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铅印本《景德镇民间故事集》序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民间故事》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3779
颗粒名称: 1987年铅印本《景德镇民间故事集》序言
分类号: K295.63
页数: 3
摘要: 1987年铅印本《景德镇民间故事集》序言
关键词: 1987年铅印本《景德镇民间故事集》序言

内容

景德镇是瓷器的故都,是具有两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古老文化的主要策源地。景德镇地处江西的东北部,东邻浙江,北毗安徽。包括农村(含乐平县)总人口为一百二十万,五十年代就定为省辖市。古代曾为我国四大名镇之一,与广东佛山镇,湖北汉口镇,河南朱仙镇齐名。一九八二年被国家定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唐代古窑址,宋代红塔,明代街坊等名胜古迹,至今保存完好。若论自然环境,这里群山环抱,林木连绵,资源丰富,风光宜人。据史料记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客观上为陶瓷生产的起源,发展以至臻于完备,提供了许多优越条件。历代瓷工就是在这块土地上劳动拼搏,休养生息,凭着无穷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了辉煌绚丽,精美绝伦的瓷器,并具有“自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的四大特色,赢得了寰球瞩目,人类口碑。
  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瓷器作为东方古老文化的象征,随着工艺水平的不断进化、发展,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雄浑悲壮,娓婉动人的民间故事和传说,至今广为流传,历久不衰。
  在着手编辑这个《景德镇民间故事集》的时候,我们就象步人了一座千芳竞秀,万卉争辉的百花园,信手撷来,无不光彩夺目,花气袭人。由于篇幅有限,我们经编辑、整理和反复筛选,只将其中五十六篇故事、传说编人这个集子,内容共分五类:一是反映历代瓷工与封建势力、剥削阶级的殊死搏斗的有《风火仙师》、《白围裙》,《水仙画相》、《神雕》、《神奇的帽筒》、《智烧棕树墩》、《摸衣封官》等;二是反映瓷工先辈的创造智慧和巧夺天工的工艺水平。这类做事有《灰可器》、《美人祭》、《玉瓷》、《青花姑娘》、《瓷器折扇》、《铜匠与祭红》、《神画匠》等;三是抒发历代瓷工弃恶扬善.憧憬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如《龙船》、《大崽与小崽》、《石鸡窑》、《罗汉肚》、《玉龙与伏顺》、《五子罗汉》、、《瓷板虎》等;四是歌颂古代瓷工纯洁高尚的爱情和渴望自由的心理。此类故事有《鸳鸯情》、《玲珑瓷》、《柳树姑娘花瓶》、《青花芙蓉的传说》等;五是表现瓷都景德镇的地名风物,民俗乡情。如《瓷土庙》、《湖田塔》、《太平窑》、《瓷器街》、《响盘钓鱼》等。总的来说,这些故事、传说广泛而深刻地代表了历代景德镇人的理想、情操和崇高美好的愿望和文化心态,表现了不惧艰苦,不畏强暴的英雄气质和顽强精神;抒发人们诗般的豪情,火般的壮志,对于改造客观世界,推动历史的进程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精神动力和物质力量。它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瓷都更加美好的前景,必将发生深远的影响。
  景德镇是一座文化艺术的宝藏,故事,传说灿若星汉。为使资料荟萃的相对集中,在这个集子里所收集的仅仅是陶瓷方面的故事、传说和有关陶瓷的故事传说,其它部分将另编集子。在选编过程中,由于我们水平有限,加之时间局促,难免疏漏之处。同时,这个集子主要是供社会科学的考证,我们只能按照民间文学三集成的编辑方针与要求,注重资料效果,忠于口头传说的记录整理,文字上的俚俗粗浅,在所难免。还应提到的是:这个资料本在编辑出版中得到了市里领导同志的关注和市属有关部门的支持,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我们借此机会,谨表谢忱。
  编者
  一九八七年五月

知识出处

景德镇民间故事

《景德镇民间故事》

本书收录了一百四十二篇景德镇民间故事。其中包括龙床、龙缸、风火仙、风火仙师、白围裙、打毛银派头、神奇的帽筒、神雕、摸衣封官、水仙画相、智烧“棕树墩”、青花釉里红香炉、美人祭、釉里红、灰可器、玉瓷、青花姑娘、瓷器折扇、神画匠、铜匠与祭红、转心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