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图书馆
景德镇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景德镇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征集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政协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360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征集工作
分类号:
D235
页数:
4
页码:
107-110
摘要:
本篇记述了景德镇文史资料工作以征集史料为基础,征集工作的情况。
关键词:
景德镇
文史工作
征集工作
内容
文史资料工作以征集史料为基础。
征集的范围是:近现代有关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族、宗教、华侨、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口述资料,即亲见、亲闻、亲身经历之回忆录,佐以有关文献、实物资料。中共党史资料征集部门设立后,除党史资料外,党领导下的统战工作、群众运动和其他各方面的史料,仍继续征集。
征集的时限是:上限为1898年,下为1966年,即“戊戌维新”以来,到“文化大革命”以前。
征集工作的对象是: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成员及各界知情人士,重点为年龄60岁以上者。
征集工作的原则是:广征博采,存真求实。要求笔者不为亲者讳、不为尊者讳、不贬损、不溢美,秉笔直书。同时不拘观点,不拘形式,亦不限字数。
征集工作情况如下:
自1960年11月本会成立文史资料工作组起,至1965年,共征集文史资料25万余字。除油印的《景德镇市文史资料》(初稿)一至三期,计20篇、10万余字幸存外,其余均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当作“毒草”而焚毁。
1978年至1983年,文史工作逐渐恢复,陆续征集文史资料10万余字。
1984年4月6日,在百花饭店召开了第一次文史资料工作会议,传达和贯彻了全国政协第四次文史资料工作会议、华东地区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协作会议和江西省政协第一次文史资料工作会议精神,把“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作为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方向,继而设立专门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干部,从此,文史工作出现了新局面。当年,征集文史资料16万余字。
1985年4月9日,召开了第二次文史资料工作会议,传达了全国政协文史办公室主任会议、华东地区文史工作协作会议精神和省政协关于《我省今后文史工作的意见》,着重解决文史资料写作上的问题,号召“解放思
想,冲破禁区”,提倡“不拘观点,广征博采”。到年底,征集文史资料50万余字。
1986年4月11日,召开了第三次文史资料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第二次文史资料工作会议以来的情况,传达了全国政协领导关于文史工作的讲话和省政协文史工作座谈会的精神;交流了撰写文史资料的体会。9月10日,召开了部分老年政协委员会议,重新学习周恩来和邓颖超关于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讲话,动员60岁左右的政协委员拿起笔,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经验留下来,传之后代。到年底,征集文史资料99万字。其中,重点征集了杜重远及江西陶业管理局的史料,并首次向台湾征集文史资料获得成功,收到汤大纶经香港寄来的《回忆光大瓷厂》一稿。
1987年,重点征集了抗日战争史料,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
1988年,重点征集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景德镇的史料,以纪念景德镇解放40周年。
到1989年底,共征集文史资料计787篇,达348万余字。这些以亲见、亲闻、亲身经历为特色的文史资料,比较翔实地记录了景德镇近百年来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研究历史补充了资料,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教材,尤其是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政协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录了1949年至1989年,景德镇市政协工作的历史与实践。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