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栅门 闾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文物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3728
颗粒名称: 十二、栅门 闾门
分类号: K928.715.6
页数: 3
页码: 125-127
摘要: 本文记述景德镇市古建筑栅门、闾门包含了陈家弄栅门、三闾庙栅门、夏田闾门、礼芳闾门。
关键词: 景德镇市 古建筑 栅门

内容

陈家弄栅门
  栅门是中国古代里坊制度的产物,栅门的建筑形式有拱劵和石库门二种,建筑材料大都是废弃的窑砖,木制栅门由于材质容易霉损难以保存。根据调查显示,陈家弄栅门是城区内修建最早栅门之一。
  陈家弄栅门位于中山南路267号-269号之间,陈家弄西口。为窑砖砌石库门型,顶部呈“山”字形,门楣上镶嵌一长方形青石扁额,上有横排题刻 “陈家弄”三个大字,上款为“光绪元年立”,下款为“本街重修”,另有一款刻“千佛楼”。
  陈家弄,根据《景德镇地名志》记载:东起烟园里,西至中山南路,北与石鼓里相通。长260米,宽1.8米,明代陈氏在此聚居形成弄巷,清光绪元年
  (1875年)重修。
  三闾庙栅门
  三闾庙栅门,位于三闾庙清街口,西临昌江,路面与码头相连,立于清光绪三十四年六月(1908年)。为窑砖砌拱券门,券门上镶嵌一长方形青石匾额,上有
  横排题刻空心四个大字“三闾古栅”和竖排“光绪三十四年六月合街同立”十二字。
  门后有青石凿制的门扣,用于插入门扛固定大门。
  门内是清代街道——三闾庙正街。正街原有四门,即石码头、街尾以及两个通往村里的门,白天开启晚上关闭,保护正街上各行业的财产安全,现在仅存此门。
  夏田闾门
  夏田闾门原位于景德镇市浮梁县兴田乡夏田村的村口,距市区90公里,建于明代嘉靖(1522年—1566年)年间。1983年,作为景德镇市民俗古建筑的典型遗存实例,由市文物部门作整体迁建,新址位于景德镇陶瓷文化博览区的明园入口处。该闾门建筑的前后檐下敞开,两侧配置“单山”封火式马头墙,内部架设单间五架穿逗式前后两坡屋顶型制的木质构架。面阔5.9米,进深6.6米,建筑占地约40平方米。夏田村,历史上为汪姓氏族的聚落,夏田闾门,则是整个聚落建筑群的对外主要门坊
  建筑。汪氏家庭为了炫耀其官绅大族的气派,特地在该闾门外侧门额上方安置了四颗
  “八楞柱状海棠纹”门簪。现存建筑体仍保持着明代的建筑特征。
  1987年12月公布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礼芳闾门
  礼芳闾门位于景徳镇市浮梁县蛟潭镇礼芳村内主巷道中段的一侧。礼芳村,相传为南宋名将岳飞夫人李氏的家族传人建造。岳飞为筹备抗金在古浮梁地区的鹅湖界田村造田,致使李氏家族一部分人迁移到该地,建造了界田村。后因家族人众增加而分支,一部分迁往蛟潭南村,建造了邬田村,再分支而建“李芳村”,今改名称礼芳村。礼芳村整个建筑群规划布局,以“甲”为基本单位,依靠单体建筑的组合排列,构成若干个相对独立封闭的建筑群。现存的礼芳闾门,即礼蓄谋村内“六甲”的建筑小群门坊建筑,故又称礼芳六甲闾门。礼芳闾门的正立面,采取牌科门罩形制一字形山墙,墙两侧微微起翘,置鳌尖,形成山墙头构造。正面墙檐正中下部设石质碑额一方,上书“派衍缘善”字样,其下为门洞。礼芳闾门整体布局齐整,历史碑刻材料丰富,对于研究景德镇市明、清两代乡村闾门建筑群组合法则,以及闾门建筑管理制度,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礼芳闾门内过道左侧墙面嵌有告示牌一块,铭文为“门闾屋乃村内出入要路,务宜洁净以壮观瞻。今经修告嗣后,门闾内外,公禁毋许铺晒灰粪及堆放柴薪等物。再,屋檐上毋许搭杆暴晒衣物,象损片瓦砖墙,违者概行毁去,决不徇情。”落款字样为“道光九年(1829年)七月上浣缘善殃众立”,这是不可多得的历史实物资料。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文物志

《景德镇市文物志》

出版者:景德镇市文化(文物)局

本志共分九章,内容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街区·古村落、碑刻·石雕·匾额、近现代重要史迹、古树、馆藏文物、文物工作。景德镇位居全省文物大市之列,现有地面文物1,146处,其中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0处。我市历史文物不仅像所有文物一样具有不可再生性,而且具有更强的独特性。

阅读

相关作品

陈家弄栅门
相关作品
三闾庙栅门
相关作品
夏田闾门
相关作品
礼芳闾门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