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工业类提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政协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3599
颗粒名称: 陶瓷工业类提案
分类号: F592.1
页数: 3
页码: 96-98
摘要: 本篇记述了景德镇陶瓷工业类提案的情况。
关键词: 景德镇 陶瓷工业 提案

内容

△日用瓷必须迅速降铅案(1982年5月张明倪提)
  处理情况 省陶瓷公司除推广现有研究成果外,继续攻关。其中胜利瓷厂效果显著,铅容量低于国际标准。部分产品最低可达2.46PPM。
  △加强古陶瓷研究案(1982年5月张松涛提)
  处理情况 1982年10月,成立陶瓷史学会,组织学者对历代陶瓷品种、特点、风格进行专题研究。至1989年,已出一批成果。同年,筹办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地址设在祥集弄11号的品陶斋。
  △在火车站兴建陶瓷销售大楼案(1983年3月马济民、程霍然、王文镳提)
  处理情况 陶瓷销售公司决定在该处建一幢四层楼房,1985年春竣工,“五一”劳动节开张营业。
  △关于陶瓷工业改革的建议案(1984年6月刘清云、程霍然提)
  处理情况 省陶瓷公司下属的人民瓷厂、艺术瓷厂、宇宙瓷厂、光明瓷厂、雕塑瓷厂、瓷石矿等单位,于1985年3月起,先后推行目标利润、成本、消耗费用等指标分
  解给分广、车间,内部发本票,实行分厂、车间之间为买卖关系制。
  △建议在对外开放城市建立瓷器经销机构案(1984年6月吴灼如、张铭提)
  处理情况 省陶瓷公司从1985年上半年起,指定15家瓷厂,各择一个省或一个对外开放城市,设立联营部门,既做生意,又作为市场信息反馈站。公司经销部已
  在深圳与一个单位洽谈合资经营业务事项。
  △建议定期举办瓷都青工技术大奖赛案(1985年4月邵麟安提)
  处理情况 由省陶瓷公司牵头,在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广播电视局等有关单位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振兴瓷都杯”青工技术表演领导小组,于1985年9月至11月举办了瓷都青工技术群英大赛。参加这次大赛的有7000多名青年瓷业工人。比赛项目有压坯、施釉、装坯、选瓷、包装、贴花等。人民瓷厂、红星瓷厂、为民瓷厂分别获团体总分一、二、三名。有18人获奖,第一名加工资一级,第二名奖60元,第三名奖40元。人民瓷厂待业青年江会庆获选瓷第一名,被破格录取为全民职工。
  △关于加速瓷业生产技术改革案(1986年4月黄万正提)
  处理情况 省、市政府均已成立了技改领导小组。省陶瓷公司已将“阳模滚压”列入宇宙瓷厂1986年技改项目,投资20万元,11月投产,鉴定后全面推广。青花、青
  花玲珑、粉彩和陈设艺术瓷在“七五”期间重点投资,初步安排3500万元,以促进传统瓷升级提档。
  △建议改革景瓷现行底款标志和管理办法案(1987年6月梁聚淦提)
  处理情况 省陶瓷公司会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就陶瓷商标底款问题,共召开了5次会议进行研究,并对全市商标底款的使用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市工商局将收集的各瓷厂底款样品存放商标科备查。在此基础上,形成专门文件,规定各瓷厂用厂名作为内销瓷的底款,自1988年起开始全面执行。
  △关于加快瓷土矿山资源接替,设立陶瓷矿山发展基金案(1989年3月梁聚淦、杨毅、胡遐龄提)
  处理情况 市政府研究决定,设立陶瓷矿山发展基金。资金来源:从陶瓷优惠政策所得税返还中集中一部分,由省陶瓷进出口公司按出口收购总值提取一部分,视市财政情况再另拨一部分。并批准对余干黄金埠的老虎口优质原料矿区投资200万元,使其工程早日上马。
  △选定某个有历史意义的节日为国际陶瓷节或瓷都陶瓷节案(1989年3月刘夏石提)
  处理情况 1989年11月15日市政府办公室函复:待以后逐步进行。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政协志

《景德镇市政协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录了1949年至1989年,景德镇市政协工作的历史与实践。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