褐,均施青褐色釉。
  罐一般为短颈、口稍侈、底内凹,肩部多附双系,多为桥形,或横或竖,釉色多呈青褐或酱褐,且有细冰裂纹。此外,还有一种盘口罐。
  壶多为直口长颈,腹鼓而长,壁内外多施黑褐色或酱褐色釉,有细冰裂纹,肩部饰一道深弦纹,质地粗厚。
  窑具有匣钵和垫托。匣钵均呈圆柱形,凹底,质地粗糙,多为粗红砂或灰砂质,表面呈红褐色或灰褐色,大小不一,可分三式。I式:体大身高,一件高10.5厘米,厚1.5厘米,罐、壶、钵之类器物都装在此种匣钵中烧成。Ⅱ式:器型最小,用来装烧浅小碟之类的工具,垫托只发现有垫座一种,座面平,其下似喇叭形圈足,是坯与匣钵之间的间隔物。此外,遗物中还有一种喇叭形窑具,内空,下侧有一小孔,高14厘米,口径8.5厘米。
  南窑高档器物多采用匣钵装烧工艺,青釉碗、盘、罐类器物的形制、装烧方法与湖南长沙窑、江西洪州窑、浙江越窑同期的器物相似,尤其是模印方形系罐、大块褐斑壶、釉下褐彩瓷与长沙窑类同,制作工艺如出一辙,其最早烧造时间应在公元800年。从上层出土的少量圈足碗与酱釉执壶、碗等器物增多的特征判断,停止烧造时间应在公元900年。上海博物馆对5件南窑瓷器技术测定,年代在980—1050年。考虑误差,南窑器物基本对应在830—900年,表明其始烧于中唐,兴盛中晚唐,衰落于晚唐,距今1200多年。南窑遗址是瓷都景德镇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瓷业遗存,将瓷都景德镇的制瓷历史向前推进了200年。
  南窑地处乐安河中游,临近鄱阳湖东岸,水运便利。在西部长沙窑陶瓷技术的传播,东部越窑陶瓷文化西进的影响,以及北部鲁山窑陶瓷文化的辐射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受洪州窑青瓷文化长期熏陶的工匠,抓住洪州窑青瓷类型窑场衰落,越窑、婺州窑、寻乌窑等青瓷类型窑场在江西地区还没有完全兴盛的时机,充分利用当地发达的水运交通便利和丰富的瓷土、窑柴资源,兴建起南窑烧造瓷器。南窑的烧造规模大、时间久,并形成特色,是瓷都景德镇“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先声,为宋元时期景德镇瓷业一枝独秀,明清景德镇瓷都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二、涌山古人类洞穴遗址
  “新平治陶,始于汉世”。这是《浮梁县志》(清·道光版)对景德镇瓷器起源时间的记载,但没有发现任何佐证的实物。近年来,乐平南窑的考古发掘,将景德镇地区有考古实物支撑的陶瓷生产起源向前推进到唐代中叶。那么,在唐代之前,景德镇地区有瓷器生产吗?或者说有早期的瓷器或陶器吗?乐平市涌山镇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洞穴遗址(以下简称涌山洞穴遗址)的考古发现,或许可以让我们对景德镇陶瓷起源多一些了解。
  居室与水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两大基本要素。远古时期,人类还不会建造房屋时,洞穴就是最好的藏身之处,因为山洞既可以避风雨寒暑、抵御猛兽侵袭,又可储藏食物、保护火种,方便生活。乐平市涌山镇的洞穴遗址就具备这些条件。
  涌山洞穴遗址位于乐平市北33千米涌山镇涌山村鸡公山山腰仙岩洞内,遗址高出涌山溪200米,山脚下地势平坦开阔,进洞需要攀缘陡峭的山岩,能抵御野兽侵扰。涌山洞穴遗址是一处石灰岩溶洞,高9米,宽15米,向东呈椭圆形,入洞后约25°斜坡倾向洞底,并且洞身逐渐变窄。在30米处洞身最窄,约2米高,3米宽,洞底渐高,再进150米至涌山洞穴尽头,全长约200米,洞底平坦,洞壁有水流痕迹。在山脚下不远处有一条涌山河,水流不断,这样的环境非常适宜古人居住。
  1947年以前,江西地质调查所负责人章人骏首次对涌山洞穴进行地质调查,发现“大熊猫-剑齿象”动物化石,后经专家鉴定,属于华南“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1962年11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的协助下,对涌山洞穴遗址进行科学发掘,发现了大量动物化石和原始人使用的工具——石英质石片。经我国著名的旧石器考古专家、古人类学家贾兰坡先生鉴定,涌山洞穴遗址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穴遗址。动物化石原件大部分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小部分保存在乐平市博物馆。涌山洞穴遗址是江西省仅有的三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之一,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
  徐裕西是江西省乐平市涌山镇张家店村村民。2002年,当发现鸡公山上的古人类洞穴遗址遭到破坏后,他便萌生了保护涌山洞穴遗址的想
  法。十几年来,他多方筹资,为洞穴遗址安装铁门、凿岩修路,在山上建房、山下建馆,将毕生经营所得近千万元全部投入在文化遗址的保护上。在修建古人类遗址栈道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随便在山体哪里开挖,都能挖出陶片甚至是几乎完整的陶罐。几年中,徐裕西陆续发现并收集了一批古代遗存品物,其中有石器、动物化石、软陶、硬陶、原始瓷和青花瓷等实物。经过鉴定,32件文物中包括新石器时代的陶鼎足(距今约5000年)、商代陶片(距今3300年)、西周原始青瓷豆(距今约3000年),旁证了景德镇地区悠久的制瓷、制陶历史,具有较高的考古研究价值,这些文物全部存放在乐平市博物馆。
  从2009年开始,徐裕西在悬崖峭壁上修建水泥栈道和游步道,将保护涌山古人类洞穴遗址、建博物馆和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发挥其社会效益。“出土文物也有灵气,只有让它们重回故里,才更具生命力。我有个夙愿,想让那些在鸡公山出土的文物回到原址。”乐平博物馆副馆长余庆民表态说只要徐裕西在遗址旁建博物馆,不但奉还他在乐平市博物馆寄存的文物,而且连同20世纪出土并存放在该馆的文物全部奉还。
  2011年,沉寂了数十年的涌山洞穴遗址再次引发考古界的高度关注。5月,国内众多考古界和古陶瓷研究界专家齐聚涌山镇鸡公山,进行了一场持续数日的涌山镇旧石器遗址专家调查咨询会,再次发现了大量的原始软陶、夹砂夹炭陶、红陶、灰陶等,几乎涉及各个历史阶段、各种品类的陶器、陶片。
  中国陶瓷文化研究所陶瓷与研究中心主任、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曹建文说:“万年仙人洞是中国发现最早陶器的地方,有两万年历史。”而乐平涌山仙岩洞遗址出土的陶片,它的年代和万年出土的陶器历史非常接近。“涌山洞穴遗址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涵盖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直至商周时代的古人类文明发展史,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大量动物化石和原始人使用的工具——石英质石片打制石器,有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的古陶器,人类起源发展完整过程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踪迹。这在中国古人类文化遗产里面,是从来没有过的。”考古学者余庆民说。
  2014年12月27日,由徐裕西倾其所有建成的涌山古人类和古陶瓷文化馆正式开馆,吸引了考古专家和古陶瓷研究学者前来参加交流。有专家语出惊人:“陶器时代始于涌山。只要努力发掘,涌山洞穴遗址就可能发现古人类化石。”当地村民对徐裕西倾力保护国家文化遗址十分支持,十里八乡的村民都将自己原来在鸡公山上挖到的文物捐献给涌山古人类和古陶瓷文化馆。
  文化馆共分3层,每层占地一亩。一楼存放了20余尊石雕,包括熊猫、大象、野猪、梅花鹿、狮子、老虎等,最引人注目的是黑猩猩和猿人,在声光电设备的映照下,还原旧石器时代鸡公山的面貌,让你仿佛置身于史前文明中;二楼为图文展室,重点介绍鸡公山历史和周边的历史遗迹;三楼陈设、展示历年收集的出土文物。涌山古人类和古陶瓷文化馆的建成,与涌山村明清古建筑群交相辉映,不仅保护了国家文物,而且推动了涌山镇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徐裕西荣获首届江西中华文化人物奖,涌山村获评江西省第四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涌山周边蕴藏瓷石、胎釉等制瓷原料。以涌山为中心的周边遗址群有很多制陶、制瓷遗址。如商周时期的原始遗址、唐代瓷业的南窑遗址、元明时期的丰旺窑遗址、明代的华家窑遗址、南北朝时期的闵口窑遗址等。同时,在涌山周边塔前镇的界首村是出产瓷土的地方。南宋时期,蒋祈著的《陶记》中提到了界首的瓷石,《陶记》也是中国第一部陶瓷专著。
  经过60多年的考古论证和数代人的文化寻根,涌山洞穴发现了陶器,说明正是穴居于涌山洞穴的景德镇祖先们,发明制作原始陶器,由“石器时代”进入“陶器时代”,开启了景德镇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陶瓷文明史。从新石器时代的原始陶器到商周时期的陶器,再到唐宋时期的青釉瓷,都在乐平涌山周边的古窑址、古遗存堆积中发现,涌山石器时代遗址所标志的人类制陶历史到现在有一万多年,在景德镇地区传承发展,经久不息,从来没有间断过,是世界陶瓷史上唯一一个未曾中断过的圣地。涌山的石器时代遗址就是中国陶瓷历史的活化石,标志着景德镇不仅是千年瓷都,也是万年陶邑。
  三、华家青花瓷窑址
  华家窑址位于乐平城东郊约4千米的接渡镇华家窑上村,乐安江水自东而西流经村侧,窑址即位于乐安江北岸的冲积平原上,与翥山隔河相望。翥山盛产瓷土和瓷釉矿原料,瓷窑烧造原料取自该地。
  华家村古称永靖镇,旧名上窑、下窑村,传说古代有18大窑场。在上窑、下窑村后侧,现尚有大窑堆5座,地表瓷片、匣钵、陶垫饼以及其他窑具等物俯拾即是,绵延长300米。窑堆中尚有窑墓埋藏。几年前,农民取土时发现一处大窑墓,外壁用砖石砌成,呈圆形,现砖石虽已取去,但形迹仍存。《乐平县志》载:在县城东十里窑上华家,有窑址古迹。《中国陶瓷史》中亦有关于华家青花窑的记载。
  乐平华家古瓷窑为明代青花瓷窑。《乐平县志》卷二《城池》条目记有:“永靖镇、嘉兴镇,府志以上二镇,因明嘉靖庚子,浮梁扰攘,奉上司创立。然求土不佳,嘉兴寻废,永靖虽存,瓷多粗恶,而岁亦渐替矣。今东门外沿河诸村,犹有窑上,匣厂等地,是其遗迹也。”1962年,江西省考古队在华家、匣厂、张家桥等地进行调查,1982年景德镇市博物馆进行复查。从调查的瓷片标本观察,产品多为青花瓷。
  器型为民间日用器皿碗、盘、碟、盅之类。外壁有人物、奔马、八卦、菊花、缠枝花卉、变形梵文等纹样。花纹无一定规律,其中以双鸟对飞于云彩中的纹饰最有特色。碗心画有鱼、蟹、兔纹、菊花、牡丹和竹枝花卉,或写有“万福攸同”“钱形”“长命富贵”“双圆方框”“高贵佳器”“玉堂佳器”以及“福”“寿”“贵”“春”“正”等吉祥字,碗底常见“大明年造”“大明宣德年造”等字样,少数碗底亦见“南溪”字样以及“永靖镇造”款铭。
  胎质分粗细两种,粗胎质较厚重,釉汗呈青灰色,青花较淡,细胎质白而薄,釉色晶莹,青花色调清新明晰,在圈足靠外壁一面轻度削胎,为防止搭釉,垫烧时放以细砂。
  碗可分二式。I式:口沿外撇,沿下收颔,腹壁弧度不大,矮圈足,高5.9厘米,口径13.9厘米,底径5厘米。Ⅱ式:敞口,腹壁平直,矮圈足6.7厘米,口径13.7厘米,底径5厘米。
  盘:宽边平斜外坦,浅腹,矮圈足,高3.2厘米,口径13.8厘米,底径9厘米。盘折沿,盘外边及腹间饰缠枝菊花。盘底写方框“福”字,另一件盘心绵松鹤纹,底部有“大明宣德年造”六字双排款。圈足,外边饰缠枝蔓草纹,胎有粗细两种,均全器满釉,仅圈足外露胎。
  碟:口沿外撇,沿下收颔,浅腹,圈足,高2.3厘米,口径3.5厘米,底径7.5厘米。一般碟心饰折枝花卉,外壁饰缠枝花卉,有少数碟身为八瓣形,外壁饰蜜蜂、折枝花纹,内壁饰有“婴戏图”或“逍遥图”,胎质亦分粗细两种,均全器满釉。
  盅:敞口、深腹、圈足,腹外壁及盅心饰小朵花纹,全器满釉。
  窑具有灰砂匣钵和瓷胎扁垫。
  根据文献记载和遗物的造型、釉色分析,华家窑当为明代嘉靖年间瓷窑遗址。1988年,华家青花瓷窑址被公布为景德镇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张家桥古瓷窑址
  张家桥古称嘉兴镇,旧名窑上村。张家桥窑址坐落在乐平市西南郊2千米的张家桥村边,此处西北石山耸立,乐安江从西侧流过,窑址位于近山临水的一个冲积平原上,又名潘家窑。窑场分布在近江约500米的条形地带。由于烧造时间短,规模小,加之平整耕地的关系,因此留存的堆积物极少。从瓷片观察,产品主要是青花,亦有青釉器,器型为碗、盘、盅、高足杯之类,以碗为主,青花瓷胎分粗细两种,纹饰有人物、马、八卦、折枝、缠枝花卉、变形梵文、鱼、蟹、兔、菊、牡丹等。造型风格与华家、匣厂窑相同。青釉器多碗、高足杯之类,胎质较粗,釉色青黄,有粗细两种。
  碗可分二式,胎质釉色和造型风格,与华家窑I、Ⅱ式碗同,碗外壁画有松石、飞禽、奔马,变形梵文等纹样,碗心画折枝牡丹等纹饰,碗底常见“大明年造”四字双排款。
  盘:均宽边,浅腹,短圈足,胎质釉色及造型风格与华家窑出土的盘相同。
  盅:口沿外撇,腹壁深直,圆饼形底足,底心凹,唇内沿轻度削胎,底足外壁重度削胎,高4.1厘米,口径7厘米,底径2.5厘米。全器施深影青釉,底足露胎,盅心圆,施釉,边圈露胎,盅壁只画粗笔兰草纹。盅底写“大明年造”四字双排款,胎质细腻,釉质光润,全器满釉,仅圈足外沿削胎外无釉。
  高足杯分青花、青釉两种。青花残器两件,均为竹节形足,足中空,杯心画花草或写“福”字,全器满釉,仅足底削胎处无釉;青釉敞口杯,唇外坦,竹节形足,足底心内凹,全器满釉,仅足露胎,高9.8厘米,口径11厘米,底径3.3厘米。
  窑具有匣钵和垫饼,与华家窑相同。垫饼薄而扁平、圆形、直径7厘米,厚0.6厘米。匣钵为灰砂缸胎,直口,边沿下骤折,逐渐收底成尖平底,底内微内凹,高9厘米,口径18.3厘米。
  《明实录》载,嘉靖十九年浮梁大水,嘉靖二十年岁饥食。景德镇作坊主趁机不付乐平籍陶工的工资,引起械斗,最后“尽遣逐之”。乐籍陶工为了生存“遂行劫夺”。湖田窑离乐平最近,首当其冲。这次事件加速了湖田窑的衰落,景德镇制瓷业也加快向珠山周边集中。返回乐平县的陶工因人数太多,没有生活来源,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负责处理这一事件的上级官员便决定在乐平将华家村一带改称永靖镇,将张家桥一带改称嘉兴镇,两镇同时设立,取“嘉靖永兴”之意,在两镇建窑烧造瓷器。其生产工艺虽然是全套照搬景德镇的,但由于乐平境内缺乏优质高岭土,其产品只能达到景瓷中下档的水平。
  江西省博物馆《江西乐平明代青花窑址调查》表明,华家窑堆积最丰,制品除有“大明年造”“万福攸同”“富贵佳器”“长命富贵”“福”“寿”等题记外,还有写“永靖镇造”款的。华家等窑的产品粗劣,只争得景德镇的部分内销市场,在与景德镇窑的竞争中走向衰落。万历后期,由于景德镇制瓷业进入工场手工业时期,“镇上佣工每日不下数万人”(王世懋《二酉委谭》),因此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特别是有一技之长的陶工,而彼时华家窑已无法再维持下去,嘉兴镇窑已先停烧,永靖镇窑后废,其陶工只有重新回到景德镇谋求生存,而嘉靖时的械斗早已被人们淡忘。
  从遗物的造型特征与釉色来分析,附近的匣厂窑和张家桥窑(嘉兴镇)规模不及华家窑,三处产品大致相同,对于鉴定青花瓷的时代和窑口,均有参考价值。同时,这两处窑址的遗存瓷片表明,它与景德镇同时期民间青花瓷在造型、装饰和款记上具有的共同特征外,也有其自己的地方特色。1983年华家窑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丰源古瓷窑址
  丰源窑址位于离乐平市城区45千米的十里岗垦殖场丰源村东南侧灯盏下,西侧是“三八”水库,东侧是瓷土矿场,再往东是长乐河。1981年,丰源瓷土矿厂在勘察过程中,开掘土坑数处,从露出的窑色断面观察,堆积层达2~3米。1982年9月上旬,乐平博物馆在文物普查中,测得该窑址面积达5万平方米。
  窑址未经发掘,从瓷片标本观察,以烧造青釉瓷器为主,兼烧酱褐釉及少量黑釉瓷。青釉瓷绝大多数呈豆青色,器物以碗、盘、高足杯、盅、碟、灯油盏、罐为大宗。青釉瓷器物普遍胎浑厚,瓷质纯细。酱褐釉瓷制作上较为粗糙,釉色晦暗。丰源瓷的装饰手法是印花,图案严谨,布局对称。
  青釉瓷碗可分五式。
  I式:敞口,卷沿外侈,弧腹,浅圈足,胎骨浑厚,呈豆青色,内外壁及底,素面,内底有一涩圈,口径14厘米,高6.5厘米。
  Ⅱ式:敞口,厚圆唇,斜腹,矮圈足,足内敛,内外施青釉及底,呈豆青色,内底有一涩圈,素面,口径13厘米,高5厘米。
  Ⅲ式:敞口,沿外卷,斜壁,敛圈足,厚底,胎骨平薄,内外壁施青釉不及底,内底有一涩圈,素面,口径16厘米,高6.8厘米。
  Ⅳ式:敞口,厚圆唇,弧腹,胎骨浑厚,内外壁满釉及底,呈豆青色,内壁饰印菊花、莲瓣、缠枝叶花纹,内底有一涩圈,口径7厘米,高7厘米。
  V式:敞口、圆唇、斜腹,厚圈足,外壁施青釉不及底,内壁满釉,呈土黄色。釉下有棕眼及泪痕状,开细冰裂纹,素面,器物完整,口径16厘米,高7.5厘米。
  盘可分二式。
  I式:宽沿外折,敞口,浅腹,厚圈足。内外壁满釉及底,呈豆青色,釉面平滑,晶莹发亮,开细冰裂纹。内壁印有菊、莲、缠枝花叶、铜钱等纹样,胎骨厚重,切削规整,口径20厘米,高4厘米。
  Ⅱ式:宽圆唇外折,敞口,浅斜壁,矮圈足,内外壁满釉及底,呈豆青色,素面,器物完整,口径17厘米,高5厘米。
  盅:直口微内敛,鼓腹,腹下骤收,小平底,内外壁施青釉,外壁不及底,呈豆青色,口径3厘米,高4厘米。
  高足杯:直腹,口微内敛,腹下骤收,足外撇,呈喇叭状,足柄中部有二道凸弦纹,足底内凹,内外壁施青釉及底,呈豆青色,釉色晶莹润亮,口径8厘米,高9厘米。
  碟:规格大小不一,器型相仿,圆唇外撇,壁微鼓,矮圈足,胎骨浑厚,内外壁无釉,口径11~13.5厘米,高2~3厘米。
  酱褐釉碗:敞口,斜壁,圈足,内外壁满釉及底,器壁平滑,内底有一涩圈,口径15厘米,高6厘米。
  灯盏:分有耳与无耳二式,器型相仿,大小不一,敞口,直唇外侈,斜壁。内壁满釉,外壁无釉,器型纤小,口径6~8.5厘米,高2厘米。
  罐:规格大小不一,器型相仿,矮径直沿,鼓状腹,高圈足,内壁满釉,外壁施半釉不及底,胎骨薄,釉面有平行擦痕与泪状痕,口径7.5~8.5厘米,高6.5~10厘米。
  黑釉器物瓷片少许,瓷片破碎,很难识别器型,器壁平滑,色泽润亮,胎骨薄而纯细,呈白灰色。
  窑具可分二式。
  I式:匣钵,呈圆筒状,直壁,胎质为夹砂粗泥,土黄色,无釉,轮制,口径20厘米,高25厘米,厚3厘米。
  Ⅱ式:匣钵盖(底),锅底形,敞口斜壁胎质与I式相同,粗泥,轮制,口径20厘米,高12厘米。
  丰源窑址是一处青釉瓷窑址,历史上没有文献记载,只在当地留下了一段正德皇帝巡视江南,途经此地制瓷的传说。从窑址遗物的造型和装饰手法来分析,该窑址始于元代,终于明代,故为元明瓷窑遗址。此窑址为研究景德镇市元、明时期的制瓷业与社会历史面貌提供了珍贵的史料。1988年,丰源古瓷窑址被公布为景德镇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六、闵口古瓷窑址
  闵口古瓷窑址位于乐平市涌山镇北3千米许,离景德镇市15千米,距乐平城区33千米。此地古为浮乐通衢,历代都有市面,故有“闵口街”之称。1982年,景德镇市博物馆在文物普查中发现,坐落于涌山河东岸的闵口村,村后“五幢庙山”即为窑址所在地,面积18000平方米,坡面平缓,林木茂密,山南麓因修筑公路被挖掘,断面上可见遗物堆积层,厚处可达1.5米。
  窑址未经发掘,从拣选的部分遗物标本来看,器物以碗、盘、碟、盏为大宗,其中以碗最多,都是青白瓷,胎质洁白,纯细。
  碗可分六式。
  I式:敞口,唇外卷,直壁,鼓腹,高圈足,内外满釉及底,釉薄处泛白,积釉处带水绿色,光泽度强,胎薄而纯细,器内底宽而微外凸,圈底有垫饼痕迹,高9厘米,口径15厘米,底径6.5厘米。
  Ⅱ式:敞口,唇外卷,弧腹,中圈足,内外壁满釉及底,内底平釉面开细冰裂纹。圈底有垫饼痕迹,高7.5厘米,口径14.5厘米,底径7厘米。
  Ⅲ式:敞口,沿外侈,斜壁、高圈足、倒置呈“斗笠形”,足小,体型小,胎薄,器壁平滑,釉面开细冰裂纹,圈底有垫饼痕迹,器型有大小之异。大者,高5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3.2厘米;小者,高4.3厘米,口径3厘米,底径3厘米。
  Ⅳ式:直唇,口微内敛,弧腹,内外壁满釉及底,釉色润亮,开细冰裂纹,胎极薄,纯细,低圈足,体型小,圈底有垫饼痕迹,高4.3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3.5厘米。
  V式:敞口,直沿、斜壁、内外壁满釉及底,釉面开细冰裂纹,低圈足,圈底有垫饼痕迹,高8厘米,口径13厘米,底径6厘米。
  Ⅵ式:敞口,唇外卷,鼓腹、高圈足,足外撇,呈喇叭状,内外壁满釉及底,釉面开细冰裂纹,胎薄,圈底有垫饼痕迹,高8厘米,口径13厘米,底径6.2厘米。
  碟可分二式。
  I式:敞口,直沿、浅弧壁,胎极薄,小圈足,釉内略呈豆青色,开细冰裂纹,圈沿有垫饼痕迹,高3.5厘米,口径10.5厘米,底径3厘米。
  Ⅱ式:敞口,直沿、浅弧壁,无足,底部微内凹,凹处有垫饼痕迹,胎极薄,纯细,内外壁釉及底,釉色极光亮,釉内有小气泡,高1.8厘米,口径3.5厘米。
  高足盏:敞口,弧壁,高圈足,底宽而平,内底沿折,釉面开细冰裂纹,圈底有垫饼痕迹,口径约9厘米,足高3厘米,足径5厘米。
  窑具包括匣钵和垫饼。
  匣钵:用黏土,细沙混合烧成,内壁斜,呈锅形,外壁上半部为厚直沿,下半部骤折而收成小平底,上重下轻,器型大小因装烧的器物而异。
  垫饼:用黏土烧成,部分混合有细砂,有环形,亦有圆形,规格大小因器物而异,烧造时,一般嵌入圈底故小于圈足。
  此窑器皿系采用单体装匣钵的仰烧法装烧,瓷片上均不见任何纹饰,具有明显的宋代早期青白瓷特征,应属宋代青白瓷窑址。此外,在当地还流传着一段宋徽宗下令烧造御床的故事传说。这一窑址为研究景德镇市宋代制瓷业提供了资料。
  七、坎上匣厂古瓷窑址
  匣厂窑址位于乐平市城东郊约4千米的坎上乡匣厂村,村后岗峦起伏,乐安江自东而西流经村前,窑址就位于乐安江南岸的冲积平原上,隔河与华家窑对望。据当地群众说,该地名之所以为匣厂,即因当年主要生产为烧窑制匣钵之地,供应对岸华家瓷窑之窑具。当年窑场即分布于乐安江南岸杨家村与匣厂村之间约300米的条形地区内,匣钵堆积较多,瓷片遗存较少,据调查由几年前在平整耕地时发现有数座圆形窑址。从遗物的造型特征与釉色来观察,当属华家窑的产品,198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景德镇古窑址

《景德镇古窑址》

出版者:江西高校出版社

本书讲述的是景德镇陶瓷窑炉发展史在陶瓷产业发展史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地位,历朝历代制瓷业的发展都与窑炉的革新进步密不可分,瓷窑的形制结构随着烧造工艺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唐宋多为龙窑,一般依山而建,具有容量大、对燃料要求低的特点。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窑址中,乐平南窑为唐代中期的土拱龙窑,而浮梁南田窑为唐代中晚期的砖拱龙窑。宋代之后,龙窑呈变短趋势,为了提升窑尾的抽风能力,龙窑选择建造在更陡的山坡上。如进坑的仓坞窑虽然依山而建,可以看到排烟孔、窑壁,但非常短小。元代,为适应精细瓷器烧造,单窑规模变小、火候更易掌控的马蹄窑和葫芦窑逐渐得到推广。到明代,葫芦窑完全代替了龙窑。清代,景德镇在葫芦窑的基础上,发明了镇窑,具有容量大、温度控制准确的特点,为景德镇大规模的瓷器烧造奠定了基础。各个时期窑炉结构的演变、烧造地点的变迁、窑业遗存的特色,展示了景德镇瓷业不同时期的烧造水平、工艺发展的脉络,反映了景德镇瓷业发展进步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乐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