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物资供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邮电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350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物资供应
分类号: F632.4
页数: 2
页码: 163-164
摘要: 本节记述了景德镇市解放前到1995年底企业管理的物资供应情况。
关键词: 景德镇市 邮电局 物资供应

内容

解放前,浮梁邮、电两局的主要通信设备,通信生产所需的工具和各种邮、电业务单册等分别由省邮政管理局、电信管理局配发和供给。浮梁邮局、电信局未设物资管理机构和专职供应人员。
  解放后,根据物资管理体制和邮电通信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特点,邮电物资的供应渠道以华东邮电物资供应公司、省邮电物资供应公司为主,统一由省计划调节、计划供应。市局建立物资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材料供应人员,在物资供应上实行计划管理和仓库管理。市局设立财务供应科以后,具体组织负责编制年度邮电物资申请计划,负责本单位的物资供应和管理,报送各种物资统计报表,同时负责本单位邮电专用物资的购、运、储、供(销)以通信为中心,保质、保量、及时、成套地为邮电通信生产服务。
  1952年8月,浮梁邮、电两局合并后,配备材料管理员1人,建立收、发材料使用领料登记簿,作为考核全局材料消耗依据。对邮电业务单册、电信器材、邮电专用车辆,由局编制计划上报省局统一供筹。电信线路木电杆、职工劳保用品、办公用品,在当地自行采购供应。1957年,市局实行供应管理制度,加强材料管理,按成本进行核算,将原按专业分管材料的办法改为集中管理。收料、领料经过规定的手续,使材料管理与材料核算规范管理。1961年,市局根据省局要求,发动群众进行“清仓”,实行专库存放,建立了专用材料帐、材料管理责任制、材料收发、领缴制度,实行计划领料,定额用料。领料时,坚持先开单,后发料。材料管理员经常深入生产班组了解生产需要,根据材料消耗定额,按需筹料,保证生产需要。1973年12月,市局调整机构,设立财务供应料,配备供应员兼采购、仓库保管各1人,具体负责物资供应工作。1975年12月,随着邮电业务不断增长,邮电通信设备增加,物资种类增多。同时,增加了机动车辆燃、材料的供应,财供科共配备供应员2人,采购员1人,仓库保管员3人。1977年,邮电部改变以A、B、C、D、等18个字母为器材代号的方法,将器材编为25大类进行管理。1983年,市局开展了邮电物资标准库建设,做到“四号定位”(即:在仓库、备查薄和材料帐上确定统一的库、架、列、位号),“五五摆放”(即:根据具体情况,将材料进行五五成堆、五五成包、五五成架、五五成行,按五的倍数进行摆放)。从制作地垛、货架刷漆、材料上架、清洁卫生,对库容合理布局,对各种物资摆码整齐,标签粘贴醒目,材料帐目日清月结。通过对“三清三符”(库存物资规格清、数量清、质量清;会计帐与材料帐相符,材料帐与卡片相符,料卡与实物相符),达到了部颁标准。经省局全面检查验收,被评为“标准化仓库”。1984年3月,为贯彻落实企业整顿工作,按照省局企业整顿部署,成立“三清”小组,开展了“三清”工作(清仓库、清物资、清经济),对“三清”进行检查、督促、协调。1987年,市局按照省局要求,在全局各班组开展材料管理标准化建设。1988年,全局17个班组已建成材料管理标准化班组,标准化合格率达100%,经省局检查验收,17个班组全部被评为“材料管理标准化班组”称号。1993年2月,市局成立邮电科技开发总公司,物资供应管理工作从财务供应科划出,划入邮电科技开发总公司下设器材经销部统一管理。1995年6月,为进一步加强物资的采购、管理,理顺物资供应关系,根据部、省局有关文件要求,市局制订《景德镇市邮电局物资采购、管理办法》。
  截止1995年底,市局共有库存材料折款162.79万元,仓库面积(二个仓库)401.6平方米,货架48个,料柜7个,地垛29个。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邮电志

《景德镇市邮电志》

本志共分七章,内容包括:机构沿革、邮政通信、电信通信、企业管理、职工队伍、党群组织、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记述了景德镇市邮电通信的兴起、演变和发展。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