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牌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文物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3727
颗粒名称: 十一、牌坊
分类号: K879.1
页数: 4
页码: 122-125
摘要: 本文记述景德镇古建筑牌坊概括了“青云得路”坊、“世科”牌坊、“蜚英”坊、“举人”坊、继源亭、江家坞横弄贞节碑、刘家上弄贞节牌坊。
关键词: 景德镇市 古建筑 牌坊

内容

“青云得路”坊
  “青云得路”坊,位于景德镇市浮梁县峙滩乡英溪村村内,距市区约80公里。英溪村,为唐代浮梁县县令金安、金叔彦捐庄园建县城之后的隐居地,明嘉靖年翰林院编修、国子监司业金达的故里,至今仍遗存有大量的明、清两代民间世俗建筑。“青云得路”坊则是其中砖体牌坊的明代典型遗存。坊在明代成化七年(1471年)由乡举人徐谨建造,并题写坊额“青云得路”四字,以表达对金氏家族世代仕途亨通的赞颂。“四柱三间三楼”牌科类砖体牌坊,除大部分雕刻饰物残破之外,整个牌坊的建筑主体至今仍保存完好。该牌坊的正面极其朴素。大面积的罩墨灰,使整体外观的色调暗淡闷重,耸立之下有一种压抑逼人的肃穆气氛。背面情势则截然相反,采用了多种手法施以重工精美的装饰。平板枋白粉底面之上,饰有一列“卷云”墨线画图案。明、次两间的上、下额枋,以及上、下额枋之间的短间柱,以采用镂空堆雕手法加工制作的高浮雕饰砖贴面组合构成,枋柱面满饰,起伏跌宕而豪放洒脱,无丝毫的臃肿俗气。“青云得路”坊的色调十分丰富,与景德镇市其它区域的同类建筑不同,以素面对外,显示其庄重,以华丽饰内,表现其显赫。
  1983年5月公布为景德镇市文物保护单位。
  “世科”牌坊
  “世科”牌坊,位于乐平市塔前镇下徐村中,距市城北30公里。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立,成化二十年(1484年)重建。该牌坊系木质构架,四柱三开三楼歇山重檐式,通高9米,面阔10米,进深4米。相邻上徐村也有一座,均为纪念该村北宋文武双科状元驸马徐衡所建。
  “蜚英”坊
  “蜚英”坊,位于景德镇市北90公里勒功乡沧溪村村口。牌坊,俗称“牌楼”,是我国历史上古建筑系列中独有的小品类建筑型式。“蜚英”坊是为表彰和纪念沧溪村朱氏宗族宋代先祖朱宏而建造,因背面坊额刻有“蜚英”二字,故而得名“蜚英坊”。又因该坊立于沧溪村口,当地又俗称其为“小门口”。
  朱宏,字元礼,号克已,生于宋绍兴元年(1131年),殁于宋嘉定三年(1210年)。就乡讲学,桃李满门,“乡先生”贤名远扬。明代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朱宏九世孙朱敬中重修朱宏墓,并约请资德大夫戴珊撰写《乡先生祠增祀宋克已朱公记》一文,并于明代正德十五年(1520年),由朱宏十世孙朱绅、朱韻等在朱氏宗祠左侧刻石立碑,同时营造“蜚英”坊。
  据考察,“蜚英”坊的主体建筑,为“四柱三间五楼”的建筑型式,采用全砖结构,坐北朝南。坊体面阔3.75米,最大厚度0.66米,前檐两侧,依次间外柱厚度向前延伸斜面长度0.95米,进深长度0.45米的大斜面外八字影壁。两影壁之间,宽5.65米,中间分三段铺设平台式青石踏。结合主体建筑的外观形式,俗语称:“三步金阶五步楼”,后檐两侧,向后延伸长3.1米,厚0.55米的山墙,形成过道,宽2.77米。主体建筑明间门洞,面阔2.1米,原设对开板门,现已残失。外八字影壁的两侧外沿,均为垒石墙,墙内填土或高台,宽2米有余,沿村外围延伸,类似村落围墙。由此可见,“蜚英”坊在历史上不仅是用以表彰和纪念的“仕贤坊”,而且是沧溪村历史上全村主要进出入口的标志,并且通过增设的坊门的日启夜闭,发挥着与闾门建筑完全一致的实用功能。对这种集“闾门与牌坊的实用功能”于一体的牌科类建筑,景德镇市乡村间习惯称之为“门坊”。“蜚英”坊“小门口”的俗名,应该是源出于此。“门坊”建筑的存在充分证明,景德镇市的历史上存在着“以牌坊取代专设闾门”的史实。“蜚英”坊的主楼高12.8米,主、次楼均由砖叠涩外跳构成前后约0.2米的出檐。檐下部设有砖制的单跳铺作,枋柱之间地设有砖制丁头拱。叠涩部份,还部份选用了砖制的棱形牙子和卷草牙子。后部过道,采用单坡屋顶覆盖,但内部另设“草架”,形成内部的前后坡人字屋顶。过道的两侧山墙,采用砖体“五架式”贴面构架,承托上部檩条,过道出口上方另设0.3×0.3米正方形断面的檐梁。牌坊正反两面,多采用砖雕装饰,砖雕题材有龙凤、狮、麒麟、如意别扣、卷草别扣、云纹、寿安纹、团菊以及砖瓦合制而成的造型鳌尖等。砖雕构图简炼生动,制作手法娴熟,富有明代中期的砖雕特征。据当地人介绍,“文革”期间,村民为防止遭到人为破坏,使用石灰泥膏加以封存保留至今。
  “蜚英”坊建筑整体的前面,还设有上下马石、系马柱、石印、旗杆石。八字影壁的外两侧,种有数百年的桂树。隔乡道,还开凿了一口半月形水池,当地人称“半月塘”,塘边种有两颗垂柳。坊前坊后,构成了“三步金阶五檐楼,单桂双柳半边月”的秀美景观。
  1983年5月公布为景德镇市文物保护单位。
  “举人”坊
  “举人”牌坊,位于浮梁县旧城村东门街,系明代嘉靖年间建造。为砖石结构,两柱一间,面洞3.75米,通高9米,体厚0.66米。坊额上刻有“登科”字样,顶部被损坏,现仅存门柱及坊额。
  继源亭
  继源亭位于浮梁县湘湖镇前程村铁炉岭山顶,处在古时凰源(今称黄沙坑)通往天宝的要道上。该亭建于清代乾隆年间,长7米,宽7米,占地约50平方米,墙体用加工齐整的青石块垒砌而成,墙厚0.86米,石亭门额上横刻“继源亭”三字,左右两端分别竖刻“大清乾隆四十三戊戌”(1778年)和“凰源吴之根”字样。
  江家坞横弄贞节碑
  贞节碑,位于江家坞横弄6号门楣上,青石质,由“圣旨”、“旌表”二部分组成,圣旨碑面已毁,旌表碑刻有“旌表陈极礼之妻黄氏节孝坊”双排12字,年代不详。
  刘家上弄贞节牌坊
  贞节牌坊,位于刘家上弄53号南墙上,青石质,由“圣旨”、“表扬节孝”、“旌表”三部分组成,圣旨碑采用浮雕形式,中间为“圣旨”二字,边缘环绕云龙纹,表扬节孝碑浮雕“表扬节孝”四字,旌表碑刻有“旌表儒童曹泗惠之妻刘氏节孝坊”,上款刻“皇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六月”,下款刻“上浣吉立”。3块碑由废弃窑砖齐地砌筑成牌坊,整个牌坊雕工精良,字体雄浑端庄。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文物志

《景德镇市文物志》

出版者:景德镇市文化(文物)局

本志共分九章,内容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街区·古村落、碑刻·石雕·匾额、近现代重要史迹、古树、馆藏文物、文物工作。景德镇位居全省文物大市之列,现有地面文物1,146处,其中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0处。我市历史文物不仅像所有文物一样具有不可再生性,而且具有更强的独特性。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青云得路”坊
相关作品
“世科”牌坊
相关作品
“蜚英”坊
相关作品
“举人”坊
相关作品
继源亭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