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文物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3702
颗粒名称: 序二
分类号: K295.63
页数: 2
摘要: 序二
关键词: 序二

内容

《景德镇市文物志》的编纂面世,是我市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我同全市152万人民一道,对此感到欢欣并由衷表示祝贺和感谢。我们要感谢早在大约4000年前新石器晚期,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繁衍的先民们的辛勤劳作;感谢自公元四世纪前叶东晋时设镇以来,历代住民的开拓经营;感谢自南北朝陈时以降,经历宋景德、元明清以至民国,历代能工巧匠大家如赵慨、吴昊十九、唐英以至“珠山八友”、等,对陶瓷文化的非凡创造;感谢方志敏、陈毅、邵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景德镇地区组织领导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感谢数十年来市内外的文物工作者们,对我市文物发掘、文物保护、文物研究和文物志编修的卓有成效的贡献。
  景德镇位居全省文物大市之列,现有地面文物1,146处,其中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0处。我市历史文物不仅像所有文物一样具有不可再生性,而且具有更强的独特性。借用唐初诗人王勃的文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来概指景德镇,我以为毫不为过。景德镇是我国乃至世界公认的古代瓷业之都,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其复杂而完整的瓷业体系遗迹和丰富而精美的古瓷制品遗存而独步天下。我们以拥有湖田古瓷窑址、祥集弄民宅、高岭瓷土矿遗址和御窑厂遗址等历史遗存而殊感自豪。可见郭沫若以亲笔题写“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诗句相赞誉,是言之由衷的。
  文物是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并累积下来的有社会价值的物质文化遗存和精神文化物化遗存,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聚集体,是世代可以享用的宝贵的物化精神财富。
  “宇宙大化,刻刻流转,绝不停留”,历史不容割断。没有“过去”,便不会有“现在”,也未可知“将来”,文物是过去时代的某种写照。通过对众多文物的观照、鉴赏、探索和研究,导引我们不断深入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大自然的演化、人类自身的进步以及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等诸多重大领域的内在联系,以便更好地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只要既不割断历史,又能把握前进的方向,那么,文物的各种载体就能作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当今,我们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历史新时期,任重而道远。我们全市人民肩负着把景德镇建设成为“经济重镇、旅游都市、特色瓷都”的光荣使命。而在奋力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过程中,文化文物工作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正如江泽民所指出的那样:“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文物志

《景德镇市文物志》

出版者:景德镇市文化(文物)局

本志共分九章,内容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街区·古村落、碑刻·石雕·匾额、近现代重要史迹、古树、馆藏文物、文物工作。景德镇位居全省文物大市之列,现有地面文物1,146处,其中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0处。我市历史文物不仅像所有文物一样具有不可再生性,而且具有更强的独特性。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放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