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质量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邮电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3510
颗粒名称: 第六节 质量管理
分类号: F632.4
页数: 3
页码: 185-187
摘要: 本节记述了景德镇市解放前到1995年末企业管理的质量管理情况。
关键词: 景德镇市 邮电局 质量管理

内容

解放后,市局根据省局下达通信质量指标计划,分解下达各生产科室,各生产科室再分解下达生产班组、邮电支局、所,再由各基层分解落实到职工个人。对于在邮电生产过程中日常质量检查工作,各基层班组配备了专(兼)职质量检查员,每周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市局对各生产科室、站的质量考核每月公布一次。自1977年起,市局按工种、岗位、设备将省下达各项质量指标分解下达各生产单位,把各项质量指标作为劳动竞赛条件,按时检查、分析,按月考核评比、奖励。1978年,省局制订了“质量月”开展质量大检查、大评比活动的部署和安排,市局按照大检查内容,认真进行检查和评比。在“质量月”活动中,话务组、机要组在质量上取得优异成绩,被省局评为“质量先进集体”,获得省局质量奖。话务组还被省革委评为“质量先进单位”。1978年,市局完成省局下达25项质量指标中的21项,与上年相比,22项有提高,20项可比指标有15项达到或超过历史水平。
  1980年3月,市局成立质量管理委员会,各生产科室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同时,确定在话务组、报务组、邮政营业组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试点,成立QC小组,围绕着班组在服务质量上存在的问题开展活动。1980年4月,根据省局部署,组织质量会审,从各科抽调5名人员组成会审小组,采取听(听班组介绍质量管理情况)、看(看原始登记资料是否健全、真实)、查(原始登记与上报数是否相符)的方式,先后对市局各班组、7个农村邮电支局所80年一季度业务交换量和质量进行抽查会审。同年6月,省局转发国家经委颁发的《工业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市局提出贯彻意见,先在邮政、电信两科进行试点,取得经验,逐步推广。长话服务差错自1981年开始保持为零,1980年被省局评为优秀QC小组,1981年在长话电路竞赛中被评为文明礼貌电路和红旗电路。1984年,省局下达质量指标中,完成20项,其中提高的14项,持平的5项,质量稳定提高率为85%,为改善服务工作,长电科走访用户42户,发征询意见函500份,召开用户座谈会6次;市话科上门征询意见37户,发征询意见函607份。
  1985年3月,由局长带队组织班组长以上干部共50人前往南昌电信局参观学习全面质量管理的经验。1988年3月,成立TQC办公室,挂靠局办公室。从1988年起,市局开始全面推行方针目标管理,全局建立了局、科、班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1988年4月,局长第2次带领各生产科室中层干部和质量管理骨干共20人到上饶地区局参观学习方针目标展开经验。自1985年开始,市局每年举行一次QC成果发表会,对发表的成果进行认真评审,优秀成果给予奖励,并从中推荐参加全省邮电系统QC成果发表。1988年~1989年,全局共举办全面质量管理知识培训班4期,参加学员448人。1988年分二批组织职工参加全国TQC电视讲座,第一批于5月组织班组长以上干部58人参加电讲学习和统考,及格率达100%,平均成绩为99.42分,被市经委评为全市TQC“电视讲座先进单位”,局长刘文明被评为全市电讲“先进工作者”。第二批于11月组织质量管理骨干和中层干部60人参加省局组织服务工作电视讲座和统考,及格率达100%,平均成绩为84.37分,被省局评为服务工作TQC电讲先进组织者。
  1990年2月,质量管理工作从办公室划出,成立质量管理科。同年5月8日—10日,全省邮电系统1990年度QC成果发表会在市局举行,市局转运站QC小组、电信营业QC小组两项QC成果获优秀奖,同年7月,经省质协评为1990年度“优秀QC小组”称号。1991年1月7日,经省人民政府评审,景德镇市邮电局获省政府“1990年度质量管理奖”称号。同年7月,机务站QC小组被中国科协、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中国质协命名为“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1993年7月,在全国第十五次质量管理小组代表大会上,长话组QC小组被授于“全国优秀QC小组”称号。1995年7月,程控机房QC小组被中国科协、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中国质协命名为1994年“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邮电志

《景德镇市邮电志》

本志共分七章,内容包括:机构沿革、邮政通信、电信通信、企业管理、职工队伍、党群组织、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记述了景德镇市邮电通信的兴起、演变和发展。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